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Roban2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形具身智能教学开发平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4 01:35
LEJU ROBOT FFFF 具身智能教学开发平台 HAREFRA #1. TA 38 88 LEJU ROBOT BROE 1 TOTALOG unim 全身运动控制,全新教学载体 CC x x 手柄控制开箱即用,零门槛轻松入门 E BAISE HF LY HE ROBANE (产品宣传片) 易上手 零门槛 阶梯教学 开箱即用的人形机器人 OBANE 支持图形化/Python编程 适配从展示到开发全阶段教学 20+自由度,抗摔结构设计,耐用可靠 抗抗抗推,为运控算法教学量身打造 激光雷达 + 深度摄像头 环境感知、路径规划更精准 热插拔快速换电 保障开发、展示、教学等场景连续作业 (仿真平台)(遥控手柄)(VR遥操) ··· 强大工具链 全栈开源 ROBANC VR遥操作+动作录制 1:1动作映射,轻松生成示教动作 灵巧手/夹爪末端自由扩展 满足多元教学与科研场景 仿真平台支持强化学习、模型控制、 导航避障、搬运操作等算法开发与验证 第三方开发平台 开发辅助工具 云端服务接入 模仿学习手套 边缘服务器部署 图形化控制软件及遥控器 物联网应用开发 故障检测分析工具 感知应用层 旋篇 多模态感知应用 行为数字 ...
以多形态机器人领跑“具身工业”场景落地,越疆为何持续进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13:24
当工业自动化进入"柔性生产" 下半场, 单一功能机器人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协作、多场景适配与跨设备协同的 需求, 在这一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越疆机器人以"具身工业"为核心能力,推动AI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 决策-执行一体的智能体演进,重新定义智能制造的边界。 在2025 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上,越疆机器人以 "具身工业 协作进化" 为主题 展示了其从高精 度智能协作机器人到"直膝行走+灵巧操作"人形机器人、高机动性高性能多足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 ,贯 通从单机作业到群体自主协同的多形态全产品矩阵,以多形态通用具身智能"超级工厂"为核心场景,系统呈 现多形态机器人在高效协同、智能调度与自主作业方面的平台化能力,清晰勾勒出未来智能生产的全新图景。 同时,越疆还展示了将机器人技术与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教育科研等30余个领域深度融合的广泛应用潜 力,成为展会中最受瞩目的技术焦点。 ▍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自主作业 本届工博会清晰显示,近年来越疆并未局限于协作机器人这一单一赛道。 随着"具身智能"成为人工智能与机 器人融合的新方向,越疆依托扎实的技术积 ...
快讯|宇树机器人“围殴”测试展硬实力;Optimus AI灵魂人物接连出走;智元机器人GO - 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13:24
1、 宇树机器人"围殴"测试展硬实力 近日,宇树科技公布人形机器人G1最新训练成果视频,引发行业关注。据观察,视频里多位成年男子对G 1展开"围殴",G1先后遭受飞踢、横踹,还被工作人员用椅子推倒。然而,面对这些强力攻击,G1在任意 攻击倒地后,均能迅速起身,展现出强大的抗干扰与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如此,视频末尾G1还成功完成连 续空翻,动作流畅自然。此次测试,不仅凸显了宇树科技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上的深厚功底,也让人形机器 人G1在应对复杂环境与突发状况方面的潜力得到直观呈现,为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范 例。 2、 Optimus AI灵魂人物接连出走 近日,特斯拉Optimus AI核心成员Ashish Kumar确认离职,下周将入职Meta。此前,Optimus工程主管M ilan Kovac效力9年后离开并创办初创公司,运动控制负责人Aleksander Madry处于"学术休假"状态。三位 技术核心先后离场,给Optimus"2025年小批量"量产宣言蒙上阴影。特斯拉坚持"硬件先行、软件后补", 但核心人才流失、量产延期等问题,使其市值蒸发,被华尔街下调目标价。 3、 智元机器人GO - 1通 ...
用按摩椅控制人形机器人?肌肉传感器方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13:24
日本初创公司 H2L ( Happy Hacking Life 的缩写)推出了一款突破性 的遥操作 设备, 这把类似按摩椅 的胶囊设备, 有望改变我们与机器人 尤其人形机器人 的互动方式。该胶囊界面的基本价格为 3000 万日元 ( 约 140 多 万元),并不是大众市场的产品,但对于需要远程存在而又不牺牲物理精度的行业来说,它标 志着一个里程碑。 这款胶囊界面允许用户通过肌肉运动来控制人形机器人,从而有效地将人体变成一个远程界面。这一创新系统 不仅可以复制动作,还能捕捉动作背后的力量,从而为远程协作提供更具沉浸感和情感丰富的体验。 不少外 媒认为,该设备让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的控制就像打游戏一样简单。 ▍ 重新定义远程交互 不同于目前市场上遥控器设备的操控方式, H2L 将这种感知技术与显示器、扬声器和智能连接等元素相结 合,无需服装或复杂的训练即可实现沉浸式体验,但 胶囊界面的设计超越了简单的运动追踪。 因为 传统的 远程操作通常依靠运动传感器来模仿用户运动,例如 IMU 、 外骨骼或光学追踪器。 但 与依赖传感器检测运 动的传统系统不同, H2L 的技术能够捕捉肌肉张力的细微变化 , 这些肌肉传感器能够捕捉 ...
跨形态学习来了!轮式机器人的“经验”如何轻松传给双足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13:24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基于视觉 - 语言 - 动作( Visual-Language-Action, VLA )模型的系统,已能够执行多种家务任 务,展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和泛化能力。然而,一个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双足人形机器人缺乏大量高质量、覆盖全身动作的演示 数据。传统的远程操作数据收集方式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往往局限于特定场景(如桌面操作),无法满足机器人在实际家庭环境中执行多样化任 务的需求。 针对这一挑战,来自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 提出了一项 名为 TrajBooster 的创新框架:利用轮式机器人的丰富操作数据,通过轨 迹重定向技术,大幅提升双足人形机器人的动作学习效率。该方法仅需极少量目标机器人的真实数据( 10 分钟),即可实现复杂的全身操控任务, 显著增强了机器人的动作空间理解能力和零样本任务迁移能力。 ▍ TrajBooster 的核心思想:以轨迹为通用语言的"跨形态"教学 整个过程最核心也最具挑战的一步,是如何在仿真中把一条轨迹转化为双足机器人稳定、可行的全身动作。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分层控制模型,把复杂问题拆解成更易处理的小问题: 上层:逆 ...
从傅利叶2025上海工博会展品,看懂产业落地的破局关键!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13:01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 界"为主题,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共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参展。作为智能机器人 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 傅利叶在此次展会中首次对外展示了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GR-3系列的GR-3C"宇航 员",并带来基于GRx系列人形机器人构建的工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展现出未来工厂的新型运作模式 ,引 来众多行业观众及合作伙伴的竞相关注。 ▍ GR-3C "宇航员"首秀,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初显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傅利叶本次展会上首次亮相的 GR-3C"宇航员"身高165厘米,体重71公斤,全身具 备最多55个自由度。外观方面,该机型采用科幻白色涂装,搭配简约的圆形头部设计,整体造型近似"宇航 员"。机身外壳方面,GR-3C"宇航员"使用经过强化工艺处理的铝合金与工程塑料,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保 障结构强度,具备良好的抗压性与耐用性,便于维护作业。 在感知与交互方面 , GR-3C"宇航员"具备多项功能配置,其头部搭载4个麦克风阵列,支持全向收声与回声 消除,可在交互过程中定向增强声源并实现声源定位; ...
以具身基础模型驱动产业生态发展,自变量机器人释放真实落地需求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01:22
合肥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以全链条布局、全要素协同、全场景落地为核心路径 推动产业创新模式从单打式向集群式转变 形成覆盖算法大脑、控制小脑、核心部组件到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制造一体化格局 [1] - 探索以场景创新为牵引的独特发展路线 打破技术与应用壁垒 让具身智能融入生产生活实际场景 [1] - 围绕将具身机器人培养成好用的生产力展开 需要赋予机器人理解物理世界的智慧大脑和培育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链主企业 [1] 自变量机器人技术突破 - 自研WALL-A模型具备强大泛化性 让机器人深度理解物理世界并自主解决物理问题 [5] - 采用共享注意力+专家分流架构与先离散后连续再联合训练范式 实现视觉-语言-动作三大模态紧密关联 [9] - WALL-OSS开源模型基于数万小时多元数据训练 解决数据稀缺场景单一痛点 预训练模型权重、训练代码、数据集接口及部署文档全面公开 [8][9] 生态合作与商业化落地 - 与合肥国先、高新区管委会、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推进具身智能生态建设计划 [2][12] - 通过开源WALL-OSS模型降低行业门槛 吸引企业、科研和开发者参与 用技术满足真实场景需求 [6][10] - 深入公共服务、酒店、养老康养、制造业、科研教育、物流等核心场景 构建可复制应用示范体系 [13] 产业协同效应 - 释放当地数亿元真实应用需求 形成多样化基于自变量基础大模型的解决方案 [5][13] - 联合机器人本体企业、零部件厂商、系统集成商 打造从模型到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10][13] - 联合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 孵化前沿技术研发团队 提供完善教学与实验平台 [14]
开璇智能P0级行星滚柱丝杠与智能线性执行器震撼面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2 10:59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突破 - 公司即将在工博会上首发P0级精度行星滚柱丝杠与智能线性执行器 被视为破解人形机器人及高端装备核心硬件难题的关键突破 [1] - 行星滚柱丝杠精度等级中P0级为最高标准 全球仅少数国外企业能生产高精度级产品 且技术壁垒高、交货周期长、价格昂贵 [1] - 公司建立了“设计-制造-评测-应用”的完整闭环研发体系 实验室配备十余台专业测试设备 覆盖精度、加速度、温升、噪声等参数的全维度测试 [1][2][4] - 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顶尖P0级精度标准 任意300mm行程内行程变动量2.85μm 任意2π行程内行程变动量2.37μm 多数产品稳定处于P1、P2等级 远超行业常规水平 [2] - 公司投入大几百万元采购测试设备 联合专业机构开发定制化设备 耗时一年实现评测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突破 [4] - 零部件公差配合动辄1~2μm 现场装配人员可随机组合无需公差配对 快速组装成高精度成品 [5] - 研发团队拥有三位博士 均具备超过十年行星滚柱丝杠研究经验 曾开发最大动载荷150吨、静载荷300吨的重载产品 实际应用中性能稳定运行数年 [6] - 产品系列型号齐全 行程覆盖1米以上 最大动载荷负载220吨以上 最高效率87%以上 采用抗疲劳制造工艺获得超长使用寿命 带载运行千万转次后性能不变 [7] - 生产设备驱动传动核心部件均自主研发 实现全链条闭环自主可控 降低外部供应链依赖 可根据产品迭代需求快速调整工艺参数 [11] 生产工艺创新与量产能力 - 恒温生产车间配备几十台精密设备 生产人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所需的关键部件行星滚柱丝杠 [9] - 突破传统内螺纹磨削工艺限制 实现高速内螺纹磨削长径比超过7:1以上 远超传统5:1水平 加工时间比常规方式节约几倍 [10] - 创新采用“滚柱外螺纹与齿轮同步磨削”工艺 实现一次成型加工 避免多次装夹误差累积 加工精度稳定性控制在极高水平 [10] - 设备升级后可磨削螺母外径上限提升至260mm以上 满足重型装备、大型伺服压机等大尺寸需求 [11] - 博士团队调试高功率伺服驱动器新算法 通过优化多轴联动提升设备动态性能、驱动刚性与磨削效率 [11] 核心产品性能与应用落地 - 智能线性执行器将行星滚柱丝杠、力矩电机、伺服驱动器、传感器集成于一体 形成高度模块化驱动单元 [15] - 力重比突破4500N/kg 1kg重量执行器可输出最大4500N推力 加速度高达3g以上 定位精度达微米级 [15] - 内置自研微型低压驱动器 额定连续电流高达70A以上 具备智能力/位混合控制功能 可灵活切换位置控制与力控制 [15] - 工业级线性执行器已在汽车制造领域批量落地 应用于汽车焊钳 推力稳定性与焊接精度显著提升 [15] - 在重型装备领域适配伺服压机 实现吨位级负载输出与实时压力监测 避免过压损坏工件 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盖板冲压、电机外壳成型等工序 [15]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突破50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30% [16] - 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对高端传动和驱动部件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16]
成立仅5个月的新兵,却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2 06:40
六维力传感器凭借全维度 力 - 力矩测量能力,已经成为机器人动态控制的关键,根据 MIR 睿工业预测, 随 着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将在 2030 年超过百万台,其市场规模也将达到 220.71 亿元, 2024-2030 年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 108.07% 。 但六维力传感器高端市场近年来依然被外资占据大半,这除了外资起步较早,在综合精度、稳定性上相对具备 优势之外,很大的原因还在于国内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大多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 如果继续 深挖原因,则会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可靠、可复现的标定、评价工具。 机器人大讲堂注意到, 2025 年 9 月 21 日, 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星汇传感 " ) 举 行了一场" 智控新力场" 新型六维传感相关技术发布会 , 展示 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突破性 传感器相应 技术与 产品, 意味着中国机器人力觉传感器领域迎来一位深耕技术、注重实效的 " 新玩家 "。 据了解, 星汇传感虽为 2025 年 4 月新成立的企业,但其 团队背景却堪称 " 行业顶配 ", 核心成员来自 全球力传感器龙头企业和国内 ...
一等奖50万,进入决赛2万!第二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初赛报名即将截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2 06:40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 第二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 已确定于 2025 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在珠海国际 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机器人灵巧操作领域极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专业赛事,本届大赛自筹备阶段便备受行 业关注,其 赛事亮点、赛制任务、奖项设置及报名方式 成为业界聚焦的核心。接下来,让我们逐一拆解细 节,带您全面了解本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的更多细节~ 01 大赛背景及赛事亮点 大赛背景 "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 " 是全球性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专业赛事。赛事聚焦机器人灵巧操作技术, 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灵巧操作 是人类认知、探索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技能,也是人工智能与机 器人交叉融合的前沿方向,更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落地应用的核心能力之一。 赛事亮点 本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由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主办,赛事以"灵巧新生力,智 汇创未来"为主题,坚持"以用为导向"设置赛道。 百万美元赛事奖金 一等奖奖金高达 50万元 ,配套 600万 意向投资,参赛团队进入现场决赛即可获得 2万元 优胜奖现金奖 励。 2大赛道,6项比拼 首创 "生产+生活" 双赛道模式,由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