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报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苏超”带动服务业用电量比增9.3%
中国电力报· 2025-06-20 05:1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赛一个月吸引逾25万人次现场观赛[1] - 5月10日至6月15日全省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其中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用电量增长8.9%[1] - 体育组织用电量猛增18.5%,体育用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5%[1] 餐饮消费增长 - 赛事期间江苏省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快餐服务用电量增长11.2%,饮品店用电量增长8.1%[2] - 酒吧等非正餐服务用电量增速达15.1%[2] - 足球盛宴与美食美酒结合拉动餐饮消费持续高涨[2] 住宿业需求激增 - 截至6月14日江苏全省住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2] - 端午假期徐州酒店订单量激增99%[2] - 外地球迷涌入为主场城市住宿业带来黄金期[2] 文旅消费联动 - 赛事期间全省旅游景区用电量同比增长7.1%[2] - 第三轮6个主场城市通过银联异地渠道实现的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2] - 文旅部门推出观赛旅游套餐等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2] 零售行业受益 - 赛事带动全省综合零售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3] - 球迷和游客观赛之余购物需求增加[3] - 赛场热情向多场景消费活力延伸[3]
中广核海上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474万千瓦
中国电力报· 2025-06-20 02:1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拓展海上清洁能源应用场景,已打造近20个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47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48亿千瓦时,能够满足超800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 [1] - 公司创新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在山东建成中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中广核莱州304兆瓦海上风电项目 [1] - 公司已累计打造水上、海上、陆地融合发展项目50余个 [2] 可持续发展模式 - 公司积极探索海洋清洁能源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努力构建"蓝色能源+海上粮仓"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1] - 公司开创了"蓝色海洋+海上粮仓"的共生模式,通过风机桩基与养殖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以渔促电、以电养渔"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公司持续探索商业模式向自然受益转型,以共享发展理念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2] 生态保护实践 - 公司形成了"共生、互生、再生"的海洋生态保护理念,在多个核电基地周边海域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 [2] - 公司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周边海域建立珊瑚保育区,累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石珊瑚种类15种,确保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自然稳定 [2] - 法国绿色海洋研究院发布《中广核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阐述公司海上清洁能源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协同共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 [2]
积极探索动态电价体系有效削峰填谷
中国电力报· 2025-06-20 00:40
电力系统动态电价机制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可再生能源并网导致电力系统面临高峰用电需求和日间净负荷波动的双重挑战[1] - 现行静态分时电价机制无法充分反映电网短期供需波动[1] - 2021年国家发改委推动分时电价政策后,各省尖峰电价仍采用固定时段和预设价格[1] 动态尖峰电价特点 - 无预设起始时刻,根据电网实时供需情况动态触发[2] - 通过提前通知用户启用高价时段实现用电曲线重塑[2] - 美国实践显示典型机制包括:日前预测触发(多数)、数小时前通知(少数)、冬夏两季执行(多数)或全年执行(少数)[3] - 美国采用"定时定价"(固定时段)或"定价不定时"(任意时段)模式,每年最多启用10-20次,单次持续数小时[3] 国内实践与潜力 - 江苏、安徽、广东等地2022年试点基于天气预报的"改良版"尖峰电价[4] - 当前仅大型工商业用户直接受电力现货市场影响,多数用户仍采用静态分时电价[4] - 动态机制可挖掘需求响应潜力,在电力紧张时避免启用高价发电资源或有序用电[4] 国际经验参考 - 美国动态电价触发条件包括:极端天气、电力日前市场、高净负荷、电网拥堵、系统安全警报等[3] - 监管部门限制电力公司年启用次数(10-20次)和单日启用频率(1次/天)[3]
中企获全球首张自清洁光伏组件认证!
中国电力报· 2025-06-19 11:01
行业趋势 - 光伏行业竞争核心从"单点成本"转向"系统效率"和"全周期运维能力",功能性涂层技术成为提升组件全生命周期价值的关键路径之一 [1] - 光伏产业进入从"拼成本"向"提效率"和"强性能"的关键跃迁期,材料科学进步驱动下一代组件升级 [4] 合作与技术突破 - 晶澳科技与希森美克签署联合开发协议,获得全球首张自清洁组件认证证书,标志高性能功能涂层将规模化应用 [1] - 合作聚焦三大技术方向:提升光学透过率、构建低附着自清洁界面、增强环境耐久性 [4][5] - 自清洁组件实测反射率损失较常规双镀组件减少5%,适用于强沙尘和普通环境 [5] 技术细节 - 采用"超亲水+抗静电"纳米结构设计,抑制灰尘静电吸附,实现"雨洗即净、干天也洁",降低人工清洗频率 [5] - 涂层体系通过紫外老化、盐雾腐蚀等测试,满足户外使用5年以上工业标准 [5][6] - 纳米涂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具备超亲水、抗静电、耐酸腐蚀功能,提升发电效率和运维便利性 [6] 应用与推广 - 涂层方案适用于新组件制造和老组件升级,适配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顶、沿海滩涂等复杂场景 [7] - 双方将联合推动光伏功能涂层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解决行业无性能评估、无标准接口等痛点 [6] - 希森美克加速场景验证、系统集成和智能制造协同攻关,推动组件向更高效率、更低维护方向演进 [7]
风电/光伏配储!中国能建海投中亚再落子
中国电力报· 2025-06-19 09:42
中亚地区新能源投资布局 - 公司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签署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300兆瓦光伏配储项目购电协议及卡拉干达州500兆瓦风电配储项目股东协议 [2] -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总投资6.67亿美元,是中亚地区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及"一带一路"框架内最大光伏项目 [3] - 奥兹和洛奇储能项目总投资约2.8亿美元,是乌兹别克斯坦首批外商投资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已于2024年投入运营 [4]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撒马尔罕水泥项目年均生产水泥约300万吨,是中亚地区单条产能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水泥生产线 [4]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签署中亚氢能科研创新备忘录,将建立科研中心聚焦电解水制氢及固态储氢技术 [6] - 公司海外投资决策总金额超500亿元人民币,其中80%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5] 社会效益与区域影响 - 公司在中亚地区通过绿色能源项目创造数千人次就业岗位,显著降低化石能源消耗 [6] - 组织校园援建、科普参观、实习培训等融合活动上百次,获得属地政府和民众认可 [6] - 图尔克斯坦州300兆瓦光储项目是哈萨克斯坦首个光伏配储项目,将提升当地电力系统稳定性 [5]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公司作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海外投资主要平台,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3] - 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发展规划,持续擦亮中国能建品牌 [2] - 未来将在文化融合、ESG理念践行等方面持续发力 [7]
超300亿美元!投资持续加大
中国电力报· 2025-06-19 01:25
行业政策与标准 - 国家能源局征集以水电为基础,带动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3] - 建筑材料、火力发电、物流三个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国家标准于6月起正式实施 [3] - 陕西省出台方案支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将其分为发电类、负荷类和独立储能类资源三类 [6] 国内能源项目进展 - 国内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招远4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2] - 华电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开工,规划装机容量250兆瓦,建成后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7.56万吨 [4] - 贵州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达315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39.5%,成为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 [7] 企业合作与投资 - 中国石油与哈方签署多项能源合作协议,涉及炼厂扩建、尿素项目及天然气领域合作,以扩大在哈能源业务 [3] - 我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累计超过300亿美元,合作领域包括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及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7] 地方能源发展动态 - 2021年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绿电3794亿千瓦时,交易绿证2.49亿个(折合电量2490亿千瓦时) [6] - 湖南省出台氢能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集聚骨干企业10家左右,形成"一港两廊多区"发展格局 [6] 国际能源事件 - 马来西亚总理表示坚决抵制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对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干扰 [7] - 厄瓜多尔主要输油管道"厄瓜多尔输油管道系统"发生破裂,暂停原油输送 [7]
中企承建!哈萨克斯坦1700兆瓦清洁能源项目加速推进
中国电力报· 2025-06-18 10:11
哈萨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合作进展 - 哈萨克斯坦在建可再生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700兆瓦,涵盖太阳能、风能及配套储能等领域 [1][3] - 中企参与的30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哈萨克斯坦推进 [3] 中哈能源合作协议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哈方签署战略协议,涉及本地化生产、研发中心及脱碳基金 [3] - 中国南方电网与哈方合作推进高压直流输电、数字能源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3] - 华为哈萨克斯坦分部与哈方合作聚焦能源数字化转型与网络安全 [3] - 中能建海外投资签署图尔克斯坦州300兆瓦光伏配储项目购电协议及卡拉干达州500兆瓦风电配储股东协议 [3] - 中国石油化工与哈方加强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合作 [3] 论坛背景与目标 - 中亚—中国能源论坛旨在深化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及中亚国家在能源转型领域的技术与投资合作 [4] - 论坛主题包括实现能源数字化与可持续工业发展 [4]
变量下的工商业储能如何破局?
中国电力报· 2025-06-18 02:4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峰谷价差收窄、市场交易规则调整对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1] - 2024年全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达2.95吉瓦/7.02吉瓦时,行业企业数量超20万家,市场需求呈现爆发态势 [1] 技术竞争格局 - 远景科技集团通过"内循环+外循环"双圈模式,以软件能力实现需量优化与虚拟电厂交易策略制定 [2] - 宁德时代2024年储能业务营收达572.9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6.84%,推出液冷储能系统将电芯衰减率降低30% [2] - 比亚迪刀片电池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达12000次,自产电芯优势形成从材料研发到系统集成的技术闭环 [2] - 远景电芯12000次循环寿命数据基于全球30吉瓦时交付量实证,实现温度场控制精度提升与宽温域运行能力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5.14%,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3] - 比亚迪工商业储能产品MC Cube具有智能运维、高适配性等特点,满足多场景应用 [3] 软件与生态构建 - 远景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连接全球3.24亿台智能设备和788吉瓦能源资产,发电功率预测与负荷预测技术获南网大赛双料冠军 [4] - 阳光电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iSolarCloud系统通过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架构实现全场景能源终端统一管理 [4] - 海博思创虚拟电厂管理系统整合分布式储能资源提升用户收益确定性 [4] - 远景推出EGC微网协同控制器统一管理光伏、储能、充电站等设备 [7] - 华为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在多地工业园区落地 [7] - 亿纬锂能与地产企业合作将储能嵌入商业楼宇微电网 [7] 商业模式创新 - 远景"益企储"计划将融资利率从行业平均8%压降至4.5%,设计资产证券化退出通道 [6] - 宁德时代增资先阳新能源至持股比例99.5051%,疏通工商业光储项目开发模式 [6] - 林洋能源"能源托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周期服务实现收益共享 [6] 全球化布局 - 远景在欧洲以软硬件一体化方案进入高端市场 [9] - 华为数字能源在欧洲推出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进入德国、英国市场 [10] - 宁德时代在北美布局集成基地,德国工厂产能提升并获得大众汽车集团双认证 [10] - 比亚迪储能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 [10] 行业展望 - 工商业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2025年全国新增装机有望突破5吉瓦 [11]
山东能源监管办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7 02:38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强化改革措施,推动建立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体系 [1] - 新政策提出"五化"目标(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包含14项重点任务和38条具体措施,计划到2029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8] - 政策内涵从"用上电"向"用好电"延伸,新增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内容,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9] 办电便捷化措施 - 扩大"三零"服务范围至160千瓦及以下全量民营经济组织,包括农民合作社、民营企业等新增对象 [10] - 优化35千伏及以上用户办电时限规定,不再强制执行10千伏项目相同标准 [10] - 推行水电气网线上联合申请、线下联合服务,推进电力外线工程审批流程优化 [10] - 要求供电企业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供电方案制定、竣工检验等环节,提供24小时人工智能客服 [10] 供电质量提升 - 要求供电企业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老旧小区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配电网建设改造资金 [11] - 加强配电网主动运维,推广无人机巡检模式,完善停电监控和自愈控制策略 [12] - 建立供电可靠性奖惩机制,按年度发布区域供电可靠性管理奖惩结果 [12] - 严格执行频繁停电管控标准(一年内停电不超过5次,连续60天不超过3次) [12] 绿色用电推进 - 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公开 [13] - 供电企业需建立绿证宣传推广机制,鼓励重点用能单位购买绿证和使用绿电 [13] - 推广充电桩报装"以函代证""一小区一证明"等便捷服务 [13] - 提供免费电能监测、能效诊断等公共服务,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延伸 [13] 普惠服务保障 - 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 [14] - 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正式用电设施纳入竣工联合验收范围,作为交房必要条件 [14] - 供电企业需常态开展民生供电设施状态监测,协助非直供电小区设备隐患排查 [14] - 严格禁止未经合同约定强制用户预付电费,居民小区集中停电需提前报告主管部门 [14] 监管协同机制 - 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开展"获得电力"提升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履行中央监管职责 [15] - 完善用户投诉处理制度,建立投诉转办和协同联办机制 [15] - 供电企业需定期梳理用电投诉并分析改进措施,报送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 [15] 地方实施成效 - 山东省10千伏普通用户和低压居民用户电网环节办电时间分别压减至11个和3个工作日,达到全国最优水平 [4] - 2024年济南、青岛户均停电时间分别压减至0.567小时和0.85小时,处于国内主要城市第一梯队 [7] - 山东省建立非直供电小区改造多方共担资金机制,2025年16市全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5]
南方能源监管局局长郑毅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7 02:38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新增14项任务38条具体措施 聚焦办电便捷化 供电高质化 用电绿色化 服务普适化 监管协同化改革 目标到2029年巩固"获得电力"国际竞争优势并提升群众满意度 [1][3] 监管体系优化 - 明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 保持三位一体责任链条 指导基层解决群众办电用电"急难愁盼"问题 [5] -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需开展横向多维度协同和纵向穿透式监管 建立12398投诉转办和协同联办机制 压实供电企业"一口对外 首问负责"工作机制 [6] - 建立全场景数字化监管平台和联动培训机制 打破信息孤岛并构建上下贯通 横纵协同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7] 办电服务升级 - 用电容量小于160千瓦的各类民营经济组织全部纳入"三零"服务(零上门 零审批 零投资) 推行契约接电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用电需求 [8] - 无电力外线工程低压非居民用户办电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推动线上办电功能实现"全程网办"和"一次都不跑" [9] - 扩大"电水气网"联合办理服务范围 推出"销户+退费"等组合套餐 建立跨省办电服务机制解决"多头跑"问题 [10] 供电质量提升 - 完善频繁停电全链条治理 引入群众监督机制作为检验标准 建立供电可靠性奖惩机制 [11] - 构建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 推行"一停多用"减少重复停电 建设资金向农村 老旧小区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 [12] 绿色用电推进 - 公开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 健全充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机制 建立绿电绿证宣传推广机制 [13] - 免费提供电能监测 能效诊断等公共服务 鼓励规范提供用户侧能源托管服务 同时加强反垄断监管 [14] 民生用电保障 - 分类整治非电网直供小区 利用"两新"资金支持政策治理存量问题 同步验收增量小区正式用电设施 [15] - 健全民生用电保障机制 加强迎峰度夏/冬期间供配电设施检测 聚合政企网格资源实现政策信息直达用户 [16] 区域实施计划 - 南方能源监管局将制定贯彻落实措施 打造典型案例和示范区 指导供电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和数字化服务举措 [16] - 开展分层分级培训宣贯 推动供电服务一线人员掌握新业务要求 并建立跨区域能源监管合作机制强化执法协同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