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近20年再相逢!顶会IROS重返中国大陆机遇几何?独家专访大会主席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04:12
IROS 2025大会概况 - 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IROS将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在杭州举办,预计吸引超过6000名全球顶尖专家参会[2] - 本届大会打破多项历史纪录,共收到来自全球66个国家/地区的5,083篇投稿,其中会议论文4,306篇,IEEE期刊转投论文777篇[2] - 已有150多家主流机器人厂商签约或意向参展,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展览,考虑到IROS每三年换一大洲的轮换机制,这可能是未来若干年内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唯一一次大型国际机器人顶会[2][4] 中国机器人研究发展现状 - 中国在IROS、ICRA两大顶会的投稿量和录用率已实现“断崖式领先”,研究实力从早期的第二第三稳定至全球第一[6][7] - 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经济发展和国家投入带来的整体推动、产业需求倒逼形成的紧密产学研协同、以及先进制造业带来的快速迭代优势[8] - 优势在于强大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从1到100的快速迭代能力突出,但在原始理论创新、高端核心零部件和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方面仍存在短板[8][9] 技术发展趋势与机遇 - AI技术正重塑机器人能力边界,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使机器人感知达到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具身智能成为热点,机器人是其最重要载体[12] - 未来3-5年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方向包括:更成熟的人机协同技术、提升操作精度的触觉传感、以及移动与操作的融合[12]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智能手机、智能网联车后的第三大应用平台,其能更好地适应为人类设计的世界基础设施,全球在此赛道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为中国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13] 产学研融合与产业生态 - 大会特别设计促进产学研融合环节,包括企业深度参与学术交流,如宇树科技创始人发表主旨演讲、美团机器人研究院举办分论坛等[16] - 设置多项人才和项目对接活动,如低空经济智能飞行管理挑战赛、New Generation Star Project,并组织赴宇树科技、云深处等企业及高校的Technical Tours[16] - 重视创新创业生态构建,通过设立投资人与创业学者对接论坛、展览区设置专门交流区域等方式促进技术成果转化[16] 大会参与价值与战略意义 - 对于企业是一次品牌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深入学术与产业核心社群的高效链接,有望在展示成果中诞生一批未来创新型企业[4][16] - 对于青年学者和学生,大会提供多项扶持,如学生注册费仅为普通参会者一半,并设置IROS EXPO环节鼓励展示自研机器人原型样机[17] - 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向世界展示实力、链接全球的关键时刻,能让国际参会者了解中国学术和产业界最新进展,未来与国内企业建立关系[19][20]
抢跑特斯拉,中国团队用视频学习教机器人学会操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00:30
视频学习技术突破 - 跨维智能YOTO框架仅需30秒人类演示视频即可训练双臂机器人完成复杂操作 无需动作捕捉或真机数据[1] - 升级版YOTO++框架实现95%任务成功率 能自主识别物体状态并处理随机干扰[2] - 技术通过关键帧序列和运动掩码解决本体差异问题 实现跨机器人平台稳定迁移[5][11] 核心技术方法论 - 采用示教驱动的快速示例增殖技术 通过3D几何变换生成多样化可验证训练样本[7] - 引入视觉对齐模块 利用2D掩膜几何特征估计位姿偏差 实现高频闭环校正[7] - 结合视觉语言大模型(VLM)与扩散策略(BiDP) 形成语义引导与动作生成的协同框架[8][11] 行业应用前景 - 家居服务场景中单次视频输入即可达到≥95%任务成功率 通过连续20次一镜到底压力测试[12][14] - 技术实现新技能0真机快速生成 具备跨场景规模化部署潜力[15] - 可能重塑工业智能化路径 使机器人通过观看历史视频掌握失传工艺[19] 行业技术趋势 - Google等公司探索多模态语言模型与机器人控制结合 强调跨任务泛化能力[8] - Tesla等工业阵营转向视觉驱动数据采集 减少对昂贵动作捕捉系统的依赖[8] - 视频学习框架利用互联网视频和半结构化演示数据 构建分层样本池实现高效训练[9][11]
8个月签单数千万!全球动捕巨头杀入具身智能,腾讯、字节系大佬带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一家为《权力的游戏》、《金刚狼》等好莱坞大片提供动捕技术的公司, 仅用8个月就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数 千万元签单,比去年全年增长5倍! 这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是 全球动捕巨头诺亦腾 在具身智能赛道的一次关键布局。 近日,诺亦腾分拆的机 器人数据公司"诺亦腾机器人(Noitom Robotics)"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阿尔法公社、经 纬创投等知名机构,Pre-A轮融资也正在推进中。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家新公司的豪华阵容: 前腾讯Robotics X Lab具身智能中心 负责人韩磊(T13)担任首 席科学家 , 前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 硬件负责人、罗永浩"细红线"硬件负责人许安民加盟,还有来自 商汤、 百度、阿里 等大厂的前高管纷纷加入。 ► 从好莱坞特效到机器人数据:一个意外的拆分 诺亦腾机器人的故事,要从一通改变命运的电话说起。 作为 占据全球70%专业动作捕捉市场份额 的行业巨头,诺亦腾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影视特效领域的 隐形冠军。好莱坞巨作包括《权力的游戏》、《金刚狼》、《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等。 2023年, 国际顶尖机器人公司突然向诺亦腾提出上百套动捕设备的采购需求。 这个数 ...
被Nature亮点报道,登Science子刊!机器人插管急救新技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在急诊室里,一位车祸重伤患者急需气管插管。传统情况下,医生需要用喉镜撬开患者口腔,在血液和分泌物中寻找气管入口,整个过程 既需要精 湛技 术,又需要清晰视野。 但现在, 一种新的软体机器人设备或将改变这个过程 。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 软体机器人插管系统( SRIS ) , 它能够 自主导航进入气管 ,无需直视声门开口, 甚至 急救新手经过 5 分钟培训就能熟练使用 。 在最新的尸体模型实验中,这项技术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首次插管成功率达 87% , 总体成功率高达 96% , 平均插管时间仅需 21 秒 。相比之下, 使用传统视频喉镜的成功率分别为 63% 和 92% ,平均耗时 44 秒。 更关键的是,在最具挑战性的困难气道案例中,软体机器人的首次成功率飙升至 93% ,而视频喉镜仅为 36% 。 首次成功率( first-pass success ) 是衡量插管技术的关键指标 , 因为多次尝试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关研究成果以: A soft robotic device for rapid and self-guided intubation 为题,发表在 《 S ...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年产数据超600万?乐聚中标8295万后究竟做了什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近日,由北京石景山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石景山银行保险产业园、乐聚机器人联合运营的 人形机器 人 数据训练中 心二期 正式投运。该训练中心 占地面积达上万平方米,年产真机数据量超600万条,被称 为"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 该训练中心聚焦工业智造、智慧家庭、康养服务和5G融合 四大前沿场景 ,并1:1还原了这四大类下共计16 个细分场景,包括台面清洁、药房出药、桌面整理、商超售卖、物料分拣等。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的核心要素。该训练中心通过100个数采工 位,由乐聚机器人旗下的"夸父"人形机器人进行训练,收集真机数据, 预计数据产能达5000小时/月 。 可以说,该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不仅是乐聚机器人的战略落子,更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探索迈向 规模化落地的重要注脚。 ▍北京石景山政府战略引领,乐聚机器人全栈技术赋能 该训练场的落成绝非偶然。乐聚机器人作为联合运营方之一, 用其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为训练场赋能 。乐 聚机器人作为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之一,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研发上实现了诸多突破,其推出的"夸父"人形 机器人也历经了多次改良与升级,正逐步走向落地应用。 除 ...
仅520克!峰值扭矩密度高达92.3 Nm/kg!业界最强性能小钢炮CHAMP P65一体化关节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07
▍ 百万次冲击测试过关! P65一体化关节有多耐造? 智身科技 P65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采用紧凑设计,集成双编码器、无框力矩电机与行星减速传动系统。双 编码器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控制精度与响应可靠性,无框电机结合散热技术保障长时间连续运行。 一体化关节电机市场正随机器人产业崛起快速扩张, QYResearch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一体化 关节模组销售额达到5.2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8.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呈现快速增长态 势。 市场需求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特斯拉 Optimus、 优必选、傅利叶、众擎机器 人、 宇树科技等产品推动行业向量产阶段迈进,但体积与重量过大仍是 产业 突出痛点 。 此前 CSDN博客文章《革新机器人关节动力:外转子直驱技术实现功率密度翻倍》曾指出 当前机器人关节驱 动领域存在结构冗余、功率密度不足等技术瓶颈。传统内转子电机 + 丝杠结构零件数量多,轴向尺寸长,通 常大于300mm,且内转子电机受限于绕线工艺,扭矩质量密度普遍低于5Nm/kg , 限制了设备灵活性与狭 小空间作业能力。 因此,技术突破成为竞争关键,轴向磁通、外转 ...
机器人AI视觉重构产业制造逻辑 中国凭什么能够领跑全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04:15
全球及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957.54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达290.42亿元 预计2032年全球规模将达1640.7亿元 2025-2032年复合增长率为8.0% [1] 工业精度需求升级 - 新能源汽车电池极耳焊接环节精度要求达0.01毫米 发动机缸体加工表面粗糙度误差需控制在5微米内 [2] - 3C电子领域PCB板元器件尺寸缩小至0.1毫米以下 芯片引脚间距不足0.05毫米 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仅20-30块/小时 [4] 物流仓储领域效率提升 - AI视觉分拣机器人效率达3000件/小时 错误率降至0.05%以下 较人工分拣(2000件/日 错误率1.5%)显著提升 [6] - 2024年中国物流仓储机器视觉市场规模8.01亿元 预计2025-2028年复合增速超9% 2028年规模将超12亿元 [6] - 京东智能仓储中心通过近千台AGV机器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 单日订单处理能力达50万单 效率提升3倍以上 [6] 中国机器视觉产业全球地位 - 2025年中国机器视觉系统市场规模731.64亿元(约102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超24% [7] - 工博会300家参展企业中超60%将视觉技术作为核心展品 覆盖汽车制造、3C电子、新能源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7] 技术瓶颈与突破 - 传统机器视觉存在算法精度不足与硬件响应滞后问题 图像采集帧率不足30帧/秒 数据处理延迟超100毫秒 [7][8] - 库卡AI Vision系统搭载NVIDIA Jetson处理器 实现毫米级定位与识别 支持2D/3D视觉及路径规划 [10] - 中科新松免示教焊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实现0.02毫米重复定位精度 实时监控机器人参数保障生产安全 [10] -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系统利用生成式AI生成SCL代码 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12] 全流程赋能与价值重构 - 机器视觉从单一检测升级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实现从被动检测到主动优化的转型 [13] - 易视精密通过视觉AI与激光技术整合 将对位误差控制在±0.02毫米 产品合格率从95%提升至99.93% 返修产品减少80% [14] 政策与产业生态支持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5] - 广东省对机器视觉项目提供最高500万元补贴 江苏省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技术攻关 [16] -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工业相机全球市占率前十 2000万像素以上相机国产化率超60% 百度飞桨、旷视科技提供工业级算法平台 [18] 未来技术动向 - 多模态数据融合:整合视觉、力觉、听觉等感知数据 [19] - 边缘智能深化:通过高算力AI芯片将响应延迟从毫秒级压缩至微秒级 [19] - 生态化协同: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互通 打破数据孤岛 [19]
快讯|小鹏汽车公布人形机器人专利;宇树科技下半年将推1.8米高人形机器人;DeepMind发布模型赋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12:14
1、 小鹏汽车公布人形机器人专利,或提升拟人表现 据企查查信息,近日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专利正式公布。该专利摘要指出,此款人形 机器人由机器人主体、机械臂及机械臂驱动结构构成。其中,机械臂的连接支架可活动地安装在机器人主 体上,臂主体设于连接支架,机械臂驱动结构则用于驱动连接支架活动,进而带动臂主体。这种设计通过 可活动的连接支架,增加了机械臂的活动自由度与灵活性,让活动关节分布更均匀,机械臂造型更为协 调,从多个维度有效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拟人效果,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路。 2、 宇树科技下半年将推1.8米高人形机器人 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透露重要信息。他表示,宇树科技机 器人算法今年已历经数次迭代,预计下半年将发布身高达1.8米的人形机器人。王兴兴还提到,今年上半 年国内机器人行业热度颇高,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在50%到100%之间。此外,宇树科技 近期再度更新算法,推出"反重力模式",极大提升了机器人稳定性,使其在受干扰时能自行恢复站立。算 法升级后,理论上机器人可完成各类舞蹈、武术动作,这为即将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增添更多期待。 3、 D ...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顺利举办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12:14
论坛概况与主题 -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于9月24日举办 主题为"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 [1][3] -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及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强出席并致辞 30余位中外机器人企业CEO及高管参会 [2] - 论坛聚焦机器人产业发展瓶颈 AI与机器人融合路径 以及多元场景应用落地 [3][25] 政策与行业支持 - 上海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 强化顶层设计 加大产品供给 落实应用推广 完善产业链协同 [5] - 11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 [9]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上海智能机器人百大场景案例集》 [9] 技术发展方向 - 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是智能化 柔性化升级的核心方向 能拓展工业制造 农业数智化 医疗养老 应急救援等应用边界 [7] - 需重点发展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 建立行业标准 通过高效数据获取与优化处理推动性能升级和场景落地 [17] - 行业从危险环境替代 协作化阶段进入AI+时代 聚焦更优移动能力 更高灵活性 更强理解力三大技术方向 [20] - 实时性工业解决方案是未来机器人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 [20] 企业创新与产品 - ABB推出OmniCore EyeMotion产品及与LandingAI合作 实践先进视觉感知与实时智能运动 [20] - 安川电机以"i3-Mechatronics"为核心理念 将数据与AI深度融合于机器人及伺服电机等核心产品 [22] - 节卡机器人从协作机器人向通用智能机器人进化 推出JAKA EVO多模态感知驱动的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14][28] - 越疆科技推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 [14] 并在全球部署多领域应用及投入具身智能 [28] - 非夕科技聚焦通用机器人上肢操作技术突破 [28] 智澄英达推出TR系列人形机器人TR5对标特斯拉Optimus [28] 获奖企业与产品 - CIIF机器人奖获奖企业包括节卡机器人JAKA EVO平台 安川电机MOTOMAN-ME1000 越疆科技Atom人形机器人 ABB工程PoWa协作机器人系列 中控技术通用控制系统等10家企业 [11][13][14] 产业生态与参与企业 - 参会及参展企业覆盖工业机器人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企业 核心零部件企业等多领域 [37][38][39][40][41][42] - 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非夕科技 节卡机器人 优必选科技 宇树科技 科大讯飞 绿的谐波等众多知名企业 [37][38][39][40][41][42]
连获两轮亿元级融资!深度梳理一体化关节赛道,把握这些关键玩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12:14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作为其运动核心的 一体化关节模组,已成为突破量产瓶颈与提升整机性能 的关键。 在这一高成长性赛道中,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厂商正持续获得资本关注 , 为 具身智能 的实体化落 地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 近日, 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解决方案提供商「泉智博」宣布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 。 A轮由光速光合与 京国瑞、首程控股联合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道禾资本跟投;Pre-A+轮投资方包括 猎鹰投资旗下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与天启资本。 这家成立两年的企业已为 乐聚机器人、腾讯 RoboticsX等企业 提供一体化关节解决方案, 2025年订单突 破亿元 。 据公开 信息 ,泉智博专注于新一代高扭矩密度、高力控精度、高效率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研发与 制造。产品线涵盖 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机械臂、外骨骼等 多种应用场景。公司目前已构建覆盖 2Nm至 400Nm扭矩范围的产品矩阵 , 其 PA系列行星伺服关节的峰值扭矩密度高达210Nm/kg, 超越了国内头部 公司的同类产品 。 公司已 获得多家头部人形客户规模化落地 、批量复购、深度共建,上市公司级别产线全年总产能可达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