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AR V23
icon
搜索文档
从起了大早到赶上大集,奇瑞汽车新能源战略全面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9-28 02:5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发布十款全新车型中九款为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1] - 公司启动"新能源不客气"战略目标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矩阵布局实现销量爆发式增长[2] - 公司坚持"油电协同 优势融合"产品策略 构建多品牌差异化矩阵覆盖混动 增程 纯电等多条技术路线[3]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7.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549亿元增至682亿元 增幅达24%[3] - 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4.9%快速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27.3%[3] 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新能源技术"三驾马车" 启动混动技术开源计划 推动行业从封闭竞争转向协同创新[4] - 高性能混合动力发动机拥有领先业界的热效率 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油电转换效率达到3.7度/升 电混DHT纯电模式最高机械效率位列全球前列[5] - 展示全自研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大于等于400WH/kg 容量大于等于20Ah[9] 产品与品牌布局 - 旗下五大乘用车品牌2024年新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九成[6] - 成功推出iCAR品牌和智界品牌 星途品牌下星纪元序列 奇瑞品牌和捷途品牌下风云和山海序列[6] - 风云A9L月销过万 捷途山海L7 PLUS上市24小时订单超2.7万[6] - iCAR V23今年1-8月销量39,979辆 连续8个月位列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前三甲[7] - 智界汽车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超5000名研发人力[7] 智能化发展 - 计划将IPO募集资金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其中10%用于电动化技术 15%用于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8] - 2025年底前实现全品牌车型智能驾驶系统覆盖 包括燃油 混动及纯电动车型[9] - 2023年配备辅助驾驶系统车辆占比达43.8% 显著高于31.0%全球平均水平 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9.6%[10] - 2025年起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猎鹰辅助驾驶" 至年底将超过30款[10] 市场表现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65%[1][2] - 2024年成为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 燃油车销量 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2]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2] 资本运作与全球化 - 2025年9月25日港股上市 开盘上涨11.22% 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1] - 计划将IPO募集资金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8] - 2025年3月进入"出海战略3.0"时代 实现从产品贸易到标准 生态输出的全维度升级[10] - 在德国 西班牙 巴西 墨西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立研发机构 在马来西亚 巴西 西班牙 印尼 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建立生产基地[11] 未来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和新版本乘用车 涵盖轿车及SUV 包括燃油车及电动车[11] - 提出智驾四大平权:油电平权 全球平权 场景平权和城乡平权[10]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9月20日-9月26日)
乘联分会· 2025-09-26 09:1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汇总了2025年9月19日至9月26日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即将上市的多款新车型信息,涵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及新势力车企,涉及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及燃油等多种动力类型,车型覆盖A级到D级细分市场,包括SUV、MPV及轿车等不同车身结构,工程更改规模涵盖全新产品(NP)、小改款(MCE1)、中改款(MCE2-1/MCE2-2)、大改款(MCE3)、换代(B)、新增年型(M)、价格调整(MSRP)等多种类型,反映了汽车行业产品迭代加速和技术多元化趋势 [2][5][7][12][20][28][44][52][60][68][76][84][91][96][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7][255] 车型上市计划汇总 - 长安汽车深蓝S07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5.69-17.39万元,纯电续航550km(CLTC),增程续航230-30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1][12] - 广汽乘用车传祺向往S9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C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22.99-25.99万元,纯电续航252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2][20] - 江铃福特烈马将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8.66-43.66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28] - 蔚来汽车ES8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D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40.68-44.68万元,纯电续航63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换代产品(B) [2][36] - 蔚来汽车ET9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D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81.8万元,纯电续航62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44] - 阿维塔科技07将于2025年9月20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1.99-27.99万元,纯电续航610-650km(CLTC),增程续航245-333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52] - 奇瑞新能源iCAR V23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A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12.28-17.48万元,纯电续航401-5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2][60] - 吉利汽车路特斯ELETRE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C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55.8-86.3万元,纯电续航560-6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68] - 吉利汽车路特斯EMEYA将于2025年9月21日上市,定位D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53.8-87.3万元,纯电续航530-58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76] - 东风本田CR-V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A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8.59-24.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84] - 上汽通用别克GL8陆尊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C级MP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0.99-36.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2][91] - 广汽埃安Aion RT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纯电动动力,价格区间9.98-12.38万元,纯电续航520-65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96] -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37.99-45.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06] - 广汽丰田锋兰达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3.28-17.2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大改款(MCE3) [5][114] - 广汽丰田汉兰达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4.98-32.5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中改款(MCE2-1) [5][122] - 广汽丰田赛那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C级MPV,油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29.98-39.3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30] - 广汽丰田凯美瑞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燃油动力,价格19.1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38] - 吉利汽车星瑞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提供1.5T和2.0T燃油动力,价格区间9.87-13.8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46] - 吉利汽车星越L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5.87-17.9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5][154] - 赛力斯汽车问界M7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C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7.98-37.98万元,纯电续航635-710km(CLTC),增程续航208-31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换代产品(B) [5][162] - 上汽乘用车尚界H5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价格区间15.98-19.98万元,纯电续航525-655km(CLTC),增程续航23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5][166] - 一汽轿车奔腾悦意03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A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8.88万元,纯电续航565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76] - 一汽轿车奔腾悦意07将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10.98万元,纯电续航21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5][184] - 吉利汽车领克08 EM-P将于2025年9月24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7.58-22.88万元,纯电续航160-23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192] - 凯翼汽车昆仑iHD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SUV,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2.99-15.99万元,纯电续航201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00] - 一汽大众T-ROC探歌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5.89-17.87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08] - 吉利汽车领克07 EM-P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插电混动动力,价格区间15.58-17.58万元,纯电续航126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16] - 奇瑞汽车捷途X70L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B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11.59-15.3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7][224] - 比亚迪汽车秦PLUS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轿车,提供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7.98-9.98万元,插电混动续航128km(CLTC),纯电续航420-51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新增年型(M) [7][232] - 长安汽车CS55 PLUS将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定位A级SUV,燃油动力,价格区间9.29-10.99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中改款(MCE2-1) [7][240] - 长安福特锐界L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定位B级SUV,提供燃油和油电混动两种动力,价格区间22.98-30.98万元,工程更改规模为小改款(MCE1) [7][247] - 理想汽车i6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定位C级SUV,纯电动动力,价格24.98万元,纯电续航720km(CLTC),工程更改规模为全新产品(NP) [7][255] 工程更改规模定义 - 全新产品(NP)指全新上市车型,车型名称是全新的 [2][5][7] - 小改款(MCE1)指车型的配置、外观造型发生小范围变化,但不涉及车型模具的更改及发动机或变速箱的调整 [2][5][7] - 中改款(MCE2-1)通常指车型的facelift,即车型的前脸造型或模具的改变,但不涉及动力的改变 [3][6][8] - 中改款(MCE2-2)指车型涉及发动机或变速箱的改变,但不涉及前脸造型或模具的改变 [2][5][7] - 大改款(MCE3)指车型的模具和动力都进行改变 [3][6][8] - 换代产品(B)指车型平台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的全新一代的车型 [2][5][7] - 新增年型(M)指现有车型线上新增某款车款 [3][6][8] - 价格调整(MSRP)指现有车型官方指导价的变动 [3][6][8] 细分市场及动力类型分布 - SUV车型占比显著,覆盖A级(如锋兰达、CR-V)、B级(如深蓝S07、汉兰达)、C级(如问界M7、传祺向往S9)、D级(如ES8)多个细分市场 [2][5][7][12][20][28][36][52][60][68][84][114][122][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24][240][247][255] - 轿车车型包括A级(秦PLUS、星瑞)、B级(凯美瑞、领克07 EM-P)、D级(ET9、路特斯EMEYA) [2][5][7][44][76][138][146][216][232] - MPV车型包括C级(别克GL8陆尊、赛那) [2][5][91][130] - 动力类型多元化:纯电动(如蔚来全系、理想i6)、插电混动(如传祺向往S9、领克08 EM-P)、增程式(如深蓝S07、问界M7)、油电混动(如锋兰达、汉兰达)、燃油(如福特烈马、凯迪拉克XT5) [12][20][28][36][44][52][60][68][76][84][91][96][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66][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7][255] 价格区间分布 - 10万元以下:比亚迪秦PLUS(7.98-9.98万元)、奔腾悦意03(8.88万元) [7][176][232] - 10-20万元:广汽埃安Aion RT(9.98-12.38万元)、长安CS55 PLUS(9.29-10.99万元)、吉利星瑞(9.87-13.87万元)、奇瑞iCAR V23(12.28-17.48万元) [7][96][146][232][240] - 20-30万元:深蓝S07(15.69-17.39万元)、领克08 EM-P(17.58-22.88万元)、本田CR-V(18.59-24.99万元)、传祺向往S9(22.99-25.99万元)、锐界L(22.98-30.98万元) [2][12][20][84][192][247] - 30-50万元:问界M7(27.98-37.98万元)、别克GL8陆尊(30.99-36.99万元)、凯迪拉克XT5(37.99-45.99万元)、福特烈马(38.66-43.66万元) [2][28][91][106][162] - 50万元以上:路特斯ELETRE(55.8-86.3万元)、路特斯EMEYA(53.8-87.3万元)、蔚来ES8(40.68-44.68万元)、蔚来ET9(81.8万元) [2][36][44][68][76]
刚刚,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新浪财经· 2025-09-25 16:10
来源:市场资讯 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招股结果显示,奇瑞汽车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38倍超额认购,创下今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同时吸引多 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从过往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奇瑞汽车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奇瑞汽车以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智超讲财商) 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港股迎来今年最大车企IPO。 2025年成为奇瑞汽车上市的关键节点。 今年2月,奇瑞汽车重启港交所上市申请;8月,奇瑞汽车通过证监会"全流通"备案;9月7日,奇瑞汽车 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9月17日,奇瑞汽车启动招股,并将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从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到历经金融危机、借壳失败、混改重组等多重挑战,这家"国内最后一家 未上市整车企业"终于圆梦资本市场。 目前,奇瑞汽车旗下包含五大品牌,即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主要品牌都有独 ...
看完招股书,发现奇瑞1400亿市值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26
在资本市场上,车企上市往往伴随着喧嚣与争议,但奇瑞的招股书递出后,市场的第一反应却是意外的平静。 这让招股书中1400亿的估值,从猜想变成一条有现实支撑的成绩。通过这份招股书,奇瑞想告诉投资者的是,自身早就具备了上市公司的底色,只是现在 才选择把这层底色亮出来。 奇瑞一直在按照上市企业标准经营 对奇瑞上市的解读,不能停留在"终于上了"这个层面。真正需要被看见的,是奇瑞用了多年时间,默默走完了许多企业上市后都未必能补齐的标准流程。 刚刚递交的这份招股书,只是把这个过程告诉给所有人。 | 規模 全球覆蓋 | | | | 領導地位 | | --- | --- | --- | --- | --- | | 2.295.000+ | | 鎖往 | | 自2003年起連續 | | 2024年全球銷量(1) | | 100+ | | 22年出口第一 | | 個國家和地區0) 排名第二 | | | |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4) | |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2) 全球累計銷量( | | | 13.000.000+ | 全球第11大乘用車公司(5) | | 高速發展 | | | | 財務表現 | | 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 ...
奇瑞汽车(09973) - 全球发售
2025-09-16 22:29
发售信息 - 预期定价日为2025年9月23日或前后,不迟于该日中午十二时[8][19][142] - 发售价格不高于每股30.75港元,预期不低于每股27.75港元[8]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0股H股[10] -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股H股[10] - 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267,657,300股H股[10] - 香港公开发售开始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上午九时正[18] - 预期H股于2025年9月25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22] 业绩数据 - 2024年全球销量229.5万辆以上,同比增长49.4%[37]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2698.97亿元,同比增长65.4%[38] - 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43.34亿元,同比增长37.2%[38]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70.7%[83] - 公司收入从2024年Q1的549.10亿元增加24.2%至2025年Q1的682.23亿元[83] 产品销售 - 2024年发布十款新车,其中九款为新能源车[64] - 2024年iCAR品牌汽车销量为64.5千辆,在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中排名第四[61]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分别售出38.5千辆及33.0千辆智界品牌汽车[62] 财务指标 - 2022 - 2025年公司经调整EBITDA分别为9,111百万元、16,286百万元、23,827百万元、5,765百万元(2024年Q1,未经审计)、7,464百万元[93] - 2022 - 2025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0%、13.5%、14.9%及12.4%[98] - 2022 - 2025年净利率分别为6.3%、6.4%、5.3%、4.5%及6.9%[99] 市场与风险 - 2024年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36][80] - 全球及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注重综合能力[79][80] - 公司面临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等风险,业务依赖五大品牌,依赖供应商[81][85] 资金用途与规划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35.0%(29.544亿港元)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乘用车[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5.0%(21.103亿港元)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0.0%(16.882亿港元)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13] 股权结构 - 2025年1月20日下沉完成后,奇瑞控股不再持股,公司有22名股东,股权结构分散[8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芜湖投资控股持股约21.17%,全球发售完成后持股约20.08%,为单一最大股东[86]
从同质化困局到品类创新,iCAR重构新能源价值锚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2:16
核心观点 - iCAR V23以39,979辆销量位列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榜首 连续8个月保持前三甲 通过差异化风格策略抵抗行业同质化竞争 [2][4] - 公司坚持"特色车"定位 以"单款、精品、海量、长周期"为运营战略 聚焦年轻群体个性化需求 女性用户占比超45% [4][9][11] - 背靠奇瑞集团全球资源 2025年将进入数十个国家 并实现技术反向输出至英国车企英力士 [14][16] 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iCAR V23累计销量39,979辆 在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2][4] - 哈弗猛龙PHEV以39,207辆位列第二 豹5 PHEV以34,085辆位列第三 [6] - 核心垂类平台颜值口碑评分稳居自主品牌车型前三 [4] 产品策略 - 采用"用户共创+快速迭代"互联网模式 近期推出455马力超级V23和赛博版 [11] - 每款产品通过多版型垂直进化 聚焦风格越野、性能钢炮等细分品类 [9] - 拒绝快消式推新 每年只打造一款核心产品 注重普世性、通用性和持久性 [9][11] 用户定位 - 目标客群为20-45岁年轻及年轻心态群体 [11] - 女性用户占比超45% [4] - 满足用户对户外移动能源中心、社交货币和个性表达的多元化需求 [17]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将进入全球数十个国家 重点瞄准中东、东盟等个性化需求强烈市场 [16] - 与英国车企英力士接洽 探讨基于iCAR技术平台开发新车型 [16] - 依托奇瑞全球供应链、生产工艺及海外渠道资源 [14][16] 行业定位 - 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超3,000万辆 1%细分需求即可支撑年销30万辆规模 [7] -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工具属性向生活方式载体进化 [17] - 差异化特色化路线避免同质化价格竞争 [4][17]
从同质化困局到品类创新,iCAR重构新能源价值锚点
第一财经· 2025-09-08 02:06
销量表现 - 2025年1-8月iCAR V23累计销量达39,979辆 位列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销量榜首 [2][6][8] - 连续8个月稳居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前三甲 [2][6] - 女性用户占比超45% 核心垂类平台颜值口碑评分居自主品牌前三 [6] 产品战略 - 聚焦"特色车"定位 拒绝同质化竞争 坚持差异化路线 [3][5][22] - 采用"单款、精品、海量、长周期"运营战略 每年仅推一款核心产品 [5][11][13] - 通过多版型垂直进化与用户共创实现快速迭代 近期推出复古版套件及455马力高性能版本 [13] - 以"硬派复古×科技赛博"美学设计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需求 [6][11] 竞争优势 - 背靠奇瑞集团获得顶级供应链/生产工艺/全球渠道支持 实现黑灯生产无人化制造 [16][18] - 融合互联网基因与制造底蕴 形成"用户洞察+快速迭代"能力 [16][22] - 瞄准新能源渗透率低但个性化需求强烈的海外市场 2025年将进入全球数十个国家 [20] - 技术反向输出获英国车企英力士接洽 推动技术架构与生态文化全面出海 [20] 行业定位 - 中国汽车市场年销超3000万辆 1%细分需求即可支撑30万辆年销规模 [9] - 新能源汽车从工具属性向生活方式载体进化 需满足户外能源/社交货币/个性表达等多元需求 [22] - 差异化路径证明特色车可成为主流选择 核心在于解决用户真实需求而非参数竞争 [22][24][25]
奇瑞iCAR人事换防:李东春出任副总 助力品牌突围
犀牛财经· 2025-08-18 09:44
人事变动与品牌发展 - 奇瑞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iCAR任命李东春为品牌副总 李东春原为奇瑞品牌国内业务部副总 此次人事变动旨在加强iCAR营销体系与渠道能力建设[2][3] - iCAR品牌成立于2023年4月 成立仅两年已成为奇瑞新能源领域核心力量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达51076辆 同比增长51.1%[2] - 品牌发展经历初期团队动荡 创始团队CEO鲍思语、CTO单红艳、COO王磊在首款车型iCAR 03上市前相继离职[2] 管理层调整与产品策略 - 2023年11月章红玉紧急接管奇瑞新能源并掌舵iCAR品牌 主导iCAR 03上市 同时引入智米科技CEO苏峻担任首席产品官[2] - 2024年广州车展期间 苏峻主导的iCAR V23开启预售 8小时订单突破3.1万辆 "年轻人的第一台方盒子"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2] - 2025年2月章红玉调离后 苏峻从首席产品官升任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全面掌控品牌运营[3] 营销挑战与战略布局 - iCAR在营销层面面临系统化体系建设挑战 随着V27增程版在迪拜首发及2026年规划V25/V21/V29等车型推出 急需建立完整营销体系[3] - 李东春拥有16年奇瑞营销体系经验 曾担任网络部部长、大区经理、售后服务部副部长、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 2015年晋升为奇瑞营销公司销售副总[3] - 2019年参与高端品牌星途从0到1建设 任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 2022年6月调回奇瑞营销公司任副总经理 负责奇瑞品牌中国市场业务及用户关系管理[3] 市场定位与用户差异 - iCAR面向年轻电动化人群 与传统燃油车用户在购买行为及品牌期待存在本质差异 李东春此前主要经营高端燃油车用户群体[4] - 营销团队需要快速适应从燃油车到新能源用户的转变 这对品牌营销策略提出全新要求[4]
AI交互智能体数字人“乐乐”惊艳亮相2025山东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现场
齐鲁晚报· 2025-08-15 12:50
活动启动 - 购在中国·2025"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山东站)暨山东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于8月15日在泰安泰山区启动 [1] 技术应用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推出AI车展交互智能体数字人"乐乐" 采用3D技术构建形态逼真形象 支持与观众流畅语音交互 [1] - AI车展交互智能体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 汽车大数据 云算力三项技术 为消费者提供智能便捷咨询服务 [1] 参展车型 - 特色新能源车型包括红旗天宫 红旗H5 PHEV 比亚迪海鸥 iCARV23 极氪007 GT 奔腾小马等 [7] - 车型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兼顾家用与科技感的主流选择 聚焦个性化需求的特色车型 [7] 现场体验区 - 设置主播带你买新车直播间 未来出行科技体验区 高阶智驾体验区等多个特色区域 [9] - 开展新能源汽车驾驶技术表演 智驾体验区与智能座舱体验专区 [9]
智能车产业跟踪:威肯西科技获A轮融资,加速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研发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1: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智能车产业进行跟踪,涵盖汽车周度销量、新车发布、政策热点、科技动态、锂电资讯和投融资事件等内容,反映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动态[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息速递 - 7月第3周(7/14 - 7/20)新势力终端销量榜前三为问界(0.95万辆,环比10.5%)、零跑(0.82万辆,环比 - 4.7%)、小米(0.72万辆,环比7.5%);品牌终端销量榜前三为比亚迪(5.14万辆,环比5.3%)、五菱(1.27万辆,环比14.4%)、特斯拉(0.99万辆,环比 - 19.5%)[2][9] - 上周(7/19 - 7/25)发布新车包括比亚迪海狮06 EV、比亚迪海狮06 DM - i、零跑B01、五菱之光EV、领克Z20、iCAR V23 [3][10] - 广东、安徽表态汽车行业“反内卷”,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公安部将加强“智能驾驶”规范管理;上汽北京与逐际动力成立具身智能实验室;上海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广汽高域GOVYAirCab首台样机交付;华晨宝马与大唐集团将成立绿电合资公司[4][11][17] 科技动态 - 联发科C - X1座舱芯片获中国车企多款豪华车型导入,2026年有望大量出货,采用3nm制程工艺,具备多种功能支持[18] - 宝马自研iDrive X系统,暂不整合苹果CarPlay Ultra,该系统将在新款宝马iX3等车型普及[19]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下线,是全球已量产800V三元增混电池中电量最大产品,具备高能量储存、快充等优势[20] - 搭载燃氢发动机洒水车在河北沧州完成测试并投入作业,氢内燃机进入示范应用阶段,成本低、寿命长[21] 锂电资讯 - 近期电芯、模组、PACK价格平衡震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7月25日均价报7.29万元/吨,市场波动受资金主导,供需面无明显缺口[4][22] 投融资事件 - 2025年7月21日至7月27日,智能汽车相关投融资事件3起,零一汽车完成5亿元A轮融资,用于新一代平台量产及无人驾驶卡车落地;威肯西科技获A轮融资,加速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研发;金茂智慧交通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提供零碳交通运输一站式解决方案[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