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银行(03968)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银行(600036):业绩增速转正,价值银行优势巩固
华创证券· 2025-08-31 08:12
投资评级 - 招商银行投资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目标价为52.9元 [2][8]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速转正 2025H1归母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 较一季度同比-2.1%明显改善 [2] - 财富管理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97亿元同比增长11.9% [7] - 价值银行优势巩固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达16.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39% [7] - 资产质量总体稳健 不良贷款率0.93%较年初下降2bp 拨备覆盖率410.93%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2][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699.69亿元同比-1.72%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2][7]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6.02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1.89% 其他非息收入受债市波动影响同比下降12.88% [7]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0.52% 成本管控有效 [7] - ROAA和ROAE保持较高水平 2025E净利润增速预测调整为0.7% [8] 息差与资产负债结构 - 2025H1净利息收益率(NIM)为1.88% 同比收窄12bp Q2单季NIM为1.86%环比下降5bp [7] - 负债端成本优势巩固 H1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降至1.26%同比优化34bp [7] - 资产端收益率承压 H1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降至3.45%同比下降57bp [7] -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H1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为49.72%较2024年全年下降0.62个百分点 [7] 业务发展 - 资产端信贷投放由对公驱动 总资产12.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16% 贷款总额7.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31% [7] - 对公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89% 零售贷款较年初增长0.92% [7] - 客户存款总额9.4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58% [7] - 综合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获批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招银投资) [7] 资产质量 - 不良生成保持稳定 母行口径25H1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98%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7] - 对公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公司贷款不良率0.93%较年初大幅下降13bp [7] - 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降至4.56%较年初下降18bp [7] - 零售贷款不良率1.03%较年初上升7bp 但零售贷款不良净生成环比下降10bp至1.65% [7] 估值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B 0.97X 给予2025年目标PB 1.2X [8] - 调整2025E/2026E/2027E净利润增速至0.7%/1.4%/4.9% [8] - 2025E每股盈利5.86元 2025E市盈率7.32倍 [9]
招商银行(600036):营收盈利增速改善,零售业务贡献增强
光大证券· 2025-08-31 06:32
投资评级 - 维持招商银行"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42.89元对应2025年PB估值0.94倍 [1][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0亿元 同比下降1.7% 归母净利润749亿元 同比小幅增长0.3%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5% 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 [2] - 营收和PPOP降幅较一季度均收窄1.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3个百分点 [3]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 增速较一季度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 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7%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分析 - 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占比56.6% 税前利润占比58.5% 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1.1和1.4个百分点 [3] - 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同比下降0.7% 批发金融业务营收同比下降5.9% [3] - 财富管理手续费同比增长11.9% 主要受代销理财、基金等业务提振 [8] - 零售客户数较年初增长2.9%至2.16亿户 零售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增长4.9%至6107万户 [8] - 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较上年末增长7.4%至16万亿元 [8]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9.2% 贷款同比增速5.5% 较一季度末分别提升1.5和0.9个百分点 [4] - 二季度单季贷款减少89亿元 主要因压降票据类资产685亿元 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增加400亿元和196亿元 [4] - 对公贷款投向相对均衡 制造业占比23.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9.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4.7% [5] - 房地产贷款较年初下降2.2% 零售信贷中住房按揭、消费贷款、小微贷款分别增加209亿元、201亿元和182亿元 信用卡余额减少234亿元 [5] - 存款占比提升至86.5% 零售存款同比增长11.8% 对公存款同比增长6.4% 零售存款占总存款45.1% [6] - 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50.3% 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6] 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息差1.88% 较一季度收窄3个基点 二季度单季净息差1.86% 较一季度下降5个基点 [7] - 二季度单季生息资产收益率3.08% 较一季度下降13个基点 贷款收益率3.38% 较一季度下降15个基点 [7] - 二季度单季计息负债成本率1.31% 较一季度下降8个基点 存款成本率1.23% 较一季度下降6个基点 [7]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0.93% 较一季度末下降1个基点 较年初下降2个基点 [9] - 上半年新生成不良贷款327亿元 同比增加7.5亿元 不良贷款生成率0.98% 同比下降4个基点 [9] - 对公贷款不良生成额22亿元 同比减少33亿元 零售贷款不良生成额107亿元 同比增加43亿元 [9] - 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198亿元 同比略减2.6亿元 [9] - 拨备覆盖率410.9% 较一季度末提升0.9个百分点 拨贷比3.83% 较一季度末微降1个基点 [9] 资本充足率 - 二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 一级资本充足率17.07% 资本充足率18.56% 分别较一季度末下降86、36和50个基点 [10] -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速9.5% 较一季度末提升5.4个百分点 [10]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为6.05元、6.33元、6.64元 [10][1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406.93亿元 同比增长0.9% 归母净利润1525.56亿元 同比增长2.8% [11] - 预计2025年ROE为13.91% 2026年进一步降至13.29% [11]
招商银行(600036):信贷投放提速 夯实财富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8-31 06:3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PPOP同比下降2.6%,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2.3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业绩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1] - 上半年年化ROE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至13.85%,ROA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22% [2] 资产负债与息差 - 6月末总资产同比增长9.4%,贷款总额增长5.5%,存款总额增长8.5%,增速较3月末分别变化+0.6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息差为1.86%,环比下降5个基点,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3个基点至3.08%,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8个基点至1.31% [2] - 第二季度新增贷款结构中对公贷款占比116%,零售贷款占比23%,票据融资压降39% [2] 非利息收入 - 上半年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7%,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其中其他非利息收入降幅收窄9.3个百分点至下降12.9% [3]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9%,代销理财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26.3%,代理信托收入同比增长46.9% [3] - 代理保险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18.8%,中间业务收入降幅收窄至下降1.9% [3] 资产质量 - 6月末不良贷款率0.93%,较3月末下降1个基点,拨备覆盖率411%,上升1个百分点 [4] - 对公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13个基点至0.93%,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7个基点至1.03%,主要受小微贷款和消费贷质量波动影响 [4] - 第二季度年化不良生成率0.69%,环比上升8个基点,年化信用成本0.66%,同比下降8个基点 [4] 估值与评级 - 预测2025年EPS为5.72元,BVPS为45.38元,A股和H股对应PB分别为0.87倍和0.89倍 [5] - 给予A股2025年目标PB 1.22倍对应目标价55.36元,H股目标PB 1.12倍对应目标价54.53港元 [5] - 近五年A股PB均值为1.29倍,H股为1.28倍 [5]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2:41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加214元)[1][2] - 股份制银行与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且基层网点多导致平均薪酬较低[2]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1] 高薪酬银行具体数据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2][3]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1][2]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南京银行(增加1700元)和北京银行(增加2300元)涨幅显著[3] 国有银行薪酬特点 - 六大国有银行员工总数183.79万人,占行业总人数70%[5] - 农业银行(2.52万元)和邮储银行(2.49万元)月薪垫底,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处于行业中下游[5] - 国有大行明确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农业银行56.6%网点在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工商银行同步推行基层激励政策[5] 方法论说明 - 薪酬计算采用"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现金+期末应付薪酬-期初应付薪酬"公式,员工数按上年末统计[4] - 上半年薪酬数据可能包含年终奖金,且合并报表数据与员工实收工资存在差异[4]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2:39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约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214元)[2][4][5] - 股份制银行及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网点下沉导致平均薪酬较低[5]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2][4] 高薪酬银行梯队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5][6]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3][5][6] - 中信银行(4.40万元)、浙商银行(4.18万元)等10家银行人均月薪超过4万元[5] 国有银行薪酬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人均月薪区间为2.49-2.82万元,邮储银行最低(2.49万元),中国银行最高(2.82万元)[7][8] - 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农业银行(2.52万元)月薪同比均增长900元[7][8] - 交通银行月薪同比下降200元至2.75万元,邮储银行同比下降1100元[8] 薪酬变动显著机构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至4.54万元),南京银行(增1700元)、北京银行(增2300元)涨幅居前[5][6] - 浙商银行月薪降幅最大(减少5600元至4.18万元),江苏银行(减4700元)、沪农商行(减6300元)降幅显著[6] - 国有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实现900元月薪增长,邮储银行降幅最大(1100元)[8] 薪酬政策导向 - 国有大行推行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策略,农业银行56.6%网点位于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10][11] - 工商银行明确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激活各级机构经营活力[11] - 行业薪酬计算包含年终奖及福利待遇,实际到手工资可能与统计值存在差异[9]
沪上银行集体调整房贷利率 9月1日起可进行线上查询
环球网· 2025-08-30 00:49
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 - 上海市11家主要银行同步实施房贷新政 包括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平安银行 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的上海市分行 [1] - 新政取消首套与二套住房贷款利率差异 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及二套利率门槛 [3] - 利率水平将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差异化确定 [3] 存量房贷利率机制 - 扩大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范围 针对部分第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启动常态化利率调整机制 [3] - 调整条件为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个基点 [3] - 调整后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个基点 [3] 利率基准与执行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作为本次调整参考基准 [3]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各家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查询利率下调资格 [3]
上海房贷新政,多家银行公告
观察者网· 2025-08-30 00:14
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 - 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发布房地产政策优化通知后 多家银行跟进发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公告 涉及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机构 [1] 新增房贷利率机制 - 银行取消首套与二套住房贷款利率区分 具体利率水平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 [2] - 以建设银行为例 新增房贷利率定价不再区分首套与二套住房类型 [2]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机制 - 部分符合条件的存量第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可申请利率调整 依据去年10月完善的存量贷款利率定价调整机制 [2] - 调整标准为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时可申请调整 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该基准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作为利率调整的参考基准 [2] 银行服务实施安排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线上渠道查询利率下调资格并直接申请调整 [3] - 银行不收取额外费用 未委托非官方渠道办理 提示用户防范诈骗风险 [3]
招商银行(600036.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增长0.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6:2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99.69亿元 同比下降1.72% [1] - 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 同比增长0.25% [1] - 扣非净利润748.19亿元 同比增长0.26% [1] - 基本每股收益2.89元 [1]
招行,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15:08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复苏态势 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1.7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至0.25% [4] - 公司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计划派发现金红利262.26亿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35% [14][15] - 零售金融与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 零售AUM突破16万亿元 私行客户数量增长8.07% [8][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二季度营收降幅收窄至0.36% 较一季度改善2.73个百分点 [4] - 归母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 扭转一季度同比下降2.08%的趋势 [4] - ROAA和ROAE分别保持在1.21%和13.85%的较高水平 [4] -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净利息收益率1.88%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缩窄 [5] - 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1个百分点 [6] 业务板块表现 - 大财富管理收入208.57亿元同比增长5.45% 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6]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97亿元同比增长11.89% 其中代理基金收入25.37亿元同比恢复增长 [6][7] - 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520.36亿元占比58.53% 营业收入961.93亿元占比56.59% 均同比提升超1个百分点 [9] - 国际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5.28%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9.49% [13] 客户与规模指标 - 零售客户总数增至2.16亿户 零售AUM突破16万亿元 上半年增长1.1万亿元增量创新高 [8] - 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610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90% 资产配置客户1132.67万户增长9.17% [12] - 私人银行客户182740户较上年末增加13640户增长8.07% [12] 资产质量与股东结构 - 不良贷款率0.9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410.93%保持行业领先 [10][11] - 普通股股东总数410379户较3月末减少2.46万户 主要因A股股东数量减少 [16] 分红政策 - 中期分红金额262.26亿元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3元 计划于2026年1月至2月期间实施 [14][15]
零售业务收入“顽强”增长,招商银行上半年净利增速转正
第一财经· 2025-08-29 15:03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亿元同比下降1.72% 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增长0.25% [1][3] - 营收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37个百分点 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去年同期下降1.38% 一季度下降2.08%) [1][3] - 年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1.21%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3.85% 同比分别下降0.11和1.59个百分点 [3]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12.65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4.16% [2] - 存款余额9.42万亿元 贷款余额7.12万亿元 较上年底分别增长3.58%和3.31% [2] 利息收入 - 净利息收入1060.8亿元同比增长1.57% 但利息收入总额1770.1亿元同比下降5.84% [3] - 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9.93% 净利差1.79% 净利息收益率1.88% 同比分别下降0.09和0.12个百分点 [3][4] - 生息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3.14%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4] 非利息收入 - 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1个百分点 [4] - 投资收益218.94亿元同比增长12.2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48.1亿元 [4]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1.89% 其中代销理财/基金/信托收入分别增长26.27%/14.35%/46.9% [6] 零售业务 - 零售贷款余额3.61万亿元 较上年底增长0.94% [6] - 零售营业收入961.9亿元同比增长0.26% 税前利润520.36亿元同比增长1.64% [6] - 零售净利息收入691.3亿元同比增长0.32% 非息净收入254.56亿元同比下降0.62%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663.7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7.6亿元 不良率0.93%下降0.02个百分点 [6] - 零售不良余额377.1亿元 不良率1.03%上升0.07个百分点 其中消费贷款不良率1.64%上升0.10个百分点 [7] - 上半年新生成不良贷款327.2亿元同比增加7.49亿元 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生成额107.30亿元同比增加43.01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