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登上Science Robotics的中国冠军:HANDSON团队如何用「最聪明」的机器人假肢征服“半机械人仿生奥运会”?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0 09:44
参赛者需要完成一系列模拟日常生活的任务,如处理食物、开关门、使用工具等,这些都是截肢者日常生活中 常遇到的挑战。 2024 年 10 月,来自 HANDSON 团队的徐敏在苏黎世赛场上创造了历史。她 不仅完成了所有任务,还是 唯一成功完成最难题 "触觉袋"任务的选手——需要仅凭假手从盲取袋中取出具有特定形状和柔顺性的物体。 近日 ,国际顶级期刊 《 Science Robotics 》 刊登了一篇令人瞩目的研究,详细记录了 东南大学宋爱国教 授领导的 HANDSON 团队在 2024 年 Cybathlon 全球辅助技术大赛中夺冠的技术细节。这标志着中国在辅 助技术领域的研究首次获得如此高级别的国际学术认可。 该成果以 " Arm prosthesis with dexterous control and sensory feedback delivers winning performance at Cybathlon "发表在《 Science Robotics 》上。 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让 47 岁的徐敏——一位失去右上肢三十年的女性 , 在这场被称为 "仿生学奥运 会"的赛事中,以惊人表现击败了来自 ...
快讯|西门子医疗与史赛克合作开发手术机器人;OpenMind 发布智能机器人开源操作系统;挪威ADAR 传感器公司开启全球扩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9 09:39
1、 英国首台工业用途的人形机器人亮相 总部位于伦敦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公司 Humanoid 于 9 月 18 日发布了 HMND 01 Alpha 原型。Humanoi d 的机器人身高近87 英寸(220 厘米),时速可达 4.4 英里(7.2 公里),可承载 33 磅(15 公斤)或以 上的有效载荷。该模型是英国第一款用于工业用途的人形机器人,旨在执行物流、零售和制造领域的复杂 任务。该公司成立仅一年,已完成两项现实世界的概念验证 (POC),并组建了一支由约 170 名世界级工程 师、机器人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HMND 01 Alpha 仅用了七个月就完成了打造。这款轮 式机器人由 NVIDIA 最新发布的 Jetson Thor 平台驱动,该平台为其配备了强大的"机器人大脑",可帮助 其自主思考和行动。除了专为物流设计的轮式版本外,该团队称还测试了一款面向未来消费者使用的双足 HMND 01模型。这两款系统均设计用于工厂车间和商店过道等狭小空间,这些空间对精准度、灵活性和 自主决策至关重要。 2、 OpenMind 发布智能机器人开源操作系统 OpenMind 公司今天宣布发布其开源操 ...
让机器人拥有“触感”?中国团队研发“电子皮肤”,开启人机交互新纪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9 09:39
针对以上难题,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 提出了一种印刷人机界面 。 它由用于表面肌电图 (sEMG) 采 集和刺激反馈的电子皮肤、具有多模态触觉感知的传感软机器人以及用于手势分类和材料识别的机器学习算法 组成 。 在我们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人类与机器的交互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键盘、鼠标,到触摸 屏,再到语音控制与手势识别,人机界面不断朝着更直观、更自然的方向演进。近年来,一种被称为 "软人机 界面" 的新兴技术,正在悄然重塑我们与计算机、机器人及智能设备之间的互动模式。 软人机界面,顾名思义是一种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新型交互界面,它注重可用性、可访问性和可学习性,致力 于让界面变得更加直观明了。 其 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实现双向通信,不仅人类可以控制机器,机器也能通过 多种传感方式感知环境并向人类提供反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 然而,尽管前景广阔,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精准识别与解释复杂的生理信号? 如何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制造?又该如何适配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软人机界面 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成效。 ▍柔性电子技术打造"电子皮肤" | GUOHUI ...
《IEEE TRO》发表!北大团队通过振动解耦,实现压电平板机器人三自由度精准独立控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9 09:39
微小型移动机器人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因其结构紧凑、机动性强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有电磁电机、压 电致动器、磁致动器等多种驱动方式的微型机器人被开发。其中,压电机器人因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结构紧 凑等优势,成为工业与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潜力的技术方向。 ▍提出3DMPPR,实现耦合干扰最小化 面对上述挑战,来自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 基于结构动力学建模和结构设计,设计出一款三自由度小型压电平 板机器人( 3DMPPR)。 然而,该领域仍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其中基于行波驱动的压电平板机器人虽具备运动平稳、结构简单、易于承 载和易于批量生产等优点,但在实现多自由度运动方面存在明显局限。现有设计大多难以在单一平板结构中同 时生成正交或旋转行波,导致运动自由度受限,直线运动性能不佳、转弯半径过大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振 动模态耦合现象干扰运动精度与方向控制,而通过独立多驱动单元拼装、高阻尼材料连接或附加支撑结构等传 统解决方法,又易导致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及制造成本上升。 研究团队首先建立了行波驱动下平板机器人在动态接触摩擦中的动力学模型 , 揭示了激励参数对振幅、切向 速度和动摩擦力的影响机制,从而确定了最大化驱动力的最优 ...
20TB、1000小时真人操作记录、超100万种操作状态!灵巧智能发布DexCanvas数据集,炸穿灵巧操作研发门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9 09:39
今日,国产灵巧手赛道头部企业灵巧智能重磅出击,向外界分享其在机器人灵巧操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 果, 正式发布灵巧智能DexCanvas数据集 。该数据集规模达20TB,包含1000小时真人操作记录,是涵盖多模态 人手操作数据的重磅资源,将为机器人灵巧操作领域注入强劲动力。 ▍成本、规模、真实性难以兼得,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困境待解 当前 AI在物理世界的应用中,虽已实现理解人类语言、识别物体与场景、规划任务步骤等能力,但 在物理世 界中的 "最后一公里",即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灵活地抓握、理解语言、识别物体和场景、感知并调节力度、 适应不同物体等方面,仍是一个待突破的难题。 这一瓶颈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前大规模、高质量、多模态交互 数据集的缺乏。 一般来说,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的操作表现往往受到感知不确定性、动力学复杂性和环境变化敏感性的制约, 也因此 数据集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决定了模型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 从技术实现路径来看,具身智能操作的数 据采集方式目前主要为遥操作、 视频学习和仿真合成。 遥操作通过专业设备记录人类专家的动作和力控信息,能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真实数据,尤其适合精密力控 任务,但存在设备昂贵、效率低以及 ...
官宣新品!同川精密HarmoCore轻量化谐波关节来袭,近20家企业已排队等样!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8 11:4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谐波关节作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 直接影响灵活性 负载能力和成本效益[1] - 传统谐波关节重量较大 限制机器人负载能力和灵活性 轻量化设计需求突出[1] - 现有解决方案存在力位控制精度不足 安装便捷性差 成本控制困难等问题[1] 产品发布与型号 - 同川精密将在2025年9月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推出HarmoCore系列轻量化谐波关节[3] - 系列涵盖6款型号:TCHL-11M TCHL-14M TCHL-17H TCHL-20H TCHL-25H TCHL-32H[3] 技术优势与性能 - 采用交叉刚轮一体化技术实现极致轻量化 最小型号TCHL-11M自重0.35kg 峰值扭矩25Nm[5] - 最大型号TCHL-32H重量3.3kg 峰值扭矩达799Nm[5] - 嵌入式扭矩传感设计实现高精度力传感器集成 支持力位混合闭环控制[7] - 机电接口一体化设计合并电力传输与实时通信协议 支持8mm中空走线[9] - 具备IP65防护等级 适应粉尘潮湿等恶劣环境[9] - 六面集成标准机械接口 支持双侧固定 底部直连 周面径向安装等多种安装方式[11] - 单臂自重仅6kg时可承载5kg有效载荷 负载自重比高达83%[11] 公司技术与制造能力 - 谐波减速器传动精度低于40弧秒 背隙小于10弧秒 精度保持时间超10000小时[15] - 齿轮加工零件精度达5级以上 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等全流程质量监控体系[17] - 核心部件除芯片 铜 铁外全部自研自产[17] - 谐波减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5%[18] - 参股六维力传感器企业海伯森技术 强化减速机集成扭矩传感器领域能力[15] 市场反馈与展会计划 - 近20家企业处于样品等待或测试阶段 客户催样需求强烈[13] - 将于2025年9月23-27日工博会首次展出HarmoCore系列 并设立沉浸式互动展区[18] - 同步展出谐波减速器 协作机器人关节模组及机电一体化执行器等产品[18]
顶会收录!机器人刷视频就能学会操作?南科大×逐际动力×港大新成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8 11:46
文章核心观点 - 南方科技大学CLEAR Lab联合逐际动力和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GVF-TAPE算法 实现机器人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操作技能 无需人工标注或深度相机 显著提升任务成功率和效率 [1][2][4][5] 技术突破 - GVF-TAPE算法结合生成式视觉预测与任务解耦的姿态估计 使机器人通过视频预测任务执行过程并自主操作 [2][5] - 仅凭RGB图像生成RGB-D视频 无需深度相机 任务成功率平均提升6.78% 降低数据采集成本 [8][10] - 采用"机器人随机探索"训练模式 构建场景-位姿数据库 实现多任务多场景泛化 [11][13] - 使用流匹配技术将单个动作预测时间缩短至0.6秒 实现实时闭环控制 [13][16] 实验验证 - 在LIBERO基准测试中整体平均成功率达83% 比第二名高11.56个百分点 且无需动作标注数据 [18][20] - 真实环境中测试7个任务 包括刚体/柔体/铰接物体操作 成功率从56%提升至86% [19] - LIBERO-Spatial和LIBERO-Object测试成功率分别为95.5%和86.7% [20] 行业应用前景 - 视频数据驱动的训练范式可应用于工厂机器人快速上岗 家庭服务机器人学习新技能 医疗手术机器人提升操作水平 [21] - 逐际动力持续优化技术栈 从分钟级延迟到亚秒级响应 从依赖深度相机到纯视觉生成 以本体探索替代人类示教 [21][22] 研究团队与会议背景 - 成果由南方科技大学CLEAR Lab、逐际动力和香港大学联合研究 入选CoRL 2025(机器人学习顶级会议) [1][2] - CoRL会议关注操作与模仿学习、感知、规划与安全等核心主题 代表领域技术前沿 [1]
半年落地50+企业、订单交付超百台!智眸未来拿下A轮数千万大额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8 11:46
融资与投资背景 - 智眸未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津西集团旗下私募股权基金独家投资 资金将用于工业智能检测领域创新和技术优势巩固 [1] - 投资方认可公司在智能视觉检测设备和多模态大模型算法方面的技术能力 看好其在精密金属件、橡胶件、注塑件等行业的市场定位与落地能力 承诺提供资金与产业资源全方位支持 [1]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工业智能检测装备被纳入《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发展方向 国内工业质检领域正朝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3] - 预计到2026年国内工业智能检测装备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规模 驱动因素包括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元件等领域对质检精度要求提升及国产化替代加速 [5]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定位为"更懂人工智能的行业级智能检测专家" 依托自研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平台和高速视觉检测系统 为精密金属件、橡胶件、注塑件等行业提供高精度、高效率质检解决方案 [5] - 具备全栈自研能力:覆盖产品结构设计、光学成像系统搭建、运动控制系统开发及AI算法训练与集成 [10] - 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平台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小样本高精度识别能力(融合可见光/X光/涡流等多源数据)、快速适配与部署能力(预训练大模型支持少量标注快速上线)、出色鲁棒性(多模态信息互补抑制复杂背景干扰) [12] 业务布局与产能建设 - 形成"北京研发+上海中试"双核心架构:北京聚焦技术研发与算法迭代 上海专注产品原型验证与工艺优化 [7] - 已开发覆盖稀土永磁、汽车、机械、国防军工、电子五大行业的20款标准化检测设备 [7] - 月产能预计突破10台 标准化工厂建成后月产能将超过100台 支持端到端高效交付 [16][22] 市场表现与客户成果 - 累计交付智能检测设备超百台 稳定运行超1000小时 故障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6] - 2024年上半年新增合作客户超50家 涵盖稀土永磁、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元件等领域头部企业 [16] - 实际应用效果:检出率提升20% 漏检率降低至100ppm 在高反光或复杂纹理环境下精准识别微米级缺陷 [15] 团队与知识产权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北航、爱丁堡等顶尖院校 平均拥有10年以上高端制造与AI算法落地经验 [10] - 累计获得20余项自研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涵盖多模态数据融合、边缘推理优化、光学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领域 [10]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未来三年坚持"技术+产品+市场"三位一体战略:技术端升级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平台 产品端深耕精密金属件检测并推出智能检包岛 市场端深化国内合作同时开拓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23] - 抓住国产化替代机遇 推动工业智能检测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跨越 [23]
抢鲜!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议程曝光,预约你的参会指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8 11:46
峰会基本信息 -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将于2025年9月24日12:30-16:30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海)4.2H-D2厅举行 [5][9][10] - 峰会主题为“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聚焦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17] - 指导单位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单位为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为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 [5] 议程安排 - 工信部领导、上海市经信委领导及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领导将分别致辞 [5][6] - 行业专家演讲将分享机器人产业热点及发展趋势 [6] - 中国工博会“CIIF机器人奖”颁奖仪式将表彰行业优秀企业 [6] - 《2025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及《上海智能机器人百大场景案例集》将发布 [6] - 第八届CEO圆桌峰会议题为“解锁具身智能:AI+机器人如何重塑多元场景未来”,邀请多位企业高管参与讨论 [8][9][10][11][12] 参会企业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非夕科技、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 [2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普渡机器人等 [28]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天智航、精锋医疗、术锐机器人等 [29]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逐际动力等 [30]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科大讯飞等 [31]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思岚科技、凌云光等 [32]
快讯|智元机器人首秀“韦伯斯特空翻”;露笑科技与开普勒合作;Figure将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8 11:46
智元机器人技术突破 - 灵犀X2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 成为全球首例实现该体操动作的人形机器人[3] - 机器人高1.3米 配备28个自由度 通过自研运动控制算法和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动态平衡与复杂动作控制[3] - 具备骑自行车、跳舞、玩平衡车等多元运动能力 展现全面运动交互及作业能力[3] MicroFactory融资与产品创新 - 公司完成1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3000万美元 投资者包括Hugging Face高管及Naval Ravikant[6] - 推出桌面级封闭透明机器人工作站 集成双机械臂系统 支持人工演示或AI训练方式[6] - 工作站专为电路板组装、元件焊接等精密任务设计 通过物理引导训练提升复杂制造流程效率[6] 伊朗人工智能法律应用 - 推出首款AI法律机器人 已接受伊朗法律框架训练 可准确回答各类法律问题[9] - 具备高速分析法律文件及案例的能力 展现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价值[9] - 由创新者Mehdi Esmaeili和Mohammad Vahedi开发 获司法官员及法律界人士认可[9] 露笑科技跨界合作 - 漆包线制造商露笑科技联合开普勒机器人及跨境电商公司 共同开发AI家用服务机器人[12] - 计划通过合资公司(由子公司君武智能控股)在未来三年内向欧美市场销售不少于100万台机器人[12] - 合作聚焦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家用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应用[12] Figure数据战略合作 - 与Brookfield合作获取超10万套住宅单元、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的人体视频数据[15] - 数据用于训练专有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 为自主人形机器人提供核心技术支持[15] - Brookfield参与Figure C轮融资 双方将探索GPU数据中心支持及全球业务范围内部署人形机器人的可能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