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搜索文档
储能电站运行效果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8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 储能电站运行效果由设备在线率、运行效率、充放电深度(DOD)和电池容量衰减率四大核心指标共同决定 这些指标分别对应电站的可用性、经济性、单次出力能力和长效性 需通过系统协同优化实现全局最优 [2][27] 设备在线率 - 设备在线率是电站可用性的基石 以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为例 在线率每降低1% 年均充放电量损失达1200MWh [3][6] - 设备稳定性是在线率的先天基础 高稳定性设备年在线率可达99% 较普通设备(95%)提升4个百分点 年收益损失减少144万元 [5][6] - 设备可维护性是在线率的后天保障 故障修复时长每缩短1小时 200MW/400MWh电站可减少66MWh电量损失 [7] - 灵活冗余机制是在线率的弹性兜底 通过关键设备冗余和负荷自动转移避免整站停机 [8] 设备运行效率 - 设备运行效率是电站经济性的核心 每提升1% 200MW/400MWh电站年均收益增加60万元 [9] - 系统综合效率行业平均为85% 领先方案达89% 年收益增量240万元 [10] - 能量转换环节是效率损耗主要源头 PCS采用三电平拓扑(效率98.5%-99%)较两电平(97%-97.5%)提升1.5个百分点 [12] - 热管理系统能耗占系统总损耗2%-4% 领先方案能耗1.8% 较行业平均(3%)降低1.2个百分点 年收益增量72万元 [10][13] - 系统协同性直接影响效率 PCS在最优电压范围内外运行效率差可达3%以上 [14] 设备充放电深度(DOD) - DOD直接影响电站单次调峰能力 DOD从90%降至80% 400MWh电站单次放电量减少40MWh [15] - 优秀组串式拓扑支持DOD 98% 较传统集中式(DOD 90%)单次充放电能力提升8个百分点 年价差收益增量345万元 [16] - 电池特性决定DOD物理上限 磷酸铁锂电池在DOD=95%工况下循环寿命达7000次以上 [17] - 系统拓扑结构避免簇间环流 组串式拓扑可实现DOD 98%以上且不影响电池衰减 [18] - 控制保护是高DOD的安全网 需通过BMS、PCS、EMS融合提升保护精准度和响应速度 [19] 设备电池容量衰减率 - 容量衰减率决定电站全生命周期收益 每减少1%/年 收益可增加数百万元 [20] - 运行温度是衰减率第一杀手 高温工况(45℃)下1000次循环衰减率升至15% 7000次循环后容量仅余60% [22][25] - 循环次数累积效应显著 每增加1000次循环 磷酸铁锂电池衰减率约8%-12% [23] - 电芯质量与一致性带来先天差异 一线电池一致性差异≤0.3% 衰减差异≤0.5% 二类电池一致性差异>1% 衰减差异>2% [26] 系统协同优化 - 四大指标需协同优化 过度追求单一指标可能导致其他指标恶化 例如提升运行效率而提高电池温度会加速容量衰减 [24] - 未来目标为实现高在线率(≥99.9%)、高效率(≥90%)、深度DOD(≥95%)、低衰减(≤4%/年) [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吴璇研究员将出席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8 10:08
会议基本信息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26日在山东威海举行 [1][3][6] - 会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 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3][6] - 会议包含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2025年年会及钠离子电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研讨会 [8] 会议议程与核心议题 - 9月24日上午举行工信部锂离子电池标准工作组年会 内容包括工作组年度总结与计划及《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宣贯 [9][12] - 9月24日下午进行三项国家标准审查 包括《电能存储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和两项安全技术规范 [12] - 9月25日上午开幕式安排领导致辞和院士报告 发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及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 [13] - 9月25日下午产业链分论坛聚焦正极 负极 电解液等材料技术 涵盖普鲁士蓝系 磷酸盐聚阴离子等路线开发应用 [13][14] - 9月26日上午应用分论坛讨论电动自行车 储能电站 家储 户外电源等场景 包括百兆瓦时级储能项目实践和两轮车领域产业化 [14] 参会报名与后勤信息 - 会议采取预报名审核制 报名成功不收取参会费用 食宿自理 [15] - 主会场为威海鲁源锦尚颐国际酒店 协议价大床房288元/间夜 双床房298元/间夜 [15][18] - 组委会提供9月23日至24日威海高铁站和机场至酒店的交通服务 每日12:00 15:00 18:00发车 [21] 演讲嘉宾与研究背景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琼将报告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关键材料技术 其发表SCI论文11篇 总引用超1500次 [3][4] - 嘉宾包括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及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产业化实践)等权威专家 [13]
浪潮储能系统集成代工大单:天合/双一力/中车株洲所等中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8 10:08
招标项目概况 - 浪潮储能系统集成代工商招标项目规模达400MWh至2GWh [2] - 标的包括集中式储能系统2.5MW/5MWh及五款工商业储能系统(125kW/261kWh、100kW/233kWh、186kW/372kWh、209kW/418kWh、100kW/215kWh) [2] 中标企业名单 - 中标企业包括天合储能、双一力、中车株洲所、冠隆电力、东方旭能、海希储能、威胜能源等 [3] - 集中式储能系统中标方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海希储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4] - 工商业储能系统中标方涉及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冠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海希储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4] 招标技术要求 - 投标人需具备PACK线和集成线生产设备 [4] - 需承诺具备系统设计、组装工艺、调试测试等技术保障能力并提供SOP文件 [4] - 要求协助办理产品认证并提供技术资料及测试样品 [4] - 需拥有6项储能系统相关发明专利或期刊论文 [4] - 业绩门槛为2022年1月至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600MWh以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 [4] 行业背景与政策动态 -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为2027年达180GW [6] - 8月储能招标中内蒙古规模领先全国且大规模项目为主流 [6] - 当月发布53项新型储能政策聚焦储能补贴和虚拟电厂 [6] - 新能源就近消纳价格机制完善政策发布强调储能支撑作用 [6]
政策解读 | “规模化建设”——新型储能发展迈向新阶段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8 10:08
政策目标与规模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180GW)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2] - 发展目标包括实现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 [2] 需求端驱动因素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2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风电光伏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24.9% [3] -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迅速,2025年7月单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成为新增发电主力军,电力系统对保供应、保安全、促消纳需求大幅提升 [3] 供应端基础与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07.48GW/257.09GWh,在建规模91.93GW/277.01GWh,累计装机规模是"十三五"末的32倍以上 [4] - 技术性能大幅提升,成本显著下降,产业体系完备,为规模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4] 市场机制建设 -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 [6] - "十五五"时期各地市场将向新型储能全面开放,新型储能可公平参与各类市场交易,发挥"一体多用、分时复用"特性 [6] 利用水平与调度能力 - 2025年夏季国网经营区内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达64.23GW,实时最大放电电力44.53GW,较去年同期最大值增长55.7%,顶峰能力相当于近3座三峡水电站容量 [7] - 南网经营区广东12座电网侧储能电站贡献113万千瓦顶峰能力,为电力供应保障做出重要贡献 [7] - 调度机构需科学制定新型储能调度细则,明确调度运行方式和调用区间,储能电站需提升调度使用能力并符合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7] 价格与补偿机制 - 完善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 [8] - 目前现货市场峰谷价差偏低,辅助服务市场容量有限,储能仅靠市场难以获得合理收益,需与抽水蓄能、火电机组等调节性资源统筹考虑容量补偿 [8] - 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征求意见稿,对电网侧新型储能与公用煤电机组给予容量电价补偿,政策路径逐渐明晰 [8] 规划与组织保障 - 各地能源主管部门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测算本地区调节能力需求,统筹明确新型储能和其他调节资源发展规模和布局 [9] - 每年度需报送新型储能规划建设情况,以平衡新型储能与抽蓄、火电的发展需求 [9][10] 产业发展前景 - 政策明确了未来三年发展目标,让产业界坚定发展信心,新型储能将迎来更加完善的市场生态,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10] - 在良好市场机制推动下,储能产业将不断创新迭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10]
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推动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8 10:08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储能装机截至2025年上半年达9500万千瓦 五年增长近30倍 跃居世界第一 [4]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包括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铅碳电池/液流电池 锂电子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建成品种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应用场景涵盖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新能源配储 [5] - 电力系统正向新能源为主体跨越 以网源荷储全链条重构为核心 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 科技创新为驱动 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7] - 推动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走在前列 [7] 技术突破与应用 - 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非补能压缩空气储能首次商业化应用 一期容量55兆瓦 [7] - 山东投运全国首个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模块熔岩储能项目 总容量3万千瓦 储能时长6小时 [7] - 甘肃建成综合能源基地配套60万千瓦国内最大规模储能项目 储能时长4小时 系统效率提升4.6个百分点 年消纳新能源电量8.4亿千瓦时 [7] - 攻克多机串联/高温高压高流量压缩机安全启停等关键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 [7] - 电厂突破全超级电容储能耦合火电机组调频关键技术 系统响应时间由秒级降至100毫秒内 [7] 商业模式创新 - 积极探索新能源+储能模式 提升新能源发电稳定性与消纳能力 [8] - 浙江虚拟电厂为全国首个接入实时调度系统的虚拟电厂 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换电站/楼宇空调等资源 [8] - 通过秒级快速响应协调控制技术 实现储能与负荷动态匹配 参与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 [8] - 构建起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商业模式 [8]
中国铁塔2025年钠离子电池产品技术研发服务项目失败公告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7 08:55
中国铁塔钠离子电池采购项目失败 - 中国铁塔2025年储能用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产品技术研发服务项目采购失败 [2] - 评审委员会否决所有响应 因通过初步评审的有效供应商不足三家且剩余供应商不具备竞争性 [3] - 钠美新能源科技 中钠能源 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 上海璞钠能源科技四家供应商响应文件均不符合初步评审同类业绩要求 [4] 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进展 - 国际标准IEC 63365《工业设备用钠离子蓄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CD稿讨论将于9月24日进行 [8] - 国际标准IEC 63366《工业设备用钠离子蓄电池和电池组》CD稿讨论同步开展 [8] - 三项国家标准进入审查阶段:《电能存储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范》及《小型动力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 [8] - 行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焦磷酸磷酸铁钠》征求意见稿讨论计划于9月25日举行 [8]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锂电池储能系统》标准初稿讨论会定于9月26日召开 [12]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26日在山东威海举办 由工信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委指导 [5][9] - 发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 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9] - 涵盖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隔膜 电池管理系统等全产业链技术研讨 [10] - 应用场景包括电动自行车 储能电站 家储 户外电源 UPS EPS 便携式设备等多领域 [12] - 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实践 高功率大容量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等产业化案例将分享 [10][12]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突破 - 聚焦聚阴离子磷酸盐正极材料 普鲁士蓝系正极材料 筛分型碳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创新 [9][10] - 低成本高安全宽温域钠离子电池 低温钠离子电池 倍率型钠离子电池成为研发重点 [10][12] - 中科院物理所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参与技术攻关 [9][10] - 大唐湖北能源 广西电网 山西华钠芯能科技 浙江华宇钠电新能源等企业推动项目落地 [10][12]
李景虹院士将出席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7 08:55
论坛基本信息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日至26日在山东威海举行[3][13] - 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 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3][6] 会议议程安排 - 9月24日将召开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2025年年会及国家标准审查会[8][9][10] - 9月25日上午举行开幕式 包含领导致辞 院士报告和主旨报告[14] - 9月25日下午举办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分论坛 聚焦正极 负极 电解液 隔膜等专题研讨[14] - 9月26日上午举办钠离子电池应用分论坛 涵盖电动自行车 储能电站 家储等应用领域[15] 重要标准制定进展 - 将审查国标《电能存储系统用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规范》[10] - 讨论国际标准IEC 63365和IEC 63366的CD稿 涉及工业设备用钠离子蓄电池安全要求[12] - 进行行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焦磷酸磷酸铁钠》征求意见稿讨论[11] 产业技术突破 - 发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和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14] - 公布首批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14] - 展示普鲁士蓝系钠离子电池开发应用成果[14] - 推进低成本高安全宽温域钠离子电池研发[14] 企业参与情况 - 上海汉行科技将分享普鲁士蓝系钠离子电池开发应用[14] - 湖州超钠新能源介绍普鲁士蓝基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开发[14] - 安徽鑫钢新材料展示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进展[14] - 大唐湖北能源分享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实践[15] - 广西电网公司探讨钠离子电池储能工程实践[15]
关于组织召开《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锂电池储能系统》团体标准讨论会的通知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7 08:55
行业标准制定进展 - 锂电池储能系统产品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已完成初稿 将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标准讨论会议[2] - 会议包含标准内容介绍 研讨环节及山东威海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实地考察[2] - 标准制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组织 会议地点设在山东省威海市鲁源锦尚颐国际酒店[2] 行业活动与展会 - ESIE 2026被定位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展会[4] - 展会提供三位联系人(曹先生13552712189 王先生13581885520 李先生13581741680)进行展位预定咨询[6][7] 行业数据与动态 - 2025年8月新型储能装机量达2.9GW/7.97GWh 大基地等源侧储能同比大幅增长285%/354%[7] - 新型储能发展规模达180GW 投资规模约2500亿元 规模化成为发展重点[7] - 两部委完善新能源就近消纳价格机制 储能支撑作用激发应用需求[7]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聚焦产业化突破 权威测评结果即将发布[7]
曾毓群:储能应加快构建以安全、真实、创新为导向的产业新生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7 08:55
中国储能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储能市场,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产业链[2] - 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过去五年增加11倍,中国累计规模五年增加20倍[8][9] - 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90%和70%以上[10] 储能产业发展目标与政策 - 203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需达1.5TW,其中电池储能需1.2TW,较当前增长6倍[9] - 中国政策推动储能产业进入全球全市场化新阶段,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180GW)以上[10][28]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安全隐患频发,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起火、爆炸事故[11] - 价格竞争激烈,三年间储能系统均价下跌约80%,近期中标价低至0.4元/Wh[12] - 产品参数虚标,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承诺,甚至不足承诺时间的四分之一[14] - 技术同质化严重,企业倾向于抄袭而非创新[15] - 无序扩张,累计注册储能企业超30万家,行业洗牌将导致大批企业三年内被淘汰[16] 产业生态构建方向 - 坚守安全底线,将电芯安全失效率从PPM级降至PPB级(十亿分之一)[17] - 构建实证可信的市场环境,通过可靠性评价体系和寿命预测模型验证产品性能[18][19]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研发[21] - 面向零碳未来推动技术融合,布局人工智能、构网型储能等前沿领域[23][24] 创新与研发投入 - 宁德时代累计研发投入超800亿元,拥有及申请国内外专利合计43000多项[22] - 公司连续五年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入选科睿唯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2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革命进入以储能为关键支撑的下半程,中国成为全球储能发展重要引擎[5][25] - 零碳电力系统与千行百业脱碳催生更多元储能需求,对创新技术提出更高要求[4][23]
2GWh独立新型储能建设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人公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7 08:55
储能项目中标 - 中国电建江西电建公司中标化德县星远新能源500MW/2000MWh独立新型储能建设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2] - 中标单位为姚安远信储能科技有限公司[2] 行业装机数据 - 8月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9GW/7.97GWh[4] - 大基地等源侧储能装机量同比增长285%(容量)和354%(能量)[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储能发展重点转向规模化 规模达180GW 投资额约2500亿元[4] - 新能源就近消纳价格机制完善 储能支撑作用进一步激发应用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