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医药ETF(159718)交投高度活跃,医疗创新ETF(516820)连续6日“吸金”,机构研判创新药资产重估仍将继续
搜狐财经· 2025-06-25 02:50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下跌0.64%,成分股中诺诚健华(09969)领涨1.48%,联邦制药(03933)领跌5.07% [1]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下跌0.31%,成分股中新产业(300832)领涨1.39%,神州细胞(688520)领跌1.69% [3] ETF动态 - 港股医药ETF(159718)下跌0.12%,报价0.84元,近1周累计上涨1.69%,盘中换手21.07%,成交5359.06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1.29亿元 [1] - 医疗创新ETF(516820)下跌0.57%,报价0.35元,近3月累计上涨2.05%,盘中换手0.77%,成交1124.28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4924.87万元 [3] 资金流动 - 港股医药ETF近1周规模增长231.0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4,近3月份额增长5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4 [1] - 医疗创新ETF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6357.46万元,日均净流入1059.58万元,连续8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新融资余额达5605.15万元 [3] 行业观点 - 创新药行情是对商业模式的认可,基于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公司在2024年或2025Q1通过BD或全球化实现扭亏,市场对盈利模式可持续性信心提升 [1] - 创新药龙头股上涨反映研发投入价值的系统性重估,研发资产价值逐步得到认可,推动板块估值中枢上移,行情驱动力源于产业升级的长期预期 [2] - 创新药行情是数据资产定价而非BD定价,只要研发数据优质且全球领先,市场会给予合理市值,BD节奏波动对整体行情影响有限 [2] 指数构成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选取30只盈利能力好且具成长性和研发创新能力的医药及医疗器械公司,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57%,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 [5]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选取50只流动性好、市值大的港股通医药卫生公司,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77%,包括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 [6]
Innovent announces the Phase 3 Clinical Study DREAMS-1 of Mazdutide in China were Orally Presented at ADA 85th Scientific Sessions
Prnewswire· 2025-06-24 14:02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Innovent Biologics)的双重GCG/GLP-1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mazdutide)在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DREAMS-1)中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展现出显著的血糖控制和减重双重益处,并改善心血管、肾脏和代谢指标 [1][3][4] - 玛仕度肽的T2D适应症新药申请(NDA)已于2024年8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有望为中国1.4亿T2D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1][8] - 该药物目前有2项NDA处于NMPA审评阶段(慢性体重管理+T2D血糖控制),另有7项3期临床研究推进中,其中GLORY-1、DREAMS-1/2已完成主要终点 [11][12][17] 临床数据表现 血糖控制 - 治疗24周后,玛仕度肽4mg/6mg组HbA1c较基线分别降低1.57%/2.1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0.14%) [3] - 87.4%的6mg组患者实现HbA1c<7.0%(vs 安慰剂10.7%),81.5%达到≤6.5%(vs 安慰剂4.4%) [3] 体重管理 - 24周治疗使4mg/6mg组体重较基线下降5.61%/7.81%,显著优于安慰剂(-1.26%) [4] - 69%的6mg组患者实现体重下降≥5%,64.9%同时达成HbA1c<7.0%+体重降≥5%的复合终点 [4] 综合代谢改善 - 显著改善空腹血糖、自测血糖、腰围、血压、血脂和转氨酶等指标 [5] - 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胃肠道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低且无严重事件 [7] 行业背景 - 中国T2D患者达1.4亿(全球第一),预计2045年增至1.74亿,其中多数合并超重/肥胖及心肾疾病 [8][9] - GLP-1受体激动剂因兼具降糖、减重和心肾保护作用成为研发热点,双重GCG/GLP-1激动剂可进一步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受体提升能量消耗 [10] 公司进展 - 玛仕度肽是与礼来(Eli Lilly)合作开发的OXM类似物,信达生物已上市15款产品,另有3项NDA在审、4项3期临床推进中 [12] - 计划开展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等新适应症研究 [17]
Multiple Research Results from Innovent's General Biomedicine Pipeline to be Showcased at the ADA 85th Scientific Sessions
Prnewswire· 2025-06-22 01:35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将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第85届科学会议上展示mazdutide(IBI362)的多种作用机制(MoA)分析以及IBI3030(PCSK9-GGG抗体-肽偶联物)的临床前研究结果 [1] - mazdutide作为全球研发最快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在改善肝脏脂肪积累、纤维化和降低血清尿酸方面显示出全面代谢益处 [2][3][4] - IBI3030是一种新型抗PCSK9抗体与靶向GLP-1R/GCGR/GIPR的肽偶联物,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 [1] 产品管线进展 Mazdutide(IBI362) - 目前有7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包括GLORY-1(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GLORY-2(中国中重度肥胖人群)、GLORY-3(比较mazdutide与semaglutide在超重/肥胖合并MAFLD患者中的疗效)等 [7][13] - 已提交两项新药申请(NDA)并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适应症包括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以及成人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血糖控制 [7][8] - GLORY-1、DREAMS-1和DREAMS-2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其他四项研究正在进行中 [9] - 计划开展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等新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13] IBI3030 - 临床前研究表明,在小鼠、大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IBI3030显著降低LDL-c(p<0.01 vs 基线)和Lp(a),改善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减轻体重并保持胰岛素敏感性 [1] -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最大耐受剂量达到50 mg/kg [1] 产品特点与优势 Mazdutide - 作为GLP-1R和GCGR双激动剂,通过激活GCGR增加能量消耗和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在减重和降糖方面表现出色 [6] - 与semaglutide单药治疗相比,mazdutide通过转录因子ATF3促进脂肪酸氧化,在减重和改善肝脏脂肪积累方面效果更优 [2] - 在MASH小鼠模型中,mazdutide减轻体重、肝脏重量和肝甘油三酯水平,同时缓解肝脏脂肪积累、炎症和纤维化 [3][4] - 在高尿酸血症大鼠中,mazdutide通过增强脂肪酸氧化和调节肝细胞能量代谢,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4] IBI3030 - 采用"一药多效"的创新治疗策略,抗PCSK9抗体成分抑制LDL受体降解从而降低血浆LDL-c水平,三靶点激动肽激活GLP-1R/GCGR/GIPR受体增强肝脏脂肪酸氧化能力 [1] 公司概况 -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已上市[15/16]款产品,有[3/2]个新药申请正在审评中,4个资产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阶段,15个分子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9] - 与礼来、赛诺菲、Incyte、LG化学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30多家全球医疗保健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9]
创新药企“卖青苗”:梦想与现实的较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00:10
ASCO高光表现与中国创新药国际化 - 中国药企在2024年ASCO年会上创纪录地获得73项口头报告席位,首次在实体瘤领域实现对跨国药企的数量反超 [1] - 摩根士丹利据此上调三家头部药企目标价20%,信达生物以8篇口头报告(占大会2%)成为表现最突出企业,股价年内涨幅达121%,市值突破1295亿港元 [1][6]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国际认可度提升,另一方面早期研发管线转让交易额过去18个月同比激增300%,其中60%发生在临床前阶段 [1] BD交易热潮与争议 - 2025年上半年BD交易金额显著提升,License-out模式占比超50%,NewCo模式加速崛起,平台型技术(如ADC)成为高额交易核心驱动力 [9] - 典型交易案例:普米斯将BNT327以5500万美元首付款授权给BioNTech,后者推进至Ⅱ期后BMS里程碑付款达111亿美元,体现研发阶段风险溢价 [12] - 交易标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从PD-1/VEGF扩展至新靶点/非肿瘤适应症,科伦博泰与MSD的ADC平台合作体现买方对可扩展性的溢价支付意愿 [9] 企业战略选择困境 - 信达生物案例显示决策复杂性:2050万美元出售PD-1/IL-2双抗20.39%股权引发股价暴跌12%,终止交易后通过ASCO表现实现价值重估 [4][5][6] - 头部企业分化路径:百济神州斥资10亿美元自建全球团队实现泽布替尼自主出海,部分企业选择阶段性权益回收聚焦核心市场 [6][7] - 新药研发成本压力巨大:Eli Lilly数据显示单个药物分子平均研发成本达17.78亿美元,中国市场上新药需年均4亿美元营收才能盈利 [8] 行业生态与议价能力 - 国内融资环境持续低迷使BD交易成为生命线,2022年起连续三年交易规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总额 [13] - 议价权取决于管线独特性与数据质量,临床数据国际水准不足/靶点同质化/海外经验欠缺构成主要制约因素 [13][14] - 高管薪酬争议显现:信达生物CEO 2024年总薪酬达1.36亿元(含9517万元股份薪酬),反映行业人才竞争与价值创造平衡难题 [16] 未来发展趋势 - 信达生物提出2027年200亿收入目标,计划2030年推动5个管线进入全球Ⅲ期临床,但当前海外临床仍集中在Ⅰ/Ⅱ期 [16] - 生物制品行业TTM估值达36倍,显示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价值的重新定价,国际舆论出现"中国生物医药deepseek时刻"评价 [17] - 行业需平衡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构建差异化管线同时灵活运用BD策略实现全球资源配置 [17][18]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6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1: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美团-W(03690)以34.09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卖出4.31亿元 [1][2] - 泡泡玛特(09992)以33.62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卖出2.91亿元 [1][2] - 建设银行(00939)以30.48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3.70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8.76亿元,净卖出7.23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9.82亿元,净买入3.85亿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1.12亿元,净买入5109.12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泡泡玛特(09992)以21.32亿元成交额位居深港通(南向)首位,净卖出5.44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20.99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卖出5.86亿元 [1][2] - 美团-W(03690)以19.46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3.13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2.92亿元,净买入1.10亿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3.48亿元,净卖出2.57亿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成交额7.82亿元,净买入1.17亿元 [2] 其他活跃成交公司 - 山东墨龙(00568)在沪港通成交24.53亿元(净卖出2888.30万元),深港通成交7.44亿元(净买入2315.85万元) [2] - 联合能源集团(00467)沪港通成交14.32亿元,净买入1.05亿元 [2] - 众安在线(06060)沪港通成交14.28亿元,净买入2.78亿元 [2] - 信达生物(01801)深港通成交11.09亿元,净买入3540.29万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深港通成交10.33亿元,净买入2520.14万元 [2] - 石药集团(01093)深港通成交7.02亿元,净卖出1.48亿元 [2]
大华继显:行业进入加速增长新阶段 首选翰森制药、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
快讯· 2025-06-19 05:52
行业分析 -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进入加速成长阶段 [1] - 各企业正扩展创新商业产品组合并达成重要对外许可授权交易 [1] - 行业获得超预期的盈利能力 [1] - 持续的政策支持和全球化努力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扩张 [1] - 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可持续成长 [1] - 大华继显上调行业评级至"增持" [1] 公司推荐 - 信达生物(01801HK)为大华继显首选之一 [1] - 翰森制药(03692HK)为大华继显首选之一 [1]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为大华继显首选之一 [1]
异动盘点0619|海天味业首挂涨超3%;黄金股集体下跌;脑再生科技跌超18%;虎牙涨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19 04:00
港股市场表现 - 海天味业首日上市涨超3%,全球酱油龙头市占率6.2%,募资100亿港元,中国调味品市占率4.8%居首 [1] - 稳定币概念股普涨,连连数字涨11%、移卡涨9%、众安在线涨8%,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催生行业利好预期 [1] - 黑芝麻智能涨超3%,拟收购AI芯片企业扩充汽车/端侧AI产品线 [1] - 德林控股涨超3%,年度溢利预增10%-30%至1.1-1.3亿港元,子公司获数千万港元A轮融资 [1] - 晶泰科技涨超4%,AI研发平台产出首款临床候选药PRMT5抑制剂PE-0260,2025年下半年启动临床 [1] - 黄金股集体下跌,灵宝黄金跌4%、珠峰黄金跌4%,现货金价回调拖累板块情绪 [1] - 信达生物涨超4%,获GlycoT公司ADC技术全球授权,IBI363/343出海潜力受看好 [1] - 龙蟠科技涨超6%,政策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工信部专项研发60亿,公司高镍前驱体材料适配固态电池技术 [1] - 思摩尔国际再跌逾5%,股东亿纬锂能减持3.5%股份至27%失控股地位 [2] - 阜博集团涨超4%,政策利好数据资产REITs,公司AI业务年收入剑指千万美元级 [2] - 雅迪控股涨超4%,H1纯利预增55%至16亿元,新国标促行业集中度提升 [2] - 完美医疗再跌逾6%,香港医美消费外流深圳/韩国,年度溢利预降35% [2] - 云白国际飙涨逾15%,获母公司云南白药全球经销权,覆盖药品/牙膏/个护全系产品 [2] - 六福集团跌超4%,金价飙升导致黄金对冲损失扩大,上年度收购金至尊录得一次性收益造成高基数效应 [2] 美股市场表现 - 脑再生科技跌超18%,此前两日累涨400%后获利盘出逃,公司专注ADHD/自闭症液态配方研发 [3] - 迈威尔科技涨超7%,合作开发AI电源方案,首发2纳米定制SRAM芯片节省15%芯片面积 [3] - Circle涨超33%,美参议院通过稳定币法案,监管框架落地助推"稳定币第一股"上市累涨410% [3] - 稀土板块续涨,MP Materials涨4.9%、USA Rare Earth涨5.58%,政策驱动战略资源需求升温 [3] - Wolfspeed跌逾30%,传将达成破产协议,碳化硅市场2030年或达290亿美元 [3] - 奥德赛海洋涨超11%,特朗普签署深海采矿行政令加速许可发放,年内累涨93% [3] - 虎牙涨超3%,"HYPER电竞嘉年华"6月21日成都开幕,电竞+文旅融合提振平台流量 [3] - AST SpaceMobile涨超10%,6月累涨85%,与沃达丰印度合作卫星直连手机 [4] - Arqit Quantum涨超22%,入选甲骨文国防生态系统,量子加密技术获认可 [4] - Aptevo飙涨超81%,白血病新药mipletamig前线治疗缓解率85%,不适合化疗患者疗效突破 [4] - Upstart涨超10%,美银证券上调目标价至56美元,信贷科技平台估值修复 [4] - Coinbase涨超16%,计划向SEC申请推出"代币化股票",传统股权链上化创新业务打开增量空间 [5]
创新药板块市场关注度高,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26%,信达生物涨超5%
搜狐财经· 2025-06-19 02:01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1.32%,成分股信达生物上涨5.53%,晶泰控股上涨4.37%,诺诚健华上涨3.46%,亚盛医药-B和美中嘉和跟涨 [3] - 恒生医疗ETF上涨1.26%,最新价报0.56元,盘中换手3.37%,成交2.71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8.68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年净值上涨58.49%,居可比基金第一,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4/119,居于前11.76%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78% [4]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3.64%,排名可比基金1/3 [4] - 近1年夏普比率为1.91,排名可比基金1/2,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回撤后修复天数为43天 [5] - 近半年跟踪误差为0.04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行业动态与会议 - 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ADA)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预计GLP-1类药物的多靶点升级与减重治疗新策略将受到广泛关注 [3] - 多家国内医药企业将展示其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3] - 创新药板块在政策、出海、业绩等多方面推动下,市场关注度高,市场表现较为抢眼 [4] - AI+医药/医疗的发展将大有可为,有望在药物研发、辅助诊断、服务等应用领域展现较大的发展潜力 [4] 指数与ETF详情 - 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80.21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4] - 恒生医疗ETF连续3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高单日获得3934.36万元净买入,最新融资余额达2.99亿元 [4] - 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5]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6.99倍,处于近3年8.13%的分位,估值低于近3年91.87%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5]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06%,包括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等 [6] 个股表现 - 百济神州涨跌幅0.06%,权重4.44% [8] - 信达生物涨跌幅5.53%,权重0.98% [8] - 康方生物涨跌幅2.11%,权重0.98% [8] - 巨子生物涨跌幅0.96%,权重0.87% [8] - 中国生物制药涨跌幅1.61%,权重0.80% [8] - 再鼎医药涨跌幅-0.51%,权重0.78% [8] - 京东健康涨跌幅0.12%,权重0.72% [8] - 石药集团涨跌幅1.11%,权重0.67% [8] - 药明生物涨跌幅0.60%,权重0.43% [8]
港股走高,创新药投资信心回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12:38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初至今港股创新药板块涨幅显著,超30家药企股价翻倍,如三生制药市值突破500亿港元,信达生物市值超1200亿港元 [1] - 年初至今已有十余家创新药企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仅6月前半月就有7家,刷新历史纪录 [1] - 板块上涨具有结构性特征,真正带动行情的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BD合作实现海外商业化 [2] 一级市场投资动态 - 一级市场看项目节奏加快,但多数机构资金链紧张,真正能持续投资的头部机构寥寥无几 [2] - 早期项目聚集大量资金推高估值,但临床和中后期项目资金支持不足,部分热门项目融资轮次密集 [2] - 创新药中后期融资中产业资本成为重要投资方,跨国药企与PE机构合作设立创新药领域投资基金 [4] 投资逻辑与趋势 - 一级市场回暖需要二级市场维持一年以上的慢牛行情,形成持续赚钱效应 [2] - 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量占全球近40%,低成本快速迭代优势获得国际资本认可 [2] - 资金将向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ADC、双抗、小核酸等前沿领域仍有机会 [5] 商业模式与政策环境 - 医保支付政策是影响创新药商业价值的核心因素,近两年医保谈判定价趋于温和 [4] - 建议参考美国经验通过商业医保分层支付体系,为创新药提供多元定价空间 [5] -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上,需要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支持 [5] 企业案例与市场机会 - 映恩生物通过与海外药企合作获得BD资金,凭借优质分子在香港上市并实现持续融资 [3] - 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在从"模仿创新"转向"原始创新",双抗、细胞疗法等领域已有企业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5] - 港股市场对二期临床企业的包容性为一级市场提供了重要退出渠道 [3]
6月17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LAV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在信达生物的持股比例于06月12日从5.00%降至3.09%。
快讯· 2025-06-17 09:09
股东持股变动 - LAV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在信达生物的持股比例从5 00%降至3 09% [1] - 持股变动时间为06月12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