海通证券(06837)

搜索文档
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19:48
会议基本情况 - 海通安裕中短债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 需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管理人更换及产品转型事项 [1][2] - 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 投票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至10月14日17:00 计票日为表决截止后2个工作日内 [2][3] - 会议审议《关于更换管理人并变更为国泰海通安裕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议案》 [2][5] 投票安排 - 提供纸质/网络/短信/录音电话四种表决方式 其中后三种仅限个人投资者使用 [4][8][10][12] - 机构投资者需通过纸质票表决 需加盖公章并提供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5][6] - 网络投票通过管理人的移动端或PC端专区进行 需准确填写身份信息 [7] - 短信投票需回复包含身份证号、产品代码C及表决意见的短信 [8] - 重复投票时以最后一次有效投票为准 不同方式表决意见冲突时以最后送达为准 [16][19] 决议生效条件 - 会议召开需权益登记日总份额50%以上持有人参与表决 [20] - 议案需参与大会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20] - 若会议未成功召开 管理人在3-6个月内重新召集 重新召开时需三分之一以上份额持有人参与 [20][21] 产品变更核心内容 - 管理人由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35] - 产品名称变更为国泰海通安裕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产品类别由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为证券投资基金 [36][37] - 存续期限由"至2025年12月31日"调整为"不定期" [39][40] - 投资经理由李夏变更为李佳闻 [38] - 销售服务费率由0.3%/年降至0.2%/年 A类份额小额申购费率由0.3%升至0.4% [41] 投资策略变更 - 删除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权益类资产投资 增加信用衍生品、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纯债部分 [42] - 增加信用衍生品投资比例限制 要求不持有卖方属性衍生品 名义本金不超过受保护债券面值100% [42] -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中债总全价(1-3年)指数收益率×8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20% [43] - 估值方法根据基金业协会规定调整 争议处理改为提交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 [44][45] 变更实施安排 - 决议生效后设置不少于5个交易日的赎回选择期 期间赎回不收取赎回费 [27][46] - 赎回选择期豁免投资比例限制 未赎回份额将自动转为变更后基金份额 [27][47] - 变更方案已获证监会准予变更注册 技术层面已成立工作小组保障实施 [34][49]
券商8月份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自营、两融业务驱动“补血”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9-14 17:59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 创年内月度新高 发行债券141只 [2] - 9月前12天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发行阶段 [2] -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总规模达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位居榜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列第二 [3]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662亿元和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融资需求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500点至3800点 [4] - 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当前券商发债平均利率为1.89% [4][6] -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阶段 [4] 资金用途与业务需求 - 发债资金主要用于债务置换和补充营运资金 [4] - 两融余额8月突破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 催生资金需求 [6] - 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具有顺周期特性 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 [5] 融资成本分化 - 大型券商发债利率平均1.85% 10家券商融资成本低于1.8% [6]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1.8% 大型券商成本介于1.69%-1.75% [6] - 中小券商融资成本显著较高 两家小型券商利率达4.6%和3.36% [6] 市场竞争格局 - 低资金成本头部券商可提供2.8%两融利率 中型券商利率压至3.2%-3.5% [7] - 两融业务成为争夺高净值客户的核心战场 [6] - 融资成本高的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7]
国泰海通 · 晨报0915|宏观、策略、海外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4 13:47
宏观信贷与货币 - 8月新增社融2.6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为2025年以来首次同比少增 主因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2519亿元 带动社融增速回落至8.8% [4] - 8月新增信贷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仅企业短贷同比多增 实体有效需求待提振 BCI投资前瞻指数连续回落至48.4 [5] - M1同比连续回升 因低利率下居民定期存款活化和企业结汇高增 M2同比保持高位与财政支出力度相关 财政存款同比少增3687亿元 [5] - 非银存款新增1.2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反映存款向资管产品迁移趋势 [6] 股市大势研判 - 中国股市上升逻辑可持续 年内A/H股指有望再创新高 因中国转型加快降低不确定性 无风险收益下沉 制度变化提振估值 [9] - 中国经济预期从L型下行转向企稳 上市公司营收和库存增长连续两季度企稳 新兴行业资本开支转正 不确定性降低 [10] - 全球宽松周期与中国反内卷政策加码 支持股市行情扩散 周期消费股相继表现 [9] 行业配置策略 - 看好新兴科技扩张与传统板块估值修复 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创新药/电子半导体/机器人 新增食品饮料/社服/农林牧渔 [11] - 反内卷推动供需格局改善 看好有色/化工/地产/新能源车 长期稳定板块推荐券商/保险/银行/电信运营商 [11] - 主题投资关注商业航天/反内卷/AI应用/具身智能 具体包括液体火箭/造纸/养殖/金融办公游戏国产算力/机器人零部件 [12] 外资配置行为 - AH股外资呈现同向交易特征 季度净流入规模相关系数达0.57 长线外资趋同性明显 短线外资受特定因素影响可能背离 [17] - 外资偏好两地特色核心资产 A股重仓银行非银金融(持仓超15%) 港股金融持仓近20% 增配方向A股偏向汽车/银行/电子 港股偏向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 [18] - 外资青睐基本面优质个股 A股外资持仓ROE中枢17.2% 港股11.0% 均高于市场平均 偏好AH折溢价较低标的 [19]
国泰海通|金工:量化择时和拥挤度预警周报:下周或将有一定结构性机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4 13:47
技术面分析 - SAR指标显示Wind全A指数于9月11日向上突破反转 短期内多次反转表明市场多空博弈强烈 [1][3] - 均线强弱指数当前得分为246 处于2023年以来89.6%分位点 [3] - 情绪模型得分2分(满分5分) 趋势模型信号正向 加权模型信号负向 显示市场情绪有所改善 [1][3] 量化指标表现 - 沪深300流动性冲击指标周五为0.78 高于前一周0.77 显示流动性高于过去一年平均水平0.78倍标准差 [1] - 上证50ETF期权PUT-CALL比率周五为0.67 低于前一周0.80 反映投资者对短期走势乐观程度上升 [1] - 上证综指五日平均换手率1.31% 处于2005年以来76.88%分位点 Wind全A换手率2.02% 处于84.00%分位点 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 [1] 宏观因子数据 - 人民币汇率在岸周涨幅0.22% 离岸周涨幅0.04% [2] - 8月CPI同比-0.4% 低于前值0%及Wind一致预期-0.2% PPI同比-2.9% 高于前值-3.6%但低于预期-2.88% [2]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高于Wind预期5813.75亿元及前值-500亿元 M2同比增长8.8% 高于预期8.68%且与前值持平 [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上周上证50涨0.89% 沪深300涨1.38% 中证500涨3.38% 创业板指涨2.1% [4] - 全市场PE(TTM)22.2倍 处于2005年以来76.4%分位点 [4] - 历史日历效应显示2005年以来各宽基指数在9月下半月表现均不佳 [4] 因子拥挤度 - 小市值因子拥挤度0.57 保持平稳 低估值因子拥挤度-0.61 高盈利因子拥挤度-0.23 高盈利增长因子拥挤度0.05 [5] 行业拥挤度 - 有色金属、通信、综合、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拥挤度相对较高 [6] - 电力设备和传媒行业拥挤度上升幅度较大 [6]
牛市基金代销格局揭晓:增量资金源源不断,前一百名机构资产超10.199万亿(附全部排名)
华尔街见闻· 2025-09-13 10:08
行业整体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中前100家基金销售机构非货保有规模达10.199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60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34万亿元 月均增量约1100亿元 [2]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格局 - 蚂蚁基金以8229亿元位列第一 招商银行4920亿元居第二 天天基金3496亿元与工商银行3399亿元接近 建设银行2638亿元位列第五 [3] - 第六至第十名机构为中国银行1903亿元 交通银行1629亿元 中信证券1421亿元 农业银行1359亿元 华泰证券1266亿元 [3]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格局 - 蚂蚁基金以15675亿元居首 招商银行10419亿元为第二家万亿级机构 形成"双超"格局 [5] - 天天基金6374亿元位列第三 兴业银行4998亿元与工商银行4624亿元进入前五 [5] - 中国银行3968亿元 建设银行3352亿元 腾安基金3277亿元 平安银行2686亿元 基煜基金2648亿元跻身前十 [5]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格局 - 蚂蚁基金以3910亿元领先 中信证券1223亿元与华泰证券1150亿元均超千亿 天天基金964亿元居第四 国泰海通证券757亿元列第五 [7] - 招商银行735亿元 招商证券659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563亿元 广发证券509亿元 东方财富证券474亿元进入前十 [7] 增量资金流向 - 权益基金维度蚂蚁基金增长841亿元 招商银行增长815亿元 中国人寿 中信建投 招商证券 建设银行 国信证券增量均超百亿 [10] - 非货币基金维度蚂蚁基金增长1146亿元 招商银行增长915亿元 天天基金增长620亿元 基煜基金增长607亿元 邮储银行增长471亿元 [10] - 兴业银行 中信证券 江苏银行 腾安基金增量均超300亿元 [10]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揭晓券商分类评价新增相关加分项
证券日报· 2025-09-12 16:1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中券商占据57席 银行24家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8家 保险公司1家[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家机构总计达51374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89%[1]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 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14.57%[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达101993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6.95%[1] 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稳居券商代销首位 华泰证券和国泰海通紧随其后[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方面 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领跑券商 华泰证券1266亿元位列第二[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前三为中信证券2397亿元 华泰证券1752亿元 国泰海通1605亿元[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券商占七席 中信证券1223亿元保持领先 华泰证券1150亿元位居第二[2] 收入表现分析 - 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 同比增长32.09%[3] - 中信证券代销收入8.38亿元遥遥领先 中金公司6.03亿元位列第二[3] -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 广发证券代销收入分别为4.48亿元 4.17亿元 4.03亿元[3] 中小券商增长亮点 - 南京证券代销收入同比增幅达191.28% 国联民生增长135.08% 国金证券增长124.5%[4] - 西南证券 国海证券 信达证券 国泰海通 中金公司 国信证券同比增幅均超50%[4] 监管政策影响 - 券商分类评价新增代理销售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和基金投顾服务规模排名指标[3] - 代销金融产品能力已成为衡量财富管理转型成效的核心指标[3]
期权研究系列(三):波动率策略在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2 08:03
核心观点 - 通过波动率择时的跨式期权策略可有效提升传统股债资产配置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最大回撤降低5%左右 卡玛比率提升0.1以上 [1][3][67] 海外波动率产品分析 - 海外市场拥有VIX指数期货 ETN等成熟波动率交易工具 与股指收益特征形成差异化 [3][9] - 买入期权保护策略长期表现欠佳 CYA和TAIL产品净值表现不佳 [7][8] - 反向波动率产品如SVXY近五年收益22% 但在危机期会出现大幅回撤 [10] - 结构化产品SVOL通过空头仓位结合远虚值看涨期权对冲 实现稳定增长 [14] A股波动率策略构建 - 单腿期权策略波动率和回撤较大 年化波动率在0.1以上 对择时能力要求极高 [24][29][35] - 300ETF实值单腿策略最大回撤达45.7% 虚值3档认沽策略年化收益仅0.3% [29][35] - 500ETF虚值1档认购策略年化收益6.4% 但虚值2档认沽策略最大回撤达26.2% [39][44] - 跨式策略波动显著降低 年化波动率控制在0.1以下 不同档位效果差异缩小 [48][50][56] - 卖跨式策略提供稳定超额收益 买跨式策略因权利金成本过高无法产生长期超额 [57] 波动率择时改进 - 波动率剧烈上升往往发生在历史极低水平后 存在聚集与回归效应 [60][62][68] - 设置5% 10% 15%历史低位阈值 将卖跨式转为买跨式可规避波动率突然拉升风险 [63] - 经择时优化后 卖跨式策略年化收益从3.5%提升至5.8% 最大回撤从21.4%降至13.5% [63][66] 资产配置应用 - 将10%股票权重替换为波动率择时期权策略 形成债股期新型配置组合 [66][67] - 债7股2期1组合年化收益4.9% 最大回撤仅4.1% 卡玛比率达1.18 [70] - 债8股1期1组合夏普比率提升至2.33 最大回撤控制在1.6% [70] - 所有加入期权策略的组合卡玛比率均提升0.1以上 风险收益特征显著优化 [70]
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调整旗下部分产品在直销APP费率优惠活动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22:43
费率调整公告核心内容 - 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布自2025年9月12日起调整部分产品在直销APP的费率优惠活动 [1] - 结束三只原有产品的0.1折申购费率优惠 同时新增三只产品参与0.1折费率优惠活动 [2] - 费率优惠活动结束时间将另行公告 [3] 费率优惠活动调整详情 - 结束优惠的三只产品:国泰君安沪深300指数增强发起A(018257) 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5867) 国泰君安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发起(QDII)A(022121) [2] - 新增参与优惠的三只产品:国泰君安创新成长混合发起A(018325) 国泰君安中证1000优选股票发起A(019505) 国泰君安远见价值混合发起A(017935) [2] - 优惠结束后原有产品申购费率恢复为原费率的1折(固定金额申购费不适用此优惠) [2] 费率优惠活动具体安排 - 优惠活动自2025年9月12日开始 结束时间待后续公告 [3] - 投资者通过直销APP申购适用基金可享受原费率0.1折优惠(固定金额申购费不适用) [4] - 具体费率折扣以国泰君安资管直销APP展示为准 [5] 投资者服务信息 - 公司提供客服电话95521和官方网站www.gthtzg.com供投资者咨询 [7] - 投资者需阅读基金合同 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详情 [5]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完成注册资本市场主体变更登记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22:36
公司治理与股本变动 - 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1] - 因24名激励对象存在解除劳动合同或绩效考核未完全达标等情况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回购注销782,867股限制性股票 [1]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股本减少782,867股 注册资本从人民币17,629,708,696元变更为17,628,925,829元 [1] 工商登记信息更新 - 公司完成市场主体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1] - 注册资本登记信息变更为人民币1762892.5829万元整 [1] - 公司《章程》涉及注册资本及股本的相关条款已完成修订并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备案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1] - 注册住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城路618号 法定代表人为朱健 [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63159284XQ 成立日期为1999年08月18日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证券业务 证券投资咨询 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 [1] - 一般项目为证券财务顾问服务 [1]
年内券商境内发债规模同比增长逾66%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16:38
券商发债融资规模与增长 - 行业境内发债募资总额达1.12万亿元 同比增长66.18% [1][2] - 71家券商合计发行600只债券 数量同比增长53.06% [2] - 30家券商单家发债规模超百亿元 中国银河以989亿元居首 华泰证券857亿元紧随其后 [2] 债券类型与发行结构 - 发行证券公司债320只 规模6433.07亿元 [2] - 发行证券公司次级债66只 规模1091.79亿元 [2] - 发行短期融资券214只 规模3644.7亿元 [2] - 发行科创债49只 规模476.7亿元 中信证券97亿元领先 [3] 融资驱动因素与用途 - 核心驱动为业务扩张需求 包括补充流动资金与优化资本结构 [2] - 募资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补充运营资金及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3] - 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债券利息可税前扣除 [4] 融资成本变化 - 证券公司债平均利率1.89% 低于去年同期2.42% [4] - 次级债平均利率2.25% 低于去年同期2.64% [4] - 短期融资券平均利率1.77% 低于去年同期2.1% [4] 境外发债情况 - 行业境外发行22只债券 募资32.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3.8% [5] - 头部券商主导境外发债 中信建投13.28亿美元 国泰海通7.82亿美元 广发证券4.9亿美元 [5] 行业竞争与资本策略 - 资本实力成为市场竞争关键因素 券商需平衡轻重资本业务 [5] - 发债融资具备成本与灵活性优势 避免股权稀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