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00728)

搜索文档
失约的iPhoneAir,焦急的运营商
新浪科技· 2025-09-21 06:43
iPhone Air在中国发售延期 - iPhone 17系列于9月19日在中国开售 但iPhone Air未如期发售 苹果官网及电商平台显示发售信息改为"后续更新" [2] - iPhone Air是一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 目前中国尚未开放eSIM手机服务 [2] eSIM技术特点与监管现状 - eSIM通过远程OTA方式激活 运营商以无线下载方式将信息写入设备芯片 与传统实体SIM卡的物理插拔方式不同 [2] - 中国对eSIM监管态度严谨审慎 涉及数据主权、隐私保护、技术标准与法律法规等安全保障工作 [2] - eSIM技术自2017年起在全球普及 中国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如智能手表、车载设备、农业传感器等 但智能手机通信领域支持eSIM的进程仍在推进中 [7] 运营商eSIM业务准备情况 - 中国移动已完成支持eSIM手机能力的系统开发改造 各省营业厅已具备业务办理能力 预计近期获得工信部批复后向用户开放 [4] - 中国联通官网已上线eSIM业务专区 但仅支持智能手表或眼镜的一号双终端业务 手机业务系统仍在升级中 [4] - 中国电信官网未上线eSIM业务 但北京电信曾宣称将于iPhone Air开售当天同步上线eSIM手机业务 随后删除该信息 [5] - 苹果公司文件指出 中国联通是iPhone Air在中国大陆唯一受支持的eSIM运营商 需线下实名核验激活 [5] eSIM安全与监管挑战 - eSIM存在被黑客攻击、窃听或恶意篡改的风险 影响用户隐私和安全 [8] - 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对eSIM的技术成熟度、安全问题及行业发展进行多方考量 设置标准关口 [8] - 2021年工信部联合公安部推进"断卡行动" 打击电信诈骗 要求加强卡号实名制管理及风险防控 [9] - 2023年5月 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eSIM业务办理 监管出于安全管理风险要求下线业务 [9][10] 产业链推动与未来展望 - 中国联通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eSIM身份验证 确保用户信息真实性与不可篡改 [14] - 手机厂商如苹果、华为、OPPO、荣耀等均在推动eSIM应用 终端已准备就绪 软件需待监管批准后改动 [6][14] - eSIM普及节奏为穿戴先行、手机跟进 中国联通已于今年年中恢复可穿戴设备eSIM业务 [11][13] - 行业分析认为eSIM手机服务在中国开放只是时间问题 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均在等待监管批复 [3][6][14]
通信行业周报:重视华为AI链、OCS、国产算力等AI板块-20250921
开源证券· 2025-09-21 02:1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路线图,规划未来三年产品迭代,包括950系列、960系列和970系列,预计分别于2026Q1、2026Q4、2027Q4和2028Q4上市,算力提升显著,互联带宽最高达4TB/s [3][11] - 华为展望未来10年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 [4][14] - 微软投资33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Fairwater,部署数十万颗英伟达GB200芯片,性能为现有最快超算的10倍,超90%采用液冷系统 [5][16] - 推荐关注华为AI产业链、OCS和国产算力等细分板块,包括液冷、光模块、铜缆等领域 [6][11][17] 行业动态与数据 - 2025年7月底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9.8万站,比2024年末净增34.7万站 [25][31] - 2025年7月三大运营商及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37亿户,同比增长19.68% [25][27] - 2025年6月5G手机出货1843.6万部,占比81.6%,出货量同比减少16.7% [25][33] - 运营商云业务营收增长:2025年上半年移动云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11.3%)、天翼云营收573亿元(同比增长3.8%)、联通云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4.6%) [40][38][39][42] - 运营商ARPU值: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49.5元(同比略减2.9%)、中国电信46.0元(同比略减0.6%)、2023年中国联通44.0元(同比略减0.7%) [40][44][45][47] 投资建议与细分方向 - 网络设备:推荐光模块、OCS、交换机等领域标的,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紫光股份等 [18] - AIDC机房建设:推荐液冷温控标的英维克,AIDC机房标的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 [18] - IT设备:推荐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标的,包括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等 [19] - 算力租赁、云计算平台、AI应用和卫星互联网&6G为潜在受益方向 [20][21][22][23]
失约的iPhone Air,焦急的运营商
经济观察报· 2025-09-20 14:44
eSIM手机服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iPhone Air作为苹果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未能如期在中国发售 原因为中国尚未开放eSIM手机服务[2][3][4] - eSIM通过远程写卡技术实现号码开通 与传统实体SIM卡的物理插拔方式存在根本差异[5] - 中国监管层出于数据主权和网络安全考量 对eSIM手机服务持审慎态度 目前仅允许eSIM在物联网设备及可穿戴设备应用[5][15] 运营商eSIM业务准备进展 - 中国移动已完成eSIM手机业务系统改造 各省营业厅具备办理能力 待工信部批复后即可开放服务[8] - 中国联通虽设立eSIM业务专区 但仅支持智能手表等附属设备 手机业务系统仍在升级中[9][10] - 北京电信曾宣称同步上线eSIM手机业务 但在iPhone Air延迟发售后删除相关公告[12][13] 监管层面的安全考量 - eSIM远程写卡特性存在被黑客攻击或恶意篡改的风险 工信部需确保技术安全性与反诈防控能力[16][17] - 2021年"断卡行动"强化电话卡实名制管理 运营商曾因安全风险暂停eSIM手表业务办理[17][18][19] - 中国联通尝试引入区块链技术提升eSIM身份验证安全性 但尚未获得监管最终认可[26][27] 产业链协同与市场预期 - 三大运营商与苹果、华为、OPPO、荣耀等头部手机厂商已完成eSIM技术对接[29] - 行业预测eSIM手机服务可能于10月通过合约机形式试点推出 初期或限制携号转网功能[13] - Counterpoint分析师认为eSIM在穿戴设备先行应用后 手机端普及将水到渠成[21][29]
失约的iPhone Air,焦急的运营商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2:26
iPhone Air在中国发售延期 - iPhone 17系列于9月19日在中国开售 但iPhone Air未如期发售 苹果官网及电商平台将其发售信息改为"后续更新"[2] - iPhone Air是一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 目前中国尚未开放eSIM手机服务[3] eSIM技术特点与监管现状 - eSIM通过远程OTA技术实现号码开通 与传统实体SIM卡的物理插拔方式有本质区别[3] - 中国对eSIM监管持审慎态度 主要顾虑涉及数据主权、隐私保护和技术安全标准[3] - 工信部尚未批准eSIM手机服务商用 主要障碍在于监管合规及运营商系统改造需求[3][12] 运营商eSIM准备进展 - 中国移动已完成eSIM系统改造 各省营业厅已具备业务办理能力 等待工信部批复后即可开放服务[4] - 中国联通已上线eSIM智能手表业务 但手机业务仍在系统升级中 尚未开放具体入口[4] - 中国电信官网未上线eSIM业务 但北京电信曾短暂宣布将同步上线eSIM手机服务[6][7] eSIM安全考量与技术应用 - eSIM存在被黑客攻击或恶意篡改的风险 工信部2021年推进"断卡行动"后强化了号卡安全管理[11][13] - 中国联通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eSIM身份验证安全性 确保信息不可篡改[18] - eSIM技术早在2017年就应用于中国物联网领域 包括智能手表、车载设备和农业传感器[9] 产业链发展动态 - 除苹果外 国内手机厂商旗舰产品也在推进eSIM支持 部分产品已在运营商处测试[8] - 中国移动表示eSIM开放后将支持全系产品包括手机和手表 覆盖苹果、华为、OPPO等品牌[21] - 行业分析师认为eSIM在穿戴设备先行后 手机应用将循序渐进普及[14] 短期解决方案展望 - iPhone Air可能于10月通过运营商合约机形式销售 为避免携号转网混乱可能不推出全网通版本[8] - 目前中国大陆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Air的eSIM激活 需用户携带证件到线下门店办理[5][7]
中国电信发布天翼智屏
经济日报· 2025-09-20 09:10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9日在北京发布自主研发的天翼智屏产品 [1] - 该产品定位为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进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升级的重要创新成果 [1] - 产品以"智惠美好家"为愿景,依托自研人工智能技术和生态优势 [1] 核心功能 - 产品突显"守护"特色,依托硬件联动能力实现安全监控和健康管理服务 [1] - 联动AI燃气关火器实现灶台关火智能监控,支持风险情况主动提醒和远程操控 [1] - 通过"小翼管家"语音唤醒实现多生活场景智能应用 [1] 应用场景 - 围绕出行、通信、娱乐等家庭高频需求打造智能应用 [1] - 出行场景支持语音查询班次、票价和余票信息 [1] - 产品满足人们对更智能、更贴心、更安全、更绿色的美好生活期待 [1]
AI重塑网络安全边界 运营商探索“绝对安全”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18:49
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升级 - AI技术推动网络攻击向自动化、智能化及武器化转变,威胁从点状升级为立体式[3] - 黑客利用大模型生成与正常流量相似度达99.5%的攻击请求,传统规则漏检率超40%[3] - 攻击成本大幅下降:租用5万台物联网僵尸设备发起8Tbps流量冲击仅需50元[4] - HTTP/2漏洞MadeYouReset导致2025年多家服务器瘫痪[4] - AI诈骗手段升级:可模仿个人声音、AI换脸并结合大数据精准锁定老年群体及学生[4] - 2025年月均拦截诈骗电话2533.7万次、诈骗短信643.9万条[4] - AI大模型存在训练数据泄露风险,恶意指令注入可能导致决策失准[4] 运营商安全防护实践 - 运营商聚焦"可用性"服务:推出来电真伪提示、一键风险上报、短信风险可视化及快速冻结通道等功能[5] - 中国移动推出全场景防诈服务"中移羲和卫士",提供AI技术预防与防诈保险补偿双体系[5] - 中国移动骚扰拦截业务覆盖近6亿用户,累计屏蔽骚扰电话及短信超900亿次[5] - 中国电信"星小辰"终端智能体诈骗识别成功率超90%[6] - 中国电信在云南建成全国首个反诈实训基地,累计培训超6000人次[6] - 中国联通"安全荟"云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标准防护[6] - 云南联通联合公安打造12个反诈模型,识别率超90%,端掉上千个诈骗窝点[6]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运营商推动量子通信与AI融合:中国电信400G量子专线实现"绝对安全"实践化[6] - 国产化技术突破:中国联通UniYAK技术栈与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7] - 场景化防护方案成熟:覆盖低空智联网管控及车联网安全等领域[7] - 隐私计算与密态计算技术随《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进一步成熟[7] - 2025年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攻关大模型,多部委联合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与AI融合创新[8]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000亿元[2] - AI赋能网络安全进入快车道,国际厂商加速布局相关技术[7] - 电信安全呈现AI技术融合与生态共建趋势,需多方协同实现高质量网络安全[6]
天邑股份:关于收到《成交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9 15:45
公司中标情况 - 公司成为中国电信双频宽带融合终端集中采购项目成交人之一[2] - 项目采购周期为2024年至2026年[2]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被公示为成交候选人并于近日收到正式成交通知书[2] 信息披露时点 - 成交候选人公示信息于2025年9月11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2] - 公司于公告发布日(9月19日)前收到正式成交通知书[2]
三大运营商或将全部开通直连卫星业务宇宙级大机遇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49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并促进商业航天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同类许可预计近期落地 [1]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 - 天通卫星作为高轨通信卫星通过3颗组网实现中国全境及东南亚地区覆盖 [1] - 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于今年5月完成组网 相比高轨卫星具有终端更小、功耗更低及成本更优的特点 [1] 市场进展与用户规模 - 中国电信自2023年9月起陆续开通手机和汽车直连卫星业务 [1] - 天通卫星用户规模已达近300万 [1] 业务模式创新 - 卫星通信App可连接3万多公里外卫星 在无地面网络区域实现通话与短信功能 [1] - 直连卫星业务无需地面基站支持 可提供更广泛的物联网服务 [1]
中国电信相关公司新增一项127.00万元的招标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9 13:23
公司动态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发布基于数据信托的行业数据空间应用研发服务项目公开比选公告[1] - 项目预算金额为127万元[1] - 中国电信持有中国铁塔20.50%股权[1] 业务发展 - 公司开展基于数据信托的行业数据空间应用研发服务项目[1] - 项目采用公开询比方式招标[1]
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智屏”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3:12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9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天翼智屏产品 定位为美好家智慧中枢 [1] - 产品依托电信自研人工智能技术和生态优势 提供全场景智能体服务 旨在打造有温度的家庭智慧中枢 [1] - 天翼智屏承担家庭语音交互中心 智控中心与AI生态聚合中心角色 通过智+屏双核驱动整合自研技术构建家庭全场景智能应用 [1] 核心功能 - 产品突出安全守护功能 包括联动AI燃气关火器实现灶台关火智能监控和远程关火 联动毫米波雷达智能感知老人跌倒等异常情况并自动联系紧急联系人 [2] -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服药提醒 健康数据实时录入 AI健康咨询及远程视频问诊功能 [2] - 支持出行规划服务 通过语音查询可获取班次票价余票信息并完成机票预订 关联家庭行程可接收检票提醒 [2] - 具备通信娱乐功能 支持视频通话AI速记生成摘要 AI鉴伪防诈骗 以及查流量 充话费 AI作画等应用 [2] - 语音交互支持普通话 粤语 上海话多种方言识别 未来将扩展更多方言种类 [2] 技术演示 - 公司在沟通会现场通过语音交互演示了灶台关火监控 老人跌倒闭环救助 健康咨询 方言交互等智能化场景功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