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制药(03692)

搜索文档
翰森制药(03692.HK)2025H1业绩:创新国际化驱动,总收入74.34亿元,溢利大涨15.0%达31.35亿元
格隆汇· 2025-08-18 11:58
财务业绩 - 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74.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3% [1] - 溢利达31.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0% [1] - 每股基本盈利0.53元 同比增长14.8% [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6.05亿元 期末现金及银行存款达271.04亿元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 [1] 收入结构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例82.7% [1] - 抗肿瘤领域收入45.31亿元 占比60.9% [1] - 代谢疾病领域收入14.00亿元 占比18.8% [1] -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收入7.68亿元 占比10.4% [1] - 抗感染领域收入7.35亿元 占比9.9% [1] 研发创新 - 研发开支14.41亿元 同比增长20.4% 占总收入19.4% [2] - 拥有7款创新药上市销售 其中阿美乐®在英国获批上市 [2] - 推进超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 涉及40余个创新药项目 [2] - 上半年新增8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候选创新药 [2] 产品管线进展 - 新增3项Ⅲ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HS-20093(骨与软组织肉瘤)、HS-20089(卵巢癌)、HS-20137(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3] - HS-20093与HS-20089获NMPA批准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 [3] - 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肥胖适应症Ⅲ期临床累计给药超一千名受试者 [3] - TYK2抑制剂HS-10374推进银屑病Ⅲ期临床研究 [3] 全球化合作 - 授予再生元HS-20094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及港澳) [4] - 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 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9.3亿美元 [4] - 享有未来产品销售的双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 [4] - 通过license out模式缩短产品市场价值兑现周期 [4]
翰森制药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1.35亿元 同比增加15.02%
智通财经· 2025-08-18 11:02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达人民币74.34亿元,同比增长14.2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2%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3元,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 [1] 业务构成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82.7%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共七款,形成丰富产品管线 [1] - 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 [1] 治疗领域布局 - 主要产品集中于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 [1] - 创新药业务已成为驱动业绩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1]
翰森制药(3692.HK):上半年总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创新药收入占比82.7%
格隆汇· 2025-08-18 10: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74 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14 3% [1] - 溢利约31 35亿元 同比增长约15 0% [1] - 每股基本盈利约0 53元 同比增长约14 8%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3 16港仙 [1]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 45亿元 同比增长约22 1% [1] - 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82 7% [1]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6 05亿元 [1] - 现金及银行存款达271 04亿元 [1]
翰森制药(03692)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1.35亿元 同比增加15.0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0:16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2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1.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02% [1] - 每股基本盈利0.53元人民币 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 [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达61.45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比例82.7% [1] - 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共七款 [1] - 创新药业务成为驱动业绩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1] 产品战略 - 主要产品集中于四大治疗领域: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其他疾病 [1] - 收入及溢利增长主要源于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 [1] - 公司已形成丰富产品管线支撑业务发展 [1]
翰森制药(03692)将于10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31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0:14
股息派发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派息标准为每股0.2316港元 [1]
翰森制药(03692)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5-08-18 10:07
EF001 免責聲明 第 2 頁 共 2 頁 v 1.1.1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翰森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3692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600百萬美元於二零二六年到期的零息可換股債券 | 40546 | | 公告標題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8月18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中期(半年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5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5年6月30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2316 HKD | | 股東批准日期 | 不適用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 ...
翰森制药(0369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1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翰森制药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7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3%[5]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14]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3%至74.3355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5.05501亿元人民币[57] - 溢利约为人民币3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5.0%[5] - 公司溢利为人民币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14]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5.0%至31.3492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7.25525亿元人民币[57]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1.34929亿元,同比增长15.0%[75]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5.0%至31.35亿元人民币[76]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5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8%[5]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3元,同比增长14.8%[14]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5.2%至0.53元人民币,摊薄盈利增长15.2%至0.53元人民币[76] - 公司总收入为74.33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其中货品销售57.76795亿元,合作收入16.56764亿元[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4.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4%,占收入比例约19.4%[5]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20.4%至14.4084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96454亿元人民币[57] - 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5.75亿元[53] - 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雇员福利开支达15.75047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工资薪金10.26868亿元[69] - 公司因许可或合作项目产生研发开支约1.91亿元人民币[39]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53223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即期所得税4.59624亿元[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6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82.7%[5][6]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1.4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82.7%[14] - 抗肿瘤领域收入为人民币45.31亿元,占总收入60.9%[15] - 抗感染领域收入为人民币7.35亿元,占总收入9.9%[15] -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收入为人民币7.68亿元,占总收入10.4%[16]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收入为人民币14.00亿元,占总收入18.8%[16] 产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合作产品HS-20093(GSK5764227)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7] - 创新药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获NMPA批准新增两项适应症[8] - 创新药昕越®(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被NMPA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7] - 自研ADC药物HS-20089获NMPA批准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含铂耐药复发卵巢癌[10] - 阿美乐®辅助治疗NSCLC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高达90.2%[17] - 阿美乐®联合化疗治疗NSCLC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至28.9个月,客观缓解率高至93.2%[18] - 昕越®第二项BLA于2025年3月获NMPA受理,第三项BLA于2025年5月获NMPA受理[22] - 圣罗莱®于2023年6月获批两项适应症,同年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8] - 圣罗莱®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每月1次皮下注射与每周1-3次短效rHuEPO治疗透析贫血患者同样有效且安全[28] - HS-20093用于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适应症已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阶段[32] - HS-20089用于治疗卵巢癌适应症已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阶段[34] - HS-20094正在积极推进用于肥胖或超重的III期临床研究,累计给药超1000名受试者[35] 医保目录纳入情况 - 豪森昕福®于2019年获批上市,2020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成功续约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19] - 昕越®于2022年3月14日获NMPA批准上市,2023年1月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成功续约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21] - 孚来美®于2019年5月获批上市,2020年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成功续约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23] - 恒沐®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同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12月成功续约[25] 研发能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研发团队由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及中国上海、常州、连云港的四个研发中心超过1900名研究人员组成[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在中国提交正式专利申请24件,获国内授权专利11件;海外专利申请58件,获海外授权30件[30] - 公司正在进行超过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涉及超过40个候选创新药[31] - 报告期内新增8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候选创新药[31] 合作与许可收入 - 公司自合作方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37] - 公司与Regeneron就HS-20094达成合作,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38]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入人民币36.05亿元[46]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45亿元[46] - 现金及银行存款达人民币271.04亿元[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增长19.8%至271.03694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226.21566亿元人民币[6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19.8%至271.04亿元人民币,其中定期存款占比83.6%[78] - 资产负债率约为11.3%[47] - 理财产品投资为人民币0.18亿元[47] - 融资活动现金流主要来自股份激励计划付款人民币0.31亿元[4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同比下降11.9%至27.93734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31.69763亿元人民币[6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下降12.6%至27.34亿元人民币,减值拨备减少19.1%[77] - 9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提升至99.8%,账龄结构显著优化[77]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23.3%至2.69亿元人民币,其中90天内付款占比99.5%[7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下降5.9%至22.15亿元人民币[80] - 应付股息为7.33801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0元[60] - 其他收入总额为5.78413亿元,同比增长20.3%,主要来自银行利息收入5.12393亿元[68] - 其他开支净额亏损6148.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803.8万元,主要受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3556.4万元影响[68] 股息与股份计划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4] - 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同比增长15.2%(去年同期20.10港仙)[86] - 公司宣派股息每股13.53港仙,总金额约7.34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74]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出合共代表8,560,990股公司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55] - 公司向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配发及发行11,500,000股新普通股股份,每股发行价为2.9595港元[54] -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就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所持公司股份数目结余为1,194,647股[54] - 公司执行董事吕爱锋博士获授211,910股公司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55] - 股本因发行限制股份单位增加0.02%至52.39万元人民币[80]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2025年9月24日至9月25日[86] - 中期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30日[8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CEO未分任)[81][82] - 董事确认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4] 融资与资本活动 - 2020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4.772亿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7] - 2021年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5.9565亿美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8] - 2022年购回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0.04亿美元[88] - 2024年赎回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5.90622亿美元[88] - 配售事项配售130,380,000股普通股,每股价格26.75港元[87] - 可换股债券发行规模6亿美元,2026年到期零息[88]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维持MSCI ESG评级AA级[44] - 公司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制药行业最佳1%[44] 人力资源 - 全职雇员总数达9313名[53] 地区与客户集中度 - 约80%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医药产品销售,经营资产和负债主要位于内地[66] - 对Merck Sharp & Dohme LLC附属公司的合作收入占比约10%,无其他单一客户占比超10%[67]
医保商保“双轨制”引爆创新药行情!港股创新药ETF(520690)单日飙2.5%,亚盛医药9%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8-18 02:55
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 恒指涨0.09% 国指涨0.21% 恒生科技指数涨0.4% [1] - 中医药股和互联网医疗股上涨 生物医药股走势分化 金斯瑞生物科技跌超3% [1]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涨近2.5% 成交额破2000万 近五日资金净流入1600万 [1] - 恒生医疗ETF上涨近1.5% 成交额近5亿元 换手率超6% [1]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公示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名单 公示期截至8月18日 [1] - 政策+BD双轮驱动 目录双轨制形成"能进医保走医保 谈不成进商保"的支付闭环 [2] - 政策时间轴为8月公示收官 三季度评审与谈判 10-11月结果发布 政策催化贯穿3-4个月窗口期 [2] 个股表现 - 亚盛医药-B涨超9% 联邦制药涨超3% 科伦博泰生物-B 再鼎医药 信达生物 三生制药 丽珠医药涨超2% [1] - 石四药集团 锦欣生殖 复星医药涨幅均超1% [1] - 四环医药涨超8% 平安好医生 时代天使等个股涨超3% [1] 行业趋势 - 创新药板块在医保/商保支付双轨与MNC数百亿美元级BD共振下持续系统性重估 [2] - 互联网医疗平台在高增长与盈利改善带动下成为H股医药相对收益主赛道之一 [2] - 设备耗材带量集采持续 对单一产品依赖度高企业形成估值压制 但中长期存在龙头份额提升与国产替代机会 [2] ETF产品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等龙头公司 [2] - 恒生医疗保健ETF覆盖AI医疗龙头 创新药企及智能设备制造商 受益于技术渗透与市场扩容双重红利 [3]
港股开盘:恒指高开0.09%科指涨0.4%!中资券商股普涨,创新药延续涨势,蔚来涨超5%,京东百度涨超1%,联想跌1%
搜狐财经· 2025-08-18 02:16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上周五个别发展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参差 市场观望美俄元首会面结果 市场气氛审慎 三大指数收市升跌不一 [2] - 美元走势向下 美国十年期债息回升至4.32厘水平 金价表现回落 油价走势亦偏软 [2] 港股市场表现 -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生指数涨0.09%报25293.34点 恒生科指涨0.40% 国企指数涨0.21% [2]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价5565.54 涨0.40% 国企指数最新价9057.78 涨0.21% 恒生指数最新价25293.34 涨0.09% [3] 行业及个股表现 - 科网股涨跌不一 哔哩哔哩涨超2% 京东、百度涨超1% 联想跌近1% [2] - 中资股普遍上涨 国联民生涨超2% [2] - 创新药概念多数高开 翰森制药涨超2% [2] - 黄金股活跃 中国黄金国际涨超1% [2] - 车企股部分上涨 蔚来涨超5% [2]
投资者报告 - 2025 年中国医疗健康-Investor Presentation-Asia Summer School 2025 China Healthcare
2025-08-15 02:2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涵盖制药、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等子领域)[1][2][5] - **核心观点**:行业整体展望积极(Industry View: Attractive),重点关注创新药全球化、政策催化及细分领域结构性机会[2][6]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制药与生物科技** -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制药市场2023-2028年CAGR为5.7%,2028年规模达1,939亿美元;中国制药市场同期CAGR为7.7%,2028年规模达2,342亿人民币[9][12][13]。 - 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Out-licensing)交易额2024年达476.8亿人民币(6M25),同比增长显著[17][20]。 - **创新药全球化**: - 2024年全球大型跨国药企1/3的引进资产来自中国,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成为主要交易标的[21][24][26]。 - 头部交易案例:恒瑞医药(Hengrui)与GSK达成125亿美元授权协议(HRS-9821,PDE3/4抑制剂)[26]。 - **政策与催化剂**: - 2025年关键事件:医保谈判(9-11月)、安徽生物类似药集采、Fed降息预期(2H25)、Biosecure法案更新等[6][30]。 **2. 医疗器械** - **市场规模**: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规模为全球的1/5,设备与耗材合计1,089亿美元[88][89]。 - **国产替代**: - 高值耗材集采后价格平均降幅超80%(如冠脉支架从1.3万降至700元),国产替代率提升至44%(2024年)[95][97]。 - 医疗设备渗透率仍低(如中国每百万人MRI数量为15台,美国为43台)[98]。 - **出口趋势**: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488亿美元,美国(26.8%)和欧洲(13.8%)为主要目的地[110][112]。 **3. 医疗服务与互联网医疗** - **专科医院**:眼科、口腔、肿瘤专科医院2010-2021年收入CAGR达24.9%,高于行业平均[125][126]。 - **互联网医疗**: - 中国医药电商渗透率从2020年的3.5%升至2024年的5.2%,处方药线上销售增速19%(2024年)[114]。 - AI应用场景扩展至辅助诊断、医院管理等[115][117]。 **4. CRO/CDMO** - **行业驱动**: - 全球生物药CDMO需求2023-26年CAGR为15%,中国凭借成本优势(临床试验成本比美国低40%)占据份额[65][67][73]。 - 药明系(WuXi)在ADC和TIDES(多肽/寡核苷酸)领域领先,2024年新增订单中晚期项目占比提升[55][57]。 - **地缘风险**:市场对Biosecure法案反应趋理性,预计对基本面影响有限[62][64]。 **5. 其他细分领域** - **血制品**:中国血制品市场以白蛋白为主(占比62%),全球重组人血白蛋白(rHSA)上市或冲击10%市场份额[33][35]。 - **零售药店**:2025年行业门店数量首次净减少(1Q25关店10,284家),但毛利率改善[142][144]。 - **API(原料药)**:中国API出口2024年复苏,头部企业(如华海药业)向制剂转型提升利润率[155][156]。 --- **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1. **政策风险**: - 血制品行业准入严格(2001年后无新浆站审批),前五大企业占60%市场份额[33][36]。 - 医保基金收支压力: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URBMIS)支出增速(21.6%)高于收入(17.5%)[127][128]。 2. **技术升级**: - 中国生物药创新差距从2015年的9年缩短至2024年的3.7年,加速全球化[48][49]。 - 医疗器械领域国产设备技术迭代(如手术机器人、PET/CT)是关键增长点[98]。 3. **数据细节**: - 中国药企海外销售占比普遍低于3%,恒瑞医药(75%)为例外[14][15]。 - 药明生物(WuXi Bio)在全球CDMO调研中客户选择率最高,但切换供应商风险上升[76][78]。 --- **总结** - **投资机会**:创新药授权交易(ADC/双抗)、国产医疗器械替代、专科医院及AI医疗应用。 -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集采、Biosecure法案)、医保控费、地缘政治扰动。 - **关键催化剂**:2025年医保谈判、美联储降息、临床数据读出(如恒瑞GLP-1药物、信达PD-1/IL-2双抗)[30][41]。 (注:未提及部分如具体公司财务数据、个别细分领域因原文信息不足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