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园(00999)

搜索文档
小菜园:以长期主义深耕大众餐饮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9-01 16:1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独特的合伙人制度和供应链优化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在餐饮行业存量竞争加剧背景下坚持长期主义和平价定位 [1][2][4] - 公司上半年营收27.14亿元同比增长6.5% 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主要得益于门店模型优化和外卖业务增长 [4] - 供应链建设实现100%统一采购配送 15个区域分仓每日服务40-60家门店 马鞍山新工厂投资4.5亿元可支撑3000家门店 [4][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14亿元同比增长6.5% 股东应占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4] - 堂食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2.2% 外卖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13.7% 外卖订单量从1280万笔增至1680万笔 [4] - 门店模型从300平方米优化至220平方米 形成最佳盈利模型 [4] 业务扩张 - 2012年注册 2018年达100家门店 2019年新增100家 2025年计划开设800家门店 [2] - 2024年12月港交所上市 发行价8.5港元/股 募集资金8.6亿港元 截至2025年8月28日市值131亿港元 [2] - 合伙人制度让区域经理、厨师长、店长共同持股 解决人才流失痛点 [2] 供应链体系 - 建成15个区域分仓 每个分仓每日服务40-60家门店 实现24小时内冷链配送 [5] - 从门店自主采购升级为全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实现100%统一采购与配送 [5] - 2023年启动源头直采计划 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降低成本 [5] - 马鞍山新工厂投资4.5亿元 设计产能支持3000家门店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投产 [6] 经营理念 - 定位大众餐饮 坚持"好吃不贵"的平价策略和长期主义理念 [3] - 创始人厨师出身 注重提升员工尊严 采用"实在经营"哲学 [3] - 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和同质化竞争压力 [3][4]
尽管收入增长,但餐饮上市公司高管对外卖持审慎态度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2:37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 - 百胜中国第二季度外卖销售占餐厅收入45% 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其中肯德基外卖占比45% 必胜客外卖占比43% [2] - 绿茶集团2025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达5.24亿元 同比上涨74.2%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22.9% [2] - 小菜园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10.574亿元 增长13.7% 营收占比提升至39% 堂食业务收入16.47亿元仅增长2.2% [2] - 蜜雪冰城通过外卖大战推动国内店均营业额提升 增量订单显著提高门店盈利能力 [2] 外卖成本结构变化 - 绿茶餐厅上半年外卖业务开支8750万元 同比增长75.9% 主要因支付第三方平台费用增加 支出增幅略高于收入增幅 [2] - 百胜中国外卖占比提高推高骑手成本 薪金及雇员福利占销售额27.2% 同比上升0.9% 剔除骑手费用后该项占比与去年持平 [3] - 百胜中国目标控制非骑手成本稳定 通过运营优化抵消低个位数人工成本增长 [3] 公司对外卖业务策略 - 百胜中国采取审慎合作态度 按自身节奏推进外卖业务 目标在消费者所在处提供服务 [3] - 小菜园明确外卖比例控制不超过35% 8月起退出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平台所有折扣活动 [4] - 古茗策略优先保障堂食 未采取激进外卖补贴 认为补贴大战不利于加盟门店经营和行业长期发展 [4] 外卖业务运营影响 - 蜜雪冰城称外卖订单激增导致店员工作量大幅增加 消费者等待时间延长 对门店服务质量和双端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4] - 小菜园7月外卖订单量激增曾出现单小时超百单情况 分散门店管理人员精力 影响堂食体验 [4] - 蜜雪冰城7月外卖业务增速较6月放缓 预计未来将逐渐回归常态 [4]
对话小菜园董事长汪书高:先专注主品牌,明年广深增至50家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0:08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5%至27.14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5.7%至3.82亿元 [1] - 堂食收入同比增长2.17%至16.47亿元(占比60.69%) 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3.66%至10.57亿元(占比38.95%) [9] - 客单价从2022年65.8元持续降至2024年59.2元 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57.1元 [7] 门店扩张战略 - 截至2024年6月底门店总数达672家 预计2024年底扩张至800家 [3][5] - 2023年净增120家门店 2024年净增125家门店 但2024年上半年净增仅5家 [11] - 广深地区2024年底计划达20家门店 2025年目标扩张至50家门店 [5][13] 经营策略调整 - 主动将客单价目标区间设定为55-60元 强调性价比优先策略 [7] - 外卖占比控制在30%左右 8月起停止参与外卖平台折扣活动 [5][9][10] - 坚持直营模式 通过店长合伙人制度实现内部利益绑定 [14] 区域发展路径 - 从安徽铜陵起步(2013年首店) 逐步扩张至华东市场 2019年进入深圳 2024年进入广州 [3][13] - 现阶段专注内地市场 已覆盖15个省100多个城市 认为内地市场仅开发不足1/4 [15][16] - 香港开店计划仅为象征性布局(3-4家) 5年内暂不考虑出海 [15][16] 品牌发展聚焦 - 暂停多品牌战略 关闭2家"菜手"社区餐饮门店 剩余6家年利润仅约5万元/店 [17] - 明确聚焦主品牌发展 暂不考虑新品牌拓展 [17] - 单店投资100余万元(220平方米) 投资回收周期为10-11个月 [4][7]
“徽菜第一股”上半年净利增三成 小菜园董事长称不依赖外卖做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8-28 11:07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27.14亿元 同比增长6.5% [2] - 股东应占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35.7% [2] - 同店日均销售额从2.8万元下滑至2.5万元 人均客单价从60.4元降至57.1元 [3] 业务结构策略 - 堂食与外卖收入比例约为6:4 目标调整为6.5:3.5 [2] - 公司战略以堂食为主 不依赖外卖增长 [2] - 2023年底主动降价 计划将人均客单价稳定在55元左右 [3] 门店扩张计划 - 全国门店超600家 覆盖150多个城市 [2][4] - 预计年底达800家门店 2025年目标1000家 [4] - 坚持直营模式 供应链可支持800家门店运营 [4] 成本与效率优化 - 通过采购与供应链优化实现节流 [4] - 招商优势及成本管控推动净利润增长 [4] - 马鞍山工厂设计支持3000家门店规模 [4] 行业环境状况 - 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7480亿元 同比增长4.3% [3] -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7996亿元 同比增长3.6% [3] - 行业增速同比下滑3.6个百分点 增长动能减弱 [3]
“徽菜第一股”上半年净利增三成,小菜园董事长称不依赖外卖做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8-28 10:28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堂食业务为核心战略重心 外卖业务作为辅助 未来目标堂食与外卖收入比例控制在6.5:3.5 [1][2] - 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6.5%至27.14亿元 净利润增长35.7%至3.82亿元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2][6] - 公司通过主动降价策略优化客单价 人均客单价从60.4元降至57.1元 目标定在55元左右 [5] - 公司坚持直营模式扩张 现有门店超600家 预计年底达800家 明年目标1000家 供应链可支持3000家门店规模 [2][6] - 出海是长期方向但非当前重点 主要精力聚焦国内县级市场 [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 股东应占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2] - 堂食与外卖收入比例约为6:4 公司目标调整为6.5:3.5 [2] - 同店日均销售额从2.8万元降至2.5万元 翻台率保持稳定 [5] 运营策略 - 主动实施降价策略 人均客单价从60.4元降至57.1元 目标定位55元 [5] - 成本管控通过采购与供应链优化实现 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节流效果 [6] - 所有新开门店每日追踪堂食与外卖订单量数据 [2] 扩张计划 - 全国门店超600家 覆盖150多个城市 预计年底达800家 明年目标1000家 [6] - 马鞍山工厂供应链设计支持3000家门店规模 当前可保障800家门店需求 [6] - 坚持直营门店模式 未开放加盟 [6] 行业背景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3.6% [5] - 行业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增长动能减弱 [5] - 多家餐饮企业通过降价与成本优化应对行业放缓 [5]
对话小菜园董事长汪书高:明年年底实现千店,外卖比例不能超过35%
北京商报· 2025-08-28 05:2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7.14亿元 同比增长6.5% [1] - 除税前利润5.42亿元 同比增长42.4% [1] - 期内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35.7% [1] - 净利率达14% 主要受益于采购优势、商场博弈及运营效率提升 [3] 门店扩张 - 2025年上半年仅新增5家门店 总门店数达667家 [3] - 2024年净增门店131家 2020-2023年从278家增至536家 [3] - 计划2025年新增120家门店 下半年加速开店 目标全国直营门店超800家 [4] - 2026年目标突破千店规模 海外市场将有序拓展 [9][4] 业务结构 - 堂食业务收入16.47亿元 同比增长2.2% [5] - 外卖业务收入10.574亿元 同比增长13.7% 营收占比39% [5] - 未来外卖业务比例控制在30%以内 堂食为主外卖为辅 [5][13] 运营策略 - 客单价从60.4元降至57.1元 主动降价让利顾客 目标区间55-60元 [5][7] - 门店面积从500平方米优化至220平方米 降低租金人力成本但保持坪效 [5] - 约200家门店投入炒菜机器人 承担1/3后厨工作 [5] - 坚持直营模式 采用内部"店长合伙人制"稳定核心团队 [11] 供应链能力 - 现有供应链支撑800家门店 新建中央工厂具备运营条件 [12] - 3000家门店设计产能可覆盖五年需求 无需外部资金投入 [12] - 供应链团队重组后强化采购优势 备菜流程前置赋能门店运营 [3][10] 市场定位 - 坚持"好吃不贵"核心定位 打造"正餐之下 快餐之上"的便民餐厅 [8]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极致性价比 避免低价内卷 [8] - 一线城市品牌调性已验证 上海已有近80家门店 [9]
官宣退出补贴大战,小菜园想打一手以质胜量
36氪· 2025-08-27 13:26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自8月起退出京东、美团、淘宝闪购三大外卖平台的折扣活动,不再参与平台间优惠大战 [2] - 公司原定战略聚焦堂食业务,不做外卖套餐,外卖与堂食收入理想比例定为30%左右,最高不超过35% [4] - 退出折扣活动源于外卖爆单(部分门店短期爆单百份)影响门店管理效率及堂食体验,旨在优化运营重心 [2][4]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股东应占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6] - 外卖订单量达1680万笔,外卖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13.7%),堂食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2.2%) [8] - 整体翻台率稳定在3.1次/天,其中一线城市3.2次、二线城市3.3次、三线及以下城市3.0次 [7] - 原材料及消耗品支出8.92亿元,同比下降2.2%,主因供应链优化与集中采购降低单位成本 [7] 门店扩张与供应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达672家,较2024年同期增加55家 [7] - 计划未来5-7年开设3000家直营门店,当前176家位于新一线城市、291家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8] - 供应链成熟与集中采购机制助力成本控制,同时提升商场端"话语权"加速门店扩张 [7] 管理模式与人才体系 - 超百名管理层由店长、厨师长内部晋升而来,并成为公司股东,熟悉运营与消费痛点 [9] - 采用分区管理模式(5大区扩至10大区),每位区域负责人可管理10-20家门店,支撑持续扩张 [9] - 合伙人制与管理晋升制被视为核心优势,强化门店运营与服务质量 [8][9] 市场定位与未来方向 - 暂不布局海外市场,因国内市场容量充足且海外供应链建设难度大 [9] - 未来战略以国内市场为核心,通过供应链建设确保三线及以下城市与一线城市餐食标准统一 [10] - 通过稳定口味与口碑强化用户忠诚度,目标客单价维持在55-60元区间 [11]
小菜园用“笨功夫”开出近700家直营店
搜狐网· 2025-08-27 11:31
核心观点 - 公司以高性价比定位在餐饮行业实现逆势增长 通过实在经营哲学和家文化凝聚力的双轮驱动 在消费降级环境中获得市场红利 [1][2][5][8][9] 经营策略 - 定位大众便民中式餐饮 客单价50-70元并主动降价 坚持好吃不贵+上菜快+吃得放心三大理念 [2] - 通过六口大锅持续烹制招牌菜 实现25分钟内上齐菜品 平衡锅气与效率 [2] - 建立全覆盖全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设15个分仓每日服务40-60家门店 实现100%统一采购配送 [3][4] - 投资4.5亿元建设马鞍山加工厂 提升净菜加工与标准化生产能力 [4] - 优化门店模型从300平降至220平 推动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 [9] 产品与品质控制 - 坚持门店现制 采用非转基因食用油 五常大米和天然好水 [3] - 采购团队深入五常市监控制米 采购皖南特色地锅鸡 自建200亩铜陵有机蔬菜基地 [3] - 实行超时菜免费 不满意退菜 食材问题十倍赔偿三大承诺 [3]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 - 秉持员工至上的家文化 为员工创造实现梦想的平台 [6] - 2020年疫情期间股东凑资4000多万元 员工接受半薪共渡难关 后续全部偿还 [7][8] - 普通劳动者可通过努力完成自我成长 获得物质回报与精神尊重 [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6.5% 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 [9] - 12年间开设近700家直营门店 2018年达100家 2019年新增100家 [7] 行业环境 - 餐饮行业面临客流下降 需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效率提升获取利润 [9] - 消费降级趋势下 高性价比定位企业如萨莉亚和百胜中国获得持续增长 [8]
小菜园上半年净利增三成:计划明年门店破千家,客单价将稳定至55至60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3:09
公司战略与扩张计划 - 未来十年门店数量目标突破3000家 预计2025年底达800家 覆盖全国150多个城市 2026年预计达1000家[2] - 扩张建立在供应链 人才体系 智能化布局基础上 坚持直营门店模式 合伙人制为核心[2][7] - 供应链当前支持800家门店 马鞍山工厂设计产能支持3000家 新工厂投资4.5亿元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投产[7] - 上半年门店数量从617家增至672家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291家占比超四成 新一线城市176家占比近三成[5][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7.14亿元 同比增长6.5% 股东应占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35.7%[2] - 基本每股盈利0.33元 同比增超两成 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2] - 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8.92亿元 同比减少2.2% 员工成本6.664亿元 同比减少8.2%[2] - 员工成本占收入百分比24.6% 上年同期28.5%[2] 运营效率优化 - 盈利改善主要来自采购和供应链优化 门店人效提升 商场博弈成效显著[2] - 人力成本下降原因系提高店效 单店面积和人员占比略微减少 未降低员工薪酬[3] - 整体翻台率3.1次/天 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线城市翻台率3.4次/天 同比略有提升[3][4] - 堂食业务收入16.47亿元 增长2.2% 外卖业务收入10.574亿元 增长13.7% 营收占比近四成[5] 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 - 定位大众便民中式正餐 客单价57元 未来稳定在55至60元区间[4] - 堂食顾客人均消费额从60.4元降至57.1元 公司主动降价让利顾客[3][4][5] - 外卖与堂食最佳比例设定为三成与七成 外卖占比不超过35%[5] 人才管理与组织架构 - 拥有超100位运营管理层 多为店长 厨师长出身 内部晋升模式[7] - 5大区扩展至10大区 区域负责人可管理10至20家门店 团队每人可管理500家门店[7] - 接班人计划采用区总轮值制度 学习华为模式[7] 市场布局与未来发展 - 出海计划在规划内但非当前重点 主打小菜园品牌 主要精力聚焦国内餐饮市场[7] - 上半年开店增速放缓系下半年开店较多 2026年开店计划将于9月制定[6]
小菜园8月起不参与外卖平台任何折扣
格隆汇APP· 2025-08-25 16:01
公司战略调整 - 外卖业务战略侧重禁止套餐形式并优先保障堂食体验 同时要求外卖品质与堂食一致[1] - 公司于8月起全面退出三大外卖平台的所有折扣活动 原因为7月外卖订单激增影响门店管理效率 曾出现单日11点时段超100单外卖的情况[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堂食业务收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1] - 外卖业务收入达10.5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 增速显著高于堂食业务[1] - 外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9.1% 接近总营收四成水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