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01658)

搜索文档
拆解大行半年报:息差降幅边际收窄,非息收入贡献大增
第一财经· 2025-08-31 11:29
核心观点 - 六大行上半年业绩下行压力缓解 营收合计1.83万亿元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6825.24亿元基本持平 非息收入成为重要业绩支撑[1]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至1.32万亿元 净息差持续承压 但降幅边际收窄[3][12] - 债券投资收益显著增长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回暖 有效对冲利息收入下滑影响[8][11] - 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六大行合计计提减值准备4227亿元同比增加220亿元[5] 营收表现 - 六大行营收全部实现正增长 合计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1.8万亿元提升[1] - 中国银行以3.76%增速领跑 建设银行2.15% 工商银行1.57%位列二三位[2] - 农业银行营收3699.37亿元增0.85% 邮储银行1794.46亿元增1.50% 交通银行1333.68亿元增0.77%[3] 净利润表现 - 归母净利润分化明显 三家正增长三家负增长 总体6825.24亿元基本持平去年6833.88亿元[1] - 农业银行以2.66%增速领先 交通银行1.61% 邮储银行0.85%保持增长[2] - 工商银行降1.39% 建设银行降1.37% 中国银行降0.85%[2] 利息收入分析 - 利息净收入1.32万亿元同比下降2% 仅交通银行实现1.2%正增长[3] - 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降幅最大达5.27% 建设银行降3.16% 农业银行降2.88% 邮储银行降2.67%[3] - 净息差持续下行 邮储银行1.70%保持最高 建设银行1.40% 工商银行1.30% 农业银行1.32% 中国银行1.26% 交通银行1.21%[5] - 贷款收益率下降是主因 中国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减少396.65亿元降10.47%[4] 非息收入表现 -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增长明显 工商银行投资利息收入1905.67亿元同比增6.5%[9] - 农业银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1821.15亿元增54.15亿元 中国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155.27亿元增8.93%[10] - 建设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501.46亿元增4.65%[10] 投资收益亮点 - 工商银行投资收益大增52% 农业银行投资收益增53% 中国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42%[9][10] - 建设银行投资收益大幅增长217% 主因债券和权益投资处置收益增加[10] - 财政部恢复征收债券利息增值税 建设银行表示影响偏中性且政府债券占比近80%[10] 手续费收入回暖 - 4家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正增长 邮储银行增11.59% 农业银行增10.07% 中国银行增9.17% 建设银行增4.02%[11] - 工商银行手续费收入670.20亿元降0.57% 交通银行204.58亿元降2.58% 但降幅明显收窄[11] - 对比2024年上半年整体下行近10% 今年显著改善[11] 拨备计提变化 - 六大行计提减值准备4227亿元同比增220亿元 结束多年下降趋势[5] - 邮储银行计提217.19亿元大增34.62% 建设银行1076.62亿元增22.85%[7] - 邮储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约230亿元同比增73亿元 主因贷款规模增长及审慎风险管理[6] 息差趋势展望 - 净息差降幅边际收窄 二季度单季下行不超过3BP[12] - 管理层普遍预期下半年息差边际企稳 降幅进一步收窄[13][14][15] - 工商银行强调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措施维持降幅收窄态势[13] - 农业银行预计贷款收息率仍有压力但存款重定价将释放效能[14] - 交通银行指出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效应将逐步显现[15]
邮储银行中期业绩会:挖掘“市场缝隙” 有信心保持优秀息差水平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1 10:42
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管理层回应息差走势 分红政策 消费贷款等热点话题 强调信贷投放注重量价险均衡 维持30%中期分红比例 并积极布局消费贷款业务发展 [1][2] 财务表现 - 存款总额达16.11万亿元 同比增长5.37% 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296.23亿元 增长13.86% [3] - 净息差1.70% 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3] - 信贷增速达10.1% 高于行业7.1%的平均增速 [3] - 中期分红总额147.72亿元 分红比例维持30% H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700亿元 [5] 信贷策略 - 公司贷款聚焦金融供给不充分的市场缝隙 总结十大营销方向 避免同质化竞争 [3] - 深化行业研究和看未来审贷技术 精准识别优质成长企业 [3] - 在县域市场发挥下沉优势 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 测算23个贷款品种的RAROC明细账 率先叫停高息高返车贷业务 [4] 负债管理 - 注重信贷投放的量价险均衡和价值创造 [4] - 优质低成本负债优势巩固 成为稳息差提营收的压舱石 [4] - 去年开始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模型 [4] 分红政策 - 分红方案考虑五大因素:监管要求 股东利益最大化 利润增长与资本充足率 同业可比性 高质量发展需求 [5] - 秉持稳健可持续的分红理念 保持稳定可观的分红比例 [5] 消费贷款业务 - 财政贴息政策首次覆盖个人消费贷款 有望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并释放消费需求 [6] - 已制定操作流程 开发系统功能 开展人员培训 确保政策落地 [7] - 住房贷款聚焦高能级城市和优质县域市场 重点服务真实房贷需求 [7] - 非房消费贷强化场景合作 推动主动授信 利用6.7亿存量客户资源提供秒批秒贷服务 [7]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中报点评:注资落地和代理费率调整注入活力
国投证券· 2025-08-31 07:32
投资评级 - 买入-A评级,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7.03元,当前股价6.04元[7] 核心观点 - 注资落地和代理费率调整为邮储银行注入活力,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0%,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4.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5%,各项业绩增速较一季报均有所回升[2] - 成本压降和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是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撑,税收增加和净息差收窄拖累业绩增长[2]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速为1.4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65%,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7.03元,相当于2025年0.78X PB[14] 资产端分析 - 2025年二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0.83%,增速环比提高2.51个百分点,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0.13%,增速环比提高0.35个百分点[2] - 二季度总资产净增长5011亿元,同比多增4195亿元,同业资产单季度净新增2426亿元,同比多增4676亿元,信贷总额单季度净新增1800亿元,同比多增436亿元[2] - 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7.74%,增速环比提高1.37个百分点,一般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8.62%,单季度净增加1791亿元,同比多增1291亿元[3] - 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广义基建业和制造业,占比分别为45.42%和16.02%[3] - 零售贷款同比增长3.69%,单季度新增210亿元,同比少增254亿元,县域贷款同比增长14%,高于整体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3] 负债端分析 - 二季度末总负债同比增长10.66%,存款总额同比增长8.37%,占计息负债比例环比下降1.21个百分点至95.21%[4] - 上半年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超千亿,公司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均较上年末小幅上升[4]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70%,同比下降21个基点,环比下降1个基点,保持行业领先[12]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为2.95%,较一季度下降5个基点,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26%,环比下降4个基点[12] - 自营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0个基点至1.1%左右[12] 非息收入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二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加23.83%,净手续费同比增长16.31%,增速环比大幅提升7.55个百分点[13] - 其他非息收入单季同比增长27.95%,主要因积极把握市场波动机会[13] - 二季度成本收入比为52.76%,同比下降7.79个百分点,上半年代理费554亿元,同比减少54亿元,下降近9%[13] 资本补充与资产质量 - 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资本刚性约束缓解,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供支撑[13] - 2025年上半年末不良率0.92%,环比小幅升高1个基点,不良生成率0.93%,较一季度末下降1个基点[14] - 零售信贷风险是主要承压点,但个人和小企业贷款不良生成率环比已下降1个基点[14] - 拨备覆盖率260.53%,风险抵补能力充足[14] 未来展望 - 将继续加大对新质生产力、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增大消费贷投放[14] - 负债端成本优势明显,息差预计保持在行业较优水平[14] - 注资落地后业务选择面拓宽,代理费率调整后成本收入比明显下降[14]
邮储银行(601658):非息收入贡献增强,营收盈利增速双升
光大证券· 2025-08-31 03:40
投资评级 - A股评级为买入 当前价6.04元 [1] - H股评级为买入 当前价5.41港元 [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4亿元 同比增长1.5% [3] - 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同比增长0.9%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1%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3] - 营收和PPOP同比增速分别较1Q提升1.6和8.4个百分点 [4] -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9.1% 增速较1Q提升4.3个百分点 [4]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7% 较1Q末提升2.8个百分点 [5] - 贷款同比增速10.1% 较1Q末提升0.3个百分点 [5] - 2Q单季生息资产增量4726亿元 其中贷款增加1800亿元 [5] - 对公贷款同比增速18.6% 零售贷款增速3.7% [6] - 付息负债同比增速10.6% 存款增速8.4% [7] - 存款占付息负债比重95.2% 较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 [7] 净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净息差1.7% 较1Q收窄1个基点 [8] - 生息资产收益率2.95% 较2024年下行37个基点 [8] - 贷款收益率3.3% 较2024年下行48个基点 [8] - 计息负债成本率1.26% 存款成本率1.23% 均较2024年下行21个基点 [8] 非息业务发展 - 非息收入占比22.5% 较上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亿元 同比增长11.6% [9] - 净其他非息收入235亿元 同比增长25.2% [9] -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234亿元 同比增加50亿元 [9] 资产质量状况 - 2Q末不良贷款率0.92% 较上季微升1个基点 [10] - 个人贷款不良率1.38% 对公贷款不良率0.49% [10] - 关注贷款率1.21% 逾期率1.24% [10] - 拨备覆盖率260.4% 拨贷比2.39% [10]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 较1Q末提升1.31个百分点 [11] - 一级资本充足率12.13% 资本充足率14.57% [11] - 成功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 [11] - RWA同比增长8.5% 增速较上季末提升1.7个百分点 [11] 业务发展亮点 - 对公信贷聚焦重点领域 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占比19.1% 制造业占比17.4% [6] - 个人消费贷款增加370亿元 其中按揭增量213亿元 [6] - 小额贷款增加653亿元 [6] - 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7年EPS预测0.74/0.75/0.78元 [12] - 当前A股对应PB估值0.79/0.74/0.7倍 [12] - H股PB估值0.65/0.61/0.57倍 [1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548.54亿元 净利润882.9亿元 [13]
突发!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被以军打死;上海多家银行新增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二套;刘强东现身“苏超”现场观赛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01:10
地缘政治与军事动态 - 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在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丧生 [2][9] - 以色列国防部长证实以军袭击也门 目标包括胡塞武装高级官员所在地 [2][9] - 俄军自3月以来控制超过3500平方公里土地和149个居民点 称战略主动权在握 [9] - 以色列军方在加沙城袭击哈马斯军事派别发言人阿布·乌贝达 [9] - 欧盟召开外交部长会议讨论加沙局势 西班牙提议打破以色列封锁并扩大制裁 [9] 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 - 上海多家银行落实房贷新政 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利率 [7][2] - 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10家银行上海市分行 [7][2] - 利率水平将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及银行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确定 [7][2] 中美经贸关系与半导体产业 -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访美 与美财政部、商务部及贸易代表办公室会谈 [4] - 双方就落实中美元首通话共识及经贸关系进行交流沟通 [4] - 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 [5] - 商务部反对美方将出口管制工具化 称将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 [5] 金融与资本市场动态 - 中央汇金上半年增持12只ETF产品 耗资超2100亿元 [10] - 截至二季度末持有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 占ETF总规模约30% [10] - 六大行中期分红总额达2046.57亿元 工行分红503.96亿元居首 [11] - 平安人寿半年内第三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15% [15] - 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 农行、招行、邮储均被三度举牌 [15] 科技与产业合作 - 华为余承东透露最初多次拒绝上汽合作 后以战略级重视投入核心智能技术 [12]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鸿蒙生态仍处于导入阶段 提出五点生态建设倡议 [14] - 国家数据局指导发布具身智能数据集DexonomySim 包含950万条抓取姿态数据 [6] 城市规划与发展政策 - 住建部提出推动城市规划创新 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6] - 现行城市规划政策被指不适应存量提质增效需要 需深化规划设计改革 [6] 企业高层动态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现身宿迁苏超比赛现场 并于夜市与乡亲饮酒 [3][16] - 兴银基金任命黄德良为新任董事长 其同时担任华福证券董事长兼总裁 [16] 国际事务与教育预警 - 教育部发布赴菲律宾留学预警 指出菲治安形势和留学环境不佳 [5] - 泰国内阁批准副总理普坦继续担任代理总理 直至新内阁就职 [9]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2:39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约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214元)[2][4][5] - 股份制银行及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网点下沉导致平均薪酬较低[5]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2][4] 高薪酬银行梯队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5][6]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3][5][6] - 中信银行(4.40万元)、浙商银行(4.18万元)等10家银行人均月薪超过4万元[5] 国有银行薪酬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人均月薪区间为2.49-2.82万元,邮储银行最低(2.49万元),中国银行最高(2.82万元)[7][8] - 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农业银行(2.52万元)月薪同比均增长900元[7][8] - 交通银行月薪同比下降200元至2.75万元,邮储银行同比下降1100元[8] 薪酬变动显著机构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至4.54万元),南京银行(增1700元)、北京银行(增2300元)涨幅居前[5][6] - 浙商银行月薪降幅最大(减少5600元至4.18万元),江苏银行(减4700元)、沪农商行(减6300元)降幅显著[6] - 国有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实现900元月薪增长,邮储银行降幅最大(1100元)[8] 薪酬政策导向 - 国有大行推行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策略,农业银行56.6%网点位于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10][11] - 工商银行明确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激活各级机构经营活力[11] - 行业薪酬计算包含年终奖及福利待遇,实际到手工资可能与统计值存在差异[9]
国有大行“期中考”答卷: 扩规模、稳息差、向中间收入要效益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12:17
核心观点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中期业绩整体呈现资产规模增长但经营指标分化的态势 三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 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压力影响 同时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提升成为重要对冲手段 [2][7][12][15][19] 资产规模表现 - 工商银行总资产达52.3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 [5] - 农业银行资产总额46.86万亿元 同比增长8.37% [5] - 建设银行资产总额44.43万亿元 同比增长9.52% [5] - 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同比增长4.93% [6] -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 同比增长6.47% [6] - 交通银行资产总额15.44万亿元 同比增长3.59% [6] 经营业绩分化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0.85%) 净利润1399.43亿元(+2.53%) [9] -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0.77%) 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1.61%) [10] -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1794.46亿元(+1.50%) 净利润494.15亿元(+1.08%) [11]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1.6%) 净利润1688.03亿元(-1.5%) [12]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2.15%) 净利润1626.38亿元(-1.45%) [12]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290.03亿元(+3.76%) 净利润1261.38亿元(-0.31%) [12] 净息差承压状况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15]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0% 同比下降14个基点 [15]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15]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同比下降18个基点 [15]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 同比下降21个基点 [15]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 同比下降8个基点 [15] - 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2824.73亿元 因利率变动减少289.02亿元 [13] 非利息收入增长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26.43%) 占比升至34.71% [20]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6.5%) 占比升至26.58% [21]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15.1%) 占比升至23.64% [22]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19.64%) 占比27.28% [22]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19.09%) 占比升至22.51% [23] - 邮储银行中间收入同比增速达11.59% [24]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净利润合计6825亿元,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观察者网· 2025-08-30 11:41
核心财务表现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5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下降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下降1.4% 建设银行1620.76亿元同比下降1.37% 农业银行1395.10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最快 [2]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同比增长1.6% 建设银行3942.73亿元同比增长2.15% 中国银行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 [2][3]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52.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 农业银行46.9万亿元 建设银行44.43万亿元 中国银行36.79万亿元增长4.93% [4] - 邮储银行资产规模突破18万亿元达18.19万亿元 交通银行15.44万亿元增长3.59% [4] - 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16% 农业银行因利率变动减少利息净收入289.02亿元 [4] 非利息收入转型 - 工商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5% 建设银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大增55.63% 反映行业向多元化收入结构转型 [4] - 多家银行通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投资交易等业务对冲息差压力 [4] 资产质量指标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95% 邮储银行260.35% 建设银行239.4% 工商银行217.71% 交通银行209.56% 均显著高于监管要求 [5] - 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增加7.62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上升5.8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197.39%出现下降但波动合理 [5]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1.24%下降0.01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均为1.28%分别下降0.02和0.03个百分点 [5] 股东回报 - 六大行合计派息规模超过2000亿元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1.414元 农业银行1.195元 中国银行1.094元 [6] - 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发1.858元 邮储银行1.23元 交通银行1.563元 [6] 科技金融布局 -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 中国银行4.59万亿元授信户数超16万户 建设银行5.15万亿元增长16.81% [7][8]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69万亿元增长21% 交通银行余额突破1.5万亿元服务6.8万户企业 邮储银行突破9300亿元服务超10万户 [7][8] 绿色金融发展 -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 中国银行4.54万亿元增长16.95% 建设银行5.72万亿元增长14.88% [7][8]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增长14.6% 交通银行超8700亿元 邮储银行9586.39亿元增长11.59% [7][8] 普惠金融推进 - 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近3.4万亿元增长17.3% 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增长16.39% [7] - 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 农业银行4.24万亿元增长17.9% 交通银行8524.01亿元增长12.96% 邮储银行1.72万亿元 [7][8] 养老金融布局 - 工商银行养老金管理规模5.4万亿元服务55岁以上客群超2.1亿户 中国银行社保卡累计1.26亿张 企业年金账户452.64万户 [9] - 农业银行实体社保卡2.78亿张 电子社保卡1.83亿张 医保码用户7901万 个人养老金客户数增长71.9% [9] - 交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增长21.39% 养老金托管规模行业前列 邮储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超千万户缴存规模增长28.85% [9] 数字金融转型 - 工商银行建成千亿参数大模型"工银智涌" 中国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9759万户提升8.59% [9] - 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月活用户2.43亿户增长14.4% 农业银行掌银10.1版发布 "农银e贷"余额6.52万亿元增长13.7% [9] - 交通银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2860亿元 互联网贷款增长8.52% 邮储银行大数据平台日均处理数据量超50亿条增长约80% [9]
六大行分红,超2000亿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30 10:51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1.8万亿元小幅增长[2]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较去年同期6833.88亿元微降0.1%[2] - 营业收入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中国银行以3.76%增速领先,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增长2.15%和1.57%[3][4] - 归母净利润呈现分化,农业银行以2.66%增速领跑,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增长1.61%和0.85%,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下降1.39%、1.37%和0.85%[3][4] 分红政策 - 六大行均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比例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合计派发2046.57亿元[5][7] - 工商银行分红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建设银行分红486.05亿元,每10股派1.858元[5][7] - 农业银行分红418.23亿元,每10股派1.195元;中国银行分红352.50亿元,每10股派1.094元[5][7] - 交通银行分红138.11亿元,每10股派1.563元;邮储银行分红147.72亿元,每10股派1.230元[5][7] 市场表现 - 六大行股息率中位数超3%,其中工商银行达4.15%,建设银行最低为2.03%[6][7] - 年内股价表现分化显著,农业银行累计上涨37.37%表现最佳,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涨幅接近12%,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上涨7.20%和4.65%,唯交通银行下跌1.55%[6][7]
六大行分红,超20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30 10:43
核心业绩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1.8万亿元微增 [3]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6833.88亿元 [3] - 营收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中国银行以3.76%增速领先,建设银行2.15%,工商银行1.57% [4][5] - 归母净利润分化明显,农业银行增长2.66%最高,交通银行1.61%,邮储银行0.85%,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下降1.39%、1.37%和0.85% [4][6] 分红情况 - 六大行均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比例派发中期现金股息,合计分红2046.57亿元,与去年中期2048.23亿元基本持平 [6] - 工商银行分红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建设银行486.05亿元,每10股派1.858元;农业银行418.23亿元,每10股派1.195元 [6][7]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红额分别为352.5亿元、138.11亿元和147.72亿元 [7] 市场表现与股息率 - 截至8月29日收盘,六大行股息率中位数超3%,工商银行最高达4.15%,建设银行最低为2.03% [7][8] - 年初以来股价表现分化显著,农业银行累计上涨37.37%领跑,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涨近12%,建设银行涨7.20%,中国银行涨4.65%,交通银行下跌1.55%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