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讯
icon
搜索文档
智驾下半场:有人掉队 有人渐入佳境
和讯· 2025-04-23 10:07
行业趋势变化 - 上海车展前智驾营销热度明显下降,安全功能展示成为主流且高度同质化[4] - 新规导致智驾落地节奏延缓,但技术军备竞赛仍在持续[6][7] - 行业洗牌加速,2024年主机厂自研赛道普遍出现裁员潮与业务收缩,部分供应商如纵目科技已倒在IPO门前[8] 车企战略调整 - 多数车企放弃全栈自研路线,重启与头部智驾供应商合作,仅特斯拉、鸿蒙智行等少数企业坚持自研[11] - 比亚迪采用混合方案:天神之眼A/B版本由Momenta提供,C版本采用自研算法+外部芯片[13] - 主机厂对"嫡系"供应商投资全面放缓,禾多科技、毫末智行等面临裁员,需参与公平竞争[15] 智驾行业挑战 - L2+中阶智驾需1-2年数千人级投入,高阶智驾年算力成本达10亿级,初期回报率低[17] - 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驾功能权重较低,付费意愿不明确,车企优先关注整车销量[18] - 产业共识转向专业化分工,智驾被视为标准化技术产品,类似消费电子发展轨迹[18][19] 头部供应商案例 - Momenta通过智己合作实现突围,其方案搭载超140款车型,CEO曹旭东频繁出席车企发布会[22][27][28] - 形成"数据-技术-商业"闭环:量产车型数据反哺算法迭代,技术优势吸引更多合作[32] - 多数供应商因研发体系薄弱或错失窗口期难以突破,与车企合作门槛高且周期长[32] 竞争格局演变 - 奇瑞、长城、蔚小理等车企与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外部供应商加强合作[14] - 行业分化加剧,技术实力与抓机会能力成为关键,如"地大华魔"拉开差距[9] - 新规提高测试验证与OTA成本,资金链薄弱企业加速退场[8]
田轩谈关税战:走向、应对与避险资产新逻辑
和讯· 2025-04-23 10:07
关税战与全球经济影响 - 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风暴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资金逃离美国资产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3] - 中国资本市场展现韧性,A股在4月7日"黑色星期一"后持续反弹,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6% [3] - 关税博弈已从贸易摩擦转向全球战略对抗,涉及关税战、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等多个维度,进入长期化阶段 [5] 中国经济韧性与政策工具 - 中国经济韧性体现在内需市场深度挖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及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5] - 政策工具箱包括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公共支出、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以及定向降准、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 [5] - 降准降息短期内可增加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但需平衡通胀、就业、房地产等内外因素 [6]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国家队"通过增持ETF和央企股票护盘,短期内效果显著,但缺乏长期制度保障 [7] - 未来需建立专门平准基金,初期规模5000亿起,逐步增至1.5万亿以上,并完善监管和退出机制 [7] 内需与产业升级 - "内循环"战略在关税战背景下尤为重要,可减少对外依赖并促进产业升级 [8] - 服务业如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及新型消费领域如新零售、智能家居等最具升级潜力 [9] - 传统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技术改造压力,房地产需探索可持续模式 [9] 避险资产与市场趋势 - 美元、美债避险地位受质疑,资金转向黄金、日元及新兴市场高成长性资产 [11] - 黄金短期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支撑,但长期走势取决于美联储政策及地缘政治 [12] - 黄金、稀有金属、优质房地产、高信用评级债券及比特币等可能成为新一代"硬通货" [13] A股与全球资产走势 - A股受科技创新和内需扩大驱动,长期将稳健向上,科技、新能源板块配置价值高 [17] - 全球资产呈现"东升西落"趋势,中国等东方国家经济增长强劲且货币政策宽松 [16] IPO与中概股回流 - 今年A股IPO以"稳"为主,科技和新消费企业为主力;港股吸引金融科技、生物科技等创新企业 [18] - 中概股回流将成为长期趋势,规避海外风险并优化国内资本市场结构 [19][20]
寻找万亿消费刺激政策包
和讯· 2025-04-22 10:33
文 /高歌、李悦 今年一季度财政发展前置,趋势呈现温和回升态势,直接改善了非政府部门现金流,但CPI、PPI、 GDP平减指数仍处低位,低通胀情况并未改变,国内需求不足局面仍未完全摆脱。 一季度,国内资本市场的表现在类平准基金稳定下得以回稳,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实 体部门的影响。外部冲击下,二季度挑战与隐忧仍存。 4月21日,在CF40 宏观政策季度报告发布会上,多位专家聚焦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扩大消费的政策 选择。面对美"对等关税"冲击以及二季度财政发债退坡压力,短中长期如何有效扩大内需,扩大消 费的政策选择与排序等议题分享最新观点。 根据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的估算,考虑到出口下降及其乘数效应,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总体 影响约为2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5个百分点。 "这种冲击在短期内会比测算结果更大,因为长期来看企业会想各种办法绕过这个问题。总的来说, 关税冲击是二季度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4月21日,在CF40宏观政策季度报告发布会上,CF40资 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 他进一步提示, 关税的冲击本质上是对需求的冲击 , 我们要加大扩大内需力度,增加国内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 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 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和讯· 2025-04-22 10:33
2025年度"沪惠保"产品升级 - 2025年度"沪惠保"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中国太保寿险首席承保,联合8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 [1] - 产品延续"政府指导、商业运作、惠民利民"原则,已进入第五个年度,累计参保突破2600万人次 [1] - 保费维持129元/人,保障责任包括特定住院自费医疗、国内特药、质子重离子医疗、海外特药、CAR-T治疗五大项,最高保障310万元 [1] 2025年度产品优化 - 国内特药种类从41种增至48种,海外特药维持28种,CAR-T治疗药品从3个增至4个 [1] - 新增原研药9折保供服务,覆盖线上线下购药场景,保留2000+药房自费购药9折、三甲医生在线问诊优惠等权益 [1] - 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扩大,支持为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近亲属投保 [1] 理赔服务升级 - 电子诊疗数据应用率从首年65%提升至90%,平均结案时效优化至当天完成 [1] - 2024年开通质子重离子医院直赔服务,已为93位参保人垫付约1630万元 [1] - 2025年将继续提供主动理赔和质重直赔服务 [1] 新增产品规划 - 即将推出面向全年龄段的"沪惠保-普惠特定疾病保险" [2] 参保渠道 - 支持官方微信公众号、随申办、支付宝、腾讯微保等线上渠道投保 [2] - 集中参保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保障期限为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2] 理赔案例 - 26岁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通过住院、特药、质子治疗三项责任累计获赔约67万元 [3] - 61岁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通过主动理赔服务,从报案到结案仅需1天,获赔1.67万元 [4]
京东美团,刺刀见红的第51天
和讯· 2025-04-21 10:01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长期处于"一超一强"格局,美团占据主导地位,饿了么背靠阿里生态但表现不温不火[4] - 京东以重资产模式入局,主打高品质、高补贴和自营物流,上线一个多月日单量突破500万单[5] - 美团目前仍占据外卖市场超70%份额,凭借成熟网络、高频用户粘性及资金实力主导市场[15] 平台间冲突 - 京东指控竞对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导致骑手收入降低16-25%,美团否认相关指控[2][7][8][9] - 双方互相渗透核心业务,美团推出"闪购"切入京东电商腹地,京东以"秒送"应对[5][6] - 京东宣布永不强迫骑手"二选一",鼓励跨平台自由接单以保障收入[10] 历史案例借鉴 - 京东曾成功起诉阿里电商"二选一"垄断行为,获赔10亿元,推动行业整顿[12][13] - 京东试图复制电商领域经验,通过法律手段整顿外卖行业"二选一"现象[3][14] 行业痛点与平台策略 - 外卖行业存在骑手保障不足、算法压榨、食品安全等问题,京东承诺利润率不超过5%以保障各方利益[15] - 美团2024年营收3376亿元,净利润368亿元,用户数达7.7亿,但商业模式备受质疑[15] - 京东质疑现行平台抽成机制过高(25%-30%),认为这导致商家降低品质以维持生存[15] 市场影响与用户反应 - 京东入局促使美团优化佣金结构和骑手保障,行业竞争推动服务升级[16] - 用户习惯难以短期改变,京东作为新手面临订单延迟等运营挑战[16] - 竞争最终可能使骑手、商家和消费者受益,迎来"多选一"的市场环境[17]
卖保险不再是中年职场的退路
和讯· 2025-04-21 10:01
保险代理人行业转型 - 保险代理人数量连续五年下降,2024年五大上市险企人身险代理人数量较2019年巅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降幅达70% [8][12] - 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24年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整体降幅收窄至2.71%,平安人寿逆势增长4.6% [12][13] - 监管政策推动行业"清虚向实",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文件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加速职业化转型 [10][11] 高学历人才涌入与行业精英化 - 2024年保险营销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30%,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高知代理人集中收割90%高端订单 [14][16] - 险企推出高端人才计划(如友邦HEA计划、中宏宏才计划),吸引985/211毕业生、海归及跨界精英加入 [14][15] - 泰康HWP队伍中博士、硕士超300人,双一流及海外顶尖高校背景超1500人,专业人才转向综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15] AI技术冲击与职业竞争加剧 - AI已覆盖80%标准化保单业务,车险线上化率达78%,66%营销员认为AI对工作冲击较大 [18] - 行业预测2026年保险销售环节AI替代率将达43%,但复杂服务仍需人类专业判断 [18] - 代理人收入两极分化显著,近60%月收入低于1万元,资源向3.8%持证顶尖人才集中 [16][17] 市场需求与职业理性重塑 - 保险业受政策扶持且养老需求爆发,长期发展潜力仍存,但"人情单"红利期结束 [15][18] - 职业本质回归专业服务,风险管理方案设计、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核心壁垒 [18][20] - 行业从社会就业蓄水池转向职业化赛道,传统代理人黄金时代终结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