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0K大丝束碳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填补空白!中石化,碳纤维再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21 23:07
产品技术突破 - 上海石化发布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2] - 60K大丝束碳纤维单丝含量较48K提升25% 强度提高0.5GPa 模量增加20GPa 生产装置单线效率提升25%[4] - 产品拉伸强度突破4.9GPa 单股丝束可吊起1吨重物 弹性模量达260GPa以上[4] - 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难点 实现从原丝到氧化炭化全流程工业化试生产 属国内首创[6] 产品体系与产能 - 公司拥有3K/12K/24K/48K/60K等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 构建覆盖通用型+高性能及大丝束+小丝束全谱系[6] - 依托上海和内蒙古两大碳纤维制造基地 强化产业链协同打造碳纤维核心产业集群[7] 应用领域与案例 - 60K产品适用于深海海上风电和建筑桥梁领域 满足大功率深远海风电叶片对长度和模量的高要求[2][4] - 48K大丝束碳纤维风电专用料已应用于131米长陆上风电叶片[7] -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外壳[9][10] -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达领先水平 具备耐腐蚀/质量轻特性 可降低采油成本[12] - 大丝束碳纤维筋应用于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 成为国内首个大丝束碳纤维索锚体系桥梁工程[14][16] - 碳纤维复合材料车头罩为广州高速地铁列车减重 属国内首列应用[17]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全球最长131米陆上风电叶片 单个风电机组扫风面积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18][19] - 碳碳复合新材料风机叶轮使用寿命是现有材料10倍以上 解决烷基化装置叶轮腐蚀难题[21] 行业地位与成就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7] - 公司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碳碳复合新材料多个应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7]
碳纤维领域又有重大突破,中国石化60K大丝束碳纤维正式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9-20 07:17
产品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国内首创60K大丝束碳纤维 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填补市场空白 [1] - 60K大丝束单股可吊起一吨重 拉伸强度较48K提升23% 弹性模量提高5% [3] - 产品专门适配深海风电等高需求场景 解决叶片需更长更耐造的痛点 [5] 技术体系完善 - 公司完成24K/48K/60K近20种型号覆盖 实现通用型与高性能/大丝束与小丝束全谱系布局 [6] - 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技术的企业 [6] - 累计申请842项碳纤维专利 位列全国第一和全球第三 [6] 产业意义 - 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碳纤维产业链自主可控 [8] - 从2022年48K工艺化突破到60K亮相 两年内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技术跨越 [8] - 产品应用于风电叶片、飞机部件、高铁动车等高端制造领域 [1][8] 材料特性优势 - 碳纤维比重不到钢的1/4 强度达钢的7-9倍 具备耐腐蚀耐高温特性 [1] - 60K大丝束使风电叶片强度更高、抗变形能力更强 可制造更大叶片提升发电效率 [5]
国内首创,填补市场空白,中国石化发布!
中国电力报· 2025-09-19 12:04
产品发布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正式亮相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 为国内首创 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1] - 公司已拥有24K 48K 60K等不同丝束规格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 形成通用型+高性能和大丝束+小丝束产品全谱系 [1] 技术突破 - 成功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难点 完成从原丝制备到氧化炭化全流程通关 实现工业化试生产 成为国内首家能生产60K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3] - 与48K大丝束碳纤维相比 60K大丝束碳纤维强度更高 抗变形能力更强 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下游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 [3] 性能参数 - 60K碳纤维丝束拉伸强度比48K提高23% 单股丝束可吊起1吨重物 [5] - 弹性模量比48K提高5% 可应用于功率更大 叶片更大的深远海风电叶片等场景 [5] 应用领域 - 产品将主要运用于深海风电等领域 [3] - 碳纤维性能优越 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 强度是钢的7至9倍 具有耐腐蚀特性 广泛应用于风能 太阳能 高铁动车 飞机部件等领域 [3]
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9-19 07:20
公司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为国内首创并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1]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能生产60K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2] - 成功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难点并实现工业化试生产 [2] 产品组合与生产能力 - 公司已形成24K/48K/60K等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全谱系生产能力 [1] - 产品谱系覆盖"通用型+高性能"与"大丝束+小丝束"组合 [1] - 2022年率先实现48K大丝束碳纤维工业化生产突破 [2] 产品性能与应用领域 - 60K大丝束碳纤维强度较48K更高且抗变形能力更强 [2] - 碳纤维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而强度达钢的7-9倍并具耐腐蚀特性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深海风电领域并有效提升下游复合材料生产效率 [2] -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领域 [1] 产业链意义 - 助力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1] - 完成从原丝制备到氧化炭化全流程技术通关 [2]
我国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正式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9-18 07:34
产品创新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为国内首创 有效填补国内市场空白[1] - 60K大丝束碳纤维强度比48K提升23% 弹性模量提高5% 单股丝束可吊起1吨重物[5] - 公司形成24K/48K/60K近20种型号产品谱系 涵盖通用型与高性能、大丝束与小丝束全系列[1] 技术突破 - 成功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 实现从原丝到氧化炭化全流程工业化试生产[5] - 2018年试制48K大丝束碳纤维 2022年实现48K工业化生产 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大丝束技术企业[5][6] - 碳纤维领域累计申请专利842项(全国第一) 获授权408项 完成PCT申请4项[6] 应用领域 - 60K产品主要应用于深海风电领域 满足更大功率叶片对材料强度与抗变形能力需求[5] - 碳纤维比重不到钢四分之一 强度达钢7-9倍 耐腐蚀 用于风能/太阳能/高铁/飞机部件[3] - 大丝束碳纤维可提升下游复合材料生产效率 推动风电产业向深海进军[5]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6] - 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实现碳纤维产业链自主可控[6] - 未来将强化产业链协同 打造碳纤维核心集群 提供高端新材料解决方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