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TOP2

搜索文档
可以留意一下10位业内人士如何看VLA
理想TOP2· 2025-07-21 14:36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BEV感知方案已完全成熟并广泛应用于量产车型 基于BEV的动态感知、静态感知、OCC感知均实现技术落地 [16][24] - 端到端方案仍处于验证阶段 实际效果未显著超越传统两阶段模型 存在数据收集难度大、训练成本高等实操问题 [11][31] - 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是corner case处理能力 非结构化道路、复杂路口等场景通过率不足99% [16][24] 新兴技术路线争议 VLA/VLM技术 - **看好派**:认为VLA通过大模型推理能力实现场景理解 可突破传统规则引擎的迭代瓶颈 是下一代技术重点方向 [2][28] - **质疑派**:指出当前VLA基座多依赖开源模型魔改 缺乏专用预训练体系 且车端算力限制导致性能与延迟难以平衡 [1][27] - **中立派**:认为对话功能仅提供情绪价值 控车逻辑需独立设计 量产可行性存在但效果待验证 [3][18] 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 **世界模型**:三大应用场景包括预训练、仿真数据生成、端侧推理 目前数据生成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6][33] - **强化学习**:仿真精度是核心瓶颈 若能解决sim2real域差距 配合端到端架构将实现性能飞跃 [6][32] - **扩散模型**:适配多模态轨迹生成特性 地平线DiffusionDrive方案已实现实时性突破 [7][2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数据闭环能力成为竞争焦点 头部公司重点构建AI驱动的数据流水线 涵盖采集、清洗、标注全流程自动化 [20][22] - 仿真技术呈现两极分化:L4企业侧重世界模型构建安全验证体系 L2+厂商聚焦VLA提升泛化能力 [18][30] - 芯片算力制约技术落地 7B参数以下模型成主流 量化加速与轻量化算法需求迫切 [27][28] 学术与产业协同 - 学术界研究滞后于产业落地 BEV从论文发表到量产应用耗时2年 当前VLA等技术尚未形成理论共识 [31][9] - 产学研割裂问题突出 工业界数据壁垒导致学术界缺乏真实场景验证数据集 [13][31] - 3D高斯等新型表征方法有望重构世界模型架构 球谐函数替换等基础研究具备潜力 [6][33] 技术路线选择建议 - 短期优先完善一站式端到端方案 长期需突破鲁棒性瓶颈以实现L4 [18][26] - 平价车型可采用BEV+蒸馏方案过渡 等待芯片成本下降支撑大模型部署 [24][26] - 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技术互通 建议选择迁移性强的研究方向 [34][22]
理想超充站2908座|截至25年7月21日
理想TOP2· 2025-07-21 14:36
理想超充建设进展 - 超充建成总数从2901座增至2908座 单日新增7座 [1] - 2025年底目标为4000+座 当前剩余1092座待建 [1] - 年度新增进度从51 65%提升至51 96% 时间进度为55 34% [1] - 需保持日均建设6 70座才能达成年度目标 [1] 新增超充站分布及规格 - 广东省江门市新增城市4C站 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广东省中山市新增城市4C站 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江苏省扬州市新增城市4C站 配备8个4C充电桩 [1] - 四川省成都市新增2座高速服务区5C站 各含3个2C桩+1个5C桩 [1] - 四川省成都市新增城市4C站 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浙江省宁波市新增城市4C站 配备6个4C充电桩 [1]
将理想i8销量预期从从6-10K提升至7-12K
理想TOP2· 2025-07-20 11:01
销量预期调整 - i8销量锚点从原先6-10K修正为7-12K 主要基于MEGA月销预期提升至3000+且i8可达其2.5-3.5倍 [1][2] - MEGA产能7月3000台 8月提升至3300台 为连续月销3000+提供支撑 [2] 产品力升级 - 内饰视觉精致度超越L9/MEGA 配置接近L9标准 包括二排零重力座椅 21.4寸屏幕 流媒体后视镜 [2] - 座椅包裹感显著强化 新增一排电动出风口 主驾语音播放 注意力检测硬件 [2] - 空间从与L9持平调整为略大 地板纯平设计优于L9 [1][2] 价格定位与竞争力 - i8定价为MEGA的70% 但产品力达90% 是L9的85%价格却具备110-115%产品力 [2] - 定位35万价位段"产品力之王" 对纯电用户而言是L8全面升级版 [1][2] 用户画像与市场影响 - 核心目标为二胎/多孩家庭及需父母同乘场景 用户注重三排车二排独立性与后仰幅度 [3] - 潜在客户50%+来自油车用户 拓宽了新能源换购基本盘 [3] - 将分流L789订单 但2025年L系列大改款可能通过提升高速纯电续航和充电速度夺回份额 [3] - MEGA预算充足用户仍优先选择MEGA 预算受限者可能转向i8 L9用户也存在分流可能 [4] 销售策略 - 当前小定阶段未刻意冲量 销售策略相对佛系 [3]
理想超充站2901座|截至25年7月20日
理想TOP2· 2025-07-20 11:01
理想超充建设进展 - 超充站总数从2893座增至2901座,新增8座 [1] - 2025年底目标为4000+座,剩余需建设1099座 [1] - 2025年新增进度达51.65%,时间进度为55.07% [1] - 需日均建设6.70座以达成年度目标 [1] 新增超充站详情 - **福建省龙岩市**:城市4C站,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福建省厦门市**:城市/枢纽4C站,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广东省阳江市**:城市4C站,配备4个4C充电桩 [1] - **河南省洛阳市**:城市5C站,配备4个5C充电桩 [1] - **河南省郑州市**:城市4C站,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江苏省无锡市**:城市4C站,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江西省抚州市**:城市4C站,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辽宁省沈阳市**:城市4C站,配备6个4C充电桩 [1] 社群交流 - 提供微信群深度交流理想经营情况与长期基本面 [2]
群友分析售价20万元以上品牌/车型销量市场
理想TOP2· 2025-07-18 14:10
核心观点 - 新能源车市场未来五年主要竞争对手仍是燃油车,核心竞争点在20万以上价格带的产品矩阵供给能力 [2] - 20万以上车型市占率将从当前30%提升至60%,第一名年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 [2] - 新能源车市场正在等待类似智能手机行业的"iPhone 4时刻",届时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升 [2] 市场现状分析 - 2024年国内乘用车总销量2260万辆,其中燃油车1150万辆(51%市占率) [3] - 20万以上车型销量660万辆(占总销量30%),其中燃油车420万辆(占该价格带64%) [3] - 燃油车6大品牌在20万以上市场市占率55%(30款车型),新能源4强品牌市占率26-27%(11款车型) [16] 价格带战略意义 - 20万以上价格带市占率从2019年9%提升至2023年30% [6] - 该价格带未来5年市占率有望超60%,对应销量突破1200万辆 [6] - 高价格带车型具有利润支撑研发和品牌虹吸效应两大战略价值 [6] 品牌竞争格局 - 燃油车前两大品牌丰田(15%)、大众(13%)合计市占率25-28% [16] - 新能源品牌中理想(9%)、特斯拉(9%)表现突出 [16] - 月销1万+车型中燃油车占67%(18款),新能源占33%(6款) [18] 产品类型分析 - SUV市场新能源品牌表现突出,理想市占率达17% [29] - 轿车市场新能源品牌市占率仅17%,增长空间较大 [32] - 爆款车型集中在中小型SUV和中大型轿车品类 [19] 历史类比参考 - 汽车行业"iPhone 4时刻"需满足L4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燃油车爆款销量下滑两个条件 [5] - 智能手机历史显示市场集中度将在技术成熟后快速提升 [4] - 新能源车推广需要经历类似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教育过程 [20]
理想超充站2892座|截至25年7月18日
理想TOP2· 2025-07-18 14:10
理想超充建设进度 - 超充建成总数从2890座增至2892座 [1] - 2025年底目标为4000+座 当前剩余1108座待建 [1] - 年度新增进度从51.17%提升至51.25% [1] - 当前时间进度为54.52% 剩余166天需日均建设6.67座以实现目标 [1] 新增超充站详情 - **四川省成都市**新增城市5C站 配备2C充电桩6台和5C充电桩2台 [1] - **广东省广州市**新增高速服务区5C站 配备2C充电桩5台和5C充电桩1台 [1] 建设规划 - 公司持续聚焦高速服务区与城市核心区域5C超充站布局 [1] - 当前建设速度略滞后于时间进度 需加速至日均6.67座以匹配目标 [1]
理想超充站2890座|截至25年7月17日
理想TOP2· 2025-07-17 14:06
理想超充建设进度 - 截至2025年7月17日,理想超充建成总数从2881座增至2890座,单日新增9座 [1] - 距离2025年底4000座目标还剩1110座待建 [1] - 2025年新增超充进度达51.17%,时间进度为54.25%,需保持日均建设6.65座才能达成目标 [1] 新增超充站点分布与规格 - **江苏省南通市**:新增2座高速服务区5C站,均配备7个2C充电桩和1个5C充电桩 [1] - **山东省日照市**:新增城市5C站1座,配备3个2C充电桩和1个5C充电桩 [1] - **浙江省**:新增2座城市4C站,湖州站配备6个4C充电桩,嘉兴站配备4个4C充电桩 [1] - **重庆市**:新增3座高速服务区5C站,均配备6个2C充电桩和2个5C充电桩 [1][2] 建设策略特点 - 高速服务区站点占比显著,新增9座中6座位于高速服务区 [1] - 采用混合规格布局,2C与5C/4C充电桩组合部署 [1]
自6月27日后理想再提VLA, 没给多久发的预期
理想TOP2· 2025-07-17 14:06
理想VLA技术突破 - VLA司机大模型实现"眼睛"(视觉)、"大脑"(语言)、"手脚"(行为)三合一芯片集成 使车辆从"识别路况"进化到"读懂场景" 支持语音指令直接执行驾驶操作如"前面掉头" [4] - 空间编码器结合语言模型与逻辑推理生成驾驶决策 通过Diffusion预测行人车辆轨迹 优化出最像"老司机"的驾驶路径 提升复杂环境博弈能力 [6] - 采用MoE架构与Sparse Attention技术实现"智能省电" 按需唤醒特定功能专家模块(如并线专家/泊车专家) 保证模型规模增长同时维持端侧推理效率 [7] - 通过RLHF微调使VLA学习人类驾驶习惯(如"让速不让道") 并支持全场景自然语言交互(如"找星巴克放门口") [7] AI安全防御体系 - 构建覆盖车、云、App及充电网络的纵深防御体系 以理想星环OS为安全基座形成端到云统一防护 [7] - 针对AI特有的对抗攻击(如激光点云干扰) 采用多模态对齐技术交叉验证 通过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提升异常识别能力 [11] - 重点研发对抗攻击防护、安全对齐、行为约束三项关键技术 通过持续攻防验证强化AI系统免疫力 [11] 行业标准化进展 - 公司当选车用人工智能标准化促进中心"端到端AI模型评价及测试研究组"组长单位 及"车用AI信息安全评价与测试研究组"副组长单位 [2] - 该中心由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组建 聚焦AI安全管理/风险治理/模型评测等前沿领域 目前成员单位超90家 [13] - 参与启动全球首个汽车AI安全专项计划SAFER AI 推动"安全评估-工程研究-标准研制"三位一体发展 [14] - 将主导标准化研究成果向产品转化 实现"老司机般"的安全智能驾驶体验 促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16]
定量分析理想各车型维持稳态能力以及与部分友商车型比较
理想TOP2· 2025-07-16 14:58
核心观点 - 通过变异系数(CV)量化分析30款新能源车型的销量稳态维持能力,发现不同品牌车型存在显著差异,长期销量将向真实产品力均值回归[1][5] - 理想L系列整体稳态能力优于多数竞品,但小鹏P7+/MONA M03和腾势D9表现更突出[1][3][5] - 问界M7稳态能力最弱(变异系数87.02%),M9虽为鸿蒙系最佳但仍弱于理想同期[1][4][5] - 品牌情绪对短期销量影响显著,但长期需回归产品力本质[5] 方法论定义 - 维持稳态能力=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月销量,消除不同车型均值差异影响[2] - 统计周期覆盖2022年6月至2025年6月共37个月,涉及30款主流新能源车型[2][3] - 采用三种算法:标准算法(首月<1000剔除)、宽容算法(最多剔除2个月爬坡期)、同周期算法[3][4] 理想汽车表现 - L7标准算法变异系数27.04%(30款中第4),宽容算法降至14.36%[4] - L6前3月交付量2381/12965/23864,剔除前两月后变异系数21.93%[4] - L8/L9标准算法变异系数33.39%/22.64%,涉及跨年因素影响[4] - MEGA变异系数69.2%,为统计车型中倒数第二[4] 竞品对比分析 - 小鹏P7+(8个月)变异系数14.11%,MONA M03(10个月)17.35%,均跨年且剔除首月低销量[3] - 腾势D9标准算法20.74%,剔除首月350后达17.79%(31个月数据)[5] - 问界M9标准算法35.2%(第8位),宽容算法27.66%仍低于理想L7同期25.50%[4] - 问界M7全周期变异系数87.02%,23年9月后仍达52.69%(月均13051)[4][5] 数据异常处理 - 理想L6剔除前两月比小鹏P7+剔除首月更宽容[4] - 极氪/蔚来/比亚迪等品牌车型数据未展示但参与统计[2] - 跨年因素对L8/L9/P7+/M03等车型产生影响[3][4]
理想超充站2881座|截至25年7月16日
理想TOP2· 2025-07-16 14:58
理想超充网络建设进展 - 超充建成总数从2877座增至2881座 [1] - 2025年底目标为4000+座 当前剩余1119座待建 [1] - 年度新增进度达50.77% 时间进度为53.97% 剩余168天需日均建成6.66座以达成目标 [1] 新增超充站点详情 - **福建省福州宏亮商业中心**:城市4C站 配备6个4C充电桩 [1] - **广东省广州新安服务区**:高速服务区5C站 含5个2C桩+1个5C桩 [1] - **贵州省安顺市沪昆高速站点**:高速出入口4C站 配备8个4C桩 [1] - **辽宁省沈阳皇姑601所**:城市4C站 配备6个4C桩 [1] 站点变动情况 - **恢复站点**:江苏常州奥体中心城市2C站 配备8个2C桩 [1] - **减少站点**:广东佛山新智卓产业园城市4C站(原配备6个4C桩) [1] 数据基准 - 统计基准日为2025年7月16日 采用"4C/5C"规格标注充电桩输出功率等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