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搜索文档
华强北汉堡王闭店属于品牌战略重构 国际品牌在深投资持续加码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9
汉堡王深圳门店关闭事件 - 汉堡王深圳华强北店于9月1日正式闭店 该店为深圳最早4家门店之一 但全市其他商圈门店仍正常经营 闭店原因为经营策略调整[1] 汉堡王在华经营表现 - 汉堡王在华门店数从2023年1587家峰值降至2024年1474家 减少113家 2025年上半年再关107家 总门店数降至1367家[2] - 系统销售额从2023年8.04亿美元降至2024年6.68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为3.09亿美元[2]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实现2.2%正增长 为6个季度以来首次[3] 国际品牌在华经营挑战 - 家乐福于2023年完全退出深圳市场 永旺自2022年起陆续关闭深圳新洲店 新城市广场店和宝安中心店[2] - 本土品牌在价格敏感度 供应链效率和本土化营销上突破 削弱外资品牌优势[2] - 新世代消费转向价值消费 更注重产品设计 品质和个性化体验[2] 汉堡王战略调整措施 - 推进优化门店网络计划 关闭低效门店同时计划新增40-60家核心商圈门店 试点30平方米微型店降低成本[3] - 加速本土化创新 推出脆辣皇金鸡腿堡等辣味新品 常态化9.9元促销活动对标本土品牌价格策略[3] - 引入餐饮中台系统 构建会员数据库并优化线上线下协同[3] 其他国际品牌调整案例 - H&M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罗湖东门商圈焕新开业华南最大旗舰店 推出中国市场加速增长计划[3] - H&M截至2024财年底在大中华区运营近300家门店 其中大湾区超过40家[3] 外资在深投资态势 - 十四五以来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3.3万家 占全国14.6% 近3年增量均为全国第一[4] - 实际使用外资400.7亿美元 是十三五同期1.2倍[4] - 2025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 同比增长11.3% 占广东省35.7%[4] -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 同比增长51.5% 占全国18.6% 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4]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35.2%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2.2%[4]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举行 腾讯加速落地“好用的AI”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AI技术产品进展 - 公司发布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智能体开发平台ADP3.0 Agent Runtime解决方案及Cloud Mate专家服务智能体 [1] - 混元3D 3.0基模建模精度提升3倍 社区下载量超260万次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3D开源模型 [1][2] - 展示腾讯元宝 代码助手CodeBuddy 腾讯会议 乐享知识库 腾讯电子签等产品的AI新能力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ToB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达555亿元 AI成为新收入增长引擎 [2] - 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 SaaS+AI 大模型技术三大升级打造智能化引擎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腾讯云国际化产品全系列升级 包括ADP平台 CodeBuddy 云Mall 星星海服务器 TDSQL数据库 TCE专有云及EdgeOne安全平台 [2] - 助力美团Keeta 美的 泡泡玛特 杨国福等中国企业出海 服务GoTo集团 正大集团 Orange等国际企业 [3] 技术基础设施创新 - 发布多模态智能数据湖TCLake 通过自研多层链路提升多模态数据处理效率 构建统一数据底座 [2] -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 [3] - 混元大模型年度发布30+新模型 开源混合推理模型Hunyuan-A13B 多语种翻译模型及完整多模态生成工具 [2] 生态开放与合作 - 全面开放AI落地能力及优势场景 通过开发平台 应用场景 基础设施 模型能力及伙伴生态构建智能体战略 [1][3] - 将技术沉淀与AI实践通过腾讯云开放 激发企业创新潜能 [1]
腾讯发布AI应用繁荣计划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腾讯AI应用繁荣计划发布 - 腾讯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AI应用繁荣计划 涵盖AI共创营和AI百校行两大核心模块 [1] - 计划将持续开放AI技术并深耕场景 携手全球伙伴加速AI人才培养及人工智能+突破与繁荣 [1] AI共创营启动与参与情况 - 新一期AI共创营正式启动 18家合作伙伴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1] - 已有超300家企业报名 首次线下活动报名人数近3000人 覆盖金融 法律 制造 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 [1] - 共创营通过技术共享 资源开放 培训赋能 产品共创 行业共建等形式孵化垂直场景智能体与大模型应用 [1] 技术支持与资源供给 - 腾讯提供三重助力:技术支持包括产品共创技术全覆盖 资源支持包括公有云模型算力与搜索服务资源 内容支持包括行业前沿课程与认证服务 [2] - 提供腾讯混元大模型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腾讯元器等生态产品能力 助力打造垂直领域应用场景 [1] 生态合作成果与高校计划 - 通过混元训练营模式已沉淀"行业痛点解决-技术协同-商业落地"共创闭环 共研共创50余个落地场景并孵化跨领域标杆项目 [2] - 面向全国百所高校免费开放AI应用体验 AI公开课 AI实训营等模块 助力高校学子掌握AI核心技能 [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首次进前十 深圳创新挺亮眼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今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 行榜,该榜单被视作是为《2025全球创新指数》铺垫基调。在这份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 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圣何塞—旧金 山集群居第三。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创新之城",深圳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全 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进程中,知识产权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连接器。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王海荣)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外发布《2025年全球创 新指数》(GII),全球创新领军者逐一揭晓,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名列前茅, 其次是英国、芬兰、荷兰、丹麦。中国居第10位,排名较上年上升一位。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中等收 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 GII采用约80项指标来评估全球近140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涵盖研发支出、风险资本交易、高技术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公布,欣旺达首次上榜 华为研发投入“遥遥领先
深圳商报· 2025-09-16 23:54
深圳企业上榜情况 - 深圳共有27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8家进入前100强 [2] - 前100强深圳企业包括中国平安第12位 华为第23位 比亚迪第26位 腾讯第31位 招商银行第48位 万科第79位 顺丰第92位 深投控第99位 [1][2] - 中国平安以1.14万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12 较上年提升1位 成为广东唯一万亿级企业 [2] 榜单入围标准 - 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作为入围标准 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 [2] - 深圳新增2家上榜企业:优合产业有限公司第383位 2024年度营收646.38亿元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439位 2024年度营收560.21亿元 [2] - 深圳退榜2家企业 但上榜总数保持27家不变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500强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历史新高 [3]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6.8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比亚迪以531.95亿元研发投入位列第二 [3] - 欣旺达首次入围即同步入选"202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83位及"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69位 [3] 行业分布与业绩表现 - 深圳上榜企业涵盖互联网 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 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行业 与深圳"20+8"产业布局高度契合 [3] - 比亚迪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 同比增长41.26% 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3] - 新能源领域企业表现突出 腾讯位列第31位 顺丰位列第92位 [1][2][3]
世界之最!藏粤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深圳商报· 2025-09-16 16:43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董思 通讯员 黄勇华 刘德欣 胡美施)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 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 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 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率先完成藏粤直流工程深圳段的核准前期工作,今年内 将推进深圳段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依托这条西电东送新"高速路",西藏清洁能源将可直抵深圳。充足稳 定的绿电供应,将为深圳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助推大湾区 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升级。 该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 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且100%为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约3300万吨。 藏粤直流工程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 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起点在西藏昌都 ...
深圳水贝16家金料商跑路?记者现场调查……
深圳商报· 2025-09-16 12:32
此外,公司的招牌已经被拆下,从招牌拆后痕迹还可以隐约看出"粤宝鑫"和"专业贵金属交易"字样。周 围商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物业把他们的招牌拆了。我们这个楼层的租户更换比较频繁,粤宝 鑫在这里大概只有一年多。" 随后,记者前往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粤宝鑫属于水贝一家比较 小的公司,并非网传的"行业龙头"。 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昨天我们与翠竹街道办的人有去现场查看情况,网传名单中的店我们都有去, 网络传言存夸大、不实情况。经实地走访,网传名单中的多数企业目前仍正常经营。目前,针对个别出 现问题的企业,公安部门已依法介入,涉及商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建议理性看待网络传言,不轻 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该协会提醒,贵金属投资属市场行为,本身存在一定风险,请广大投资者基于可靠信息理性判断、稳健 决策。 近日,网络上出现有关"深圳水贝16家金料商跑路""水贝多家黄金料商爆雷、跑路"传言,称"十余家水 贝黄金料商突然关闭经营场所、终止联络,导致下游商户预付资金难以追回,涉及下游批发商户超百 家。"在黄金行业内迅速传开,引发了众多从业者和投资者的担忧。 9月16日,深圳商报·读 ...
990万元赔偿+禁售!珠海冠宇专利战一审败诉
深圳商报· 2025-09-16 03:42
诉讼进展 - 公司因专利纠纷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赔偿宁德新能源科技990.29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5.26万元 同时被要求停止制造和销售涉诉专利相关型号电芯 [1] - 案件目前处于一审判决阶段且尚未生效 公司计划通过上诉等措施维护技术和产品合法性 保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3] - 公司与ATL的专利争议中已有14个ATL专利被宣告或判决无效 12个案件被ATL主动撤诉 4个案件被法院驳回起诉 [3] 研发与技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18亿元 同比增长23.2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42%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拥有国内有效授权专利2377项 其中发明专利725项 实用新型专利1624项 外观设计专利28项 累计专利申请数量近6000项 [4] - 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出货并获客户认可 同时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研发以推动未来量产和商业化应用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0.98亿元 同比增长14.03%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4.77% 扣非净利润4510.91万元 同比增长73.55% [4] - 公司销售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24.39%降至2025年上半年23.31% 净利率仅1.12% 较2023年半年报1.73%仍处于低位 [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65.32%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67.7% [5]
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石头科技赴港上市收反馈意见
深圳商报· 2025-09-16 03:38
港股上市进展 - 证监会国际司要求公司补充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 重点关注用户数据安全问题和控股股东认定不一致问题[1] - 需补充说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及广告相关业务实际开展情况 资质获取情况 以及是否涉及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领域[1] - 需说明网站 APP 小程序等收集存储用户信息规模 使用情况 第三方信息提供情况 以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安排[1] - 需解释备案材料中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标准 并就控股股东认定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1] 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营收从45.30亿元增长至119.4亿元 实现规模翻倍[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同比下降3.64%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20亿元同比下降11.26%[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9.03亿元同比增长78.96%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同比下降39.55%[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2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179.84% 为历史最差表现[2] 成本与费用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达21.65亿元 同比增长144.51%[2] - 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激增9.37亿元至15.06亿元 同比增长164.61%[2] 产品质量与售后 - 黑猫投诉平台存在大量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 包括扫地不干净 扫拖路径异常等核心功能缺陷[3] - 售后服务存在维修困难 拒绝换机 返修复发等短板问题[3]
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揭牌 联合实验室 “智汇”大湾区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22
实验室成立背景 - 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于9月15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揭牌成立[1] - 近百名代表出席仪式 包括国家及地方监管部门 腾讯 OPPO 小鹏 深信服等AI企业 以及粤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1] 实验室定位与目标 - 实验室将锚定国家战略方向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2] - 旨在构建跨单位 跨地域 跨学科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生态[2] - 目标助力大湾区成为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 智能产业融合增长极和智能安全治理先行区[2] 实验室组织架构 - 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作为指导单位 广东省委网信办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广东分中心联合牵头[3] - 粤港澳大湾区相关部门 企业 高校 科研机构 媒体共同参与建设[3] - 运行主体常设深圳河套 并视情在香港 澳门 广州等地设立地方服务站[3] 实验室职能与举措 - 通过制定行业安全发展标准 搭建粤语语料库资源平台开展服务[2] - 开展法规政策宣贯解读 支撑模型备案安全评估 举办前沿技术成果发布[2] - 服务企业发展 推动产业落地 加强安全监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