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搜索文档
0.49~0.52元/Wh!新华三/比亚迪/远景能源预中标山东高速390MWh储能设备采购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3 15:35
山东高速能源磷酸铁锂储能设备采购项目 - 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磷酸铁锂储能设备采购总容量为195MW/390MWh [2] - 新华三以1.9773亿元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单价0.507元/Wh [3] - 比亚迪以1.911亿元报价成为第二中标候选人,单价0.490元/Wh [3] - 远景能源以2.028亿元报价成为第三中标候选人,单价0.520元/Wh [3] 中标候选人储能业绩 新华三信息技术 - 南京盛之华湖北50MWh储能系统销售合同 [3] - 广西南宁30万千瓦风电配储项目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3] - 新疆托克逊80MW/320MWh构筑型储能项目 [3] - 阿拉善园区微电网建设项目60MW/120MWh储能设备采购合同 [3] - 江苏领储宇能314Ah储能电芯采购项目 [4] - 江苏林洋能源314Ah电芯采购项目 [4] 比亚迪汽车工业 - 新疆新华水电阿克苏乌什50MW/1000MWh共享储能示范项目 [6] - 华电巴州混合储能+100万千瓦风电一体化项目162.5MW/650MWh储能系统 [6] - 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300MW/1200MWh储能系统项目 [7] - 乌兰察300MW/1200MWh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 [7] 远景能源 - 国家电投东方能源海兴新型储能项目 [8] -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100MW/400MWh新型储能电站项目 [8] - 江苏明美305Ah电芯合同项目(37492颗) [9] - 安徽明美305Ah电芯合同项目(321369颗) [9] 无效报价情况 - 万帮数字能源因未提供符合GB/T36276标准的电池单体试验报告被认定无效 [10][11] - 天津中电新能源因电池单体检测报告与所投电芯品牌不一致被认定无效 [12] - 杭州煦达新能源因供货期不符合45天要求被认定无效 [13] - 湖南安诚新能源因干式变压器检测标准不符合GB/T10228-2015被认定无效 [14] 行业动态 - 内蒙古260MWh储能项目构网型储能设备招标 [15] - 1705MW/6430MWh储能系统设备招标 [15] -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显示老牌巨头与新势力竞逐 [15]
首个省级容量电价机制出台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3 15:35
甘肃省容量电价机制创新 - 甘肃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独立容量电价机制,提出"全容量补偿+火储同补"模式,煤电机组和电网侧新型储能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期限2年 [2] - 机制创新点在于对煤电固定成本实现100%补偿(原为30%),并将风电、光伏等纳入适用范围,根据容量支撑贡献给予差异化系数 [3] - 该政策旨在解决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同时保障煤电转型和储能发展 [2][3] 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 - 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高,但风光发电在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能力有限,抽蓄电站建设尚未成熟,因此优先纳入煤电和电网侧新型储能 [3] - 政策推动容量电价与电能量电价解耦,明确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电价的边界,平衡市场长期稳定与短期效率 [3] - 煤电功能定位从主力电源转向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背景下需新机制保障投资回报 [3] 新型储能政策突破 - 首创"火储同补"模式,赋予新型储能(锂电、液流电池等)与煤电同等容量主体地位,执行相同330元/千瓦标准 [4] - 截至2023年6月,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近1亿千瓦(超过抽蓄),但仅靠现货市场价差和辅助服务难以覆盖成本,容量电价可提供稳定现金流 [4] - 政策通过有效容量折算系数和容量供需系数避免非理性投资,稳定行业预期 [5] 用户成本影响分析 - 容量电费按工商业用电量分摊,甘肃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约100万千瓦(有效容量45万千瓦),分摊后用户成本增加不足0.001元/千瓦时 [6][7] - 煤电容量成本全覆盖后,电能量价格传导燃料可变成本,叠加新能源入市,甘肃电能量价格预计下降,整体用电成本无明显波动 [6] - 现货市场申报上限从0.65元/千瓦时下调至0.5元/千瓦时,进一步限制电价上涨空间 [7] 区域差异化与市场前景 - 新疆、山东等地已探索储能补偿机制,新疆等新能源高比例地区侧重放电量补偿,甘肃等顶峰保供地区更适合容量补偿 [8] - 国家层面规划过渡期采用容量补偿机制,远期建立容量市场,通过竞争发现价格反映资源稀缺性 [8] - 未来需通过有效容量折算实现发电侧、储能等资源公平竞价,对长时储能等技术可给予初期倾斜 [9][10]
一般工商业不纳入机制电价范围,首次竞价8月组织,山东机制电价竞价公开征求意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2 13:08
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核心要点 政策背景与实施范围 - 政策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制定[12] - 适用于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风电、光伏项目[12] - 明确禁止将配置储能作为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的前置条件[12] 竞价主体资格 - 申报主体包括已投产和计划次年12月31日前投产的新能源项目[15] - 例外情况: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增量配电网等项目不纳入机制电价范围[15] - 分布式项目可自主或委托代理商参与竞价,代理商单次代理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15] 项目并网认定标准 - 全容量并网时间认定:风电/集中式光伏以电网企业试运票标注时间为准,低压分布式以验收调试时间为准[12] - 分布式项目需满足"四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条件[13] - 分期建设项目按期(批)认定全容量并网时间[13] 竞价机制设计 - 竞价电量规模根据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动态调整[23] - 按技术类型(光伏/深远海风电/其他风电)分类组织竞价[23] - 采用边际出清定价机制,按申报电价从低到高排序确定出清价格[28] - 首次竞价于2025年8月组织,后续年度竞价原则上在10月份进行[31] 履约保障措施 - 未投产项目需提交履约保函,金额按装机容量×利用小时数×竞价上限×10%计算[35] - 项目延期投产6个月内,每日扣除保函金额1%作为违约金[38] - 延期超过6个月则取消竞价资格并全额扣除保函[38] -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可申请豁免考核[38] 申报材料要求 - 已投产项目需提供并网协议、购售电合同等文件[17] - 未投产项目需提供接入系统设计方案回复意见[19] - 自然人户用光伏需提交产权证明和身份证明[20] - 竞价代理商需完成售电公司注册并提交代理委托书[21] 其他重要条款 - 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根据项目投资回收期确定[28] - 入选项目不可再次参与后续竞价,未入选项目可继续申报[33] - 禁止操纵市场、串通报价等行为,违规者将取消三年竞价资格[39]
国家发改委:下一步综合运用分时电价/需求响应补贴/虚拟电厂AI调度等,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2 13:08
能源电力保供 - 面对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达到15.08亿千瓦的情况,采取动态精准调度措施,统筹各类电源形成合力[2][25] - 通过跨区协同互济实现全国跨区输送电力最高1.48亿千瓦,高峰期实现两网间320万千瓦支援电力[26] - 下一步将重点保障源头供应、提升顶峰能力、加强余缺互济、优化需求侧管理和强化应急处置五方面工作[3][27] 零碳园区建设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使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接近零"水平,具备五方面探索意义[4][18] - 核心指标为"单位能耗碳排放",设置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等5项引导性指标,要求严格[19] - 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将根据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等因素确定名单,给予政策支持[19] 宏观经济运行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年初市场预期[12]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13] -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就业物价和居民收入总体稳定[12]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20]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21] - 下一步将着力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和优化消费供给[22] 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省际贸易销售额占比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16] - 将研究制定纵深推进行动方案,重点实现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制度统一[17]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17] 人工智能发展 - 已具备解决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作用凸显[14] - 将大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优化创新生态包括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15] - 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15] 电力市场建设 - 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3%[32] - 跨省区交易电量超6700亿千瓦时,占电力市场交易量25%[33] - 25个省内市场均已开展现货交易,6个实现正式运行[34] 民营经济发展 - 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两年多来召开17场座谈会听取近80家企业意见[34] - 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半年收到问题诉求超2400项[35] - 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法治保障不健全等共性问题[36]
2025储能生态对接会圆满举办!产业链共探“储能技术+智能制造”协同前行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2 13:08
核心观点 - 储能技术正经历以"新一代电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变革,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与场景适配能力提升 [2][5] - 产业链头部企业通过材料革新、系统集成、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电芯电量提升25%同时成本降低18% [8][14][16] - 智能制造技术沿"虚拟优化-硬件执行-质量管控"链条深度融合,驱动储能产业向高兼容性、低成本和安全性进化 [22][24] 技术破壁 - 中创新航通过392电芯、314B长循环电芯及6.25MWh集装箱系统实现电量提升25%且成本降低18%,产线兼容设计支持技术平滑迭代 [8] - 东方日升推出Risen Stack1堆叠式一体机覆盖48~120kWh容量区间,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初始投资门槛,解决工商业储能产品空白 [10] - 行业技术趋势聚焦高能量密度电芯迭代、系统高压化和功能集成,实现投资与运维成本双降 [5][8] 智造升维 - 西门子构建端到端数字孪生体系,结构化工艺表达技术解决设备参数互联低效问题,BMS与热失控仿真技术提升储能安全性 [13][14] - 费斯托VTUX阀岛平台减少30%布线成本与安装空间,AX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AI实现预测性维护,避免意外停机 [16] - 发那科大负载机器人实现700公斤级储能集装箱自动入库,高速版机器人震动抑制技术使电芯叠片节拍领先行业 [18] - 遨博协作机器人模块化关节支持涂胶等工艺快速部署,调试周期仅为传统龙门的1/10 [20] - 梅卡曼德AI+3D视觉技术解决电芯全流程高精度定位与复杂材质识别,减少误差与停机时间 [22] 生态共振 - 圆桌论坛共识:以智能制造贯通大电芯研发、柔性生产与全球服务全链条,推动储能产业质变 [23][24] - 智能技术重构储能制造底层逻辑,行业从"单体创新"向"系统级生态竞争力"跃迁 [26] - 联盟将举办珠三角专场对接会,聚焦智能制造与场景化应用,整合产业链资源 [29][30]
2GWh!Fluence签订迄今最大储能订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05:33
核心观点 - Fluence与AGL Energy合作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交付全球最大电池储能系统之一Tomago BESS,规模达500MW/2000MWh,持续放电4小时 [2] - 项目总建设成本约8亿澳元(5.16亿美元),预计2025年底启动建设,2027年底运营,资产寿命20年 [2] - 该项目是Fluence全球最大交易,推动其在澳大利亚筹备项目规模突破5GWh [3] 项目细节 - 项目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西北部Tomago工业区,连接国家电力市场(NEM) [2] - AGL已获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许可,并达成最终投资决定(FID) [2] 行业影响 - 项目将增强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的储能调节能力,支持能源结构转型 [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达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29% [4] 企业动态 - Fluence通过该项目巩固其在澳大利亚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 [3] - 阳光电源近期签署2.4GWh欧洲储能大单,首次进入保加利亚市场 [4]
新疆100MW/400MWh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并网投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05:33
项目投运 - 大连融科储能承建的哈密石城子100MW/400MWh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标志着哈密新能源储能进入新阶段 [2] - 该项目为哈密市首个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为"疆电外送"通道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电力调节支撑 [2] 技术模式 - 电站采用"光伏+储能"协同模式,通过灵活调节机制将午间富余电力储存并在用电高峰释放,预计每年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15% [3] - 采用TPower 7系列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钒离子浓度达2.0mol/L,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 [3] - 适应温度范围-35℃—40℃,提升电池在炎热及极寒地区的适应性 [3] 性能优势 - 采用高电流密度电堆,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83%以上 [3] - 实时监测电解液活性离子浓度与电堆健康状态,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9.5% [3] - 钒液流电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报废后对环境无影响 [4] 行业动态 - 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在吉木萨尔县建成 [4] - 我国首个四类技术融合的新型储能项目投产,集成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及飞轮技术 [4]
首部储能强制性国标今日实施!15家企业已通过测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05:33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实施 -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 -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 [2] - 标准首次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 [2] - 标准适用于储能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应用场景包括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等 [2] GB 44240标准的技术要求 - 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3] - 过充测试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h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3] - 测试覆盖范围更全面,具备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的考察 [3] - 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3] 测试程序要求 - 充电程序可采用制造商规定的方法或以0.2 It充电至限制电压后改为恒压充电 [5][6] - 放电程序要求以0.2 It进行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6] - 测试前电池需先放电并静置10分钟(大型电池30分钟) [6] 安全测试具体要求 - 电池加热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加热装置最大功率持续加热至300℃或发生热失控 [7] - 热失控判定条件包括电压降超过25%、温度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或温升速率≥1℃/s持续3秒以上 [8][9] - 过充电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限制电压持续1小时或总充电1.5小时,应不起火、不爆炸 [11][13][14] - 浅刺测试要求用Φ5mm钢针以0.1mm/s速度刺入10mm或30%厚度,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 [16][17] 首批通过标准的企业和产品 - 2025年4月12日公布了首批15家企业21款产品通过GB 44240检测 [18] - 通过企业包括宁德时代(2款)、安徽利维能、湖南德赛电池(3款)、中创新航(2款)、江苏中兴派能(2款)等 [18][22] 相关行业活动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威海举办 [21]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和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23]
200MW/800MWh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落地内蒙古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05:33
储能项目进展 -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发布乌海市200MW/800MWh半固态电池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预制舱采购公告,采购内容为SVG [2] - 该项目位于乌海市海南区低碳工业园区内,储能系统采用户外集装箱布置,由40个5MW/20MWh半固态储能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1个5MW变流升压一体机和4个5MWh半固态电池预制舱 [2] - 项目通过8回35kV线路接入新建110kV升压变电站,拟以一回110kV线路接入红泥湾220kV变电站 [2] - 该项目是继浙江龙泉200MW/400MWh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后,又一半固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电站的应用 [2] 项目建设时间 - 项目于2025年6月26日开工建设,建设单位为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 [3] 行业动态 -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显示老牌巨头与新势力正在竞逐市场 [6] - 湖南/陕西政策调整后,2025年8月21地区峰谷价差超过0.6元/kWh [6] - 北京举办了新型储能技术安全与创新沙龙,探讨电池本质安全与设计探索 [6]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老牌巨头与新势力竞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31 09:15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出海核心数据 - 2025年1-6月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达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企业超50家 [1][4] - 已明确地区的订单规模111.6GWh,区域分布前三:中东、澳大利亚、欧洲均突破20GWh,南美、北美、南亚、东亚均超3GWh [4] - 单国订单领跑者:澳大利亚、阿联酋、沙特、智利超3GWh,英国、美国、印度、日本超3GWh,土耳其、波兰、希腊、巴西超1GWh [4] 区域市场突破案例 中东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储能分别斩获10GWh级大单 [4] - 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12.5GWh全球最大单体项目 [20] - 德赛电池部署中东4GWh储能电站,晶科储能获66MWh多项目订单 [20] 澳大利亚 - 宁德时代与Quinbrook合作开发3GW/24GWh项目 [21] - 阿特斯储能建设南澳240MW/960MWh系统,中储科技参与南半球最大1.2GW/3.9GWh电站 [21] - 天合储能交付250MW/500MWh系统,南都电源供货104MW/240MWh风电配储 [21] 欧洲 - 楚能新能源与英国Immersa签署2.5GWh战略协议 [21] - 阳光电源获2.4GWh订单并首次进入保加利亚市场 [5] - 远景储能法国120MW/240MWh项目获14年运维协议 [15][21] 新兴市场 - 东南亚:宁德时代2.2GWh最大光储项目 [5] - 南美:天合储能1.2GWh智利项目实现GWh级单体交付 [5] - 非洲:阳光电源联合中创新航建设153MW/612MWh南非最大单体项目 [25] 技术路线多元化 - 钠电池:海四达钠星获四年1GWh战略订单,乐普钠电沙特7278万元订单及非洲135MWh项目 [10] - 液流电池:普能全钒液流系统出口美国,中和储能欧洲项目订单预计2025年突破300MWh [10] 企业竞争格局 龙头企业 - 宁德时代海外订单43GWh占总量23.8%,供应全球首个19GWh"全天候"光伏储能项目 [6][12] - 比亚迪储能沙特12.5GWh项目创纪录,阳光电源欧洲2.4GWh订单显示渠道优势 [12][20] 新兴势力 - 海辰储能英国720MWh最大项目之一,海博思创亚太储充市场获5000套充储一体机 [5][13] - 融和元储澳洲五年战略合作,上能电气欧洲累计签约1.25GW订单 [13][21] 产业链协同模式 - "电芯+系统+EPC"联合出海:中创新航(电芯)、阳光电源(系统)、葛洲坝(EPC)合作南非项目 [13] - 亿纬锂能与沃太能源10GWh战略合作,上能电气联合天合储能、中国能建建设埃及300MWh电站 [13][25] 本地化与场景创新 - 宁德时代印尼60亿美元镍电产业链项目,亿纬锂能马来西亚86.54亿电池基地 [16] - 应用场景扩展:南都电源中标全球最大软件公司1.2亿数据中心项目,精控能源美国160MW/430MWh AI数据中心项目 [17] - 华为数字能源丹麦132MWh最大储能项目,远景能源澳洲1.5GWh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