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程序员的那些事
icon
搜索文档
趣图:“软件工程,毁了我的儿子”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4 00:43
软件工程行业工作状态 - 互联网公司员工工作强度高 经常需要半夜处理线上故障和调试代码 [1] - 技术团队需要持续优化系统性能 包括接口响应时间 分布式部署和负载均衡 [1] - 员工需要与产品经理频繁讨论交互逻辑和原型设计 [1] 技术架构与系统优化 - 分布式系统架构被广泛应用 涉及缓存同步机制和微服务架构 [1] - 系统常见技术问题包括死锁问题 JVM内存溢出告警和数据库分库分表瓶颈 [1][2] - 需要解决方案应对Redis缓存穿透和高并发压力测试 [1][2] 开发工具与资源投入 - 开发人员配备顶配机械键盘 双屏显示器和高性能服务器 [1] - 公司使用云服务器集群搭建本地测试环境 [1] - 技术团队需要大量编程书籍和外接硬盘等学习资源 [1] 技术交流与专业术语 - 后端架构优化群是技术人员重要交流平台 使用专业术语沟通 [2] - 常见技术讨论涉及消息队列异步解耦逻辑和临时方案应用 [1][5] - 技术人员将生活场景与技术概念类比 如蒸锅水汽扩散与分布式缓存同步机制比较 [1]
谷歌成功渡劫!Chrome 和 Android 不用卖了,但有 2 项限制逃不掉…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4 00:43
谷歌反垄断案判决 - 法院拒绝强制谷歌剥离Chrome浏览器或Android操作系统 [3][4] - 谷歌被要求向竞争对手开放部分搜索数据 [6] - 谷歌被禁止签订或维持涉及Chrome、搜索、谷歌助理及Gemini应用的独家分发合同 [6] 科技行业动态 - 钉钉团队被报道存在高强度工作模式 [7] - 中国工程师被指控套现700万美元并窃取代码库等机密信息 [7] - 华为云进行组织调整 涉及数十个部门 可能影响盘古大模型部门 [7] - 微软一名35岁程序员在办公室死亡 [7]
“干 1 个月,赚了 800 万美元就跑路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3 12:02
文章核心观点 - Meta公司近期遭遇AI团队关键人才流失 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成立不足两个月即出现离职潮 包括核心老将和高薪新秀 其中两名研究员入职不满一个月即重返OpenAI 反映公司面临人才留存挑战[1][5][12] 人才招聘情况 - Meta为AI团队招募超过50人 其中来自Google 13人 Apple 3人 xAI 3人 Anthropic 2人[4] - 公司提供高达九位数薪酬待遇(超1亿美元合同) 首席执行官亲自通过邮件和WhatsApp与顶尖研究人员沟通[3][5] 人才流失概况 老将离职 - Bert Maher:工作12年 参与开发PyTorch和Triton 本周加入Anthropic[6] - Tony Liu:工作8年多 管理PyTorch GPU系统团队 上周离职[7] - Chaya Nayak:工作近9年 生成式AI产品管理总监 近期加入OpenAI负责特殊项目[9] - Afroz Mohiuddin:资深工程师 去年加入Meta 本月离职加入OpenAI技术团队[9] 新秀离职 - Avi Verma:斯坦福本科毕业 加入Meta不到一个月重返OpenAI[10] - Ethan Knight:曾在OpenAI实习 被Meta挖走后很快返回OpenAI[10] - Rishabh Agarwal:4月加入Meta从事生成式AI研究 本周一宣布离职[10] 内部管理问题 - 高薪招聘引发内部摩擦 老员工对新人的高薪与快速晋升心生不满[5] - 频繁团队重组和经理更换导致员工感到工作不稳定[8][12] - 公司发言人称在激烈招聘过程中有人选择留任原公司属正常现象[11] 行业竞争态势 - OpenAI首席执行官公开抱怨Meta挖角行为"令人反感"[5] - Anthropic、Google等公司在AI领域持续创新 给Meta带来巨大竞争压力[12] - 即便有巨额资金加持 公司仍面临顶尖人才被竞争对手吸引的挑战[12] 薪酬待遇争议 - 网友估算两名工作不满一个月的研究员可能获得800万美元薪酬(基于1亿美元年薪假设)[13] - 公司内部研究员质疑离职人员是否真的获得1亿美元签约金[14]
趣图:比“付费上班”还惨的是什么?“贷款上班”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3 01:12
趣图: 有个程序员大佬同事, 是怎么 样的一种体验? 趣图: 一起来见证机器学习的魔法吧 公司辩称 : 贷款是"员工自愿投资"。 (但员工否认签署任何投资协议,强调是"帮公司过渡",且老板曾承诺用新建房产抵押还款。) 往期趣图 (点击下方图片可跳转阅读) 员工方的主张 :公司以"测试贷款额度发工资"为名,组织十余名老员工在平安普惠等平台操作贷款。员工手机由公司人员控制,仅要求刷脸签字,未告 知实际办理的是贷款或担保业务。 放贷平台 :业务员和客服人员表示这些大额贷款都有严格流程,需要客户签署协议,并有权益确认环节。 ...
“不好!我应聘 OpenAI CEO,居然被拒了”。网友:史上最狂求职者!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2 09:05
求职事件概述 - 候选人Ömer Öztok向OpenAI申请CEO职位并要求替换现任CEO山姆・奥特曼[1] - 候选人提出用ChatGPT智能体替换整个高管团队[4] - 候选人要求通过提供终身免费ChatGPT Plus会员挖走Meta整个AI团队[4] - 候选人提议收购谷歌公司以获取Google品牌价值[4] - 候选人计划使用个人推文数据训练GPT-6模型[4] - 候选人要求获得公司50%股份作为任职条件[4] OpenAI回应 - 公司拒绝候选人并评价其提案具有"末日感"[3] - 法务部门认定挖角与收购方案可能引发法律纠纷[3] - 公司最终选择更传统且不要求50%股份的候选人[3] 舆论反响 - 事件在全网广泛传播引发关注[6] - 网友评价候选人提案过于狂妄[6]
小米“伏击营销”翻车,三星和苹果罕见联手反击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2 01:38
事件背景 - 三星与苹果罕见联手就营销问题向小米发起法律行动 核心导火索是小米针对Xiaomi 15 Ultra的广告宣传[1] 争议营销行为 - 小米在印度市场推出Xiaomi 15系列时直接点名苹果设备进行对比 称iPhone 16 Pro Max相机"可爱"并凸显自身相机性能优势[2] - 小米在今年4月愚人节期间发布整版报纸广告调侃苹果iPhone 16 ProMax 宣称其相机系统远不及新产品[2] - 小米对三星电视产品也采取类似嘲讽方式[2] 法律行动与行业规范 - 三星和苹果联合发出禁止令要求小米立即停止相关活动 指控其"伏击营销"未经许可绑定竞品损害品牌形象[4] - 印度市场允许基于事实且公平的比较性广告 但带有嘲讽意味的点名行为可能越界 用"竞品"替代才合规[4] 印度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以14.5%市场份额领跑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小米以9.6%份额紧随其后 苹果以7.5%份额位列第三[4] - 苹果2025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达590万台同比增长21.1% iPhone 16是最受欢迎机型[4] 舆论反响 - 事件于8月30日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 网友普遍认为点名对比行为不合理且缺乏自信[5]
趣图:一个软件有几千万字节,程序员是怎么记住的?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2 01:3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研究相关的实质性信息
全球首个云端 Agent 编程 IDE,免费邀请码大量发放中!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1 11:06
AI编程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AI编程工具在单点代码生成方面表现良好 但在完整项目开发流程中存在明显短板 包括需要大量手动补救 安全隔离不足 以及并行任务与可视化调试环节薄弱[1] Vinsoo产品核心特点 - 采用本地智能IDE加云端安全Agent编程团队的"团队作战"模式 区别于传统单点代码生成工具[2] - 实现全链路自动化开发 覆盖需求确认 任务拆解 代码生成 联调测试到交付验收的全流程[2] - 在云端安全沙盒中运行 实现本地零风险 所有操作在受控环境中完成[3] - 支持多Agent并行协作和多终端联调 前端 后端 测试 运维可并发推进[4] - 具备功能层和代码层的深度调试能力 可自主发现并修复功能流程bug[5] - 依托国产大模型实现高性价比 成本可控且体验顺畅[6] 产品发布与用户获取 - 产品于8月初正式上线 采用邀请码加等候名单机制开放体验[7] - 截至8月22日已完成首批邀请码发放 累计发送超过1000个邀请码[8] - 官网等待名单持续开放 将分阶段追加新一批邀请码[8] 技术实现优势 - 通过云端安全沙盒提供多种预配置开发环境 支持一键导入项目文件[15][16] - 采用独立容器运行环境 避免本地环境污染并彻底隔离风险[17] - 突破本地硬件限制 可动态分配更多CPU GPU和内存资源运行大型项目[17] - 通过需求规格化流程 先将模糊需求转化为可确认的规格文档[20] - 采用自研长上下文工程化压缩技术 解决多轮对话中的记忆丢失问题[25][26] - 多Agent并行工作机制 将串行开发转变为并行流水线[27] - 具备视觉感知能力的WebView Agent可自主监控页面状态并修复错误[29] 团队背景与发展愿景 - 研发团队来自华盛顿大学 卡内基梅隆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中美一流高校 以及亚马逊 京东 腾讯 字节跳动等企业[30] - 致力于通过AI技术创造生产力工具 推动开发范式变革[30] - 旨在让程序员专注于产品价值 将琐碎执行工作交给AI完成[30] 市场反响与后续计划 - 产品上线后受到广泛关注 8月29日已向等待名单全部用户发放免费邀请码[31] - 官网持续开放下一批名单申请 建议关注官方账号获取最新进展[31]
尴尬!阿里系独角兽上市,被前 CFO 吐槽上市圈钱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1 11:06
上市计划与股权结构 - 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分拆斑马智行并推动其独立上市 [1] -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创立,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阿里巴巴目前持有斑马智行44.72%股份,分拆后持股比例将降至超过30%但仍保持持股关联 [3]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5.5% [8]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 [8] - 三年累计研发支出32.14亿元,超过同期总营收25.01亿元 [8] - 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重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099亿元 [9]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前CFO夏莲于2025年4月底离职,公开质疑公司业务发展前景 [4] - 夏莲认为座舱技术缺乏门槛,车厂可自主开发,且过去三年业绩未达预期 [4] - 公司未设立CFO职位,由CEO戴玮兼管财务职能 [7] - 夏莲声称协助朋友投资时将公司估值降低50% [4] 业务模式与行业定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面向车企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前高管质疑技术门槛不足,车厂具备自主开发能力 [4]
马斯克怒了!中国籍工程师套现 700 万美刀后偷了整个代码库等机密信息,转身就入职 OpenAI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8-31 02:29
案件背景 -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起诉前员工Li Xuechen涉嫌盗窃公司机密并转投OpenAI [1][2] - 案件于2024年8月30日在推特引发热议 马斯克本人确认员工上传xAI完整代码库至OpenAI [1][2] - 被告系中国籍斯坦福大学博士生(2021-2024) 拥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 [3] 法律诉讼细节 - xAI于2024年8月28日向北加州联邦法院提交29页起诉书(案件编号:3:25-cv-07292) [3][4] - 诉讼包含四项指控:违反保密协议、盗用商业秘密、违反计算机访问欺诈法及欺诈 [4] - 被告在离职确认书中承诺删除数据并配合核查 但实际拒绝提供关键账户登录凭证 [6] 事件时间线 - 2024年2月:被告加入xAI成为早期20人工程师团队成员 参与Grok大模型研发并拥有核心权限 [5] - 2024年6-7月:公司协助被告两次售股套现约700万美元 最后一笔交易于7月25日完成 [5] - 2024年7月25日:被告使用公司电脑将Grok核心技术及训练数据传至个人存储 并删除日志修改文件名掩盖行踪 [5] - 2024年7月28日:被告突然辞职 获得OpenAI录用并预定8月19日入职 [5] - 2024年8月11日:xAI通过安全日志发现数据泄露 被告在律师陪同下亲笔及口头承认盗窃行为 [6] 案件预期结果 - 基于现有公开信息 该案件xAI公司预计将获得胜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