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搜索文档
源头治理“回流药”
经济日报· 2025-09-25 00:07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展现了"码上监管"的新成效,彰显出彻底斩断黑色链条、从 源头上治理回流药的决心。所谓回流药,主要指通过非法渠道回收、重新包装或篡改信息后再次销售的 药品。这些药品往往来源不明,脱离了正规流通环节和监管环节,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给患者生命健 康带来重大隐患。为及时发现回流药,相关部门紧抓关键环节、创新监管方式,从今年7月1日起,要求 全国所有医保定点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扫描每盒药品唯一的"电子身份证"追溯码,实现药品来源可 查、去向可追,让回流药及关联骗保行为无所遁形。接下来,应进一步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严查医保 卡异常购药行为,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严惩药贩子、医药机构等利益链条,同时提升公众法律意识, 真正筑牢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屏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
张宇: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性贡献
经济日报· 2025-09-25 00:0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体系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集中体现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 体现关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2] - 基本原理按理论内涵和适用范围划分为四个层次 包括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 关于商品经济规律和劳动价值论的原理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原理 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原理[2] - 各层次原理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必须系统完整理解并结合实际创造运用和丰富发展[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核心内容必须坚持 但需适应时代实践和认识发展而不断发展[4]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历史是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历史 经历从萌芽到形成 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4] - 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变化着的实际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丰富发展基本原理[4]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与贡献 -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独立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毛泽东提出关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原理性成果[5] -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命题 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原理性成果[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新的原理性成果[7]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理性创新 - 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阐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和实现路径[7] - 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7] - 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 阐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方位阶段性特征和发展主题[8] - 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阐明其重大意义基本要素客观规律历史趋势和主要路径[8] - 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8] - 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体制优势和基本特点[8] - 提出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需求变动规律[8] - 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阐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8]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阐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8] - 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 阐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9]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 丰富原有理论内涵 对基本理论作拓展性发展 如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发展了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原理[11] - 提出新的原理性成果 对基本理论作创新性发展 如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原理[12] - 对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得出新结论 对基本理论作突破性发展 如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丰富发展了关于资本的原理[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使命与展望 - 有责任有条件系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经验 揭示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 丰富发展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原理[15][16] - 有责任有条件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验 揭示规律 丰富发展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原理[16] - 有责任有条件系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经验 揭示规律 丰富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原理[16] - 有责任有条件系统总结中国对外开放成功经验 揭示一般规律 丰富发展关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原理[17] - 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立 创造更多既有鲜明主体性又有宽广普遍性的新原理性理论成果[19]
景俊美:文化科技融合赋能城市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25 00:07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的文化发展始终与城市命运紧密相连。9月23日,2025 北京文化论坛启幕,为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本届论坛呈现诸多突破性变化,不仅强调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而且注重文化对城市的浸润,标志着北京文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开拓了文化与城 市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2025北京文化论坛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在于形态转变。论坛举办形态的范式革新。从设立常设机构、 精选举办场地、加强统筹谋划、做好智力支持、加强国际传播五个维度,做到了有人做、有地方、有内 容、有智囊、有影响,打造了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开创性设立了"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太 庙、天坛、钟鼓楼等17处历史文化场所转化为常态化的文化交流空间,实现了从阶段性活动向全年在线 平台的跨越。这些会客厅本身就是特色鲜明的文化场所,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如今又成为连接传统 与现代的窗口,实现了对空间资源的活化利用,更体现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呈现在学术探讨和文艺活动中,更贯穿在具体应用层面,成为推动城 市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清净宏恩观的转型生动诠释了这一时代发展趋势,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古老建 筑 ...
让预付式消费值得“托付”
经济日报· 2025-09-25 00:04
如何让预付式消费做到扬长避短,在保障合规的前提下充分释放业态活力,成为多地市场监管部门 和平台企业努力的方向。 杭州推动支持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发展平台经济新场景新模式,这种治理不是简单地限制预付式消 费,而是在"第三方平台+支付机构+银行信托"的市场调节模式下,监测和追溯相关往来资金,及时警 示风险,保障消费者利益;北京多部门联合平台企业推出"安心消费在北京,消费权益有保障"活动,在 多个服务消费领域推出"按次核销、剩余可退"的次卡团购产品,同时借助第三方力量为消费者兜底。依 托技术和平台力量确保消费者资金安全,更好促进预付式消费健康发展,反映出市场治理宜疏不宜堵, 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收获消费者信任。 今年5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 施,进一步明确预付式消费中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相关权利义务,对预付款退还、赔偿责任、卷款跑路等 情形作出规定,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但在事实操作层面,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中仍然存在取 证艰难、退赔无门、审理周期长等问题。 采用预付式消费经营模式的商家通常具有高周转的经营特点,与之对应的是商家抗风险能力较弱, 需要持续吸纳预付款维 ...
加大消费信贷投放 金融支持服务消费扩面提质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59
比如,央行设立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 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专门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 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目前,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 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近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 施》),提出发挥金融、财政等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 展。 政策合力效应显现 服务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提振 服务消费的必要性不断凸显。 政策引领加快服务消费提质发展。"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 内需求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支持更好 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 此外,《政策措施》提出,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加大 ...
深化赋能应用、做大产业生态 推动制造业迈向全要素智能化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52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1] -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并制定转型路线图和应用指南 [1] 行业专家观点与意义 - "人工智能+"赋予数字系统"主动思考、主动执行、主动创造"能力,本质是生产力的革命性跃迁 [2] - "人工智能+"行动可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大模型进入能力增强的"改良期",国产大模型能力走进国际第一梯队,企业部署成本下降,人工智能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时代 [2] - "人工智能+制造"将推动全要素智能联动和全产业链智能协同,大幅提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效率,并促进智能终端制造业产量提升和规模扩大 [3]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促使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打造差异化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3] 当前产业进展与数据 - 2025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渗透率达68% [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4] - 工业大模型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占比分别为33%、24%、32% [4] - 2025年是超级智能体元年,联想发布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制造领域智能体矩阵 [4] - 浪潮集团聚焦垂直领域建设人工智能模型工厂,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人工智能智能体工厂和训练场 [5] 效率提升与协同效应 - "人工智能+制造"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减少人为误差,实现精细化管理 [6] - 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企业间共享需求信息、技术方案,推动协同创新和共同开发新产品,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6] 未来发展方向与举措 - 工信部将一手抓技术供给促进"智能产业化",一手抓赋能应用加快"产业智能化" [7] - 做强产业供给方面,将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件适配等技术攻关,加快打造高质量数据集 [7] - 做优赋能应用方面,将培育赋能应用服务商,打造"一站式工具箱",并开展"深度行"活动促进供需对接 [7] - 做大产业生态方面,将推动标准研制,建设开源社区,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和国际合作载体 [7] - 建议加强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高质量数据等能力建设,促进工业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研发 [8] - 建议降低应用成本,加大"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培育力度,支持工业企业深化数据治理和应用场景探索 [8] - 建议着力打造更多示范项目,通过试点总结成功经验并向全行业推广,增强企业转型信心 [8]
微软冷革命!震撼散热台链 “微流体”从芯片下手舍弃现有元件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38
微软发动新一波"冷革命",宣布正发展"微流体(microfluidics)"技术,透过水冷液直接流经在芯片蚀 刻出的微小管道来散热,效果优于现有解热方案,有利开发更强大的芯片,并且不再需要既有散热元 件,恐冲击健策、奇鋐、双鸿等台湾散热相关厂商后市。 微软的微流体技术可能颠覆当下AI伺服器散热技术,改从直接从芯片端结构下手,不再需要均热片、 水冷板等元件,将导致现有散热厂无生意可做,震撼业界。相关消息冲击,专门制造资料中心冷却系统 的Vertiv周二股价收盘大跌6.2%。Eaton和Modine Manufacturing也分别下跌2.6%和3.4%。 微软的"微流体"技术是透过冷却液直接流经芯片蚀刻出的微小管道,直接在芯片上散热。由于冷却液直 接在芯片上散热,因此在相对高温(在某些情况下高达摄氏70度)下依然有效。 微软上周在总部园区展示显微镜下的这项技术,并表示迄今的测试已显示,这种技术效能明显优于传统 散绕方式,可望允许微软借由堆叠方式,开发效能更强大的芯片。 微软也能借由"微流体"技术,刻意运用"超频"让芯片在使用高峰期过热,换取更佳效能。微软技术院士 柯礼温(Jim Kleewein)指出,微软不必 ...
文化科技融合赋能城市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34
论坛形态创新 - 论坛形态发生范式革新,从阶段性活动转变为设立常设机构的全年在线平台,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1] - 开创性设立“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太庙、天坛、钟鼓楼等17处历史文化场所转化为常态化文化交流空间,实现空间资源的活化利用 [1] - 崭新的论坛模式打破了传统论坛的时空限制,使文化交流渗透到城市肌理 [2] 文化活动与产业联动 - “艺相聚,光同途”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包含两大主题单元,共邀约9个国家14部优秀剧目进行42场演出 [2] - 邀请展探索“戏剧+”多维呈现,通过“票根经济”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多层级文化消费链 [2] - 戏剧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等活动以戏剧为载体,搭建国际层面的对话与合作桥梁 [2] 文化与科技融合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议题,反映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3] - 宏恩观转型为数字艺术空间,使用15台投影机打造沉浸式3D互动与VR体验,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 [3] - 行业拥有16家国家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4]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2024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收入20951.5亿元,同比增长7.6% [4] - 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着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了城市经济的新形态 [4] - 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等配套活动,旨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 [4]
台积2纳米惊传涨价五成 外界质疑还没放量何来售价、升幅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16
业界认为,台积电2纳米涨价五成的传闻,有两点很可疑。首先,目前2纳米都还没放量,哪来涨价的比 较基期售价?其次、台积电不发机会财,不太可能出现一次涨价五成这种离谱数字。 科技媒体《Wccftech》引述消息来源报导,台积电(2330)即将量产的2纳米(N2)制程可能涨价五 成,主要与"半导体通膨"有关,激励台积电23日ADR收盘劲扬逾3%,惟业界提出两点质疑,认为是"假 消息"。 针对2纳米涨价议题,台积电昨(24)日回应,"不评论价格问题。 台积公司的定价策略始终以策略导 向,而非以机会导向,我们会持续与客户紧密合作以提供价值。"外界解读,台积电的回应,破除市场 传闻发机会财的想像空间。 《Wccftech》则披露,台积电先进制程资本支出庞大,为维持投资回报与制程良率,恐不得不采取的强 势定价,以因应"半导体通膨"。台积电23日ADR应声大涨,盘中一度劲扬逾4%,终场涨3.7%,并激励 昨天台湾普通股开高,一度攻上1,355元天价,惟市场"愈想愈不对",盘中卖压涌出,股价一度翻黑, 终场收平盘1,340元。台积电24日ADR早盘也面临获利回吐卖压,下跌约1%。 针对2纳米技术量产,台积电先前一次法说会上提到 ...
重要文化成果集中发布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00
核心观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发布重要文化成果,包括《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1] - 报告认为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迸发新活力,形成多维立体发展新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文化动力 [1] - 发布的成果具有科研分量重、行业价值高、辐射效应大的特点,呈现创新性、突破性和引领性 [2] 重要成果发布 - 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该报告分为思想引领、实践拓展、未来启示三个部分,聚焦科学指引、政策机制、文化活动、文化遗产等领域 [1] - 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涵盖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建设、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240小时过境免签”等关键事件 [1] - 论坛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以更好促进文化交流 [1] 成果特点:创新性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等项目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2] - 这些项目形成了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 [2] 成果特点:突破性 - 《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直面发展瓶颈问题 [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通过机制和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发展 [2] 成果特点:引领性 - 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主题文库”出版工程等项目从技术落地和理论创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 [2] - 中国科学院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助力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提供了文化创新创造的鲜活样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