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蚂蚁集团(06688)
icon
搜索文档
蚂蚁集团领投,北京专精特新企业「中海储能」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5-23 07:42
融资与技术突破 - 公司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 由蚂蚁集团领投 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及产能扩大 [1] - 自主研发铁铬液流电池技术 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难题 产品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 [1] - 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及结构耦合应用 解决液流电池析氢和反应活性等技术瓶颈 开发出碳布电极和带流道双极板 [3][4] - 研发团队拥有电化学、控制、电器等领域顶尖人才 2022年开始开发液流电池垂类大模型 [6] 产品优势与市场定位 - 铁铬液流电池具有20-30年使用寿命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优势明显 随着储能时长增加成本优势呈指数级放大 [7] - 瞄准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场景 判断中国市场将孕育出海量需求 [8] - 电解液度电成本已下降至2020年一半 通过取消集装箱结构和引入余热回收系统 使业主收益提高5%-10% [9] - 中标惠阳区50MW/300M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 总投资近十亿元 [1] 行业趋势与产能规划 - 2025年政策调整推动储能行业从"强制配储"向"按需配置"转变 将开启良性发展元年 [10][11] - 预计2025年签约金额达数十亿级 2026年预计翻倍 AI数据中心需求推动长时储能技术发展 [12] - 已形成1GWh年产能 规划建设"1+4+N"产业布局 预计年内完成一期建设实现2GWh以上产能 [14] - 建立全数字化智能工厂 实现产品全流程可测可控 要求单一材料至少保证3-5家合格供方 [14]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揭秘AI四大挑战:未来所有数据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
新浪科技· 2025-05-17 23:48
公司动态 - OceanBase发布面向AI的应用产品PowerRAG,提供开箱即用的RAG应用开发能力,是公司面向AI时代的探索之一 [1] - CEO杨冰宣布公司全面进入AI时代,致力于构建Data×AI能力,推动一体化数据库向一体化数据底座的战略演进 [1] -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表示将支持OceanBase在金融、医疗、生活等AI核心场景的突破,实践Data×AI理念和架构创新 [2][10] - 蚂蚁集团将继续支持OceanBase开源开放,逐步将Data×AI能力开放给行业 [2][10] 行业趋势 - AGI时代意味着单个模型或解决方案能够完成多个细分AI任务,预计将涌现指数级增长的长尾应用需求 [5] - 海量数据成就了大模型,但大模型幻觉问题的源头也是数据问题,数据决定大模型能力上限 [1][6] - AI发展遵循"长尾理论",海量长尾需求聚合时总和将超越任何单一主流市场规模 [4] - 未来所有数据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 [9] 技术挑战 - 数据获取成本显著增加,互联网公开数据资源已接近枯竭,未来企业成功标准是能否高效率产生高质量数据 [7] - 行业数据流通困难,高严谨性行业存在数字化滞后、数据质量要求严苛等问题,导致高质量数据结构性缺失 [8] - 多模态数据处理难度大,未来数据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包含文本、视觉、触觉等多种形式 [8] - 大模型质量评估困难,需要大量具备人类思维或知识的数据进行评估 [9] 战略布局 - OceanBase过去在蚂蚁集团内部应用自研海量交易数据技术创新,构建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及相关技术体系 [9] - 未来OceanBase将实现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平台层、应用层、交付形态的全方位布局 [1] - AI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不仅是模型竞争,更是基础设施竞争,基础设施效果将直接决定模型效果 [10]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 大模型幻觉的源头是缺乏数据
快讯· 2025-05-17 07:07
大模型发展现状与挑战 - 大模型幻觉的源头是缺乏数据 数据的边界决定了大模型的能力上限 [1] - 廉价的互联网数据即将用尽 导致数据获取成本增加 [1] - 行业数据稀缺且流动困难 多模态数据处理难 数据质量评估难 [1] 数据在AI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 没有数据就没有AI的发展 所有的数据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 [1] - 未来企业成功与否将主要取决于如何产生数据和应用数据 [1] 蚂蚁集团的战略布局 - 蚂蚁集团将支持OceanBase在金融、医疗、生活等核心场景的突破 [1] - 继续支持OceanBase开源开放 推进AGI梦想的实现 [1]
蚂蚁集团出席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仪式并签署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5-13 05:45
战略合作 -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与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1] - 双方于2024年12月成立"人工智能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技术[1] - 合作内容包括"新兴并行计算"人才项目,采用"双导师制+项目嵌入式"培养模式[1] 人才培养 - 合作项目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旨在实现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1] - 招募优秀科研人才开展"新兴并行计算"联合研究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1] 技术研究 - 合作聚焦人工智能与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1] -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新兴并行计算等关键技术[1]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全员信曝光 CTO杨传辉任AI一号位
犀牛财经· 2025-05-07 09:32
公司战略升级 -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宣布全面迈入AI时代,全力打造"DATA×AI"核心能力,构建AI时代的数据基石 [3] - 公司对人才和组织体系进行升级,任命CTO杨传辉担任AI战略一号位,新设AI平台与应用部、AI引擎组等部门 [3] - 新成立的AI平台与应用部负责搭建"DATA×AI"平台并推进应用开发,AI引擎组专注于打造AI推理引擎 [4] 技术发展历程 - OceanBase过去15年坚持100%自主研发,攻克稳定性、高并发、可扩展、实时分析及多云等难题,推出高质量一体化分布式数据库产品 [4] - 公司计划实现从一体化存储(行存、列存、KV、文档、向量、倒排)到一体化计算(OLTP、OLAP、NoSQL、向量数据库、搜索、推理、RAG)的全面覆盖 [4] 高管任命与支持 - CTO杨传辉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将全面统筹AI战略规划及技术产品落地工作 [4] - 蚂蚁集团将向OceanBase开放全部AI场景,支持其打造AI时代的数据底座 [5]
独家:蚂蚁集团正洽谈国际业务部门在香港 IPO 事宜 --- Exclusive Ant Group in Talks for International Unit IPO in Hong Kong
2025-05-06 02: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蚂蚁集团及其旗下蚂蚁国际、耀才证券⾦融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蚂蚁集团重启 IPO 相关** - 蚂蚁集团正就蚂蚁国际香港 IPO 事宜与监管机构磋商,且已获当前不存在政策障碍的积极信号,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周志峰牵头与香港及新加坡监管方磋商 [3][4][5] - 蚂蚁集团在重大治理结构调整后重启搁置的 IPO,2023 年底左右相关程序完成,马云不再担任某些子公司实际控制人,按规定蚂蚁集团或其子公司最早今年初可在香港上市 [6][7][8] - 今年 4 月蚂蚁集团旗下财富管理子公司拟收购耀才证券金融集团 50.55%控股权,为 IPO 重启预期注入强心针 [11][12] - **借壳上市可能性**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蚂蚁集团可能借壳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上市,但市场内部人士排除该可能性,因香港交易所规则及耀才证券资产规模,借壳上市难以实现 [13][14][15] - **蚂蚁国际业务情况** - 蚂蚁国际是全球数字支付与金融科技提供商,业务覆盖亚、欧、中东及拉丁美洲,去年重组为独立运营单元 [16] - 过去几年其财务重要性提升,收入贡献从 2020 年约占集团年收⼊的 5%增长至 2024 年的 20%左右,市场估值约 2000 亿元人民币(278 亿美元) [17][18] - 始于 2015 年,最初为中国出境游客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在东南亚市场重要,运营多个支付平台,近期加倍拓展海外贷款业务 [18][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 年 7 月蚂蚁集团首次宣布上市意向,8 月提交有望成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 申请,计划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募集 345 亿美元,11 月因监管发布草案申请被紧急叫停 [9][10] - 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交易完成后将触发对剩余发行股份的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 [11][12]
消息人士: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注册在新加坡的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
快讯· 2025-05-03 08:56
文章核心观点 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且无政策障碍 [1] 分组1 - 蚂蚁国际注册在新加坡 [1] - 蚂蚁国际凭借Alipay+、安通环球和万里汇三大核心产品,覆盖跨境支付服务 [1] - 蚂蚁国际收入约占蚂蚁集团的两成左右 [1]
摩根大通:富途控股-关于蚂蚁集团拟掌控香港一家零售经纪商的观点
摩根· 2025-05-06 02: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富途控股维持“增持”(Overweight)评级,2025年12月目标价为170美元 [2][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50.55%股份,短期内对富途市场地位威胁有限,但中期可能加剧市场竞争,富途在香港的份额扩张或慢于预期 [1][5] - 富途基本面强劲,受益于港股和美股市场波动,当前估值有吸引力,长期投资者可考虑增持 [16] - 富途是领先的科技赋能平台,客户增长是结构性驱动力,财富管理业务快速扩张和加密业务推出有望推动未来业务增长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事件 - 4月25日,耀才证券披露蚂蚁集团以28.1亿港元收购其50.55%股份,收购价每股3.28港元,较周四收盘价高17.6%,对应2024年市盈率9.8倍、市净率4.65倍,蚂蚁将按相同价格向剩余股东提出强制性现金要约 [4] - 交易完成后,耀才证券预计减少股息支付,将更多资本重新投入业务,以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和提高风险控制效率 [4] 富途与耀才证券对比 - 市场准入方面,二者均允许香港客户交易主要市场,但富途在海外市场有业务,是近年客户增长的关键贡献因素 [4] - 客户数量和资产方面,预计富途在香港有80 - 100万付费客户、客户资产3500 - 4000亿港元,耀才证券在香港有57.1万客户账户、客户资产595亿港元 [4][6] - 产品和服务方面,富途为客户提供更强的财富管理服务,有来自100多家全球金融机构的基金产品,其移动应用是交易、分析、新闻等功能的组合;耀才证券移动应用主要专注交易功能,未发现其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产品 [4][6] - 增长情况方面,2019 - 2024年富途客户资产、收入和盈利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55%、60%、88%,耀才证券分别为5%、4%、5% [5] 对富途的影响 - 短期影响有限,耀才证券改造产品和服务可能需1 - 2年,且其研发支出难以达到富途水平,2024年富途研发支出14亿港元高于耀才证券全年收入 [1][12] - 中长期存在风险,富途近年在香港渗透高净值客户群体取得一定成功,耀才证券在香港中老年客户群体中有一定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技术投资和用户体验改善,富途从耀才证券获取市场份额将更具挑战性,二者将竞争传统券商的市场份额 [12] - 蚂蚁集团与耀才证券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包括提升客户体验、引入更多主流资产管理产品、实现支付和银行应用的协同及交叉销售、提供金融科技知识和经验等 [12] 富途基本面情况 - 基于彭博共识估计,富途的预测市盈率为12.3倍,以个位数至十几倍市盈率积累富途股票为投资者带来了有吸引力的回报 [16] - 港股和美股市场成交额维持在高位,恒生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自4月7日以来分别反弹11%和9%,减轻了对富途客户资产市值损失的担忧 [16] 投资论点、估值与风险 - 投资论点:富途是领先的科技赋能平台,客户增长是结构性驱动力,预计通过渗透现有用户和拓展新市场实现付费客户数量增长,财富管理业务快速扩张和加密业务推出有望推动未来业务增长,因此给予“增持”评级 [27] - 估值:2025年12月目标价170美元,基于PEG估值方法,考虑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21%和1.1倍PEG,以反映对中国特别是成长股的积极情绪 [28]
蚂蚁集团28亿买券商,耀才证券早盘大涨60%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05:54
收购交易概况 - 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进拟通过蚂蚁财富收购耀才证券约8.58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55%,交易价格合计28.14亿港元 [1][3] - 收购价格为每股3.28港元,较耀才证券停牌前2.79港元溢价17.6%,较最后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溢价18.8% [3] - 上海云进为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黄浩 [3] 耀才证券基本情况 - 公司由叶茂林于1995年创立,主要业务包括港股证券买卖、股票孖展融资、期货期权买卖等 [4] - 截至2024年10月4日,叶茂林持有8.58亿股(占比50.04%),其中7.25亿股通过新长明控股持有 [4] - 公司以低佣金策略著称,2003年将佣金从0.25%降至0.05%,成为行业平佣先驱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财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14亿港元(-19.96%)、10.50亿港元(-4.05%)、11.21亿港元(+3.09%)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亿港元(-20.23%)、5.43亿港元(+10.53%)、5.06亿港元(-9.95%) [5] 收购影响 - 耀才证券表示合作将驱动业务增长,促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技术领先的交易平台 [6] - 蚂蚁集团认为科技与财富管理结合将带来巨大机遇,计划扩展客户群体并提升服务体验 [6] - 蚂蚁集团无意对耀才证券业务进行重大改变,将维持其在港上市地位 [6] - 业内人士指出收购将帮助蚂蚁获得香港证监会多项业务牌照,补全跨境金融业务牌照缺口 [6]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任命AI战略一号位
快讯· 2025-04-27 05:25
文章核心观点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推进AI战略,获蚂蚁集团全力支持 [1] 分组1 - OceanBase宣布CTO杨传辉担任AI战略一号位 [1] - OceanBase新设AI平台与应用部、AI引擎组,推进"DATA×AI"平台搭建与应用开发 [1] - OceanBase CEO杨冰透露其AI战略获蚂蚁集团全力支持,蚂蚁将开放全部AI场景给OceanBas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