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钢

搜索文档
中国四大巨头,净利润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5 04:25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作者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在全球占比53.38%,连续5年成为十亿钢铁大国。产量榜TOP10中,中国 钢企独占6席。在产量这块,中国钢铁恐怖如斯。 这还是全国到处在抓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大环境下实现的。不过中国钢企也同时存在大而不够强、产量 多而不赚钱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净利润这块,中国最挣钱的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4年的净利润加在一 起,却还没有日本排第一的日本制铁高。 ▼ 上世纪末,日本制铁也曾遇到过产能过剩的情况,2018年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但短短几年,日本制铁就成 功扭亏为盈、大赚特赚,还出资14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钢铁(USS)。 日本制铁24年粗钢产量3964万吨,而中国宝武集团的产能则高达1.3亿吨,但日本制铁的净利润竟然如此之 高,究竟是咋搞的呢? 日本之石,可以攻玉? 在战后的1946年,彼时的日本不说是回到石器时代,那也是彻底去工业化和城市化了。当年,日本钢产量 只有56.4万吨,而美国同期则高 ...
太钢不锈(000825) - 000825太钢不锈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3:47
业绩表现与改善措施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环比大幅改善 主要通过对内改革创新和协同 内部降本增效 提效率 加强风险防控实现 [3] - 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持续通过改革 创新 整合 协同加强差异化产品开发 [3] 出口与贸易应对 - 对美国直接出口为零 原美国公司已注销 [3] - 自主搭建海外渠道 共享集团内部渠道 上半年开通中欧班列使产品2-3周直达中亚欧洲 较原水运近3个月大幅缩短时效 [3] -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推进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 对出口工作有信心 下半年力争完成全年出口目标 [3] 雅下水电工程机遇 - 雅江水电站预计钢材需求400-600万吨 含配套需求超800万吨 [4] - 公司产品在水电机组特殊钢领域有显著优势 包括磁轭钢 磁极钢 硅钢 不锈钢中厚板 水电板 复合板 [4] - 自2012年起研发百万千瓦级机组配套产品 在高强度 高频直度 高表面质量 低应力方面国内国际领先 [4] 十五五规划方向 - 规划初稿将于2025年9月底完成 9月下旬进入审核讨论阶段 [4] - 全国不锈钢产能超5000万吨 开工率仅70% 公司不做大额产能类投资 [4] - 聚焦高端需求三个维度 产品高端化 绿色化 制造智能化 [4][5] - 绿色化方面重点突破低碳技术 包括提升球团比降低烧结依赖 加大绿色能源使用 [4] - 制造智能化响应用AI重新定义钢铁理念 推动AI技术赋能转型升级 [5]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环保运营成本总计26亿元 折算吨钢成本208元/吨 [6] - 成本构成包括废气 废水 固废处理设施运行费 折旧 环保税和监测费用 [6] - 是首批中国绿色工厂 首批环保超级板块A类企业 产品低碳不锈钢获国际SCS翠鸟认证 [6] - 2025年7月通过山西省工信厅向工信部申报引领型规范企业 [6] 行业供需与展望 - 截至2024年底国内不锈钢建成产能约5300万吨 在建近500万吨 表观消费量不足3300万吨 [6] - 2025年上半年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5.3% 消费量同比增长3.1% 供应增速高于需求 整体供强需弱 [6] -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要求注重供需协同 严控新增产能 压减产量 [7] - 预计下半年钢铁供需情况将改善 实现平稳运行 [7] 绿色低碳发展 - 已投入近8亿元用于技术改造 [8] - 从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产品两个维度发力 [8] - 绿色制造包括优化用能结构 调整炉料结构 数字化管理赋能低碳 [8] - 制造绿色产品可根据客户减碳需求如30% 50%减碳量身定制 部分产品减碳量超60% [8] - 十五五期间目标是2030年之前具备30%减碳能力与技术 [8]
太钢不锈:聚焦绿色化、数智化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11 16:08
行业背景 - 钢铁行业呈现供给需求双降趋势 供给降幅低于需求降幅[3] - 不锈钢行业呈现供给需求双涨趋势 但不锈钢材价格下跌幅度高于合金原料下跌幅度 压缩不锈钢厂利润空间[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9.67亿元 同比下降7.5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亿元 同比增长182.74% 环比实现扭亏[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652.96%[3] 经营策略 - 深化产销研一体化实体化运营机制建设 促进全流程无界面贯通[3] - 强化渠道建设 推进"区域公司+分支机构"营销组织布局[3] - 加强重点用户走访和国际市场渠道建设 出口量占比总体维持稳定[3] - 积极推进内涵式效率提升 打造集约化生产模式[4] - 以效益和效率为前提组织生产配置资源 全面提升全体系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4] 产品创新 - 上半年依靠新产品创收达5.58亿元[5] - 研发高温超导基材用精密箔材和掩膜版用精密箔材两款"手撕钢"产品 实现材料国产化突破[5] - 全球首发海上光伏支架用不锈钢 引领光伏支架材料升级换代[5] - 钢磁极钢、硅钢、不锈钢中厚板、不锈钢水电板等产品在水电机组特殊钢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 未来发展 - 紧密关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进展 加强与水电制造商联系[6] - 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机制建设 积极挖掘需求[6] -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聚焦绿色化、数智化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6]
中国又出黑马?4大钢铁技术问世,登顶成世界第一,美日求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41
核心技术突破 - 高韧低密度钢密度比普通钢低10%但强度和韧性几乎未打折 中信泰富与北方材料研究院联合开发 2022年实现量产且成本降至不锈钢水平[3] - 超级钢强度达2000Mpa为普通钢2-3倍 可在630℃高温保持性能 大唐集团山东郓城煤电项目应用后热效率超50% 年省煤超46万吨[5] - 手撕钢厚度仅0.015毫米为头发丝六分之一 太原钢铁2020年突破技术垄断 价格从150万元/吨降至50万元/吨[5][7] - 超级硅钢铁损值低于9W/kg 宝钢2025年全球首发0.1毫米级产品 电机效率提升20% 新能源汽车续航增加数十公里[7] 产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抢购高韧低密度钢 美日企业主动寻求授权合作[3] - 超级钢打破军工核电领域技术依赖 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中国材料技术分水岭"[5] - 手撕钢应用于航天器、电磁屏蔽层及折叠屏手机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成本降低[5][7] - 美国通用电气向宝钢提出超级硅钢供货合作需求[7][11] 研发投入与创新机制 - 2023年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5% 超出全球平均水平[9] - 宝钢、太钢等企业年投入超百亿研发资金[9] -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直接参与技术开发 海外专家回流成为研发中坚力量[9] - 中国钢铁相关专利数量2023年占全球40% 为2010年的十倍[9]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 - "中国制造2025"及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提供明确政策导向[9]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倒逼钢铁企业开发高强度低密度材料 形成市场与技术双向促进机制[11] - 日本新日铁与中信泰富展开谈判 美国通用表达合作意愿[11] 行业格局变革 - 中国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标准制定参与者 西方企业从技术输出方转为需求方[11][13] - 传统钢铁强国因产能转移和高研发成本制约量产能力[11] - 绿色冶金、氢冶金、AI智能炼钢及复合材料成为下一代技术竞争焦点[13] 全球竞争地位 - 四项核心技术突破使中国由追赶者迈入领跑者行列[13][15] - 超高精度轴承钢及航母专用材料仍需进口 基础研究与绿色冶金技术存在提升空间[13] - 钢铁产业重新定义为"基础高科技" 全球制造业重新评估中国技术角色[13][15]
科技创新奏响制造强国建设“三重奏”
科技日报· 2025-08-28 05:44
地球大气氧含量演化研究 - 南京大学联合中外科研机构通过建立高分辨率硫酸盐硫-氧同位素数据记录,揭示地球大气氧含量经历三次显著跃迁,分别发生在古元古代(24亿-21亿年前)、新元古代(约10亿年前)和古生代(约4.4亿年前)[1] - 研究通过沉积碳酸盐岩内微量硫酸根的硫-氧同位素(Δ³⁴O)连续记录古大气氧含量变化,为理解生命起源与地球宜居性演化提供关键地球化学指标和理论基础[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覆盖过去近30亿年的Δ³⁴O演化记录[1] 高端制造技术突破 - 山西太钢研发出厚度0.025毫米、精度1微米的掩膜版用精密箔材,填补光刻工艺关键耗材行业空白,全球独家生产手撕不锈钢材料[2][13] -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营两周年,累计18架执飞20余条航线,覆盖国内16个城市,运输旅客超205万人次[3][14] - 中铁装备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中铁1459号",配备换刀机器人使换刀效率较人工提升5-8倍,刷新我国出口海外盾构机开挖直径纪录[3][16] 制造业创新数据指标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3%[4][17] - 截至2024年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7.2万件,为"十三五"末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70%[4][17]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万亿元,占GDP比重2.68%,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4][19] 智能化制造升级 - 全国建成超3万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覆盖41个工业大类,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6.2%[4][19] - 宝武钢铁应用盘古大模型优化热轧工艺参数,预测精度提升5%以上,年化经济效益超千万元[4][19] -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通过大模型集成实现无代码完成码垛、喷涂等复杂任务,与工程师语言交互[4][18] 绿色制造与能源转型 - 山东东营开建全国首个100%绿电直连零碳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实现全产业链零碳[5][22] - 新疆木垒建设全球最大压缩气体储能电站,利用二氧化碳压缩膨胀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储存[5][22] - 截至2024年底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20%,实现用地集约化与能源低碳化[6][23] 电力系统技术创新 - 湖北投运"充换岸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秒级调频系统,整合126个充电站、11个换电站、1个港口充电站和4个储能站,瞬时最大调频能力27千瓦[11] -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项目2号火电机组(660兆瓦)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实现超低排放并投入商业运行[12] 生态治理科技创新 -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过"深栽浅埋"种植技术将造林成活率从50%提升至90%,累计治理沙地超200万亩[12] - 通辽市实施"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涵盖努古斯台50万亩、阿古拉75万亩、茂道吐75万亩项目区[12]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虎嗅· 2025-08-26 13:16
全球钢铁行业产量格局 - 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18.826亿吨 中国产量10.05亿吨 占全球总产量53.38% [1] - 全球产量前十钢企中中国占据六席 宝武集团以1.3亿吨产能位居世界首位 [1][10] - 日本制铁粗钢产量3964万吨 不足宝武集团三分之一 [10] 企业盈利能力对比 - 中国四大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总和低于日本制铁单家企业 [3]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104亿元人民币 同期中信特钢净利润51.26亿元 南钢股份22.61亿元 华菱钢铁20.32亿元 [6][8] - 日本制铁2021财年利润达8409亿日元(约402.75亿元人民币) 较2019财年亏损4061亿日元实现大幅逆转 [30][45] 日本钢铁产业转型策略 - 通过投资控股海外铁矿资源 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达成长期供应协议降低原材料成本 [23][25] - 关停4座高炉并重组生产线 员工规模从1992年3.73万人优化至2015年1.43万人 人均粗钢产量从677吨提升至2000吨 [31][34] - 提高特殊钢产能占比至20.96% 重点发展电工钢/镀锌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26][42] - 通过《特安法》《产购法》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内部实行技术共享 [28][29]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2024年出口钢材1.107亿吨 平均单价755.4美元/吨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48][52] - 特殊钢产量占比仅12.31% 低于日本20.96%的水平 [42] - 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极高 2024年进口12.37亿吨 均价106.9美元/吨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南非 [53][54] - 宝武集团参与西芒杜铁矿项目 预计提升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57] 技术突破与发展方向 - 宝武集团实现LNG船用殷瓦钢国产化 太钢突破圆珠笔钢技术 鞍钢具备航母甲板钢生产能力 [59] - 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转型 借鉴日本钢铁产业升级经验 [58]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和山西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7-08 00:43
山西转型发展 -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 -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1] - 山西曾一煤独大,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转型发展既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的战略谋划 [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 [4] 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 - 公司生产的超薄精密不锈带钢厚度仅为0.02毫米,相当于普通A4纸的四分之一,被称为"手撕钢" [6] - "手撕钢"应用于航天航空、高端电子、新能源领域、折叠屏手机等领域 [6] - 公司花费3年时间,经过700多次试验研制成功"手撕钢",目前在世界上属于领先水平 [7] - 2023年,以"手撕钢"为原料的精密金属掩膜版基材实现量产 [9] - 公司在"超平、超薄、超硬"领域不断深耕,技术突破持续进行 [9] 山西农业特色发展 - 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 [16] - 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村民年收入增加 [18] - 黄花产业形成系列产品,包括黄花干、黄花酱、黄花饼等,通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18] - 黄花产业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带动村民增收 [18]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 汾西县僧念镇段村通过种植、养殖、林果、光伏产业等多元发展,于2019年12月整村脱贫 [23] - 村便民服务中心设有"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战图",详细记录每户情况 [24][25]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 [26]
全球第1大钢铁制造商诞生!堪比29个安钢,年收入超116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5 23:06
公司规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年产量达到1.3077亿吨,全球排名第一,是第二名安塞乐米塔尔的两倍[1] - 2022年公司总收入达11600亿元,是河南安钢的29倍[1][11] - 2020年公司年产量1.15亿吨,超越安塞乐米塔尔成为全球最大钢铁企业[7] - 公司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2020年利润455亿元[11] 并购与扩张 - 2016年宝钢与武钢合并后产能冲至全球第二[3] - 2016-2020年间完成对江西新余钢铁、山东钢铁的合并[3] - 2020年与太钢集团重组,成为重庆钢铁实际控制人并托管中刚集团[9] - 2022年合并新余钢铁集团,接管其51%股份[11] 技术与创新 - 拥有全球首发技术、11项"卡脖子"材料突破、三代汽车板超高强钢全球独家量产能力[1] - 近五年推出87项全球首发产品,包括国产大飞机起落架用钢、核电站密封环[21] - 厚度0.015毫米的"手撕钢"比A4纸更薄,硅钢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19] - 2024年自研钢铁大模型接管生产线,整合40年炼钢数据降低废品率[21] 绿色转型与环保 - 八钢2500立方米富氢高炉商业化运行,减少60%碳排放[17] - 沙特厚板项目采用绿氢炼钢技术,二氧化碳排放比传统工艺减少60%[17] - 西芒杜铁矿开发采用中国低碳标准,被几内亚总统称为"非洲工业绿色转型教科书"[17] 业务多元化 - 掌握全球最大铬资源矿,业务涵盖镁合金、电子铜带等[23] - 旗下20家上市公司组成"宝武系",覆盖工业金融、智慧物流等领域[23] - 在沙特建设绿色钢厂,非洲西芒杜铁矿项目掌握亿吨矿石资源[23] 行业背景与需求 - 2020年中国钢铁产量超10亿吨,占全球总产量56%[5] - 房地产、造船、建筑、汽车等行业是钢铁主要需求方[13] - 2020年全球钢铁产业达新高,中国出口市场地位举足轻重[5][7] 国家战略支持 - 承担中国90%核电用钢,供应白鹤滩水电站、国产航母、空间站等国家工程[25] - 从1980年汉阳铁厂到全球巨头,体现中国钢铁产业变革[25][29]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持续技术革新保持全球领先[27] - 无人车间实现全面自研控制系统,年轻技术员提出工艺优化方案[27]
世界钢铁排名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04 04:26
中国钢铁行业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已建成全球最完备、先进的钢铁生产体系,2025年目标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2] - 中国钢铁产量从建国初16万吨跃居世界第一,60年完成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的跨越 [2] - 特种钢材领域取得突破,如手撕钢厚度仅0.02mm(德日为0.05mm),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 [3] - 高端特殊钢材仍依赖进口,日本占全球高端特钢市场33% [3] -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60%进口来自澳大利亚,20%来自巴西 [3] 印度钢铁行业 - 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2021年前4个月产量3820万吨,同比增速26.9%为全球最高 [4] - JSW计划2030年前实现粗钢产能超4000万吨,2015年提出3亿吨产能目标并计划投资461亿美元 [4] - 钢铁工业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6.2%,SAIL计划2020年排放量增至4.15亿吨 [5] - 塔塔钢铁全球年产能2700万吨,世界第六大钢企,在中国设有多家工厂 [5] 日本钢铁技术 - 炼钢技术全球领先,全球多数高炉采用日本许可证建造 [6] - 拥有世界一流冶金技术,如底吹技术、炉渣飞溅保护等关键专利 [7] - JSW独家生产核电厂压力容器,占全球80%市场份额 [8] - 新日铁汽车用钢板技术全球第一,住友金属高铁车轮制造领先 [8] 美国钢铁工业 - 曾为全球钢铁强国,电炉钢占比超50%,废钢-电炉法炼钢形成重要循环经济 [11] - 纽柯公司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三,首创薄板坯连铸连轧等多项技术 [11] - 20世纪70年代起竞争力下降,80年代退出主导产业地位 [13] 俄罗斯钢铁行业 - 全球十大产钢国之一,钢铁产值占GDP5%,前7大钢企产量占比超80% [17][19] - 铁矿储量世界第一,电炉炼钢成本全球最低 [17] - 苏联时期钢产量曾超美国,1971年达1.2亿吨 [18] 韩国钢铁发展 - 2018年粗钢产量全球第四占比5.9%,浦项公司通过自主研发FINEX等独创技术实现全球领先 [19][20] - 城市化率从1960年20%升至90年代80%,推动钢铁需求增长 [19] 土耳其钢铁业 - 世界第六大钢材出口国,2018年粗钢产量3731万吨全球第八 [21][23] - 三大长流程钢厂占产量30%,电炉炼钢普遍采用世界尖端技术 [22] 欧洲钢铁工业 - 德国为欧盟最大产钢国,蒂森克虏伯集团销售额380亿欧元,旗下电梯业务全球前三 [23] - 德国钢铁出口量占产量50%,高炉炼钢占比68.9% [24] 巴西钢铁优势 - 全球钢铁生产成本最低国家之一,铁矿资源丰富且劳动力廉价 [24] - 钢材消费量占拉美地区56%,粗钢产量占74% [24] 伊朗钢铁规划 - 2025年钢铁产能目标5500万吨,三大钢企由政府下属组织管理 [25] - 直接还原铁年产能力500万吨全球第三,铁矿储量世界第12位 [26][27]
手撕钢、机器人书法家……看中博会上专精特新企业的“独门绝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9 06:58
专精特新企业展示创新技术 - 手撕钢厚度仅为A4纸的1/6但可经受30万次弯折 用于高端电子产品如OLED显示屏掩膜版 [3][5] - 人形机器人具备40个自由度和10余种面部表情 搭载自研多模态感知系统实现视觉听觉交互 [7] - 机器人指尖传感器可感知3.5克微小触发力和500千帕压力 通过高分子填料技术创新实现类人类触觉 [9] 产业链协同与工业设计创新 - 手撕钢量产为下游企业提供补链支撑 助力国产高质量OLED显示材料生产 [5]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突破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性 [11] - 首次设立工业设计展区 通过产品功能外观等维度创新提升附加值 [1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全国已培育3500余家数字化服务商 开发1万余项"小快轻准"技术产品 [14] - 超高清显示企业采用自研数字化平台 70台联网设备日采集百万条数据支撑生产决策 [16][18] - 试点城市带动近2万家企业建立数字化档案 近3000家完成改造验收 [22] 产业链数字化协同 - 智能联网设备实现上下游数据流转 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 [20] - 供应交付协同环节开展数字化转型 带动链上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20] - 计划通过城市试点分类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实施人工智能创业支持计划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