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奈雪的茶(02150)
icon
搜索文档
奈雪的茶亏损超9亿元 高端茶饮走到十字路口
环球网· 2025-04-17 03:50
文章核心观点 国内现制茶饮行业深度洗牌,头部茶饮品牌营收普涨,奈雪的茶却严重亏损,公司正进行战略重构与自我革新,其转型效果需时间检验,也将成为观察茶饮产业结构性转型的重要样本 [1][7] 奈雪业绩“掉队” - 2024年五大茶饮集团总营收超558亿元,奈雪的茶营收同比降4.7%,净亏损9.18亿元,是唯一由盈转亏品牌 [2] - 蜜雪冰城营收248.3亿元、年利润44亿元领跑,霸王茶姬净利同比增超2倍达25.15亿元,茶百道营收同比下滑13.8%,净利降近六成至4.72亿元 [3] - 奈雪管理层披露亏损构成,闭店相关亏损1.6亿元,历史投资项目亏损3.2亿元 [3] - 外部消费疲软使门店收入承压,内部经营结构失衡,直营模式高投入、高运营成本,规模竞争中败退,2024年末门店仅1798家 [4] 转型自救 - 公司提出“轻资产运作”,不再盲目投资扩张,转向现金流稳健与门店质量提升,2024年5月起基本停止新增加盟 [5] - 2025年3月推出新店型“奈雪green”,首店开业三天销售额近12万元,瞄准都市白领“轻食+茶饮”需求 [5] - 尝试差异化产品矩阵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持续优化存量店,门店模型灵活性与场景适应性是关键 [5] 行业博弈 - 加盟模式是品牌抢占市场主要方式,奈雪扩张节奏落后,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等重点下沉,奈雪二线以下城市门店占比仅29.4% [6] - 门店密度提升未带来效益增长,霸王茶姬同店GMV增速放缓或下滑,古茗单店GMV和售出杯数减少,茶百道过密布局等给加盟商施压 [6] - 消费者理性化,“价格战”使中高端品牌失议价空间,蜜雪低价产品毛利率逆势增至32.5%,加剧“低价高效”挤压格局 [6]
奈雪的茶(02150):闭店和投资致亏损,将继续门店调整并聚焦绿色健康战略
国盛证券· 2025-04-16 0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奈雪的茶“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奈雪的茶2024年度业绩不佳,营收下降、利润率承压、业绩大幅亏损,但未来将聚焦绿色健康战略,开展门店换店调整、产品匹配不同店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改善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下降4.7%,经调整净利润 - 9.19亿元,去年同期为0.21亿元 [1] - 营收下降因门店收入承压和关闭部分直营店,2024年单店日均收入0.72万元,同比下降29.1%,年末直营门店1453家,较2023年末净减少121家,加盟门店345家,较2023年末净增加264家 [2]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为 - 18.7%,去年同期为0.4%,毛利率等多项指标有变化,广告及推广开支同比增加48.4%至2.46亿元 [2] - 业绩亏损主因闭店损失和投资亏损,9.19亿元亏损中,1.6亿元为闭店相关亏损,3.2亿为过往投资亏损 [2]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直营门店收入41.58亿元,同比下降11.4%,占比84.5%;瓶装饮料收入2.93亿元,同比增加10.0%,占比6.0%;其他收入4.69亿元,同比增加128.0%,占比9.5%,其他收入含加盟业务收入 [3] 未来调整举措 - 门店方面,继续调整、开发多种店型,换店可降成本,已换店门店基本盈利,2025年3月推出green店型,首店开业3天销售额近12万元 [3] - 产品方面,配合不同店型采取不同产品矩阵,调整换店后减少SKU [3] - 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已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2025年将进入美国市场 [3]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83/60.28/67.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2.07/3.73亿元 [4] 股票信息 - 行业为酒店餐饮,前次评级为增持,2025年4月15日收盘价0.97港元,总市值1656.36百万港元,总股本1707.59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85%,30日日均成交量35.20百万股 [7]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11]
奈雪的茶:闭店和投资致亏损,将继续门店调整并聚焦绿色健康战略-20250416
国盛证券· 2025-04-16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奈雪的茶“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奈雪的茶2024年度业绩不佳,营收下降、利润率承压、业绩大幅亏损,但未来将聚焦绿色健康战略,开展门店换店调整、产品匹配不同店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下降4.7%,经调整净利润 - 9.19亿元,去年同期为0.21亿元 [1] - 营收下降因门店收入承压及关闭部分直营店,2024年单店日均收入0.72万元,同比下降29.1%,年末直营门店1453家,较2023年末净减少121家,加盟门店345家,较2023年末净增加264家 [2]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为 - 18.7%,去年同期为0.4%,毛利率等多项指标有不同变化 [2] - 业绩大幅亏损主因闭店损失和投资亏损,闭店相关亏损1.6亿元,投资亏损3.2亿元,2024年广告及推广开支2.46亿元,同比增长48.4% [2]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直营门店收入41.58亿元,同比下降11.4%,占比84.5%;瓶装饮料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0.0%,占比6.0%;其他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128.0%,占比9.5%,其他收入含加盟业务收入 [3] 未来调整举措 - 门店方面,继续调整、开发多种店型,换店可降成本,已换店门店基本盈利,2024年5月后加盟业务放缓,2025年3月推出green店型,首店开业3天销售额近12万元 [3] - 产品方面,配合不同店型采取不同产品矩阵,调整换店后减少SKU [3] - 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已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2025年将新进入美国市场 [3] 投资建议及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3.83/60.28/67.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2.07/3.73亿元 [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人民币)|5,164|4,921|5,383|6,028|6,791| |增长率yoy(%)|20.3|-4.7|9.4|12.0|12.7| |归母净利润(百万人民币)|11|-926|25|207|373| |增长率yoy(%)|102.4|-8,396.3|102.7|722.5|79.9| |EPS最新摊薄(元/股)|0.01|-0.54|0.01|0.12|0.22| |净资产收益率(%)|0.2|-23.6|0.6|5.0|8.2| |P/E(倍)|138.0|-1.7|61.2|7.4|4.1| |P/B(倍)|0.3|0.4|0.4|0.4|0.3| [6] 股票信息 - 行业为酒店餐饮,前次评级增持,2025年04月15日收盘价0.97港元,总市值1,656.36百万港元,总股本1,707.59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85%,30日日均成交量35.20百万股 [7]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 - 04至2025 - 04奈雪的茶和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 [8][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不同年份的表现 [11]
奈雪的茶20250328
2025-04-15 14: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奈雪的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情况 - 2024年消费市场疲弱,线下消费场景人流量未完全恢复,市场需求收缩,但公司全量门店较2023年新增143家,总数达1798家,其中直营门店1453家,加盟门店345家,维持了门店数量正增长[1][2] - 国际化业务稳步推进,通过直营加加盟双轨扩张模式构建全球产品店网络,已进入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美国首店即将开业[2] - 产品聚焦健康战略,提供健康高品质产品,通过精准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声量;去年底注册会员数量突破一亿名,活跃会员与复购率较2022年实现增长[2][3] 财务表现 - 2024年集团录得净亏损9.1亿元,其中1.6亿元是闭店相关亏损,3.21亿元是集团过往若干投资带来的亏损;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金额较2023年下滑76%,为2亿元[4] - 原材料成本、营销费用占比较2023年有所增加,与减值相关的亏损计入其他开支,导致该项增长;投资项目相关的联营公司减值和联营公司亏损成本项影响合计3.2亿元[4][5] - 随着加盟业务与RTT业务增长,茶饮和烘焙占比相对下降,2024年限制茶饮占比69%,烘焙占比11%[5] 城市收入状况 - 六大城市平均单店日均收入同比无明显下滑,深圳日均电效稳定在1万元以上,一线城市日均电效接近9000元,高于其他城市,三线及其他城市收入表现与新一线、二线城市基本一致[6] 2025年展望 - 聚焦绿色健康战略,探索并推出更适合市场的不同店型,配合不同产品矩阵适应不同消费场景,如深圳的奈雪Green店型,表现良好,能覆盖薄弱时段和写字场景,加速加盟业务拓展[6][7] - 对存量门店持续优化,多样化店型可降低人力和租金成本,还将通过提高门店自动化效率等方式降低门店成本[7][8] 鬼鱼店型 - 为健康战略打造,从饮品到餐都绿色健康;针对写字楼客群,改造后业绩在无宣传情况下提升三倍,客人喜欢产品,复购率高;计划在一线城市将一两百家店改成该店型,并开拓未开店的写字楼区域[9][10] 耐雪小绿瓶 - 去年年底推出,主打健康和补充每日蔬果,销售和布购均排第一,符合目标客户对健康品质的需求[11] 门店调整 - 2024年开始寻找优势,调整模式和产品线,2025年换店增多,换店后基本能从亏损变盈利;全国门店贴标签,确定降租、切铺、闭店、换店等处理方式,闭店数量不到100家,以换店为主[15][16][19] - 2024年5月后基本叫停加盟业务,保证质量前提下再开展知音和加盟业务,今年加盟数量未放开[17] 国际化发展 - 泰国店非常受欢迎,去年开了5家,今年预计开2家以上,市场生意好,门店爆满;海外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高,公司会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美国市场战略与中国市场相同,东南亚保留经典产品并可能调整[21][22][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早期奈雪的茶火的原因是产品是新式茶饮代表,服务定位好,受年轻白领欢迎;疫情后经济下行,消费意愿降低,且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需思考核心竞争力[27][28][29] - 奈雪Green店型不只是推出轻饮轻食产品,更是品牌升级动作,结合品牌、体验、产品包装设计和全新产品,打造品牌优势[31][32]
头部新茶饮亮相消博会:喜茶展示供应链 奈雪的茶联名周边受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4-14 11:1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3日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开幕规模创新高,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新茶饮公司亮相,喜茶“超级植物茶”受关注且销售成绩好,还探索订单农业合作模式,奈雪的茶带来招牌产品、联名周边且门店和会员数量可观 [1][2] 消博会情况 - 4月13日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吸引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余个品牌参展,65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同台竞技,规模再创新高 [1] 喜茶情况 - 喜茶连续4次参展消博会,今年“茶中万物”主题展位亮相,将自研茶叶、六大类茶代表共12款茗茶及上游品质原料带到现场,希望观众了解爆款产品背后的供应链 [1] - 近段时期“超级植物茶”受行业关注,今年茶饮行业已推出超30款含羽衣甘蓝的产品,其国内市场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55% [1] - 去年7月喜茶“超级植物茶”上线,首款羽衣纤体瓶上线首月售出超350万杯,截至2024年12月底,“超级植物茶”系列累计售出超3700万杯,成为2024年现象级大单品 [2] - 2024年起喜茶在两个上游基地展开订单农业合作模式探索,已在全国布局超万亩订单农业合作果园,分布于辽宁至海南的全国优质产区 [2] 奈雪的茶情况 - 奈雪的茶带来招牌“霸气鲜果茶”系列、茉莉初雪奶茶、纯茶、热销烘焙产品及知名IP人气联名周边 [2] - 奈雪在全球拥有近2000家门店,会员数超过1亿人 [2] - 2015年创立以来奈雪与众多知名国际IP等展开合作,2024年以来推出14个联名项目,联名产品和周边超50款,如与哈利波特跨界合作,联名系列上线首日售出40万份产品 [2]
奈雪的茶深陷泥潭:2024年巨亏超9亿元,资本撤离、关店潮与下沉困局,“茶饮第一股”走向没落?
搜狐财经· 2025-04-12 05:49
文章核心观点 - 奈雪的茶2024年巨亏9.17亿元,市值蒸发90%,面临大店模式与直营策略弊端、资本方减持套现、核心成员离职等多重危机,下沉战略也难挽颓势,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2][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49.21亿元,同比下滑4.7%,净利润亏损达9.17亿元,仅2023年短暂恢复盈利1300万元 [4] - 直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1574家缩减至1453家,净减少121家 [4] - 单店经营指标全面恶化,平均客单价从29.6元降至26.7元,日均订单量从344.3笔减至270.5笔,一线城市单店日销售额从1.27万元跌至8900元,新一线城市从9500元下滑至6800元 [4] 亏损原因 - 2024年度消费市场疲弱,现制茶饮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直营门店收益及门店经营利润率波动,闭店损失侵蚀利润 [4] - 品牌力不足以支撑大店模式,产品矩阵和团队无法支撑做大店 [2][5] 资本动态 - 4月1日非执行董事马焱俊辞任,其代表太盟投资集团,任期不足一年 [8] - 2024年9月太盟以均价1.97港元减持2432万股,套现4801.74万港元,持股比例从5.28%降至3.88% [8] - 天图投资自2023年起四次减持累计套现约2.3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3.05%降至4.98% [8] - 2023年12月天图合伙人魏国兴进入董事会,一年后辞任非执行董事 [9] - 2月26日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邓彬宣布离职 [9] 关店与下沉战略 - 过去一年奈雪关闭近350家门店,关店率达17%,约20%的门店运营时间不足一年 [12] - 截至2025年4月10日,在营门店数量从巅峰时期的1824家缩减至1716家,过去一年新进入23个四五线城市,一二线城市门店持续收缩 [12] - 下沉战略未带来预期增长,低线城市难撼动性价比品牌地位,一线城市直营店日均销售额腰斩 [13] 行业趋势与建议 - 新茶饮未来竞争将更激烈和多元化,品牌需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通过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出海扩张及成本控制等策略提升竞争力 [15]
【财经分析】“新茶饮”分化加剧: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领跑 奈雪的茶陷入巨亏
新华财经· 2025-04-06 02:2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新茶饮企业业绩分化明显,加盟模式企业多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直营模式的奈雪的茶面临亏损困境,且行业出海趋势显现,蜜雪冰城在海外布局领先[1][4][5][6] 企业业绩情况 - 蜜雪冰城2024年营收248.29亿元、净利润44.37亿元,是唯一营收突破200亿的茶企,门店数量达46479家[1][2] - 霸王茶姬2024年营收124.06亿元、净利润23.84亿元,门店数量达6440家,收入同比增幅达167.4% [1][2][4] - 古茗2024年营收87.91亿元、净利润14.79亿元,门店数量达9914家 [1][2] - 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49.21亿元、净利润亏损9.17亿元,门店数量1453家 [2][5] - 茶百道2024年营收49.18亿元、净利润4.72亿元,营收、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门店数量8392家 [2][4] - 沪上阿姨2024年数据未完整披露,2024Q2营收16.58亿元、净利润1.68亿元,门店数量8437家 [2] 行业分化原因 - 霸王茶姬增长原因是门店数量同比增长83.4%,且每家门店月均售杯数从2022年的8981杯增长到2024年的25099杯 [4] - 茶百道表现低迷是因加大对加盟商优惠补贴致毛利率下降,且营销等开支使销售费用翻倍 [4] - 奈雪的茶亏损是因直营模式成本高、盈利难,而加盟模式成本由加盟商承担,品牌方易盈利 [5] 行业出海情况 - 蜜雪冰城出海领跑,截至2024年末中国内地以外门店达4895家,其他品牌仅有零星分布 [6] - 2023 - 2028年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现制饮品消费增速最快,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7.6%和19.8% [6]
奈雪的茶(02150):2024年年报点评:闭店及投资亏损拖累利润,关注新店型发展
光大证券· 2025-04-03 1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奈雪的茶受闭店及投资亏损影响利润,收入因客流恢复慢和竞争加剧承压,成本上升致由盈转亏;2025年积极布局,探索“green”店型、降本增效、推进海外规划,虽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维持“增持”评级 [5][6][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7.08亿股,总市值18.78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1.04/3.05港元,近3月换手率183.72%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22.44%、绝对收益-23.37%;3M相对收益-27.67%、绝对收益-9.20%;1Y相对收益-94.47%、绝对收益-57.85% [4]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4H2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5] 业务收入情况 - 分业务线,2024年直营门店/瓶装饮料/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41.58/2.93/4.69亿元,分别同比-11.4%/+10.0%/+128.0% [6] - 分产品,2024年现制茶饮/烘焙产品/瓶装饮料/其他产品收入分别为33.88/5.28/2.93/7.11亿元,分别同比-10.3%/-25.3%/+10.0%/+72.2% [6] - 分收入来源,2024年直营门店收入中,门店点单/自提订单/外卖订单收入分别为5.44/18.94/17.20亿元,分别同比-20.0%/-7.3%/-12.5% [6] 门店数量情况 - 2024年末直营门店数1453家,同比减少121家;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城市直营门店数分别为522/504/287/140家,分别同比减少20/48/41/12家 [7] - 截至2024年底加盟门店数净增加264家至345家 [7] 成本情况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8.7%,同比-19.1pcts [8] - 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重为36.8%,同比+3.9pcts [8] - 员工成本占收入比重为29.2%,同比+2.0pcts [8] - 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收入比重为5.6%,同比-0.3pcts [8] - 2024年其他资产的折旧及摊销占收入比重为6.8%,同比+0.9pcts [8] 发展规划 - 产品上顺应健康化趋势,继奈雪小绿瓶后推出果蔬饮品 [9] - 门店大力拓展“green”店型,2025年计划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写字楼商圈改造约200 - 300家店 [9] - 降本增效全面升级运营体系,目标扭亏 [9] - 海外规划上,泰国市场2024年12月盈利,2025年预计开20多家门店,后续布局东南亚已进入城市;美国市场先培养消费者习惯再扩张 [9]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65/+0.09亿元(前次预测分别为0.35/1.69亿元),引入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41亿元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164|4,921|4,957|5,264|5,643| |营业收入增长率|20.3%|-4.7%|0.7%|6.2%|7.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917|-165|9|4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NA|NA|NA|NA|337.9%| |EPS(元)|0.01|-0.54|-0.10|0.01|0.02|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0.3%|-23.3%|-4.4%|0.2%|1.1%| |P/E|133|NA|NA|NA|42| |P/S|0.3|0.4|0.4|0.3|0.3| [11]
一个月时间三名董事离职,元老和资本都在抛弃奈雪的茶?
36氪· 2025-04-02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奈雪的茶业绩、市值大幅缩水,高管频繁出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急需攻克扩张收缩、优化单店模型、平衡高端定位与成本压力等命题 [1][7] 高管变动 - 4月1日晚间奈雪的茶发布董事会人员变动公告,非执行董事马焱俊因其他工作安排辞任,即日起生效,辞任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位 [1] - 马焱俊于2024年5月17日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任期不足一年,他代表太盟投资集团进入董事会,太盟是奈雪的茶2021年C轮融资主要投资者,总计投资1亿美金,此次离任可能与太盟投资减持后的角色调整或公司战略方向变化有关 [3] - 2024年9月27日 - 10月2日期间,太盟以均价1.97港币抛售2432万股奈雪股票,套现4801.74万港元,持股比例从5.28%降至3.88% [3] - 宣布马焱俊辞任前一个月,非执行董事魏国兴和执行董事邓彬宣布离任 [4] - 魏国兴2023年12月以天图投资合伙人身份进入董事会,天图是奈雪的茶早期投资方,从2023年1月到2024年10月,天图通过四次减持累计套现约2.3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4.98% [4] - 2月26日,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邓彬辞职,他2016年加入奈雪,任职10年,是除创始人外唯一执行董事,被称为“三号人物”,其离职时公司曝出多名中高层批量出走消息 [5] 业绩情况 - 从2021年上市至今,奈雪仅在2023年短暂恢复盈利1300万元,2024年再度巨亏,2024年营收49.21亿元,较2023年的51.64亿元下滑4.7%,净利润亏损高达9.17亿元 [5] - 亏损原因包括2024年度消费市场疲弱,现制茶饮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直营门店收益及门店经营利润率波动,闭店损失与资产减值进一步侵蚀利润 [5] - 2024年直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1574家减少至1453家,少了121家,每笔订单平均售价从29.6元下探至26.7元,日均订单量从344.3笔降至270.5笔,一线城市单店日销售额从2023年的1.27万元下滑至8900元,新一线城市从9500元下降至6800元 [7] 行业对比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等四家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公司分别盈利44.54亿元、25.15亿元、14.79亿元、4.72亿元 [7] - 3月10日,奈雪被移出港股通名单,导致股价暴跌,叠加业绩影响,股价近期持续下跌,公司市值已不足20亿港元 [7]
奈雪的茶:2024年报点评:短期调整致业绩承压,持续探索新模式-20250401
东吴证券· 2025-04-01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49.21亿元,同比-4.7%;归母净亏损9.17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0.1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9.19亿元,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0.21亿元;2024H2公司收入23.77亿元,同比-7.5%;归母净亏损4.82亿元,2023H2归母净亏损0.5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4.81亿元,2023H2经调整净亏损0.49亿元,业绩符合此前预告 [7] - 直营门店收缩,部分关店造成减值损失,2024年末直营门店共1453家,年内净减121家,一线/新一线/二线/其他城市较23年末分别-20/-48/-41/-12家,2024年其他支出占收入比重达10.1%,同比+5pct [7] - 直营门店单店收入疲软,单店模型承压,2024年直营门店平均客单价26.7元,同比-9.8%,单店每日订单量270.5单,同比-21.4%,一线/新一线/二线/其他城市单店日销分别同比-30%/-28%/-28%/-29%,2024年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租金成本占收入比分别同比+3.9/+2/+0.4pct [7] - 2024年瓶装饮料/加盟等其他业务收入2.93/7.11亿元,同比+10%/+72%,截至2024年末有345家加盟门店,年内增加264家,已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境外市场,2025年将聚焦健康绿色战略,探索Green店等新店型 [7] - 下调公司25 - 26年营业收入至52/53亿元(此前25 - 26年预期为59/63亿元),新增27年收入预期55亿元,25 - 27年同比+5.3%/+1.7%/+3.5%;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至-1.3/0.05亿元(此前25 - 26年预期为1.01/1.6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0.56亿元,25 - 27年同比+86%/+104%/+980%,对应26 - 27年PE分别为309/29x,考虑到公司持续探索新模式,未来业绩有望扭亏,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164|4921|5182|5268|5451| |同比(%)|20.33| - 4.70|5.29|1.66|3.4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22| - 917.29| - 127.96|5.23|56.48| |同比(%)|102.82| - 7036.53|86.05|104.09|980.2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01| - 0.54| - 0.07|0.00|0.03| |P/E(现价&最新摊薄)|122.13| - | - |308.89|28.59| [1] 市场数据 |项目|数值| |----|----| |收盘价(港元)|1.04| |一年最低/最高价|1.04/3.05| |市净率(倍)|0.45|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1775.89| [5] 基础数据 |项目|数值| |----|----| |每股净资产(元)|2.30| |资产负债率(%)|36.48| |总股本(百万股)|1707.59| |流通股本(百万股)|1707.59|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2893.36|2802.92|2811.79|2962.6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79.12|536.28|527.69|647.23| |应收账款及票据|26.55|14.39|14.63|15.14| |存货|127.63|135.64|136.84|144.82| |其他流动资产|2160.06|2116.61|2132.63|2155.43| |非流动资产|3271.80|3217.32|3165.59|3117.49| |固定资产|1136.54|1129.87|1123.46|1118.31| |商誉及无形资产|1226.40|1164.60|1105.28|1048.32| |长期投资|258.55|272.55|286.55|300.55| |其他非流动资产|650.30|650.30|650.30|650.30| |资产总计|6165.15|6020.24|5977.38|6080.11| |流动负债|1152.68|1176.26|1192.84|1238.98| |短期借款|50.00|50.00|50.00|50.00| |应付账款及票据|254.01|271.27|273.68|289.64| |其他|848.67|854.99|869.16|899.34| |非流动负债|1096.34|1096.34|1096.34|1096.34| |负债合计|2249.02|2272.60|2289.17|2335.31| |股本|0.56|0.56|0.56|0.56| |少数股东权益| - 12.62| - 12.88| - 12.87| - 12.7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928.75|3760.53|3701.07|3757.55| |负债和股东权益|6165.15|6020.24|5977.38|6080.11|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4921.20|5181.75|5267.65|5450.56| |营业成本|1809.01|1953.16|1970.46|2085.38| |销售费用|246.02|217.63|221.24|228.92| |管理费用|1434.60|1367.51|1299.87|1299.55| |研发费用|0.00|0.00|0.00|0.00| |其他费用|2171.97|1798.86|1753.29|1744.90| |经营利润| - 582.65|10.41|191.35|266.23| |利息收入|0.00|0.00|0.00|0.00| |利息支出|68.86|77.73|79.01|81.76| |其他收益| - 218.25| - 103.63| - 105.35| - 109.01| |利润总额| - 869.76| - 170.95|6.99|75.46| |所得税|56.49| - 42.74|1.75|18.86| |净利润| - 926.26| - 128.21|5.24|56.59| |少数股东损益| - 8.97| - 0.26|0.01|0.1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917.29| - 127.96|5.23|56.48| |EBIT| - 800.90| - 93.22|86.00|157.22| |EBITDA| - 800.90|25.25|201.73|269.32|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0.00|252.79|314.46|384.32| |投资活动现金流|0.00| - 177.63| - 179.35| - 183.01| |筹资活动现金流|0.00| - 118.00| - 143.70| - 81.76| |现金净增加额|0.00| - 42.84| - 8.59|119.55| |折旧和摊销|0.00|118.47|115.73|112.10| |资本开支|0.00| - 50.00| - 50.00| - 50.00| |营运资本变动|0.00|81.17|9.12|24.85|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 - 0.54| - 0.07|0.00|0.03| |每股净资产(元)|2.30|2.20|2.17|2.20|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707.59|1707.59|1707.59|1707.59| |ROIC(%)| - 19.41| - 1.80|1.71|3.13| |ROE(%)| - 23.35| - 3.40|0.14|1.50| |毛利率(%)|63.24|62.31|62.59|61.74| |销售净利率(%)| - 18.64| - 2.47|0.10|1.04| |资产负债率(%)|36.48|37.75|38.30|38.41| |收入增长率(%)| - 4.70|5.29|1.66|3.47| |净利润增长率(%)| - 7036.53|86.05|104.09|980.27| |P/E| - | - |308.89|28.59| |P/B|0.41|0.43|0.44|0.43| |EV/EBITDA| - 1.98|44.71|5.64|3.7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