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迎十五运“科技赋能训练”主题展在广州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1:28
广州图书馆馆长吴翠红表示,与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 验室共同合作举办本次展览,是广州图书馆喜迎十五运系列的又一重磅活动,亦是跨领域合作的创新实 践,彰显了图书馆促进知识转化的平台价值。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马洁指出,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学 院高度重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苏炳添、谢思埸等奥运名将与不断涌现的邓信 锐、梁宝堂等新生代力量,充分体现学校体教融合的成果。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与广东省速度能 力研究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三年来在高水平论文、专利获批及奥运科技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系列 成果。本次展览是暨南大学推动体育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重要举措,未来,该校将继续强化高校在体 育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原标题:迎十五运"科技赋能训练"主题展在广州举办 中新网广州9月28日电 一个名为"'速'说新篇 '快'看未来"的迎十五运"科技赋能训练"主题展27日在 广州图书馆开幕。时值全国科普月,本次活动以生动的形式呼应"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 题,各界嘉宾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展览启幕。 本次活动由暨南大学苏炳 ...
2025年陕西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落幕 助力后备人才培养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1:28
原标题:2025年陕西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落幕 助力后备人才培养 中新网西安9月28日电 "陕西交控杯"2025年陕西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暨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田 径联赛28日在雨中圆满完赛。本次赛事吸引了陕西全省78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1158名运动员参赛,赛 事设置90余个竞技小项,覆盖男女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六个组别,是展现陕西青少年田径竞技水平 与体教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 "我校此次共有24名选手参赛,大部分队员基本上都在比赛中发挥了自己的水平。"陕西师范大学附 属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王博有着20多年的执教经历,他说,赛事管理与组织有序,自己的队员通过比赛 得到了历练,特别是其中一些初一、高一的新生,刚入学就参加了本次大赛,实属机会难得。 当日,进行了短跑、中长跑、铅球、链球、三级跳远等项目的角逐,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 选手韩梓鑫在男子高中组三级跳远决赛中胜出,练习跳远已有四年的他,曾多次在全国性的青少年田径 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场比赛基本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也完成了夺金的目标,此次比赛中收获了很 多宝贵经验要在赛后进行总结。"韩梓鑫表示。 陕西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的举办是对体 ...
从跨界选材破局到青训体系筑基 河南冰雪剑指米兰冬奥会
河南日报· 2025-09-25 23:56
河南小将何金博在"十四冬"收获一金一银。记者 邓放 摄 9月21日,距离米兰冬奥会开幕还有138天,刚刚伤愈的河南自由式滑雪选手陈硕,在秦皇岛举行的2025— 2026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水池大奖赛(中国站)上,用一枚混合团体的金牌,宣告了自己的归 来。与此同时,年仅19岁的苏帅兵和杨如意,也在积极备战接下来的世界杯赛事,以期能获得更多冬奥会参 赛资格积分。作为"零基础"的非传统冰雪省份,河南正用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用7年时间培养出了 一批能与顶尖选手同台竞技的冰雪健儿,并力争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国家战略版图上,写下属于中原大 地的冰雪篇章。 付俊逸(右)在"十四冬"收获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双人雪上技巧金牌。记者 邓放 摄 跨界跨项选材武术杂技健儿"变身"冬奥赛场力量 "武术的平衡感、杂技的空中控制能力,和雪上技巧项目的技术需求高度契合,这是我们选材成功的关 键。"河南体育学院校领导张原的这句话,道出了河南冰雪运动起步阶段的"破局密码"。2015年,北京冬奥会 申办成功,为河南冰雪运动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作为地处中原的省份,河南既无长期积雪的自然优势,也 无深厚的冰雪运动传统,如何从零开 ...
助力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绿舟杯”上海市中小学生滑雪锦标赛成功举办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49
延续"真雪"突破 打造专业赛道体验 交通银行·耀雪冰雪世界作为全球领先的室内真雪滑雪馆,为本届赛事提供了国际级水准的专业赛道。比赛赛道全长314米,最大坡度22度。比赛采用国家 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竞赛规则,为青少年滑雪运动员提供了真实、专业且安全的竞技环境。与往年相比,本届赛事在赛道维护、裁判配备、安全保障等方面 进一步优化,赛事邀请国际级、国家级裁判执裁,保证了赛事高标准、高水准的组织质量。 9月19日,2025第三届"绿舟杯"上海市中小学生滑雪锦标赛在交通银行·耀雪冰雪世界顺利落下帷幕。本届赛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共同指 导,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上海市校园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静安区滑雪协会承办,上海耀 雪冰雪世界、沃雪(上海)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五星体育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冰雪协会、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上海雪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法国滑雪学校-蒙热内夫尔(ESF-MONTGENEVRE)也为比赛提供了大力协助。 作为上海市校园冰雪运动的年度重磅赛事,"绿舟杯"今年已迈入第三届,影响力和参与度再创新高。本届比赛分为单板大回转、高山大回转两 ...
人民网:国际风筝世界杯首次落户武汉
人民网· 2025-09-23 09:27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5年9月23日至29日举办风筝世界杯及全国运动风筝锦标赛 预计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50余名顶尖选手参赛 国内30支队伍约120名选手参与 [2] - 赛事设立运动风筝四线个人、双人及团体芭蕾等竞赛项目 融合高难度技巧与艺术表现力 [2]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现场呈现大型特色风筝展示、夜间发光风筝秀及多项文化体验活动 打造空中艺术盛宴 [2] - 同步推出风筝嘉年华、风筝文化行及风筝新演艺三大主题活动 涵盖非遗工坊、名家风筝展览和实景演出环节 [2] - 特邀约10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制作技艺 推动风筝文化与体教融合深入发展 [2] 文化意义与城市定位 - 武汉作为中国风筝文化南北对话重要枢纽 通过高规格赛事承接国际文化交流使命 [3] - 赛事进一步彰显传统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力与魅力 [3]
长沙这群篮球小将凭啥问鼎少年篮坛!因为……
长沙晚报· 2025-09-18 00:56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良 通讯员 刘洋卓 "9号,快传球""4号,运球过人""7号,投篮"……9月17日下午5时,太阳依然炙烤着大地,湖南湘江新区博才小 学(英才园校区)篮球场上,几名女生正在教练连悦羽恫的指导下进行训练。40天前,正是这支篮球队,夺得 了2024—2025李宁·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校园U12女子组冠军。"现在'湘超'打得火热,我们作为篮球 队员也要加紧训练,像'湘超'的长沙足球队员们一样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为湖南体育争光。"4号队员周美锜 说。 自6年前来到博才小学后,她日复一日地对篮球队员们进行训练。从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队员间传球等基本 功,到上篮、投篮、进行分组对抗等训练,寒来暑往,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天气,每天放学后的课后服务时间, 以及周末和寒暑假,篮球队员们都会进行训练。"我们经常为了队员一个小小的动作,不厌其烦地纠正无数次, 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水泥地上建篮球架 校园内随处可打篮球 篮球场上,小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宛如专业球员。虽然她们都是小女孩,但是篮球一到她们手里就变得非常 灵活,漂亮地传球,快速地抢断,精准地投篮。 周美锜今年11岁,是该校2006班学生。"我喜欢 ...
横跨20年大样本研究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状况成因:为啥膘肥体不壮
中国青年报· 2025-09-16 00:06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现状 - 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7-18岁青少年体重持续增长但肌肉力量发展明显落后 导致肌肉体重比持续下降[1] - 青少年普遍存在动得太少、练得太少但吃得太多、营养不均衡的现象[1] - 青少年体质处于下降趋势 肌肉力量和耐力需得到更多重视[2] 体育教育体系缺陷 - 当前学校体育课被视为运动技能训练场而非科学健身课堂 未能使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2] -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质测试联系不够 测试项目简化且与课堂学习脱节 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且健身效果有限[2] - 田径和体操等基本功课程被边缘化 专项化学习占据大量课堂时间[3] 体教融合机制挑战 - 体教融合活动虽引入更多运动项目 但基础运动技能培养仍需加强[4] - 退役运动员缺乏教学能力培训 带教大规模班级存在困难[4] - 学校体育与专业体育联动机制弱化 形成明显断层[5] 国际经验对比 - 美国采用学校-俱乐部-社区三位一体体系 提供丰富课外锻炼机会[5] - 日本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系统引入体操、田径等基础训练 夯实儿童核心力量和协调能力[5] - 体教融合需形成制度化协同 结合普及与提高[5] 社会环境影响 - 课业负担加重压缩体育锻炼时间 高热量食品易得且电子产品普及导致久坐行为增加[6] - 家庭体育素养不足 学业压力导致学生放学后缺乏运动[6] - 社会缺乏青少年锻炼环境 需专业化社区健身组织提供低成本锻炼机会[6] 文化观念障碍 - 肌肉力量训练者常被贴上"大块头""头脑简单"标签 形成社会文化认同的隐性障碍[6] - 改善青少年体质需改变课程制度的同时改变文化与价值观[6] - 体质健康问题解决需全社会共识和政府社会协力 是长期过程[6]
绿茵场上的青春答卷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22
奔跑、传球、射门,呐喊声交织——"前锋要注意穿插跑位!""别躲,去抢第一点,争头球!"山东省济 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的足球场上,女足队员们挥汗如雨。场边,老队员谭新洁不时提醒大家注意技术要 领。 2023年,谭新洁从历城二中毕业,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一直心系母校球队。近日,她重返母校,与队员 们切磋球技、分享经验,"罚任意球时,可以试着把助跑起跑位置再往后移动1米左右……" 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成立于2021年,短短几年,已斩获13个省级以上赛事冠军。2023年,她们在第二十 七届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夺冠;在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 组总决赛中,她们再次夺魁。 好成绩离不开良好的球队氛围。老队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谭新洁等老队员经常回校陪练,她们 的参与不仅提升了球队技战术水平,还传承了球队精神。"主教练姚波说。 高二学生李心悦是一名前锋。一次比赛中,她曾因判断不准时机而错失单刀球的机会。"球场上,机会 转瞬即逝,我们要保持心态稳定。"训练中,谭新洁不时提醒她,"跑开身位,把球领好,把握住每一次 机会。"在谭新洁的鼓励和指导下,李心悦的跑动更加灵活。 训练过半,队员们的 ...
山东将建3000所左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大众日报· 2025-09-13 01:26
核心观点 - 山东省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 通过体系化措施推动足球人才培养和普及 成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田和人才丰产田 [1][2] 改革试点与资质获取 - 获批全国唯一体校与本科高校"3+4"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试点 [1] - 获批全国教育系统唯一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试点 [1] - 创建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 [1] - 创建3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1] - 获批1个全国足球职业学院和1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1] - 获批青少年训练中心共建试点 [1] 人才培养体系 - 高质量建设281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 - 按照小学初中高中6:3:1比例畅通升学体系 [2] - 2024年438所初高中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6764人 [2] - 曲阜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新设足球运动专业 [2] - 国家足球学院在校生规模达950人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176人次入选各年龄段国家梯队 [2] - 历城二中女足获1次世界中学生锦标赛冠军 [2] - 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实现三连冠 [2] 体教融合机制 - 建立教体双方月度会商机制 [3] - 每年统一制定并共同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日历 [3] - 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不同年龄段相衔接的高水平足球队 [3] - 支持各地建设市县级青训中心 计划2030年实现全覆盖 [3] - 支持高校与职业俱乐部省优秀运动队共建专业足球队 [3] 普及推广措施 - 分学段一体设计足球教学训练指南 [3] - 把足球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后延时服务 [3] - 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足球兴趣小组社团或俱乐部 [3] - 推动高校开足上好足球课 [3] - 鼓励幼儿园开展足球趣味活动 [3] - 高质量建设3000所左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3] - 开展快乐足球志愿服务公益足球赛等活动 [3] - 推动男女足协同发展 [3] 升学通道建设 - 鼓励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人才一条龙升学体系 [3] - 允许小学校队成员在县域内市域内成建制升学 [3] - 有序扩大体校与本科高校"3+4"贯通培养规模 [3] - 探索普通高中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贯通培养试点 [3] 赛事体系构建 - 建立覆盖全学段贯穿全学期的赛事网络 [4] - 构建以"省长杯"足球联赛为引领的"1+3+N"赛事体系 [4] - 创新周中主客场制打造最美主场 [4] - 让比赛回归校园 让校园赛场成为育人主阵地 [4] 参与规模 - 每年200万人次参加足球比赛 [2]
认真落实全国足球工作会议部署 加快推进足球青训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02
政府主导的青训体系建设 - 加快推进由政府主导的足球青训体系建设 为中国足球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 科学规划推进各级足球青训中心建设 [1] - 通过政府办好一批足球青训中心 引领示范带动各类足球青训机构健康协调发展 [1] 青训体系质量提升 - 建立以出人才为目标的青训机构质量评估体系 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1] - 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尊重足球人才成长规律 [1] - 持续推动体教融合走深走实 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和选拔体系 [1] 竞赛体系与实施保障 - 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让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都有展示和提高平台 [1] - 压实领导责任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督促指导 确保全国足球工作会议部署任务落地落实 [2] - 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推进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