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信(00728)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电信被曝与承包商“内斗”,用户疑遭断网 | BUG
新浪科技· 2025-08-01 01:02
核心观点 - 河南电信与驻地网承包商因资产移交和合同条款变更产生重大纠纷 导致部分区域网络中断和维修服务停滞 并可能引发用户向其他运营商转移[2][12][14] 合作模式演变 - 初始采用四六分成模式:每份宽带收入驻地网老板分40% 电信公司分60%[6] - 融合宽带推出后改为端口租赁费模式:新增69元套餐用户可获得20元/月端口费[6] - 后期电信单方面改为阶梯式收费:49-59元套餐端口费降至10元/月 59-99元套餐为15元/月 99元以上维持20元/月[6] - 老用户可维持20元端口费 新用户强制适用阶梯收费 承包商因投资沉没成本被迫接受[6][7] 资产权属争议 - 电信在续约合同中新增条款:要求合同到期后无偿移交驻地网资产 拒移交将扣违约金[9] - 承包商称未被告知该条款 电信被指控通过代签名等不规范方式完成签约[9][10] - 承包商累计投入巨大:信阳案例初期投资15万元 后续覆盖行政村追加投资每村3-5万元 驻马店案例总投入达70-80万元[4][6][12] 新合同争议条款 - 要求每月积分>1000分:69元套餐用户产生69积分 流失用户需扣减积分 未达标则包区费减半[11] - 要求宽带用户数每月净增为正:净增为负停发包区费 连续3个月负增长解除合作[11] - 新合同将承包商身份转变为纯服务方 资产所有权单方面归属电信[11] 运营影响与行业动态 - 开封地区出现半日断网:因端口费停发导致承包商拒绝继续提供服务[13] - 多地维修服务停滞:合同纠纷致使承包商中止线路维护[13] - 第三方收购报价极低:3000端口规模报价不足20万元 远低于电信自建成本100余万元[14] - 竞争对手趁机挖角:河南移动/联通以更优激励政策吸引承包商携用户转网[14] - 用户迁移可行性高:可通过携号转网实现批量转移[14]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0:32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4.71% 持股数量为103.70亿股 [1][2]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70.02%位列第二 持股数量为2.83亿股 [1][2]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6.91%排名第三 持股数量为22.60亿股 [1][2]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持股比例64.70%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63.56% 新天绿色能源持股比例63.54% [2] - 持股比例超过60%的公司包括復星医药62.82% 南方恆生科技62.23% 浙江世宝61.63%等共12家企业 [2]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比亚迪股份获最大增持135.40亿元 持股数量增加11733.09万股 [1][2] - 盈富基金增持69.37亿元 持股数量增加27460.85万股 [1][2] - 建设银行增持25.49亿元 持股数量增加31667.28万股 [1][2] - 恆生中国企业增持22.93亿元 中国人寿增持21.72亿元 腾讯控股增持20.64亿元 [2] - 增持前十名还包括小米集团19.13亿元 香港交易所19.00亿元 中芯国际12.52亿元等 [2]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中国移动遭最大减持18.92亿元 持股数量减少2197.53万股 [1][3] - 泡泡玛特减持11.62亿元 持股数量减少472.54万股 [1][3] - 农业银行减持8.02亿元 持股数量减少15566.70万股 [1][3] - 安踏体育减持7.81亿元 吉利汽车减持5.40亿元 新华保险减持4.00亿元 [3] - 减持前十名还涉及美团-W减持3.71亿元 同程旅行减持3.47亿元等企业 [3]
中国电信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1] - 公司以战略升级为契机 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 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 [1] - 公司打造"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智能云服务体系 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1] 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征更加明显 开始赋能千行百业和走进千家万户 [1] - 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 [1] 技术能力建设 - 公司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 强化安全保障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1] - 公司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动态防护体系 提升AI安全治理能力 [1] - 公司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合作 构建共创共治共享的产业生态 [1] 区域发展布局 - 公司高度重视并加大在上海人工智能布局力度 加快"智云上海"建设 [2] - 公司推动从"全城上云"到"智惠全城" 为城市数智化转型筑牢坚实底座 [2] - 公司持续加大在沪科研投入 依托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高校开展前沿课题攻关 [2] 产业合作 - 公司与各界伙伴聚力合作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2] - 公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让智能红利惠及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 [2]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会见中国电信董事长、党组书记柯瑞文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3:01
合作背景 - 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电信高层会面,讨论深化合作事宜 [1] - 双方围绕数智化赋能、绿色算力中心建设、量子计算应用等领域展开交流 [1] 合作领域 - 国家能源集团希望拓宽合作领域,包括数智化赋能、绿色算力中心建设、量子计算在能源电力产业应用 [1] - 中国电信提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绿电与算力协同、量子计算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 [1] 合作方向 - 双方将重点推进数智化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1] - 绿色算力中心建设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 [1] - 量子计算在能源电力产业的应用是未来合作重点 [1]
电信回应欠费影响征信称尚未纳入系统,短信系善意提醒
新浪科技· 2025-07-31 07:32
电信欠费催缴短信内容 - 电信宽带欠费催缴短信称逾期将影响个人征信 具体包括无法购买高铁票和机票 影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以及子女求学和支付宝收付款使用[1] - 短信提及的惩戒措施与《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相关内容一致 包括限制乘坐飞机和特定动车组座位 以及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1] 失信信息采集机制 - 失信信息采集由法院系统 信用管理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共同负责[2] - 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即"老赖"的认定必须基于法律法规且经公共管理机构认定 一般企事业单位不具备相关职能[2] 电信公司回应 - 温州电信工作人员称长期欠费未缴会在个人名下留下征信记录 系统会自动上传欠费信息[2] -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表示目前尚未将宽带欠费纳入征信 欠费缴清后问题不大 短信主要起善意提醒作用[2] - 电信公司指出各网点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2]
全国首张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发布|“上海有AI 智惠全城”打造AI城市新范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06:47
智云上海品牌发布 - 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城市级数智化底座部署完成[1][3] - 该品牌以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底座,旨在构建"上海有AI、智惠全城"的智能服务体系,将AI技术融入城市各领域[3] - 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重形式发布,包括外滩主题灯光秀、16区定制化AI案例展示等,强化市民感知[4][12][13] 技术架构与合作伙伴 - "智云上海"采用云网融合技术架构,集成算力资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支撑[3][73] - 上海电信联合蚂蚁科技、华为、稀宇极智科技、新华三等企业共同推动项目落地[9] - 项目展示区融合AI互动体验,具象化呈现对城市经济民生的赋能价值[9] 应用场景与区域特色 - 全市16个行政区部署差异化AI应用案例,如黄浦区打造未来智慧城市典范、虹口区重塑国际航运坐标、金山区构建化工安全体系等[15][16] - 通过改造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等城市设施,将AI技术渗透至城市生活触点[13][73] - 各区域聚焦特色领域:静安区发展商贸集群与创新生态、徐汇区推动数字治理新范式、宝山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23][30][52]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项目定位为全球可复制的"AI CITY"范式,通过革命性AI技术提升城市能级[4] - 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企合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注入动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数字品牌[75] - 品牌以"共建数字上海 共见智慧未来"为发展愿景,覆盖数字产业、智能制造、航运升级等多元领域[26][36][43]
全国首张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发布|“上海有AI 智惠全城”打造AI城市新范式
第一财经· 2025-07-31 06:38
智云上海品牌发布 - 全国首个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由上海市政府指导、中国电信打造,标志着上海完成全球最大规模城市级数智化底座部署[1] - 该品牌以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底座,构建"上海有AI、智惠全城"的城市智能服务体系[1] - 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重形式发布,包括主题灯光秀、AI体验展区等,实现全城覆盖[9][12] 品牌内涵与愿景 - 品牌宣传片通过"向云端、向烟火、向星辰、向未见"四大板块展示智慧生活蓝图[3] - AI已融入上海城市发展血脉,将提供可复制的"AI CITY"全球范式[4] - 品牌定位为可感知的城市新符号,未来将持续为国际数字之都建设注入动能[20] 城市落地举措 - 对全市16个行政区的老友数字公话亭进行改造,每个亭展示所在区标志性AI案例[13][15] - 公话亭顶部设置云朵创意装置,形象化展现"智云上海"的无形算力支持[18] - 上海电信联合蚂蚁科技、华为等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品牌落地[9] 品牌传播效果 - 外滩主题灯光秀和陆家嘴地标建筑点亮活动形成强烈视觉冲击[5][12] - 通过具象化展示使市民感知AI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9] - 品牌发布采用创新形式讲述城市数字发展故事,迈出持续深耕第一步[20]
上海,AI的社会主义浪漫
格隆汇· 2025-07-31 03:44
上海AI普惠模式 - 上海定义以人民性为根基的AI发展模式 通过公共算力池和普惠设施降低AI使用门槛 实现技术平权 [2][3][25] - 全市部署全球最大新型城域网"智云上海" 用户规模居全球首位 实现全城上云和毫秒级低时延算力调度 [39][40][41] - 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提供算力超市 AI超市和模型超市 企业可获取普惠算力及数字员工服务 降低创新成本 [49] 基础设施与算力布局 - 上海电信2018年实现全城千兆覆盖 截至2025年4月千兆用户达393.6万户 2000Mbps用户16.5万户 [43] - 临港算力群为国内首个国产单池万卡液冷集群 通过公共算力平台向企业提供国产化智算服务 [49] - 新型城域网支持东西向流量调度 青浦与临港智算中心协同云边端 满足未来算力分布式需求 [81] 应用场景与产业融合 - 老友亭提供方言识别 刷脸叫车及免费助老服务 2020年升级为5G小微基站 2025年集成AI社工功能 [23][48] - 洋山港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1402万标准箱(同比增7.3%) 结合智能装卸与无人码头技术 [70] - AI家智屏搭载1Tops本地算力 支持星辰大模型与DeepSeek大模型 实现家庭端普惠算力覆盖 [47][72] 产业发展规模 - 上海人工智能企业从2018年1000家增至2025年超10000家 从业人员从10万人增至近30万人 [68] - 产业规模从2018年1340亿元增长至2024年超4000亿元 信息服务业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14.6% [67][68] - 2023年金融市场交易额3373万亿元 全球排名第6 为AI提供多领域落地场景 [66] 技术自主与安全 - 智云上海构建城市级安全内网 保障极端情况下网络不间断 支撑国家AI战略自主可控 [52] - 通感一体技术应用于黄浦江航道 5G-A万兆游轮实现水域高效通航 提升航运智能化水平 [71]
经济观察丨“AI+新型工业化”融合提速:场景更多 生态更优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1:27
AI+新型工业化政策与战略推进 - 中国官方提出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1]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2] - 多家央企展开行动:中国移动成立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 中国电信发布"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 中国联通开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2] AI工业应用场景与成效 - AI+工业质检在纺织、光伏、汽车轮毂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复制 助力生产数据化、产品品质提升和减人提效[1] - 钢铁厂基于九天大模型的工业安监系统使响应效率提升70% 安全管理人力减少50%[1] - 龙头企业黑猫集团通过行业智能体实现生产效能提升、成本节约和安全保障[2] 技术平台与生态建设 - 中国联通打造大规模工业智算集群 依托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元景工业大模型助力汽车、钢铁、电子、装备等行业建设智能工厂[1] - 国家级AI平台"焕新社区"汇聚13类行业数据集 开放16个行业共计40个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2] - 创新"场景即服务"模式 依托具身智能、工业大模型和应用智能体实现从提供工具到呈现结果的转变[2] 资金与产业支持 - 中国工商银行等8家银行联合发布400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矩阵 为AI+制造注入资金支持[2] - 工业互联网被视为AI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驱动力 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1] 行业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加速渗透至研、产、供、销、服等关键环节 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活力[3] - 中国制造业企业从试点探索走向深度应用 在智能制造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下持续推进[3]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7月31日
智通财经· 2025-07-31 00:36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00728)以103.63亿股持股数量位居榜首,持股比例达74.67% [1] - 绿色动力环保(01330)持股比例为70.01%,持股数量为2.83亿股 [1] - 中国神华(01088)持股比例为66.95%,持股数量为22.62亿股 [1]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持股比例为64.66%,持股数量为2.20亿股 [1] - 弘业期货(03678)持股比例为63.53%,持股数量为1.59亿股 [1] 港股通最近5个交易日增持榜 - 比亚迪股份(01211)增持额最高,达140.50亿元,持股数增加11621.14万股 [1] - 盈富基金(02800)增持额为69.26亿元,持股数增加26992.60万股 [1] - 中国人寿(02628)增持额为25.78亿元,持股数增加11086.41万股 [1] - 建设银行(00939)增持额为21.40亿元,持股数增加26123.58万股 [1] - 恆生中国企业(02828)增持额为21.33亿元,持股数增加2306.26万股 [1] 港股通最近5个交易日减持榜 - 中国移动(00941)减持额最大,达16.31亿元,持股数减少1875.07万股 [1] - 泡泡玛特(09992)减持额为8.59亿元,持股数减少334.77万股 [1] - 安踏体育(02020)减持额为6.78亿元,持股数减少727.23万股 [1] - 农业银行(01288)减持额为5.55亿元,持股数减少10664.30万股 [1] - 新华保险(01336)减持额为4.16亿元,持股数减少796.18万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