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V

搜索文档
重组新规后首单!海光信息吸收合并第一大股东中科曙光
梧桐树下V· 2025-05-25 14:34
公司重组公告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于2025年5月25日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计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此次重组是证监会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1] - 两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 [1] -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7.96% [1][2] 公司基本情况 海光信息 - 注册地天津,2022年8月12日科创板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总股本23.2434亿股,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 - 截至5月24日收盘价136.13元/股,总市值3164.12亿元 [2] - 2024年营收91.62亿元,扣非净利润18.16亿元 [2] 中科曙光 - 注册地天津,办公地北京,2014年11月6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研发及制造 [2] - 总股本14.632亿股,控股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6797% [2]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 - 截至5月24日收盘价61.90元/股,总市值905.72亿元 [2] - 2024年营收131.48亿元,扣非净利润13.72亿元 [2] 关联公司情况 - 中科曙光控股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还持有寒武纪15.73%股份 [3] 重组新规要点 - 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 [4] - 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 [5]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 [5] - 完善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5] -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施"反向挂钩"机制 [5] 市场影响 - 该重组案例是重组新规实施后8天内推出的首个案例 [6] - 该案例的具体约定和审核尺度将对市场产生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6][7]
股权投资学习笔记(221页)
梧桐树下V· 2025-05-25 14:34
书籍概述 - 《私募股权投资手册》全书约11万字 划分为五大章节 涵盖从尽职调查到对赌与回购的全流程内容 [3][6] - 书籍采用理论结合案例的编写方式 包含大量实操案例和示范性条款 如浑水公司尽调"七板斧"等 [10][16] - 配套资源包括线上课程《私募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基金退出阶段常见纠纷》及定制笔记本 [29] 章节核心内容 第一章 尽职调查 - 系统介绍业务尽调"四核"框架:业务和产品、细分行业、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 每个层面有不同侧重点 [7] - 财务尽调采用"五定"方法 法律尽调采用"六维"体系 形成完整尽调流程 [7] - 引用浑水公司尽调"七板斧"案例 包括查阅资料、查关联方、实地调研等7项标准化操作 [10] 第二章 风险防控 - 分类梳理三类业务风险、四类财务风险、十类法律风险 以及估值风险与缓释措施 [10] - 通过四个案例详解商业逻辑自洽性 解决逻辑局限性、真实性、合法性问题 [10][11] - 股东核查部分分析子公司股权调整、利益输送、突击入股三个IPO问询高频问题 [13] 第三章 投资协议 - 详解8大类30个关键条款 包括估值调整、反稀释、强制出售权等条款的实践应用 [16][18] - 提供示范性条款模板 如估值调整条款可设置业绩下调幅度弹性机制 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 [16] 第四章 对赌条款设计 - 从对赌主体、条件、回购期限等六个维度构建对赌框架 结合上市申报要求分析条款有效性 [20][22] - 引用证监会《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 明确对赌协议清理的四种例外情形 [22] - 案例分析艾力斯科创板上市案例 说明特殊权利中止/恢复条款的实务处理方式 [22] 第五章 对赌与回购争议 - 解析七类典型争议问题 包括现金补偿与股权回购并存时的裁判思路 [23][25] - 通过法院裁判案例 系统研究对赌条件约定不明时的司法认定标准 [23] - 对比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回购争议的不同处理逻辑 如"恶意促成回购"的认定标准 [22][25]
又一A股审计“自爆”!23年IPO上市,次年就财务造假?
梧桐树下V· 2025-05-25 08:53
核心观点 - 田野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存在财务造假嫌疑 [1][10][13] - 公司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1.54%,且存在虚增采购、应收账款真实性存疑等问题 [4][8][9][11] - 公司面临退市风险,因触及北交所上市规则关于内控缺陷的规定 [14][17] 财务数据修正 - 2024年修正后净利润为965.47万元,较修正前减少1,893.05万元,减幅66.22% [2] - 修正后营业收入为4.935亿元,同比增7.34%,但利润总额同比下滑61.13% [4] - 扣非净利润仅601.07万元,同比下滑71.54%,毛利率从21.68%降至20.52% [9] 上市后业绩表现 - 2023年2月上市后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57.87%,2024年再下滑71.54% [7][8][9] - 上市前(2019-2022年)年均净利润约3,000-6,500万元,2024年已不足千万元 [7] 审计问题详情 1. **销售端问题** - 涉及1,602万元营业收入及1,950万元应收账款无法验证商业合理性 [10] 2. **采购端问题** - 虚增采购855万元,部分供应商存在异常资金往来 [11] - 子公司农业公司虚构肥料采购533万元用于走账 [13][15] 3. **投资端问题** - 对嘉兴方富宏熙2,582万元投资存在大股东未出资、股权未过户等问题 [12][16] 内部控制缺陷 1. **采购内控失效** - 管理层凌驾内控之上,存在提前付款、无供应商评选等问题 [14][15] 2. **投资管理缺陷** - 对关联方投资未履行必要程序 [16] 3. **会计差错未更正** - 前期财务报表存在未更正差错 [17]
并购业务为什么难做?看了这篇就知道了
梧桐树下V· 2025-05-25 08:53
A股IPO与并购重组趋势 - 2024年A股仅完成100家IPO上市,为近十年最低水平,显示IPO市场显著收紧 [1] - 在IPO收紧背景下,拟上市企业、撤回材料企业及辅导期企业加速转向并购重组作为替代资本化路径 [1] - 2025年各行业公司及央国企专业化整合进程加快,并购重组活动进入加速期 [1]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内容框架 - 手册共342页、17.3万字,覆盖11个章节,从买方、卖方及中介机构视角系统梳理并购全流程操作要点 [3] - 基础内容模块包括并购目的、支付方式、融资安排等核心概念,以及操作流程中的协议签署、中介机构选择等实务环节 [4] - 尽职调查模块详细列出业务与技术、财务与会计、组织结构等8类尽调对象,强调线下调查与资料复核程序 [4][11] 并购重组核心操作要点 - 方案设计需综合并购比例、操作周期、业绩对赌(含6项对赌条款设计)、终止条件等要素,强调分阶段实施以降低风险 [17][12][14] - 交易作价模块归纳4种作价方式(净资产/评估/差异化/其他)及3种评估方法(资产基础法/收益折现法/市场比较法) [18] - 支付方式分析现金、股份、零收购等模式的优缺点,配套股权融资、信托融资等3类融资安排案例 [22] 上市公司并购专项实务 - 上市公司收购方式包括要约收购(含期限流程与监管要点)、协议收购、间接收购等5类,均附案例解析 [27] - 反收购策略通过毒丸计划等案例展示,重大资产重组模块聚焦股份锁定期安排(分期解锁设计)与业绩补偿机制 [28][29] - 税务处理涵盖企业所得税特殊性处理、资产/股权收购税务筹划等7类重组相关税种操作规范 [6] 并购全流程风险控制 - 财务规范可行性评估为并购前首要考量,需测算规范成本与时间(如军工企业虚开发票案例显示2年审计周期延迟风险) [11] - 谈判策略模块强调情报收集、地点选择、开局技巧及攻守策略,整合阶段需解决团队融合与文化冲突问题 [25][30] - 政府补助政策(如财政返投)及股东套现安排等现实纠纷点需在交易前明确 [13]
31个跨界并购案例背后的问题与思考
梧桐树下V· 2025-05-23 15:32
"并购六条"等新政发布后,并购一直是大家的热议话题。同时,跨界并购市场热度也是居高不下!因 此, 如今的跨界并购市场,在规则驱动下呈现出不少新动向: 44444、、、、、88888家家家家家标标标标标的的的的的曾曾曾曾曾终终终终终止止止止止IIIIIPPPPPOOOOO或或或或或处处处处处于于于于于辅辅辅辅辅导导导导导阶阶阶阶阶段段段段段 31家跨界并购标的中,有7家为IPO终止或IPO辅导企业,如粤宏远A收购的博创智能于2024 年6月科创板IPO终止;中核科技收购的中核西仪于2023年3月科创板IPO终止。值得一提的 是,上述IPO撤材料企业到上市公司披露收购,大部分都不到一年时间。 55555、、、、、上上上上上市市市市市公公公公公司司司司司普普普普普遍遍遍遍遍属属属属属于于于于于传传传传传统统统统统行行行行行业业业业业且且且且且业业业业业绩绩绩绩绩承承承承承压压压压压 11111、、、、、大大大大大部部部部部分分分分分上上上上上市市市市市公公公公公司司司司司买买买买买方方方方方运运运运运作作作作作规规规规规范范范范范 根据并购六条,支持跨行业收购前提是收购方上市公司必须是"运作规范",31家跨界收购的 ...
央行、外汇局: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
梧桐树下V· 2025-05-23 15:32
政策背景与起草目的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通知》旨在统一本外币跨境资金管理政策,提升境内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3] - 现行政策存在人民币与外币管理不统一、登记时限不灵活等问题,需结合证监会备案制改革同步更新汇兑管理规则 [4] - 政策优化基于54号文实施10年来的市场反馈,支持企业高效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4] 核心政策内容 资金调回与账户管理 - 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原则上应汇回境内,可选择外币或人民币形式调回 [1][5] - 外币调回资金可通过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人民币调回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1][5] - H股"全流通"分红款需在境内以人民币形式派发 [1][5] 外汇与资金使用便利化 - 外币调回资金可自主结汇使用,上市主体可自主选择银行或券商办理外汇风险管理及套期保值交易 [5] - 境外发行可转债转为股票需办理外债变更登记,非参与型优先股参照外债管理规定执行 [8][11] 登记程序简化 - 境外上市相关登记由外汇局办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企业回购、股东增持除外) [1][6] - 发行上市及增发登记时限从15个工作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减持登记时限调整为减持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 [6] - 企业信息变更、股权结构变化等登记时限要求放宽 [6] 特殊情形管理 资金留存境外 - 若企业已取得发改、商务等部门批复文件,募集资金可留存境外用于直接投资、境外放款等业务 [6][10] - 留存境外资金需符合跨境资金管理规定,且用途需与招股文件披露内容一致 [10][11] H股"全流通"专项安排 - 相关资金划转需通过中国结算专用外汇账户(代码2417)完成,分红款由中国结算在境内以人民币直接派发 [17][18] - 境内证券公司需向中国结算报送逐笔涉外收付信息及业务编号 [19] 监管与合规要求 - 金融机构需严格审核业务真实性,履行反洗钱义务并保存相关材料备查 [20] - 违规行为将面临整改、监管谈话等处罚措施,严重者依据《外汇管理条例》处罚 [22]
国泰海通、会所被通报批评,2保代3注会被拉黑6个月,律所及3律师被书面警示,发行人被拉黑1年
梧桐树下V· 2025-05-23 15:32
中鼎恒盛IPO违规事件核心观点 - 中鼎恒盛及其高管、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北京海润天睿律所因IPO申报过程中多项违规行为被深交所纪律处分或监管警示 [1][2][3][4][5][6] - 公司存在财务内控重大缺陷、研发费用核算不规范、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未完整披露对赌协议等核心问题 [3][8][9][10][11][14] - 保荐机构及审计机构对财务数据异常、资金流向核查不到位,法律服务机构对股东资金来源核查失职 [4][5][6][13][22][23] 中鼎恒盛违规行为 - **财务内控缺陷**:2020年母公司单体报表资产总额理账前后差异率达43%,净资产差异率3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差异率分别为20%和24% [9] - **研发费用问题**:2022年研发费用1220.68万元中,70%项目存在研发信息不匹配、领料单据不规范及样机会计处理缺失 [10] - **收入确认问题**:2021-2022年涉及未完整发货即确认收入金额达230万元和2823.75万元,部分验收单为复印件或未盖章 [11][12] - **资金占用与披露缺失**:实际控制人罗克钦、杨瑞杰占用资金6754.31万元,其中300万元通过间接股东张某循环出资 [13][22] 中介机构违规行为 国泰海通证券 - 未发现财务数据理账差异,对研发费用内控有效性核查不充分 [4][9][10] - 遗漏核查关键人员1100.60万元资金流水,未督促完整披露对赌协议特殊条款 [13][14] - 保荐代表人贾超、陈金科被暂停执业6个月,机构被通报批评 [4][16]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 未审慎核查存货理账依据(1.84亿元存货部分单据为后补)、研发样机会计处理 [6][9][10] - 签字注册会计师陈莲、崔芳林、陈凯被暂停执业6个月,机构被通报批评 [6][29] 北京海润天睿律所 - 未核查实际控制人资金流向及新增股东张某600万元出资来源(占股40%) [5][22][23] - 签字律师唐申秋、侯为满、孙睿被书面警示 [23][25] 处罚措施 - 中鼎恒盛被禁止提交上市申请文件1年(2025年5月23日至2026年5月22日),实控人及财务总监被公开谴责 [3][20] - 中介机构相关责任人执业资格受限6个月,违规记录将通报证监会并记入诚信档案 [4][6][16][23]
濒临退市的A股公司,2亿卖了控股权,接盘方无实控人
梧桐树下V· 2025-05-23 02:48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蔡南桂、唐霖拟向海南雅亿转让14.16%股份(24,912,205股),作价8元/股,总金额1.99亿元 [1] - 转让后原控股股东放弃剩余股份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雅亿,由于海南雅亿无实际控制人,公司将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 - 权益变动后蔡南桂持股比例从51.15%降至38.36%,唐霖从5.47%降至4.10%,海南雅亿获得14.16%股份及表决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15.15%,净利润-3314.56万元同比下降447.67% [2][3] - 扣非净利润-3349.96万元同比下降1275.2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86万元同比下降208.83% [3] - 基本每股收益-0.1883元同比下降447.4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0% [3] - 因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3] 业绩预告违规 - 公司1月预告2024年净利润450-650万元,实际亏损3314.56万元,盈亏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5] - 未及时披露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公告,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4][5] - 董事长蔡南桂、财务总监高京、董秘张旭被认定未勤勉尽责 [5] 收购方背景 - 海南雅亿成立于2025年5月15日,专为本次交易设立,尚无实际业务经营 [6] - 股权结构为海南雅亿共创科技(15%)、陈展生(25%)、北京企通富源(60%) [8] - 决策机制要求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投资决策需2/3委员通过,无实际控制人 [8]
每一家出海企业都要考虑的121个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5-23 02:48
中国企业出海核心观点 - 2025年后出海将成为企业"必答题",因海外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1] - 当前出海面临贸易战、关税壁垒和逆全球化等高风险环境[1] -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涵盖9大章节332页内容[3] 出海股权架构设计 - 第二章通过三张架构图解析出海股权搭建逻辑,典型案例采用BVI-开曼-夹层BVI-香港-境内主体的多层架构[9] - 夹层BVI公司设计便于未来业务板块剥离,可直接出售夹层公司而保留香港公司[10][13] - 境内自然人需通过37号文登记设立BVI公司,再共同持股开曼公司作为上市主体[12] 境外投资审批流程 - 第三章详细列明审批三步曲:发改委备案/核准→商务部备案→银行外汇登记[15] - 需额外关注反垄断申报、国家安全审查及国资监管(针对央国企)[17] - 外债登记实行审核制,2023年发改委56号令将VIE架构纳入管理范围[19] 交易结构与法律条款 - 第五章解析投资意向书、投资协议等文件,含交易结构安排、分手费设置等22项关键条款[21] - 重点条款包括陈述与保证条款、承诺条款、协议解除赔偿条款等法律约束性内容[21][24] 合规管理框架 - 第七章提出"合规六步曲"方法论:定原则→画场景→定岗位→搭流程→识义务→写制度[26] - 制度制定需结合企业价值观、管理需求与外部法规,参考模板但避免生搬硬套[29] 热门出海目的地分析 - 第九章聚焦5个热门国家,以阿联酋为例: - 经济结构:能源出口占40%,机械设备进口占35%,中阿贸易中原油进口达266亿美元[31][34] - 法律体系:民事法与伊斯兰法双轨并行,联邦与地方政府行政独立[34][35] - 优劣势:区位优势显著但经济依赖石油,面临地缘政治和水资源短缺挑战[34]
艾芬达IPO:技术创新驱动营收破10亿,智能制造助力抢占发展先机
梧桐树下V· 2025-05-23 02:48
IPO审核进展 - 江西艾芬达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审核程序已恢复常态,此前因财务数据更新至2024年度而暂时中止 [1] - 公司2024年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 [1]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电热毛巾架行业领军企业,与翠丰集团、欧倍德等国际建材巨头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4] - 在毛巾架领域深耕近20年,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矩阵,拥有736项境内外专利(含87项发明专利) [2][3] - 自主研发自动扩管技术和炉体式钎焊焊接系统,攻克传统焊接技术难题,产品耐压强度大幅提升且表面零瑕疵 [3]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分别为2526.51万元、2930.54万元、3334.08万元 [3]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推出水暖、电暖毛巾架及智能产品系列,具备智能联网、精准控温、APP远程控制等功能 [2] - 研发新一代外置加热装置,实现即热式对流循环,比传统加热棒升温更快且节能 [2] - 2022年毛巾架销量超140万套,是欧洲暖通市场主要供应商之一 [4] - 作为主编单位起草国内首个电热毛巾架团体标准《电热毛巾架》,具备行业话语权 [4]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5.57亿元增长至10.5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2.15%,2024年同比增幅26.44% [4][5] - 扣非净利润从2020年1477万元跃升至2024年1.2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28.56%,2024年同比增幅46.01%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4亿元,连续三年维持亿元量级,现金流对净利润覆盖倍数1.03倍 [5] 智能制造与运营效率 - 建成国内首条电热毛巾架智能无人生产线,获江西省"数智工厂"认证和制造业数字化L7级认证 [6] - 2020-2024年综合毛利率从20.84%提升至27.34%,2024年存货周转率3.85次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市场战略布局 - 深耕欧洲核心市场(英国、德国、意大利)近二十年,同时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哈萨克斯坦、波兰) [7] - 国内布局南方非集中供暖区域,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双渠道发展,与富力集团、世茂等房企达成战略合作 [7] - 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迭代,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柔性生产中的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