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变更高管未经批准 一支付机构被罚款
深圳商报· 2025-09-17 07:41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谢惠茜)持牌支付机构因擅自变更高管被罚。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 分行最新罚单显示,持牌支付机构贵州汇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汇联通支付")因变更监事、高 级管理人员,未经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批准被警告、通报批评并被罚款10万元。与此同时,时任贵 州汇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因对汇联通支付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罚款5万元。 "这确实为业内敲响了警钟。说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已成为支付行业的绝对 红线,此次汇联通支付因高管变更未经审批而被罚提醒所有持牌机构,合规不仅体现在反洗钱、资金安 全等操作层面,更应贯穿于公司治理的全过程。"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汇联通支付于2011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牌照,可开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其为贵州黔通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隶属于贵州高速公路集团。从官方微信公众号来看, 汇联通支付主要运营购物商城小程序,并承担ETC办理、加油卡售卖等业务,服务用户群体为贵州省工 会会员等。 记者注意到,2024年7月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显示,非银行 ...
“深圳水贝16家金料商跑路”为谣言 网传名单多数企业正常经营
深圳商报· 2025-09-17 06:43
网络传言与实际情况 - 网络传言称深圳水贝16家金料商跑路 涉及下游批发商户超百家 引发行业担忧 [1] - 实地调查显示网传名单中大部分商家经营正常 仅粤宝鑫等个别商家暂停营业 [1] -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确认粤宝鑫为小型公司 非传言所称行业龙头 [1] 涉事企业现状 - 粤宝鑫公司经营场所被物业贴上封条保护现场 公司招牌已被拆除 [1] - 该企业入驻兴龙黄金珠宝大厦仅约一年时间 所在楼层租户更换频繁 [1] - 公安部门已依法介入个别出现问题企业 建议商户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2] 行业运营状况 - 水贝黄金市场现场人流密集 黄金销售和回收业务兴旺 [1] - 行业协会指出网络传言存在夸大和不实情况 多数名单企业仍正常经营 [2] - 贵金属投资属市场行为 存在一定风险 建议基于可靠信息理性判断 [2]
上半年巨亏8.39亿元,横琴人寿成非上市寿险“亏损王”!
深圳商报· 2025-09-17 06:4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亏损8.39亿元 同比激增139% [1] - 保险业务收入43.9亿元 同比下滑22.85% [1] - 分红险保费收入0.65亿元 同比骤降89.5% [1] - 传统寿险业务负增长15.8% 占比超八成 [1]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15.15亿元 [2] 现金流与兑付压力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7亿元 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缺口-33亿元 [1] - 2024年赔付支出42.56亿元 较2023年激增15倍 [1] - 二季度综合退保率0.79% 较上季度提升0.33个百分点 [2] 股权与治理结构 - 珠海铧创持股比例增至49% 其他四家股东持股均降至12.75% [2] - 中植集团持有12.75%股权 正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招募意向投资人 [3] - 高管团队频繁调整 2025年审计责任人及总经理助理等关键岗位补位 [3] 业务结构 - 分红险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6.20亿元降至0.65亿元 [1] - 传统寿险与分红险共同形成主力失陷、替补乏力的产品困局 [1]
国联基金权益部门大洗牌
深圳商报· 2025-09-17 06:43
核心观点 - 国联基金投研团队频繁变动 权益基金经理集中离任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人事震荡明显 [1] - 公司新聘基金经理多为新人 团队平均任职年限低于行业水平 权益投资经验存在短板 [2] 组织架构调整 -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事宜于去年末落地 [1] - 今年初公司将原权益投资部与研究部合并 组建权益投研部 下设公募部和专户部 [1] 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 今年以来7名基金经理离任 其中5人集中在下半年离任 [1] - 9月半个月内3名基金经理连续离任:杜伟(9月5日)、柯海东(9月8日)、骆尖(9月9日) [1] - 离任基金经理中3人资历较深:任职年限分别接近4年半、10年、5年 [1] - 柯海东离任前担任权益投资部总监 其管理的多只产品取得正收益 其中国联竞争优势与国联策略优选混合A6年多任职回报均超过2倍 [1] - 公司新聘7名基金经理 其中6人为无公募管理经验的新人 [2] 团队结构分析 - 公司现有29名基金经理 平均任职年限2年又18天 低于行业平均的2年又104天 [2] - 10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2年 其中7名为权益基金经理 [2]
跨境电商“广东第一股”,又又又减持!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50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众腾投资持股21.07% 计划减持不超过121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股东众腾投资在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2月17日期间减持800.2万股 套现约1.96亿元 [1] - 股东鑫瑞集泰在2024年12月3日至2025年1月16日期间减持1599.674万股 套现约3.94亿元 [1] - 控股股东雄安君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和4月分别增持27.58万股和382.4万股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2.8亿元 同比增长56.5% 归母净利润2.14亿元 同比下降36.2%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46亿元 同比增长27.96%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下降28.18% [2] 股价表现 - 股价自上市高点52.47元持续下跌 最低跌至16.49元 [2] - 9月16日股价上涨5.73% 收报25.08元/股 较前期高点下跌超过50% [2]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23年7月上市 是综合跨境出口电子商务企业 [1] - 业务范围涵盖产品设计 物流仓储 跨境出口零售及分销 售后服务等 [1]
华强北汉堡王闭店属于品牌战略重构 国际品牌在深投资持续加码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9
汉堡王深圳门店关闭事件 - 汉堡王深圳华强北店于9月1日正式闭店 该店为深圳最早4家门店之一 但全市其他商圈门店仍正常经营 闭店原因为经营策略调整[1] 汉堡王在华经营表现 - 汉堡王在华门店数从2023年1587家峰值降至2024年1474家 减少113家 2025年上半年再关107家 总门店数降至1367家[2] - 系统销售额从2023年8.04亿美元降至2024年6.68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为3.09亿美元[2]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实现2.2%正增长 为6个季度以来首次[3] 国际品牌在华经营挑战 - 家乐福于2023年完全退出深圳市场 永旺自2022年起陆续关闭深圳新洲店 新城市广场店和宝安中心店[2] - 本土品牌在价格敏感度 供应链效率和本土化营销上突破 削弱外资品牌优势[2] - 新世代消费转向价值消费 更注重产品设计 品质和个性化体验[2] 汉堡王战略调整措施 - 推进优化门店网络计划 关闭低效门店同时计划新增40-60家核心商圈门店 试点30平方米微型店降低成本[3] - 加速本土化创新 推出脆辣皇金鸡腿堡等辣味新品 常态化9.9元促销活动对标本土品牌价格策略[3] - 引入餐饮中台系统 构建会员数据库并优化线上线下协同[3] 其他国际品牌调整案例 - H&M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罗湖东门商圈焕新开业华南最大旗舰店 推出中国市场加速增长计划[3] - H&M截至2024财年底在大中华区运营近300家门店 其中大湾区超过40家[3] 外资在深投资态势 - 十四五以来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3.3万家 占全国14.6% 近3年增量均为全国第一[4] - 实际使用外资400.7亿美元 是十三五同期1.2倍[4] - 2025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 同比增长11.3% 占广东省35.7%[4] -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 同比增长51.5% 占全国18.6% 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4]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35.2%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2.2%[4]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举行 腾讯加速落地“好用的AI”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AI技术产品进展 - 公司发布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智能体开发平台ADP3.0 Agent Runtime解决方案及Cloud Mate专家服务智能体 [1] - 混元3D 3.0基模建模精度提升3倍 社区下载量超260万次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3D开源模型 [1][2] - 展示腾讯元宝 代码助手CodeBuddy 腾讯会议 乐享知识库 腾讯电子签等产品的AI新能力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ToB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达555亿元 AI成为新收入增长引擎 [2] - 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 SaaS+AI 大模型技术三大升级打造智能化引擎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腾讯云国际化产品全系列升级 包括ADP平台 CodeBuddy 云Mall 星星海服务器 TDSQL数据库 TCE专有云及EdgeOne安全平台 [2] - 助力美团Keeta 美的 泡泡玛特 杨国福等中国企业出海 服务GoTo集团 正大集团 Orange等国际企业 [3] 技术基础设施创新 - 发布多模态智能数据湖TCLake 通过自研多层链路提升多模态数据处理效率 构建统一数据底座 [2] -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 [3] - 混元大模型年度发布30+新模型 开源混合推理模型Hunyuan-A13B 多语种翻译模型及完整多模态生成工具 [2] 生态开放与合作 - 全面开放AI落地能力及优势场景 通过开发平台 应用场景 基础设施 模型能力及伙伴生态构建智能体战略 [1][3] - 将技术沉淀与AI实践通过腾讯云开放 激发企业创新潜能 [1]
腾讯发布AI应用繁荣计划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腾讯AI应用繁荣计划发布 - 腾讯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AI应用繁荣计划 涵盖AI共创营和AI百校行两大核心模块 [1] - 计划将持续开放AI技术并深耕场景 携手全球伙伴加速AI人才培养及人工智能+突破与繁荣 [1] AI共创营启动与参与情况 - 新一期AI共创营正式启动 18家合作伙伴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1] - 已有超300家企业报名 首次线下活动报名人数近3000人 覆盖金融 法律 制造 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 [1] - 共创营通过技术共享 资源开放 培训赋能 产品共创 行业共建等形式孵化垂直场景智能体与大模型应用 [1] 技术支持与资源供给 - 腾讯提供三重助力:技术支持包括产品共创技术全覆盖 资源支持包括公有云模型算力与搜索服务资源 内容支持包括行业前沿课程与认证服务 [2] - 提供腾讯混元大模型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腾讯元器等生态产品能力 助力打造垂直领域应用场景 [1] 生态合作成果与高校计划 - 通过混元训练营模式已沉淀"行业痛点解决-技术协同-商业落地"共创闭环 共研共创50余个落地场景并孵化跨领域标杆项目 [2] - 面向全国百所高校免费开放AI应用体验 AI公开课 AI实训营等模块 助力高校学子掌握AI核心技能 [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首次进前十 深圳创新挺亮眼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今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 行榜,该榜单被视作是为《2025全球创新指数》铺垫基调。在这份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 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圣何塞—旧金 山集群居第三。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创新之城",深圳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全 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进程中,知识产权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连接器。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王海荣)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外发布《2025年全球创 新指数》(GII),全球创新领军者逐一揭晓,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名列前茅, 其次是英国、芬兰、荷兰、丹麦。中国居第10位,排名较上年上升一位。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中等收 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 GII采用约80项指标来评估全球近140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涵盖研发支出、风险资本交易、高技术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公布,欣旺达首次上榜 华为研发投入“遥遥领先
深圳商报· 2025-09-16 23:54
深圳企业上榜情况 - 深圳共有27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8家进入前100强 [2] - 前100强深圳企业包括中国平安第12位 华为第23位 比亚迪第26位 腾讯第31位 招商银行第48位 万科第79位 顺丰第92位 深投控第99位 [1][2] - 中国平安以1.14万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12 较上年提升1位 成为广东唯一万亿级企业 [2] 榜单入围标准 - 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作为入围标准 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 [2] - 深圳新增2家上榜企业:优合产业有限公司第383位 2024年度营收646.38亿元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439位 2024年度营收560.21亿元 [2] - 深圳退榜2家企业 但上榜总数保持27家不变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500强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历史新高 [3]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6.8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比亚迪以531.95亿元研发投入位列第二 [3] - 欣旺达首次入围即同步入选"202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83位及"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69位 [3] 行业分布与业绩表现 - 深圳上榜企业涵盖互联网 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 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行业 与深圳"20+8"产业布局高度契合 [3] - 比亚迪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 同比增长41.26% 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3] - 新能源领域企业表现突出 腾讯位列第31位 顺丰位列第92位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