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

搜索文档
从印尼椰岛到横州茉莉园区:解码瑞幸的“原产地集群”战略
凤凰网财经· 2025-09-04 13:28
核心观点 - 供应链能力而非消费需求驱动了消费习惯和行业格局 挪威三文鱼通过低价稳定优质的供应重塑日本生食习惯[1] 瑞幸通过原产地集群供应链重塑中国咖啡茶饮市场[2][3][8] - 现制饮品行业竞争焦点从门店数量转向上游供应链掌控 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构建成本优势和品质壁垒[4][6][7] - 瑞幸咖啡通过全球原产地集群布局形成无法复制的正向循环 大规模采购摊薄成本 终端价格战获取用户 反哺更大规模采购[17][19][21]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6279亿元 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3%[4] - 行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 新品上市15天内被模仿 头部品牌客单价普遍下滑 抖音出现1.9元超低价团购[6] - 2024年现制茶饮门店净减少1.77万家 行业进入大浪淘沙整合期[6] - 竞争维度从价格转向健康属性与营养附加值 成本压力挤压利润空间[6] 瑞幸供应链战略布局 - 在全球构建原产地集群 覆盖巴西及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产区 印尼专属生椰岛 广西横州茉莉花专属产区[8][19] - 巴西签署5年24万吨咖啡采购协议 设立办公室与种植者支持中心 采购量占巴西对华出口总量60%[19][21] - 印尼邦盖群岛未来5年计划采购100万吨高标准椰子[19] - 2024年咖啡生豆进口量占中国总量超40% 居国内第一[21] - 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行业首个轻乳茶标准[27] 供应链带来的竞争优势 - 形成无法复制的正向循环:大规模采购→摊薄成本→支撑价格战→获取用户→反哺采购需求[17] - 通过大规模长期订单锁定成本对冲波动 专属产区直采降低原料成本保障风味一致性[21] - 从采购商转变为标准制定者 在云南提供咖农培训 在巴西提供可持续农场技术支持[25][26] - 橙C美式使瑞幸成为现制饮品渠道最大橙子消耗企业 占比近60% 安岳柠檬消耗规模行业前列[2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生椰拿铁四年累计销量突破12亿杯[2] - 2022年40个新茶饮品牌中含椰子新品占比92.5% 居所有水果之首[2] - 2024年茶饮品牌应用原料达201种 包括羽衣甘蓝/小麦草/栀子花等新奇原料[2] - 原产地节推出阿克苏苹果拿铁/耶加雪菲美式/茉莉花香拿铁等地标产品[14] 行业发展趋势 - 胜负手从"谁先发现"转向"谁能掌控" 需在源头构建高效稳定差异化的供应链体系[35] - 小众原料爆款寿命周期急剧缩短 2024年上半年96个品牌推出1150款新品但缺乏长期认知壁垒[32] - 真正的原料壁垒是对上游稀缺资源的绝对控制与技术定义 而非简单采购合作[30]
3亿押注以太坊,马云在下一盘什么棋?
凤凰网财经· 2025-09-04 13:28
公司背景与历史沿革 - 云锋金融前身为万胜国际证券 1987年登陆港交所 从本土券商逐步发展至行业前列[4] - 2015年马云与虞锋通过云锋基金斥资26.8亿港元入主瑞东集团并借壳更名为云锋金融 成为马云系金融板块重要载体[5] - 马云通过云锋基金间接持有约11%股份 虞锋持股超25%[5] - 2018年公司以39亿港元收购万通保险亚洲60%股权 完成证券、保险、资管三大业务板块布局[7] 战略转型与市场反应 - 2023年9月2日公司斥资4400万美元购入1万枚以太坊(ETH) 引发市场强烈关注[3] - 公告后股价连续两日逆市上扬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39%[11] - 7月15日公司公众号宣布战略投入Web3.0、RWA、数字货币及ESG零碳资产等前沿领域[8] - 重新定位为立足香港、连接大湾区及全球的保险和金融科技集团[8] 业务布局与技术合作 - 选择以太坊因其具备公链平台特性 可支撑保险理赔、债券结算等金融场景的智能合约自动化[13] - 与蚂蚁数科合作投资RWA公链Pharos 由蚂蚁链前CTO张辉带队专注资产上链业务[15] - 持有香港1、4、6、9号全牌照 符合香港金管局8月推出的《稳定币条例》监管要求[14] - 通过HashKey Exchange完成以太坊交易 其独立非执董肖风为HashKey集团核心人物[16] 生态构建与战略愿景 - 拟联动蚂蚁系构建跨境数字金融生态:资产端依托证券/保险业务 支付端通过AlipayHK与WorldFirst 技术端由蚂蚁数科与Pharos支撑[19] - 计划推出链上余额宝、国际数字保险、代币化基金等创新金融产品[19] - 以香港为试验田 借助其国际金融枢纽地位及Web3持牌开放政策 辐射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市场[21] - 目标成为传统金融与Web3之间的桥梁 推动马云系从电商支付向数字金融架构师的战略转型[22]
纯电拐点来了,李斌的坚持有了回报
凤凰网财经· 2025-09-04 13:28
核心观点 - 纯电大三排SUV市场拐点已至 消费者从增程和燃油车转向纯电车型趋势明显 全新ES8预订用户中80%来自增程和燃油车车主[1] - 公司通过体系化能力和技术长期主义建立竞争优势 三大品牌形成协同效应 8月交付数据显示乐道品牌16,434台 蔚来品牌10,525台 萤火虫品牌4,346台[3] - 产品定位精准解决用户痛点 乐道L90上市29天交付破万 创公司交付破万最快纪录 供应链计划10月实现L90单月1.5万台产能 ES8在10月达1万台产能[1][4] 产品表现 - 乐道L90成为20-30万纯电SUV市场前三 萤火虫品牌99天实现交付10,000台 成为高端纯电小车市场第一 仅增加31名销售人员[3] - 新一代ES8预订超预期 供应链全力加产能 计划12月实现单月1.5万台产能[1] - 产品设计针对"坐得下装不下"痛点 利用前备仓和后备箱超大储物空间创新[4] 财务数据 - 2025年二季度交付车辆72,056台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 营收190.1亿元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4] - 三季度交付指引87,000至91,000台 营收指引218.1至228.8亿元 均创公司历史新高[4] 技术战略 - 车电分离可充可换电池租用模式(BaaS)被视为智能电动汽车终极方案 换电网络持续扩展将成为差异化竞争亮点[4] - 智能化建立完整正向研发体系 可同时支持三个品牌高效复用 体系能力体现在供应链协同上[3]
老板电器遭遇增长危机:中报营利双降,渠道端发展受挫
凤凰网财经· 2025-09-04 13: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 分别下降2.58%和6.28% 核心品类增长乏力且新兴品类收入大幅收缩 三大渠道全面承压 多品牌战略成效不彰 高端化形象弱化且子品牌市场反响平淡 [2][3][10][11] 核心品类收入表现 - 吸油烟机和燃气灶合计贡献超七成收入 但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36%和1.11%至22.05亿元和11.56亿元 [4] - 集成灶 蒸箱 烤箱 消毒柜等新兴品类收入大幅下滑 同比跌幅分别为45.24% 37.46% 44.18% 32.07% [4] - 洗碗机 一体机 橱柜三类产品收入实现增长 但具体增幅未披露 [4] - 海外业务收入4364.75万元 同比增长52.12% 但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 对整体业绩拉动有限 [5] 渠道表现 - 精装修渠道新开盘项目同比下降31.8% 公司在该渠道市场份额为24% 同比下滑7.9个百分点 排名从第一降至第二 [6] - 吸油烟机在线下零售额和零售量市占率分别为31.2%和25.3% 同比下滑0.7和0.8个百分点 [7] - 线上渠道吸油烟机零售额市占率为19.6% 排名从第一降至第二 [7] - 应收账款持续攀升 2025年上半年达20.09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三年同比增速分别为8.61% 4.57% 7.84% [7] 品牌与研发策略 - 主品牌"老板"高端化形象弱化 部分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 [10] - 销售费用达12.49亿元 同比增长5.01% 研发费用仅1.59亿元 同比下降10.9% 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的7.86倍 [10] - AI烹饪大模型"食神"未能找到高频刚需应用 功能局限于自动菜谱生成和远程控制 [11] - 子品牌"名气"市场反响平淡 产品缺乏亮点且定价策略区分度不足 盈利能力较弱 [11]
曾经的“国产机皇”,被自己人撕开了最后的体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9-04 04:15
核心观点 - 前Flyme负责人杨颜公开与魅族决裂 指责公司并试图破坏新机销售 反映内部管理混乱和人才流失问题 [1][9][12] - 魅族从市场领导者跌至边缘品牌 市场份额从鼎盛时期降至0.1% 经历多次战略失误和竞争压力 [4][14][20] - 公司被吉利收购后试图通过AI转型和低价策略翻身 但新机延期和品牌信任危机阻碍复苏 [13][21][23] 历史辉煌与衰落 - 2009年魅族M8作为国内首款智能手机上市 五个月销售额突破5亿元 两个月销量达10万台 [5] - 鼎盛时期全国员工超2000人 专卖店出现彻夜排队现象 被称为"国产苹果"和"安卓之光" [4][5][12] - 2015年亏损超10亿元 2018年销量仅948万台同比下滑46% 市场份额降至0.1% [17][18][20] 竞争与战略失误 - 与高通官司重创资金链 2013-2014年MX2等老机型积压数十万台 [15] - 小米以1999元价格和6080万台销量发起价格战 魅族被迫向阿里融资5.9亿美元应对 [15][16] - 2016年陷入"机海战术" 仓促迭代导致质量下滑 Flyme系统被称"BUGme" 售后口碑崩坏 [17][19] 吉利收购与现状 - 2022年吉利旗下星纪时代收购珠海魅族79.09%股权 黄章时代终结 [12][13] - 2024年宣布All in AI 但魅族22系列两度延期从7月推至9月 官方称因13项算法优化 [5][7][21] - 2024年Note16系列最低售价594元 但二季度前五大厂商出货量数据未见魅族 [23][24] 人才与管理问题 - 前员工指出管理层"几乎无人真正懂产品" 核心人才流失殆尽 [12] - 杨颜2011年加入 2018年辞去Flyme总裁 2020年任首席战略官 去年仍展示AI野心 [9] - 收购后人事频繁变动 黄章之弟黄质潘于今年7月回归担任CEO [12] 市场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6900万台同比降4% [24] - 华为以1250万台(18.1%)居首 vivo1190万台(17.3%) OPPO1070万台(15.5%) 小米1040万台(15.1%) 苹果960万台(13.9%) [24] - "其他"厂商合计1380万台(20%) 同比降4.9% 魅族未被单独列出 [24]
满帮营收创新高背后:一边抽佣,一边放贷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23:57
核心观点 - 公司二季度营收创新高但三季度增速预警 商业模式面临根本性挑战 依赖政府退税和高利率金融业务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1][5][12]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32.39亿元创新高 净利润同比大增50.5%至12.65亿元[1] - 货运经纪业务收入11.78亿元(占整体营收36.3%)仅微增1.1%[1] - 三季度营收增速预计骤降至1.3%-4.6% 货运经纪业务利润将下滑[1] 退税依赖风险 - 增值税存在6%税差(公司缴纳9%税率 司机仅提供3%进项发票)长期依赖地方政府退税填补[2] - 2023年一季度退税占货运经纪业务收入66.92% 相当于每100元收入中有近70元来自财政输血[2] - 2025年二季度退税增速放缓 公司通过提升费率转嫁成本 长三角地区300公里订单服务费率从6%飙升至11%[2][5] - 不计货运经纪服务的其他业务增速为23.4%-29.1% 剔除退税后货运经纪业务实际净利润贡献可能不足三成[5] 金融业务风险 - 通过"司机贷""满运贷"等产品向400万货车司机提供借贷服务[6] - 2023-2024年涉及小贷的500余起借贷纠纷中62%实际年利率超过36% 有案例显示表面年化利率30.5%但综合成本突破36%[6] - 采用"货运+金融"捆绑模式 平台既从订单抽取10%-15%佣金又赚取利差 司机每赚100元有近20元流入平台[6] - 2024年增值服务收入4.91亿元但净利润贡献率高达43%[8] -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高利贷""封号"投诉量同比激增180% 福建四川等地出现集体维权事件[8] 运营与竞争压力 - 为弥补货主流失 二季度投入1.2亿元营销费用但新用户增速从35%跌至12%[9] - 司机实际接单率从68%降至52% 大量司机转向区域化小平台[9] - 面临货拉拉"同城货运+新能源车"和滴滴货运"一口价"模式的双重竞争[9] - 2025年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减少18% 但向自动驾驶领域投入1.25亿美元战略投资[9] 监管与调整 - 2025年6月央行对贵州货车帮小贷开出37万元罚单 指其"未告知信息主体即提供不良信息"[8] - 多地法院开始驳回年利率超24%的诉讼请求[8] - 公司取消"封号催收" 上线"分期还款"选项并将年化利率压降至24%以内[10] 盈利能力真相 - 首次披露"非补贴毛利率"指标仅为15.2% 远低于行业预期的25%[12] - 2025年上半年表内贷款余额增长19.28%但利息收入仅占营收12.7% 现金流中40%来自信贷利息[12] - 机构评级出现分化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而高盛下调目标价[12]
关税政策悬了!特朗普放狠话:输官司就废协议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22:39
当地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 1.02% ,标普 500 指数涨 0.51% ,道指跌 0.05%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谷歌涨超 9% ,苹果涨超 3% ,特斯拉涨超 1% , Meta 、亚马 逊、微软微涨,英伟达、英特尔和 AMD 小幅下跌。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跌 0.19%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虎牙涨超 7% ,禾赛科技涨超 3% , 百胜中国、爱奇艺涨超 1% ,理想、京东、阿里巴巴跌超 1% ,小鹏跌超 2% ,蔚来跌约 4% 。 01 贸易协议或作废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三暗示,如果美国法院系统最终裁定其全球关税政策非法,美国与欧 盟、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达成的贸易协议将被废除。 特朗普表示,关税政策赋予他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的影响力——这些协议使美国能够提高对伙 伴国产品的进口关税而不会遭到报复。 他表示,这些协议让美国"有机会再次变得难以置信的富裕"。特朗普说:"如果我们没有赢得那场 诉讼,我们的国家将遭受巨大损失。所有这些协议都已达成,但我想我们将不得不废除它们。" 特朗普称,他的政府最早将在周三请求最高法院尽快就关税问题做出裁决,此前联邦上诉法院裁定 特朗普不应援 ...
三只松鼠上半年遇“盈利坎”:线上引擎增长放缓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13:5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94%至54.78亿元但盈利承压明显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大幅下降52.22%和77.75%主要受坚果原材料成本上涨和线上线下投入成本攀升的双重挤压[1] - 公司通过高端性价比战略在2024年扭转连续四年营收负增长并重回百亿营收规模但利润端仍面临压力核心品类坚果收入负增长传统电商盈利减弱线下分销费用高企若短期无法改善将制约利润修复[1] 产品与成本结构 - 坚果产品收入27.31亿元占比近五成但同比下滑1.03%毛利率下降2.64%至23.91%主要受国际形势导致原料成本上涨影响[2][3] - 烘焙产品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毛利率22.71%提升1.09%综合产品收入13.98亿元大幅增长49.70%毛利率32.01%提升1.53%[3] - 横向对比同行盐津铺子果干果冻品类毛利率下滑1.62%但营收增9.01%洽洽食品坚果类营收降6.98%毛利率降13.95%均受原料涨价影响[3] - OEM采购金额20.2亿元远超原料采购4.55亿元且较上年同期16.76亿元大幅增长代工模式需承担原料与加工双重成本及品控风险[4][5] 渠道与费用分析 - 电商渠道收入占比高但传统平台增速乏力天猫系收入降18.56%京东系微增1.89%抖音系收入14.78亿元占比26.98%增20.75%但增速较上年同期180.73%明显放缓[6][7] - 线上流量费用攀升导致销售费用大增2024年推广费增50.92%2025年上半年增25.11%至7.61亿元[8][9] - 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同比增40.21%但为拓展线下渠道持续投入市场费用若单位成本无法摊薄将推高销售费用率加剧增收不增利矛盾[10]
伊利股份,穿越“奶周期”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13:5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1][5] - 扣非净利润达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创历史最佳半年报业绩 [1][5] - 盈利质量显著提升,完全依靠主营业务调整驱动,未依赖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5]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业务收入361.26亿元,保持行业第一地位 [7]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稳居市场第一 [7][8] - 冷饮业务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市场份额领先 [7][8] - 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达18.1%,跃居市场第一 [8] - 通过金领冠、欣活、倍畅等多元化产品矩阵推动业务均衡增长 [8][9] 渠道战略调整 - 传统经销商体系经过主动梳理,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顶峰期的19923个不再扩张 [11] - 通过合理控制出库降低经销商压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合同负债分别下降44.34%和61.88% [11] - 上半年广告营销费67.57亿元,其中约一半投入终端推广活动 [12] - 新兴渠道(电商/会员店/社区团购)贡献显著,液体乳业务在新渠道占比达30% [12] 行业周期特征 - 奶周期形成源于牧业供给阶段性不平衡,奶牛从出生到产奶存在2-3年滞后周期 [2] - 当前行业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原奶价格呈现弱复苏态势 [12] - 大型乳企通过协议采购价获得成本优势,原奶价格回升时中小乳企成本优势逐渐缩小 [7] 公司战略方向 - 致力于通过新产品推出和渠道建设平滑奶周期影响 [12] - 目标实现全年9%的利润率,并对股东提供不低于净利润70%的分红回报 [12] - 奶粉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直接提升整体业绩 [10]
40年努力清零!雀巢CEO爱上员工被炒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13:58
核心事件概述 - 雀巢CEO洛朗·弗雷克斯因与直接下属存在未披露的办公室恋情违反公司规定被解雇 结束近40年职业生涯 [4][5][10] - 该事件最初经内部投诉后公司调查结果为"毫无根据" 但持续投诉促使董事会启动外部法律顾问调查并最终确认关系属实 [9] - 雀巢董事长保罗·薄凯称解雇是"必要决定" 女方信息未公开 [9][10] 公司经营表现 - 雀巢年销售额持续下滑:2022年944亿瑞士法郎 2023年930亿瑞士法郎 2024年913亿瑞士法郎 [1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442.28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8% 净利润50.65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0.3% [13] - 大中华区销售额24.70亿瑞士法郎同比下滑6.4% [13] - 截至2025年8月底雀巢股价较CEO上任时累计下跌17% [14] 行业同类案例 - 2019年麦当劳CEO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因"工作场所不适当调情"被解雇 [16] - 2023年9月英国石油公司(BP)CEO因未披露办公室恋情辞职 [18] - 2024年9月美国诺福克南部铁路公司CEO因未按政策披露与首席法律官恋情被解雇 [19] 企业治理与风险 - 发达国家对职场骚扰和歧视界定严格 员工诉讼门槛低且赔偿金额高 办公室恋情尤其权力不对等关系属法律高风险区 [20] - 上下级恋情易被认定为潜在胁迫 即使自愿恋爱关系破裂后也可能引发性骚扰或报复性解雇诉讼 [20] - 平级恋情可能引发其他员工不公平感投诉 直接破坏企业核心文化"职场公平" [21][22] - 恋情不确定性(如关系破裂或出轨)给公司带来巨大声誉风险 尤其涉及核心管理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