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中国海油9月5日获融资买入7202.35万元,融资余额18.3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3:25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0.39% 成交额8.83亿元 融资买入7202.35万元 融资偿还9539.90万元 融资净流出2337.5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4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8.31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38%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以上较高水平 [1] - 融券活动显著活跃 当日融券卖出1.25万股(对应金额32.17万元) 融券余量54.41万股(余额1400.51万元) 融券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1999年8月成立 2022年4月上市 主营业务为原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及销售 业务覆盖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全球多国 [2] - 收入构成中油气销售占比84.57% 贸易业务占比13.11% 其他业务占比2.32%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28万户 较上期减少0.25% 人均流通股12,936股 较上期增加5.50%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 同比下降8.45%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 同比下降12.7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43.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63.64亿元 显示较强分红能力 [3] 机构持股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截至6月30日持股5947.79万股 [3]
中国海油:向海图强 价值起航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7 16:14
产量与储量增长 - 2025年净产量将超过200万桶油当量/日 [1] - 国内原油连续四年实现年均300万吨以上增量 老油田连续五年保持稳定生产 [2] - 2024年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70%以上 [2] - 渤海油田原油产量有望突破4000万吨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油当量 [4] - 国内陆上获临兴、神府两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发现 [4] 勘探开发突破 - 开平南油田成为我国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 [2] - 渤中26-6油田探明储量超过2亿立方米 刷新全球变质岩潜山油田纪录 [2] - 渤海超5000米地层高产井成功投产 [2] - 渤中19-6凝析气田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供应 [2] - 形成跨领域、多层次的勘探开发格局 覆盖浅层岩性、隐性潜山等多种类型 [3] 技术与装备创新 - 攻关形成油藏精细描述、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等关键技术 [5] - "深海一号"能源站具备三项世界首创技术 实现1500米级超深水开发跨越 [6] - "海葵一号"填补国内圆筒型FPSO技术空白 [6] - "海基二号"提升深水油田开发经济性和稳定性 [6] 绿色低碳转型 - 不断提升天然气产量占比 推广岸电工程 [6] - 2020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6] - 2023年"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成功并网 [6] - 2025年投用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 [6]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4730.12亿元 [8] - 累计现金分红2559.79亿元 分红比率达54.12% [8] - 2025年上半年股息支付率达45.5% [1] - 搭建"A+H"双平台资本运作格局 [8] 全球业务布局 - 业务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持有多个世界级油气项目权益 [9] - 旗下中联煤层气公司煤层气日产水平跃居国内第一 [4] 可持续发展 - 将ESG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治理体系 [9] - 坚持环保至上、节约优先的环保政策 [9] - 积极落实低碳减排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9]
中俄美上半年石油产量出炉,美国3.3亿吨,俄罗斯2.5亿吨,那中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15
全球石油产量格局 - 美国2025年上半年原油日均产量1340万桶 半年总产量3.3亿吨 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2] - 俄罗斯2025年上半年石油产量2.5亿吨 日均950万桶(含凝析油)同比下降3.5%[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10847万吨 同比增长1.3%[4] 区域产量分布特征 - 美国得克萨斯州日均石油产量572万桶 占全美产量近40% 新墨西哥州日均220万桶 墨西哥湾联邦区域日产量192万桶[2] - 中国天津 新疆和黑龙江为三大主产区 新疆产量近1700万吨 黑龙江大庆油田产量1481万吨[4] - 俄罗斯七大石油巨头主导产业 俄罗斯石油公司上半年液体烃产量8930万吨 油气当量1.216亿吨[3] 企业生产表现 - 中石油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3.952亿桶 中石化油气产量1.26亿桶 中海油油气产量2亿桶[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上半年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4.76亿桶(同比增长0.3%)[8] - 中国海油上半年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天然气产量增146.4亿立方米(增幅12%)[8] 市场供需与价格 - 2025年全球原油库存变化预测日均30.16万桶 显示供应宽松格局[6]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区间60-85美元/桶 6月布伦特71.76美元/桶(同比降13.4%)WTI68.84美元/桶(同比降16.8%)[6] - 中国上半年原油进口量2.8亿吨 对外依存度72.1%[6] 贸易与地缘政治 - 俄罗斯47%原油出口流向中国 中俄能源交易87%以人民币结算[9] - 2025年1-5月中国原油进口中俄罗斯占比27.3% 沙特阿拉伯19.4% 美国仅3.7%[9] - 中俄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能源贸易占比超40%[9] 技术发展与战略转型 - 美国页岩油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开采成本[2] - 俄罗斯积极向亚洲市场转型应对制裁[3] - 中国推进深海开采(渤海油田)和页岩油开发(塔里木 准噶尔盆地)[4]
海上稠油规模化开发实现重大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9-04 22:00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 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超500万吨[1] - 稠油在全球剩余石油资源中占比约70% 是石油生产国实现增产的主攻方向之一[1] - 海上需注热开发的高黏稠油探明储量超6亿吨 占中国稠油已探明储量的20%[1] 技术体系与装备创新 - 创新提出"少井高产"热采开发理论 配套大液量高效举升工艺提升单井产量[2] - 成功研制耐350℃注采一体化装备 自主研发小型化高效注热装备 井下安全控制系统与长效防砂装置[2] - 设计建造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 填补海上稠油热采装备领域空白[2] 产能建设进展 - 海上稠油热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 已建成南堡35-2 旅大21-2 锦州23-2等多个主力热采油田[1] - 2024年稠油热采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2] - 今年以来稠油热采产量已超130万吨 全年产量有望跃升至200万吨[1] 开发战略意义 - 持续推动稠油储量向产量转化 对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具有重要意义[1] - 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重大突破 使中国在海上稠油热采开发领域处于领跑地位[2] -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加快稠油热采油田开发建设 提升稠油储量动用能力[2]
港股通(深)净卖出6.8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4:51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2%至25058.51点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7.06亿港元 [1] - 港股通总成交额达1470.86亿港元 [1]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13.86亿港元 成交额901.45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净卖出6.80亿港元 成交额569.41亿港元 [1] - 优必选获沪市最大净买入5.77亿港元 股价下跌0.87% [1] - 华虹半导体遭沪市最大净卖出3.76亿港元 股价下跌5.42%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合计成交120.58亿港元(沪市76.76亿+深市43.82亿) 股价下跌3.21% [1][2] - 中芯国际合计成交99.57亿港元(沪市62.84亿+深市36.73亿) 股价下跌6.67% [1][2] - 腾讯控股合计成交49.79亿港元(沪市23.72亿+深市26.07亿) 股价下跌1.00% [1][2] 重点个股资金动向 - 小米集团-W获深市最大净买入5.57亿港元 股价下跌2.29% [2] - 中芯国际遭深市最大净卖出12.79亿港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获深市净买入5.13亿港元 股价下跌0.40% [2] - 快手-W遭深市净卖出5.41亿港元 股价下跌2.92% [2]
港股通9月4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4:5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4日下跌1.12%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470.86亿港元 其中买入738.96亿港元 卖出731.90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7.0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6.80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13.86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额达120.58亿港元 位居成交活跃股首位 [1] - 中芯国际成交99.57亿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49.79亿港元 [1] - 优必选成交32.50亿港元 小米集团-W成交34.12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榜前三位为优必选(8.28亿港元) 小米集团-W(7.03亿港元) 阿里巴巴-W(5.50亿港元) [1] - 净卖出榜前三位为中芯国际(11.58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6.88亿港元) 快手-W(5.41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连续10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73.78亿港元 [2] 股价变动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6.67% 华虹半导体下跌5.42% [1][2] - 优必选股价下跌0.87% 小米集团-W下跌2.29% 阿里巴巴-W下跌3.21% [1][2] - 长飞光纤光缆单日跌幅达11.00% [2]
资金动向 | 北水连续10日加仓阿里,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遭减持
格隆汇APP· 2025-09-04 12:16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优必选8.27亿港元 [1] - 净买入小米集团-W 7.02亿港元 [1] - 净买入阿里巴巴-W 5.5亿港元 [1] - 净买入美团-W 5.26亿港元 [1] - 净买入中国海洋石油5.12亿港元 [1] - 净买入地平线机器人-W 4.01亿港元 [1] - 净买入长飞光纤光缆1.05亿港元 [1] - 净卖出中芯国际11.58亿港元 [1] - 净卖出华虹半导体6.88亿港元 [1] - 净卖出快手-W 5.41亿港元 [1] - 净卖出腾讯控股3.36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0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173.7889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卖出中芯国际累计23.0585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卖出华虹半导体累计21.089亿港元 [1] 公司动态 - 优必选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3] - 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 [3] - 优必选计划今年内启动合同交付 [3] - 摩根大通在美团-W持股比例从5.98%升至6.61% [3] - 摩根大通增持美团-W平均股价为101.9697港元 [3] - 中芯国际拟通过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剩余股权实现完全控股 [4] 行业评级与预测 - 华泰证券维持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为每桶68美元 [4] - 华泰证券维持中国海洋石油买入评级 [4]
中国海油(600938):产量高增速,业绩韧性足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04 11: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原油价格中高位震荡预期及公司盈利确定性 [6][16]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减少8.4% 归母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减少12.8% 业绩下滑主要受油价同比下降影响但展现韧性 [4][12][13] - 2025Q2油气总产量1.96亿桶油当量同比增加7.3% 其中原油产量1.51亿桶同比增5.5% 天然气产量2632亿立方英尺同比增13.7% 产量高增长有效对冲油价压力 [14] - 2025H1拟现金分红316.35亿元 股息支付率45.50% A股动态股息率4.89% H股动态股息率6.97% 延续高股息政策 [15] 财务表现 - 2025H1石油液体实现价格69.15美元/桶同比减少13.9% 同期布伦特原油均价70.81美元/桶同比下降15.1% [13] - 2025Q2资本支出298.87亿元同比减少12.4% 因勘探及调整井工作量收缩但仍处高位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3亿元/1360亿元/1401亿元 对应EPS为2.78元/2.86元/2.95元 [16] 业务进展 -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 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等重点项目顺利投产 推动产量维持高增速 [14] - 能源结构优化与规模扩张同步 天然气产量增速13.7%高于原油产量增速5.5% [1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5.94元 对应2025-2027年PE为9.3X/9.1X/8.8X PB为1.4X/1.2X/1.1X [6][16][17] - 每股净资产16.55元 流通A股市值775.61亿元 总股本47.53亿股 [7] - EV/EBITDA指标2025-2027年预计为4.6X/3.8X/3.1X [17]
中国海油(600938):油价回落明显,成本优势及增储上产凸显韧性
东兴证券· 2025-09-04 10:42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评级 维持[4][9] 核心观点 - 油价回落背景下通过增储上产和成本管控展现业绩韧性 布油现货均价同比下降14.58%至70.94美元/桶 公司通过产量增长抵消油价下跌影响[2] - 油气产量实现逆势增长 石油产量同比上升4.48%至296.1百万桶 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1.97%至516.2十亿立方英尺 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上升6.1%[2] - 桶油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桶油主要成本同比下降2.9%至26.94美元/桶油当量 桶油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4%至1.91美元/桶油当量[2] - 勘探成果丰硕且新能源业务取得突破 中国海域获得5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海外战略区布局持续推进 海上浮式风电项目稳定发电[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 同比下降8%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 同比下降12.8%[1] - 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 同比下降7.2%[2] - 销售及管理费5329百万元 同比增加2.1%[2]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44.28/1370.74/1407.40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2.83/2.88/2.96元[9] 产量与储量 - 国内渤中19-2和海外巴西圭亚那等项目贡献显著[2] - 伊拉克Block7区块和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签署生效[9] - 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 夯实油气储量基础[3]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12471.86亿元 流通市值784.58亿元[5]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9.33/9.15/8.91倍 PB分别为1.43/1.24/1.09倍[10] - 52周股价区间23.23-31.47元 52周日均换手率2.25%[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172.03亿元 同比下降0.8% 2026-2027年恢复增长2.5%和3.0%[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44.28亿元 同比下降2.5% 2026-2027年增长2.0%和2.7%[10]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53.6%升至2027年56.4%[13]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29%降至2027年18%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13]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7.06亿 优必选(09880)获加仓超8亿港元 中芯、华虹再遭抛售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0:13
北水资金流向 - 9月4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7.06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3.86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6.8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个股为优必选 小米集团-W 阿里巴巴-W 净卖出前三名个股为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腾讯控股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4.09亿港元(买入额40.42亿港元 卖出额36.33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1.21亿港元(买入额32.02亿港元 卖出额30.82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1.08亿港元(买入额11.32亿港元 卖出额12.40亿港元) [2] - 优必选获净买入5.77亿港元(买入额14.37亿港元 卖出额8.60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46亿港元(买入额10.57亿港元 卖出额9.11亿港元) [2] - 长飞光纤光缆获净买入1.06亿港元(买入额10.07亿港元 卖出额9.01亿港元) [2] - 美团-W获净买入1.36亿港元(买入额9.15亿港元 卖出额7.79亿港元) [2] - 地平线机器人遭净卖出6598.39万港元(买入额7.54亿港元 卖出额8.20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76亿港元(买入额5.19亿港元 卖出额8.94亿港元) [2] 重点公司动态 - 优必选获得国内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Walker系列累计合同金额近4亿元 天工行者手持订单达百台 预计全年交付超300台 [6] -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超3万辆 全国门店达370家 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 二期工厂已投产以缓解供需缺口 [6]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资本开支386.76亿元 同比增长220% 公司计划推进3800亿元资本支出投资 [7] - 中海油获摩根大通上调H股目标价至23港元 因油价预期上涨5美元/桶及天然气销售优化进展 [7] - 地平线机器人上半年收入增长68% 毛利率维持65.4% 招银国际上调目标价至12.3港元 [8] - 晶泰控股上半年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3%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8279.5万元 [8]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别遭净卖出11.58亿港元和6.88亿港元 [9] - 美团-W获净买入5.27亿港元 长飞光纤光缆获净买入1.06亿港元 腾讯控股再遭净卖出3.37亿港元 [10]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进入上行周期 人工智能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 Q2行业营收及盈利同比提升 [9] - 人工智能需求持续旺盛 内资晶圆厂先进制程扩产推进 设备/材料/AI算力/存储领域国产替代深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