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赋能 智绘自然——湖北省荆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信息化赋能资源管理新图景解析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1 02:04
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 荆门市被列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城市 成为湖北省三大试点之一[2][3] - 建成覆盖全市的三维立体"一张图" 包括全域1.24万平方公里0.1米分辨率航摄和1:2000地形图生产 50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 115平方公里精细手工三维模型以及75万个建筑物白模[3] - 平台已为25个部门提供28类数据服务 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在2024环漳河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实现全域态势"一图统揽"[4]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 不动产登记平均时长从2021年8.9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 存量房转移登记和线上抵押登记提速至30分钟内办结[6] - 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存量房转移登记"零收件" 复杂业务最多1-2件 资料精简率超80%[6] - 全面推行高频业务"不见面一网通办" 对特殊困难群众开通"远程视频协助办"[6] 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 在全市19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 78处关键点安装266台专业监测设备 今年以来接收44条预警信息[7] - 2021年8月成功预警钟祥市冷水镇滑坡 提前疏散群众100人 避免损失100万元[7] - 安装12台带夜视功能的视频监控 指挥中心可360°查看现场实况 通过融合通信App实现即时视频连线[7] 森林防火系统建设 - 依托12颗森林火情监测卫星 58处高空云台和1820个电力铁塔摄像头 上半年精准预警林田接合部及高压电线下方热点4800余次[8] - 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录入23万余个防火物资 监控点 取水点和防火道路等数据[8] - 利用无人机巡飞和护林员手持终端实时传输画面 动态分析火情蔓延趋势[8][24] 北斗技术突破 - 叶飞团队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方法攻克复杂环境下毫米级位移监测难题 在低纬度电离层活跃地区实现稳定毫米级监测 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21.5%[11][12] - 创新提出"电离层闪烁识别算法" 为北斗信号加装"智能滤镜" 监测数据与位移计值吻合度高达92%[13][30] - 成功研制多源融合定位终端 集成PPP-RTK北斗精密定位 INS惯性导航系统和UWB超宽带技术 实现全场景高精度定位[31] 低空经济应用 - 通过实景三维建设生成轻量化立体网格 为低空经济航线规划 航路管理等提供高精度立体化的空间数据基础[10][25] - 已解决低空3000米以下"看不见"的通航安全难题 为省内80架通航飞机和100架超轻型航空器提供厘米级北斗导航定位服务[16]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 自然资源系统组建53支青年突击队 整体"急难险重新"任务 推动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18] - 海淡化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攻克高性能反渗透膜技术 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空间站水循环系统[18] - 青藏高原观测团队在海拔5000米建立冰川冻土监测站 黄河生态保护监测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仅33.5岁[18]
生态新方位丨“生态反哺”破题虎豹社区转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7
e a the first 245 The a 14 194 14 The First r 巡护员在虎豹公园珲春片区开展日常巡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推动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创新实践,通过支持平贝母种植项目示范,构建出"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社区受 益"的良性循环体系。2025年5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光镇长荣村正式成为全国首个"虎豹社区绿色产业转型创新试点",标志着东北虎豹国家 公园建设从单纯保护向"生态反哺"模式迈出关键一步。 生态保护倒逼产业升级 随着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持续回升,传统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汪清县林缘地带农作物年均损失率高达30%~50%,农户 户均年损失1.2万元。虽然大部分损失都通过野生动物损害保险机制获得了赔偿,但农户们表示,这种靠理赔保底的做法总不是长久之计。 在实践中,长荣村项目采用"土地入股+现金入股"的灵活方式,15户农户首批参与。技术员全程指导的标准化种植,配合遮阴网等简易防兽设施,有效 解决了野生动物侵扰问题。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汪清县平贝母产业合作社 ...
北京发布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6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北京市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绿道指 南》),旨在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2035年)》,是服务北京市绿道高质量建 设的"小百科"和面向群众与管理者的绘本式"工具书"。 《绿道指南》紧扣安全性、连通性、舒适性、便利性、经济性的目标,结合管理主体将绿道划分为 城镇休闲、滨水游憩、社区、山区森林4类,针对规划、建设、管理3个阶段,形成19个场景并细化为70 项任务、140个提升改造要点。同时提供了按部门、事项、情景索引的3种查询方式。 《绿道指南》提出,联动商圈与公园,打造生态与商业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充分利用绿道沿线资源 实现场景化运营。推动绿道服务智慧化。《绿道指南》强调,应提升体验感,增强空间设计感,塑造丰 富景观,注重生态环保。同时要坚持生态环保与亲自然性,选择适宜的游径铺装材料与色彩。 《绿道指南》面向人民需求和管理要求,突出实用性;聚焦绿道建设重难点,突出解问题;立足城 市发展视角,突出高品质。同时不更改既有标准规范,没有强制性。 ...
天津建成五片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6
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建设 - 天津市完成"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点全面布局 包括北部片区(宝坻区)、东部片区(宁河区)、西部片区(北辰区)、中心城区(天津市动物园)及南部片区(静海区)[1] - 该体系为野生动物救护模式的突破创新 通过分区协同机制提升保护成效与资源保护力度 实现全市收容救护放归工作"一盘棋"运作[1] - 各救护点将重点提升收容场所、救助设施及专业救护人员能力 建设成集科普宣教、收容救护、康复繁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1]
全国科学绿化专题培训班开班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6
行业政策与培训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全国科学绿化专题培训班 旨在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并加强国土绿化项目管理[1] - 培训班重点围绕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形势与任务 科学绿化保护和治理 国土绿化项目管理 林草产业发展等核心内容进行[1] - 来自全国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及有关森工集团的120余名负责人参加为期4天的培训[1] 地区经验交流 - 湖北省 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北省林业局及河南省获嘉县自然资源局围绕绿化项目建设进行经验交流[1] - 学员实地观摩襄阳市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该项目为襄阳市单体投资最大的中央财政林业项目[1] - 项目累计改良沙化土壤1.12万亩 种植苗木497万株 年综合收益约1.1亿元[1] 项目示范成果 - 项目打造12个特色示范点 形成科学绿化 机制创新 "两山"转化 种苗管理 碳汇交易五大示范模式[1] -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持续显现 为全国科学绿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1]
浙江平湖开展野生动物立体式管理保护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6
生态保护政策框架 - 以林长制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 加大保护巡护力度并遏制违法犯罪活动 [1] - 探索科学监测加生态修复加专项行动的立体式管理模式 拓宽野生动物保护路径 [1] 科学监测体系 - 通过科学监测夯实生物本底数据 构筑野生动物智慧保护体系 [1] - 创新追踪式监测保护手段 推进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环志站建设 [1] - 全省率先开展猛禽环志监测 利用鸟类背包设备掌握迁徙鸟类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现状 [1] 生态修复机制 - 将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结合 使生态资源破坏者转变为守护者 [2] - 建立生态修复司法保护基地 通过异地补植复绿和劳务代偿方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2] - 已有70棵黄山栾树以替代性补植复绿形式在基地落地 [2] 执法专项行动 - 开展清风行动 之江利剑 两省一市清网行动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 [2] - 严厉打击非法猎捕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 强化部门联动执法 [2] - 今年2月以来查办刑事案件6起 行政案件7起 [2]
安徽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6
核心数据与保护成效 -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数量达3800枚创历史新高 [1] - 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超过1920条同步创历史新高 [1] 跨部门协同保护机制 - 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宣城市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印发保护工作提示函 [1] - 建立"发现报告-联合会商-妥善处置"应急响应模式明确属地政府权责 [1] - 构建扬子鳄立体化保护网络形成权责明晰的工作格局 [1] 执法与巡护行动 - 成立"部门+乡镇+保护区"联合巡护队伍开展联合巡护17次 [1] - 收缴地笼网、钓鱼渔具等违法工具共计68件 [1] 公众教育与社区参与 - 开展扬子鳄保护"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8次 [1] - 发放宣传资料1900余份普及保护知识及法律法规 [1] - 推行有奖举报机制累计接收群众举报线索10条成功解救受困扬子鳄1条 [1]
第十五届“全球老虎日”宣传活动举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6:26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IP形象——虎文炳和豹文蔚,于活动当天正式发布。两个IP形象创意均源于《周易》,虎文炳的名字取自"大人虎变,其文炳 也",象征着力量、威严与公正,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改革管理者的化身。豹文蔚的名字取自"君子豹变,其文蔚也",象征着敏捷、智慧和坚韧,代表了东 北虎豹国家公园全体科研监测保护工作者。IP形象将应用于文创开发、国际传播等领域,助力公众参与生态保护。 0:00 / 0:12 0:00 / 0:10 林海伦道 因 y - 1 狗 联山则积 葡京城管护中心简介 活动中展示的虎豹文创产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7月29日,第十五届"全球老虎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延边大学开幕。本次活动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以"科技助力保护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依托延边大学"网红墙"网红效应,通过国家公园建设成果展、主题IP形象发布、央视网东北虎豹频道上线、公益汇 演等环节,向全世界展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与建设成效。吉林、黑龙江省各级相关部门、相关保护基金组织代表、社会各界人士逾万人参加活动。 活动集中展出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相关单位近年来在虎豹保护领域取 ...
浙江部署台风“竹节草”地灾防御任务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3:15
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浙江省沿海和北部地区迎来强降雨天气。7月28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召开台风"竹节草"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视频调度会,研判全省地质灾害趋势,部署台风防御重点任 务。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按照既定防御方案,将责任分解到岗、 落实到人;要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压紧压实各级防御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要强化会商研判, 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协作,加密监测预警频次,突出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强制 性,严格执行"叫应"机制;要强化人员转移,指导地方坚决执行"三个撤离",绝不能心存侥幸,风险解 除前,要加强对已避险撤离人员的妥善安置和管理,避免擅自回流;要强化力量前置,对防御重点区域 预置骨干技术力量,确保应急人员、设备、装备等保障到位,发挥好群测群防+驻县进乡+应急救援+应 急测绘"四支队伍"协同防灾机制,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肃 信息报送纪律,特别是突发险情、灾情和人员转移安置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上报。 会议提出,当前,全省进入台风防御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快速启动防御应对机制,全力以 ...
自然资源部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对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0 00:59
自然资源部防汛工作部署 - 自然资源部于7月29日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防汛救灾指示并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工作 [1] - 会议听取近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汇报自7月21日进入关键期以来已全面落实防治措施 [1] - 通过监测预警发布国家级72小时和24小时预警产品各9期并启动6次地质灾害防御响应 [1] - 派出271名分省驻守专家和机动防御专家驻防预警区指导重点地区防范应对 [1] - 浙江辽宁四川3省通过预警和排查已成功避险3起地质灾害避免97人可能伤亡 [1] 防汛关键期工作要求 - 要求全国自然资源系统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压实政治责任 [2] - 强调盯紧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 [2] - 需完善措施落实专家分片负责包片蹲点机制指导基层防范 [2] - 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趋势预测和预警信息 [2] - 指导地方开展雨前雨中雨后排查特别是高风险区拉网式排查 [2] - 要求根据降雨预报和风险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 [2] - 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第一时间上报险情 [2] - 加大科普宣传提升公众自主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应急调度部署 - 7月29日晚自然资源部紧急召开强降雨防范视频会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趋势 [3] - 对北京河北等地专家驻守情况进行调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