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文档
香港上市公司开始迷上虚拟货币
投中网· 2025-09-08 06:24
以下文章来源于腾讯财经 ,作者谢照青 腾讯财经 . 腾讯新闻旗下腾讯财经官方账号,在这里读懂财经!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华人圈开启币股联动热潮。 作者丨 谢照青 编辑丨 刘鹏 来源丨 腾讯财经 香港金融圈正在重新叙事,原本疏远于传统金融圈视线的币圈,成为这一轮新叙事的主流 。 稳定币 和 RWA 的 概念 方兴未艾 之时 , DAT 的 风 又从 美国 吹到 了 香港 。 所谓 DAT , 即 Digital Asset Treasury 的 缩写 。 在币圈, DAT 通常指的是持有和管理加密货 币的公司或者实体。在当下的语境中,大多时候 DAT 对应的则是上市公司实体, 其 通过公开市场 购买比特币、以太坊或者 solana 等代币, 业内人士 把 这一动作 称为"屯币 " ,并使 这些 代币 成为公司核心资产,随后上市公司股价随币价涨跌而波动。在传统金融圈,他们 又 这一现象 称 为"币股联动 " 。 "币股联动是过去这段时间香港二级市场和币圈的热词。 " 一位美股上市公司负责人 如是说 ,他的 上市公司已经持有不少比特币。 仅 8 月 27 日一天,他就参加了 8 场在港的活 ...
珀莱雅出手了一家国货彩妆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9-08 06:2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速览投资风口,掌握资本律动。 作者丨 长风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大家好,我是长风。今天给大家带来上周资本市场的专业投研信息。 焦点回顾: 硬科技赛道 ,"国家队"与产业资本成核心力量。 上周,智平方(AI² Robotics)近期完成由深创 投领投的新一轮A系列融资,深创投单家超过亿元投资。据了解,这也是该公司半年以来完成的7轮 数亿级融资中的一轮。此外,中科际联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鲁信创投领投,山东省新动 能、太平科创、基石资本、睿高创投、江苏高产投等知名机构跟投,老股东毅达资本继续加码增持。 大健康赛道,生物制药持续活跃。 上周,轶诺药业完成新一轮融资,康橙投资、张科领弋等机构共 同参与本轮融资。此外,启元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富浙临卓基金领投,弘晖 基金、杭州产投集团及两位专业投资人跟投。 企业服务赛道,企业数字化转型仍是投资主线。 上周,斗象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2亿元桥梁战略轮融 资,由钟鼎资本独家投资。此外,第一财经旗下企业数字增长服务集团应帆科技近日宣布完成亿元级 战略 A 轮融资。此轮投资人涵盖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多元产业投 ...
和暄资本:寻找下一个地平线
投中网· 2025-09-08 06:2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能陪伴伟大企业成长,这就是最好的投资回报。 来源丨 投中网 2025 年 9 月 1 日,地平线的市值已突破 1300 亿港元。 这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其实在 2024 年初地平线刚刚传出 IPO 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被很多人预见了。例如英国商业咨询机构 ION Analytics 曾经追着 热点,发表了一篇行业观察报告。作者认为 " 机器人产业发展史 " 实际上是一部让人失望的历史,因为 " 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科幻电影早在 1920 年代 就出现了,而随后的一百年里人类始终没有追赶上自己的想象力 " 。 而地平线们的出现或许意味着一切正在改变,因为智能驾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最 直接的应用场景之一,象征着我们真的有能力让 " 机器拥有人类一样的大脑 " 。 更重要的是,地平线取得了 " 市场层面 " 的成功。以地平线的发展路径作为参考,在可预期的 2024 年到 2028 年期间,包括智能驾驶、工业机器 人、无人机在内的泛机器人产业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可以达到 7.18% 。作者进一步乐观地认为,这样的增长速度让世界有机会以 " 更快地追赶上 电影里所描绘的梦想 ...
刘强东,“买买买”
投中网· 2025-09-07 07:02
京东产发物流资产收购 - 京东产发联合瑞士合众集团及高瓴支持的Eza Hill收购新加坡4处物流资产 交易价3.06亿新元(约17亿元人民币)[3] - 收购资产包括乌美路工业资产、樟宜南街仓库、裕廊东大厦及班丹大道物流枢纽 总建筑面积186,346平方米[6][7] - 最大资产为班丹大道Senkee物流枢纽 建筑面积87,842平方米 售价1.4亿新元(占交易总额近50%)[7] 高瓴资本深度参与 - 高瓴通过Rava Partners设立的不动产平台Eza Hill参与本次收购[3][9] - 高瓴曾参与京东产发A轮与B轮融资 两轮共计投资15亿美元[3] - 高瓴早年参与京东集团C轮融资 该轮融资额达9.61亿美元[4]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京东近期海外收购包括180亿元收购欧洲零售商CECONOMY及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食品[6] - 物流网络已覆盖19个国家地区 海外员工超2000人[6] - 2024年在马来西亚、越南新增3座海外仓 澳大利亚斥资2.5亿澳元购物流中心[12] - 计划2025年底全球自营海外仓面积实现超100%增长[13] REIT资本运作计划 - 收购资产拟纳入REIT资产池 计划最早2025年新加坡交易所挂牌[10] - 三方共同筹备规模超10亿美元(约72亿元人民币)REIT 为新加坡REIT市场一年来最大新晋基金[10] - REIT化可快速盘活资本 形成"融资-投资-融资"再循环机制[10] 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 - 京东系拥有4家物流相关上市公司:京东物流、达达快送、德邦物流、中国物流资产[13] - 2024年底联合鼎晖募集50亿元物流基金 投资大湾区/长三角90万平方米智慧物流园区[12] - 通过收购佳宝超市将供应链能力从深圳平移到香港 优化大湾区物流配送体系[13]
贵州菜爆火的底层逻辑
投中网· 2025-09-07 07:02
贵州餐饮市场概况 - 贵州菜成为过去两年最火品类 贵州酸汤火锅年增速高达25%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6.5亿 [5] - 贵阳2024年餐饮业营收272.11亿元 其中夜间餐饮营收约190.5亿元 占比高达70% [19] - 2024年贵阳餐饮收入同比增加9.9% 显著高于长沙4.3%的增速 北上广深则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5] 火锅品类优势 - 贵阳为全国人均火锅店数量第一城市 2020年已超越成都重庆 [10] - 2024年大众点评"必吃榜"贵阳上榜28家餐厅中火锅独占11席 [10] - 贵阳火锅消费模式极具性价比 人均消费普遍30-40元 部分低至十几元甚至个位数 [10] 咖啡与精酿市场 - 贵阳660多万常住人口拥有超3000家咖啡馆和1200多家精酿酒吧 [12] - 按人均计算 贵阳咖啡厅密度已超过上海 精酿酒吧密度逼近上海和北京 [12] - 本土咖啡品牌占据70%-80%市场份额 全国前十品牌中仅瑞幸和库迪门店过百 [15] 消费人群特征 - 2024年贵阳常住人口中18-35岁比例达38% 人口结构年轻化 [22] - 2024年贵阳人口净增19.96万人 力压深圳排名全国第一 [22] - 2023年调查显示贵阳人在"愿意花钱取悦自己"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二 [33] 商业环境优势 - 2024年贵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76元 新房均价7,819元/㎡ 房价收入比全国倒数 [24] - 商业监管宽松 店招形式多样 房租和人工成本较低 [26] - 商业密度高 从商场到街边再到地下通道遍布商铺 空铺率低 [26] 本土品牌发展现状 - 本土餐饮以小店、老店和夫妻店为主 形成独立生态 [16] - 贵州本土餐饮品牌外拓取得初步成效 去茶山广东佛山店最高日出4000+杯 大胖刘烙锅北京店国庆排号超5000桌 [40] - 政府政策支持明确 2025年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酿啤酒品牌 构建咖啡全产业链 [34] 品类发展潜力 - 贵阳餐饮品类丰富 除酸汤外还有豆米、豆豉、虾酸等数不尽火锅种类及各种特色小吃 [10] - 烙锅、粉面、奶茶、咖啡、冰浆等品类都有机会跑出全国性品牌 [40] - 贵阳被称为"火锅第一城""咖啡第一城""夜生活第一城" 在吃喝玩乐方面领先 [33]
县城中产的 “最爱”,也卖不动了
投中网· 2025-09-07 07:02
核心观点 - 太平鸟面临连续三年业绩下滑 净利润大幅下降54.61%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逼近警戒线[5] - 公司旗下四大主力品牌全部下滑 门店规模收缩近四成 库存积压与现金流恶化反映经营危机[5][9][10][12][13][16] - 过度依赖IP联名与高速扩张策略导致核心竞争力缺失 增长模式难以为继[29][30][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98亿元 同比减少7.8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1.16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4.61%[9] - 扣非净利润1370.90万元 同比暴跌近八成[5]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由2024年同期1.83亿元转为-2.62亿元[16] - 合同负债0.94亿元 同比下滑48.56% 加盟商预付款从1.2亿元骤降至5252.77万元[13] 品牌表现 - PEACEBIRD女装营收10.60亿元 同比下滑10.45% 自2023年起被男装反超[10] - PEACEBIRD男装营收11.80亿元 同比下降7.42%[10] - LEDIN少女装营收2.33亿元 减少7.18% 连续三年跌幅超20%[5][10] - MINIPEACE童装营收3.77亿元 下降3.73%[10] 运营指标 - 门店总数降至3179家 较2021年高峰期缩减近四成[12] - 2025年上半年净关闭194家门店 其中加盟店净关闭150家[11] - 直营渠道营收14.04亿元 微降0.13% 加盟店渠道营收7.13亿元 同比下降13.63%[12] - 线上渠道营收7.48亿元 同比下降24.58%[13] - 2024年末存货净值17.36亿元 同比增长15.05% 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192天[13] - 2025年6月末存货达15.20亿元 同比增长9.8%[13]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736.23万元[15] 战略转型与历史背景 - 1996年从代加工转型自主品牌 选择休闲男装路线避开竞争[18][19] - 1998年金融危机后转向虚拟经营模式 剥离生产环节专注品牌与设计[20][23][24] - 2001年开辟女装业务 2015年女装收入超过男装[25] - 2008年推出乐町少女装 2011年上线Mini Peace童装[26] - 2017年A股上市 当年女装/男装/少女装/童装收入分别达26.85/25.20/9.48/7.09亿元[26] 扩张与危机 - 2020年采用"疯狂联名+快速上新"策略 与50多个IP联名[29] - 2021年门店突破5000家 营收达109.21亿元创历史新高[29] - 2022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开启大规模关店[31] - 2022-2024年合计净关店1841家 平均每天关闭1.68家[31] - 营收从2021年109.2亿元降至2024年68.02亿元 三年下滑超37%[32] - 净利润从2021年7.13亿元降至2024年2.17亿元 降幅超70%[32]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2月总经理陈红朝辞任 其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9.38%[35] - 2023年10月副总经理厉征辞职[35] - 陈红朝离职后多次减持股份 套现约6亿元 持股比例降至4.75%[35]
一场关于AI能源消耗的隐秘战争
投中网· 2025-09-06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AI交互中礼貌用语的使用导致额外能源消耗,引发资源分配和环保问题的全球性博弈 [6][8][18] 资源分配的全球性博弈 - 用户对AI使用"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每年产生数千万美元额外电费 [6] - 单个token(约4个汉字)处理消耗0.0003度电,含礼貌词的请求使服务器冷却风扇多运行15秒 [9] - ChatGPT日均处理2亿次请求,相当于每秒应对23000个礼貌用语 [9]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4150亿度,相当于为日本供电18天 [9] - 数据中心40%电力用于冷却系统,GPT-3训练消耗300个奥运泳池容量的清水 [9] 环保悖论 - 谷歌称Gemini单次查询碳排放仅0.03克,相当于半杯咖啡的温室气体排放 [11] - 微软称每度电产生1.8升冷却水,试图证明AI环保性 [11] - 弗吉尼亚州数据中心耗电量超过居民用电总和,导致周边河流水温上升3℃及鱼类死亡 [13] - 用户要求"更温暖的语气回复"时,AI需调用情感分析模块,能耗激增27% [13] - 若AI能耗持续增长,2030年需建造200座三峡大坝规模设施满足需求 [14] 破局之道 - OpenAI"星门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15] - Meta将Llama模型推理能耗压缩至训练阶段的1/3 [15] - 全球用户停止使用礼貌用语可使AI系统整体能耗降低18% [17] - 日本公司开发"去礼貌化"插件,过滤冗余词汇后响应速度提升40% [17] - 剑桥团队训练识别隐性需求的AI,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记录预判意图减少交互轮次 [17]
黄仁勋投了个复旦学霸
投中网· 2025-09-06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2021年逆势增长10.5%至4.29万人 触发无人驾驶技术投资热潮[6][8][9] - Nuro公司抓住行业机遇 成为自动驾驶领域估值86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10][20] - 创始人朱佳俊通过技术突破获得资本持续支持 但业务模式经历从造车到技术授权的战略转型[15][20][25] 行业背景与机遇 - 2021年美国汽车行驶总里程下降1%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创2005年以来新高[6] - 短途出行占比显著提升:52%出行距离低于3英里 28%低于1英里[8]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启动60亿美元安全计划 其中7.4亿美元用于安全技术投资[9] - 自动驾驶行业2022年迎来爆发:Cruise估值超300亿美元 Waymo获洛杉矶出租车运营许可[9]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由谷歌Waymo前核心成员朱佳俊和戴夫·弗格森创立 初始资金来自4000万美元遣散费[18] - 融资历程:2018年A轮9200万美元[20] 2019年B轮9.4亿美元达27亿美元估值[20] 2020年C轮达50亿美元估值[20] 2021年D轮达86亿美元估值[20] 2023年E轮2.03亿美元估值调整至60亿美元[10][25] - 累计融资总额23亿美元(约164亿元人民币)[10] 技术产品演进 - 初期选择无人配送物流车差异化路线 第三代产品Nuro载重500磅 时速45英里 配备外部安全气囊[23][26] - 曾投入巨资自研整车:2018年发布R1车型[24] 2021年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生产线[24] - 2022年战略转型为技术授权模式 停止自主造车计划[25] - 现采用英伟达GPU进行数据处理 最新计算模型基于Nvidia Drive AGX Thor平台构建[27] 合作伙伴与商业化 - 早期与Kroger、达美乐披萨、7-Eleven达成区域型合作[25] - 新获产业资本支持:英伟达提供算力基础 Uber计划在2026年后部署2万辆采用Nuro技术的Gravity SUV[27] - 技术合作覆盖自动驾驶卡车领域:2020年收购估值2.5亿美元的Ike公司[24]
50元一晚的酒店,估值570亿
投中网· 2025-09-06 07:04
核心观点 - 廉价酒店品牌OYO通过聚焦下沉市场实现高速增长 即将以80亿美元估值IPO 并计划向高端酒店转型 [5][6][10] 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公司定位为全球廉价酒店之王 旗下拥有22700家酒店和11.9万间客房 平均价格维持在50元/晚 [8] - 采用掠夺性低价策略引发同业争议 但首月入住率即达90% 2023财年首次实现全年净盈利 [8] - 海外市场贡献80%业绩 2017年进入中国后员工超1万人 获得滴滴1亿美元战略投资 [6][8]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4财年净利润达62.3亿卢比(约5亿元人民币) 同比实现盈利扩大 [8] - 近期回购1650亿卢比(134亿元人民币)债务 使2024财年开支削减16% [8] - 曾经历业绩波动:2020财年净亏损1312.2亿卢比(106亿元人民币) 估值从100亿美元峰值降至25亿美元 [21] 战略转型与收购行动 - 通过激进收购推动品牌升级:2019年4.15亿美元收购荷兰Leisure Group 1.3亿美元收购拉斯维加斯赌场酒店 2024年以5.2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Motel 6连锁品牌 [12] - 同步收购大数据公司Danamica(1000万美元)提升房产定价能力 [12] - 计划2026年将高端品牌SUNDAY拓展至30个国家开设100家门店 [13] 创始人背景与发展历程 - 创始人Ritesh Agarwal为彼得·蒂尔奖学金首位印度学员 18岁辍学创业 [18] - 2013年将Oravel Stays升级为OYO 含义为"On Your Own" 灵感源自童年寄宿经历 [19] - 2018年以50亿美元估值成为独角兽 获软银/红杉等10亿美元投资 2019年估值达100亿美元峰值 [20] IPO进展与投资者态度 - 计划2024年11月IPO 目标估值80亿美元(572亿元人民币) [6] - 大股东软银(持股47%)联合花旗/高盛等投行推进 国际投资者建议加速上市进程 [9] - 此次IPO旨在改善品牌形象并支持高端化转型战略 [10][13]
谁在狂买寒武纪?
投中网· 2025-09-05 02:03
公司市值表现 - 寒武纪股价于8月27日短暂超越贵州茅台,并在8月28日总市值达到6643亿元的历史高点[7] - 截至9月2日,寒武纪市值达6192亿元,相当于英特尔市值的77%,超越美的集团和中信证券等大型企业[7] - 公司总市值在A股市场中排名第21位,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7] 股东财富变动 - 创始人陈天石持有29.63%股份,身家达1835亿元,较3月份870亿元财富显著增长[8] - 投资者章建平持股608.63万股,以1480元/股计算市值突破90亿元,实现约60亿元账面浮盈[8][9] - 重仓寒武纪的基金产品净值增长率超60%,最高回报率达85%[9] 财务业绩突破 - 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扭亏为盈[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毛利率达55.93%[11] - 结束连续8年亏损状态(累计亏损55亿元),业绩呈现华丽转身[11] 客户结构与订单情况 - 云端智能芯片订单达1.2万片,创季度历史最高纪录[13] - 互联网客户收入占比从8%提升至22%,商业化进程加速[13] - 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占比85.31%,第一大客户占比超40%[13] 技术产品进展 - 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和Chiplet架构,性能达英伟达A100芯片的80%[15] - 下一代3nm工艺芯片思元690进入测试阶段,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15] - NeuWare软件栈生态拥有超10万开发者,覆盖阿里、腾讯等头部客户[1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69家基金增持的同时119家减持,基金持股总数降至6709.63万股,为近两年低点[18] - 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腾讯、阿里纷纷自研芯片,形成"既合作又竞争"局面[19] - 营收规模29亿元与英伟达(5973亿元)、茅台(910亿元)存在巨大差距[20] - 研发投入4.56亿元,占营收比例15.85%,同比下滑67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