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magrumab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 | 礼来斥19亿美元收购的减肥药,撤回一项临床试验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8 11:57
礼来宣布因"战略业务原因"终止一项2b期肥胖试验,该研究在尚未招募任何参与者前即被叫停。该试验原计划评估礼来以19亿美元收 购Versanis获得的资产bimagrumab,既作为单一疗法,也与其主力GLP-1/GIP药物替尔泊肽联合使用。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公司在今年3月提交了试验申请,计划招募180名肥胖或超重并伴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bimagrumab是一种抗体,通过结合激活素II 型A和B受体来阻断激活素和肌生成抑制素信号通路。研究设计了九个分组,分别测试bimagrumab单用或与替尔泊肽联合,后者正是 Mounjaro和Zepbound的活性成分。 据彭博社首次报道,该试验已被取消。早在6月,ClinicalTrials.gov上的试验状态就从"尚未招募"变更为"进行中但未招募",引发外界 关注。 本周,该试验状态再次更新为"撤回"。礼来表示,此举是基于业务层面的考虑,公司"会常规性地评估研发管线,以最大化每一款产品 的潜力"。 礼来同时强调,bimagrumab仍在进行中的另一项2期试验中被研究,该试验评估其与替尔泊肽单独或联合在肥胖人群中的疗效。该研 究结果预计将在2026 ...
礼来叫停bima糖尿病联用试验,来凯“被点名”股价大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04
礼来临床试验调整 - 礼来因战略业务原因撤回bimagrumab与tirzepatide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IIb期临床试验 原计划入组180名受试者 试验时间从2024年10月21日至2027年1月 公司称此为资源优化举措 [1] - 公司仍继续推进非糖尿病肥胖成人的II期试验 该试验评估相同联合疗法 预计入组240名受试者 结果将于2026年读出 比原糖尿病试验提前一年 [1][3] - 终止糖尿病试验的原因包括该适应症审批路径更复杂 且在GLP-1疗法已成熟背景下叠加抗体药物的优势不确定 [3] bimagrumab作用机制与数据 - bimagrumab通过阻断ActivinⅡ型受体抑制肌肉降解并促进肌肉生长 在BELIEVE 2b期试验中与semaglutide联用72周平均体重下降22.1% 其中92.8%体重下降来自脂肪 瘦体重几乎保持不变 [2] - semaglutide单药治疗体重下降15.7% 仅71.8%来自脂肪 而bimagrumab单药体重下降10.8% 全部来自脂肪且瘦体重增加2.5% [2] - 该药物旨在解决GLP-1药物导致的肌肉流失问题 实现减脂不减肌 但联合疗法仍需证明在肌肉功能改善或代谢指标优化方面的综合获益 [2] 来凯医药合作与市场反应 - 礼来终止试验后 来凯医药股价一度上涨超过15% 因bimagrumab退出糖尿病试验削弱潜在竞争 同时凸显来凯与礼来合作的LAE102管线价值 [4] - LAE102为来凯自主研发的ActRIIA单克隆抗体 2024年11月与礼来达成全球合作 礼来负责美国市场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来凯保留全球权益 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多剂量递增研究初步结果 [5] - 来凯在2025年6月美国糖尿病协会学术会上公布首个人体研究数据 显示LAE102在保持瘦体重同时减少脂肪 公司计划与礼来推进联合疗法打造下一代高质量减重药物 [6] 临床试验设计与安全性 - LAE102首个人体研究设计包括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或皮下注射 设4个剂量水平 并招募超重与肥胖人群进行探索 [8] - 单次给药后无严重不良事件 多数为1级注射部位反应 无实验室异常 药代动力学显示高剂量组ActivinA升高持续约28天 表明长半衰期和持续靶点抑制能力 [8] - 数据支持在超重与肥胖人群中的潜在疗效 为后续临床推进提供依据 [8] 市场竞争与行业格局 - 多家公司瞄准减脂不减肌赛道 包括Regeneron/ScholarRock双抗组合 Veru的口服enobosarm以及Biohaven的myostatin抑制剂 均公布早期肌肉保护数据 [9] - 肌肉保护型减肥药市场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数百亿美元 各公司计划在GLP-1药物基础上叠加肌肉调节因子以证明额外临床获益 [9] - 礼来肥胖管线包括已获批减肥适应症的tirzepatide 三期中的retatrutide 口服orforglipron 以及与Camurus和JuvenaTherapeutics的合作项目 [11] 战略重心与未来展望 - 礼来将资源集中于更具前景的肥胖适应症 肥胖试验数据读出时间提前至2026年 最快2027年前后申报联合疗法肥胖适应症 [3][9] - bimagrumab肥胖试验与LAE102多剂量试验将于未来一年内公布结果 决定减脂不减肌赛道是否具备长期潜力 [9]
美股异动|礼来股价三连跌创新低战略调整引发市场震动
新浪财经· 2025-09-25 23:01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股情报站) 9月25日,制药巨头礼来公司的股价再次遭受重创,下跌3.67%,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出现下跌,总计 跌幅达到5.35%。这一股价波动将其推至自202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吸引了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的 关注。 礼来公司通过收购Versanis Bio获得了bimagrumab,这一化合物在此前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显示出帮助患 者在使用竞争对手药物减重时维持肌肉量的潜力。然而,在更早的研究中,该药物曾导致部分患者出现 胰腺炎的风险,这也为其未来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礼来在健康领域的战略调整表明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和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对于投资 者而言,关注礼来新的研发管线和市场扩展策略是关键。尽管股价短期内波动较大,但在长期战略布局 明朗化后,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定的回报。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考虑礼来的投资时,密切关注其在 全球市场的药物批准进展以及潜在的临床合作机会。 礼来近期的下行趋势与其在研发领域所做的战略调整有关。公司已决定终止一项旨在防止肥胖患者肌肉 过度流失的实验性药物研究。据悉,该决定是出于战略性商业考量,而这项临床试验在启动不到一个月 的时间内就被 ...
礼来(LLY.US)停止肌肉保护药物糖尿病研究,Zepbound组合计划受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2:06
已终止的试验原计划对180名患有2型糖尿病且肥胖或超重的患者进行约13个月的随访。其主要观测指标 是体重减轻程度,但关键的次要衡量标准是体脂减少量。 根据美国临床试验登记处周三晚些时候更新的信息,礼来公司于6月10日终止了该试验,此时距试验启 动尚不足一个月。该网站显示,一项针对非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类似研究仍保持活跃。 在礼来8月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演示中,该公司曾预计这项糖尿病试验将于2026年10月前得出结果。 在6月下旬公布的一项被视为bimagrumab概念验证的研究中,礼来表示该药物能帮助患者在服用竞争对 手诺和诺德的减肥药Wegovy减重时维持肌肉量。 该化合物旨在阻断一个通常调节肌肉生长的受体,其原研开发商诺华集团约八年前曾在一项小型研究中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过测试。在诺华早期研究中,37名接受bimagrumab治疗的患者里有一人出现胰腺炎 并住院。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胰腺炎风险。 智通财经APP获悉,制药巨头礼来(LLY.US)已停止一项旨在防止肥胖患者肌肉过度流失的实验性药物研 究,理由是出于战略性商业考量。 这款实验性注射液是礼来应对快速减重患者常见肌肉流失策略的核心产品。包括 ...
Veru Announces Novel Modified-Release Oral Formulation for Enobosarm
ZACKS· 2025-08-15 14:21
Veru公司最新研发进展 - 公司宣布选择新型改良缓释口服enobosarm用于慢性体重管理 该药物作为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SARM) 旨在使GLP-1 RA类药物的减重效果更具组织选择性 减少脂肪同时保持瘦体重 [1] - 新型制剂采用与Laxxon Medical合作的智能递送系统 包括专利SPID技术 实现独特的释放曲线和创新添加剂制造工艺 [2] - 单剂量开放标签试验显示 3mg改良缓释enobosarm达到目标药代动力学特征:降低最大血浆浓度峰值 延迟达峰时间 形成独特二次血浆峰 且吸收程度与速释胶囊相当 [3] 专利保护与商业化计划 - 新型口服制剂制造工艺获得全球专利保护 有效期至2037年及以后 若新配方专利申请获批 保护期可延长至2046年 [4] - 该改良缓释制剂计划用于III期临床研究和商业化 [4] 临床数据表现 - 公司6月公布的IIb期QUALITY研究维持期数据显示 停用semaglutide后12周 安慰剂组体重反弹43% 而3mg enobosarm单药治疗组减少46%体重反弹 且完全防止脂肪反弹并保持瘦体重 [5] 抗肥胖药物行业前景 - 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达45 1亿美元 预计到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 5% [6] - 肥胖流行率持续上升推动多家企业开发新型疗法 战略性地推广产品以应对该问题 [6] 同业公司动态 - Regeneron制药与翰森制药达成战略许可协议 获得GLP-1 GIP双重受体激动剂在中国大陆 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的独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该药物处于III期试验阶段 [7][8] - 礼来公司实验药物bimagrumab联合Wegovy在IIb期BELIEVE研究中显示减重22 1% 其中92 8%来自脂肪减少 III期ATTAIN-1试验中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显示72周显著疗效 [9] - Scholar Rock公司II期EMBLAZE试验表明 apitegromab联合tirzepatide可防止瘦体重流失 单独使用tirzepatide时30%减重来自瘦体重损失 [10]
来凯医药20250814
2025-08-14 14:48
**莱凯医药 20250814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财务与资金状况** - 账上资金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今年上半年的约6.33亿元,净现金约为6.3亿元[2][4] - 货币资金约为6.76亿元,定期存款6,700万元,减去银行贷款后净现金约为6.3亿元[4] -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73亿元轻微减少至1.29亿元[4] **2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LQA102**:一期临床进行中,预计9月底完成MAD实验并整理数据[2][5][13] - **LQA103**:获FDA IND批准,计划下半年推进人体试验[2][5] - **LAE123**:处于IND enabling阶段,计划明年推进人体试验[2][5] - **LAE002(AKT抑制剂)**:国内三期乳腺癌试验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四季度完成入组,明年上半年读出数据并申报NDA[2][5][12] - **与礼来合作项目**:一期临床预计9月底完成[2][5] **3 礼来bimagrumab数据参考意义** - 单药减重效果超过10%,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后减重效果提高至超过22%[2][8] - 验证了受体抗体对肥胖症的疗效,为莱凯医药相关管线提供重要参考[2][8] - 揭示了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痉挛、痤疮)对患者用药体验的影响[2][8] **4 国际市场关注与BD机会** - 礼来收购bimagrumab支付19.25亿美元,默沙东收购acero farm支付115亿美元,验证了莱凯医药产品组合潜力[2][9] - ADA会议后,多家海外MNC积极探索减重领域布局机会[2][9] - 激活素通路组合(102、103、123)吸引多家跨国公司兴趣,BD谈判积极推进[19][20] **5 临床前与临床数据表现** - **L2Q a(抗体102)**:临床前研究显示三周内脂肪减少超过41%,瘦体重丢失减少至约2%(对比司美格鲁肽的10%)[10] - 一期临床试验显示轻剂量即可达到明显靶点结合,安全性良好(无腹泻、痉挛或痤疮)[10][13] - **L2Q b(抗体103)**:效果不如102显著,但针对肌少症性肥胖患者群体(中国8%~12%,海外超10%)有独特价值[21] **6 AKT管线进展与市场潜力** - 具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三期临床资格,重点推进国内乳腺癌三期临床[12][29] - 预计明年一季度读出数据,二季度申报NDA[12][29] - 阿斯利康AKT药物Cape去年销售额4.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一倍,市场预期超15亿美元[12] - 莱凯医药产品有望成为首款国产AKT基因上市药物[12] **7 MAD临床研究进展** - LA 102的MAD研究预计9月底完成,数据整理后尽快读出[13][14] - 盲态数据显示安全性良好,与CAD信号一致[13][14] - 引入核磁影像测定方法,精准检测肌肉体积、内脏脂肪等变化[14] **8 竞争格局与未来方向** - 减脂增肌赛道竞争激烈,礼来数据验证抑制myostatin和activin A信号通道的重要性[17] - 莱凯医药处于全球研发创新前沿,102项目可解决GLP类药物导致的肌肉流失问题[17] - 未来计划推进102与GLP药物联用(肥胖症)、103单药(肌少症性肥胖)及102+103联用探索[21] **9 皮下给药与剂量优化** - 皮下给药技术成熟,102和103可达到150毫克/毫升高浓度制剂[22] - 102因强A抑制特性,所需剂量小于bimagrumab,给药频次更具优势[23] - MAD研究通过PK/PD数据支持每周或更长频次给药[14][25] **10 长期用药安全性与疗效** - Bima长期用药(72周)数据显示代谢指标改善(腰围减少21厘米、C反应蛋白下降83%等),但存在短期胃肠道不良反应[32][33] - 莱凯医药102一期数据安全性更优(无腹泻、恶心呕吐频率低)[27] - 激活素通路靶向药物的长期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30] **11 未来催化剂与BD计划** - 102项目预计触发重要BD决策,103和123项目临床数据将推动合作规模[20][35] - AKT抑制剂计划2026年上半年递交NDA[29] - 公司积极与多家MNC谈判,关注下半年潜在催化剂[20][35]
制药与生物技术板块_截至 7 月 31 日的海外公司收益发布-Pharmaceuticals and biotech sectors_ Overseas companies‘ earnings releases through 31 July
2025-08-08 05:02
行业与公司概览 - **行业**:全球制药与生物科技行业,重点关注日本制药企业[1][2] - **涉及公司**: - **国际药企**:AbbVie、Biogen、Bristol Myers Squibb、Bio-Rad Laboratories、Neurocrine Biosciences - **日本药企**:武田制药(Takeda Pharmaceutical)、中外制药(Chugai Pharmaceutical)、PeptiDream、小野药品(Ono Pharmaceutical)、Nxera Pharma、Takara Bio[2][6][7][9][1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AbbVie业绩与产品动态** 1. **Humira销售下滑**:因生物类似药竞争,Humira销售额同比下降58.1%,但被新产品抵消[1] 2. **Skyrizi与Rinvoq增长**: - Skyrizi(IL-23抑制剂)销售额增长62.2%至44亿美元,在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IBD)领域份额持续扩大 - 患者从Humira转向Skyrizi和Rinvoq(JAK抑制剂)而非生物类似药[1] 3. **肥胖治疗研发**:与Gubra合作开发的ABBV-295(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可能解决肌肉/骨质流失问题[1] **对日本药企的影响** 1. **武田制药的Entyvio**: - 在溃疡性结肠炎一线治疗中保持领先份额,但克罗恩病二线市场份额受竞品广告冲击 - 临床缓解率仍具优势[2] 2. **GLP-1受体激动剂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流失,中外制药与PeptiDream正在开发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剂(如Scholar Rock的apitegromab、礼来的bimagrumab)[2] **Biogen与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eqembi** 1. **市场策略**:通过提升PET检测量(同比增5倍)和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比增3倍)推动诊断与治疗[3] 2. **市场份额**:Leqembi当前市占率70%,但面临礼来Kisunla的竞争[3] 3. **皮下制剂进展**:PDUFA(审评完成目标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4] **Eisai的Leqembi全球收入** - 2025年4-6月收入231亿日元(同比增57.1%),中国市场增长显著(77亿日元,占33%),部分因经销商囤货应对关税风险[4] **Bristol Myers Squibb产品表现** 1. **Opdivo皮下制剂Qvantig**:销售额同比增7%至3000万美元,静脉制剂销售额25.6亿美元(同比增7%)[6] 2. **精神分裂症药物Cobenfy**:销售额3500万美元,周处方量超2000次,医生因疗效对比转向该药[6] 3. **直接销售模式**:抗凝药Eliquis以低于标价50%的价格直接向患者销售,可能推广至其他产品[6] **对日本药企的影响** 1. **小野药品的Opdivo**:皮下制剂Qvantig对专利到期后的患者转换至关重要[7] 2. **Nxera Pharma的NBI-570**:同为M1/M4受体激动剂,但处于Phase 1阶段,落后于Cobenfy[7] 3. **直接销售模式**:日本药企尚未明确表态[7] **Bio-Rad Laboratories与Takara Bio** 1. **Bio-Rad业绩**:销售额6.52亿美元(同比增2%),运营利润7700万美元(同比降24%),生物科技与学术市场需求疲软[8] 2. **对Takara Bio的影响**:高端PCR设备需求弱,但低端产品或因交叉销售表现强劲[9] **Neurocrine Biosciences的研发进展** 1. **M4激动剂NBI-568**:Phase 3研究数据预计2027-2028年公布[10] 2. **NBI-570**:2025年下半年启动Phase 2研究,并计划公布NBI-567(M1激动剂)和NBI-569(M4激动剂)的Phase 1数据[10] 3. **差异化机会**:直接激动剂疗法可能更适合老年患者(无需附加治疗)[10] **对Nxera Pharma的潜在利好** - Neurocrine对M受体激动剂的持续投入可能支撑Nxera股价,但需等待NBI-568的Phase 3结果[11] --- 其他重要细节 - **市场动态**:中国市场的增长与关税风险影响经销商行为(如Leqembi囤货)[4] - **技术趋势**:数字PCR技术(Bio-Rad收购Stilla Technologies)与低端设备需求分化[8][9] - **政策影响**:美国药企直接销售模式可能应对“最惠国”定价政策[6][7]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Skyrizi销售额**:44亿美元(62.2%增长)[1] - **Leqembi收入**:231亿日元(中国占77亿日元)[4] - **Opdivo销售额**:静脉制剂25.6亿美元,皮下制剂3000万美元[6] - **Bio-Rad销售额**:6.52亿美元(+2% y-y)[8]
Prediction: This Unstoppable Growth Stock Will Be Worth $2 Trillion in the Next 7 Years
The Motley Fool· 2025-08-05 00:33
公司市值与增长潜力 - 截至8月1日收盘 公司市值达6840亿美元 为全球最大医疗保健企业[1] - 公司可能在7年内成为2万亿美元市值企业[1] - 公司远期市盈率约37倍 高于行业平均的16.5倍 但基于快速增长和产品管线被认为合理[13] 体重管理市场地位 - 体重管理药物市场预计从去年15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1500亿美元[2] - 公司减肥疗法Zepbound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比诺和诺德Wegovy更有效[3] - Zepbound销售快速增长 推动公司收入显著增长[3] 产品管线创新 - 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3期糖尿病研究中显示令人鼓舞的减重数据 体重管理适应症3期数据预计年底公布[6] - 公司与Camurus合作开发长效给药技术 解决每周注射的不便[7] - 药物bimagrumab可解决肌肉流失问题 与Wegovy联用72周研究中患者平均减重22.1% 其中92.8%为脂肪减少[8] - 三重激动剂retatrutide可能比Zepbound更有效 若获批将成为首创药物[9] 多元化产品组合 - 糖尿病产品线包括Mounjaro(与Zepbound活性成分相同)、Jardiance和Humalog[11] - 肿瘤产品Verzenio和银屑病药物Taltz表现良好[11] - 免疫学新药Ebglyss和阿尔茨海默病药物Kisunla可能成为重磅药物[11] - 管线还包括肿瘤学、免疫学和罕见疾病领域多个有前景产品 包括遗传性耳聋基因疗法[12]
国产减重药“上市潮”闸门打开,跨国巨头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7-06 11:38
减重药市场格局变化 - 信达生物的GLP-1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已商业化落地,标志着国产减重药正式进入国内公立医院 [2] - 玛仕度肽从获批到商业化仅用1周,远快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5个月)和礼来替尔泊肽(半年) [2] - 国内厂商无产能供应限制问题,而跨国巨头尚未实现本土化生产 [2] - 信达生物计划通过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零售渠道和线上平台等多渠道拓展市场 [2] - 业内人士预计玛仕度肽未来可能占据中国减重药市场50%份额 [2] 市场规模与竞争态势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美元,中国市场达2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28% [3][4] - 国内已有约30款在研GLP-1类药物进入中后期临床,其中一半进入三期临床 [4] - 恒瑞医药、博瑞医药、甘李药业和先为达等公司的在研药物已实现15%-21%减重效果 [4] - 先为达生物的埃诺格鲁肽在48周治疗中实现15.4%减重,与司美格鲁肽疗效相当 [5] - 专家预计随着更多产品上市和可能纳入医保,GLP-1减重药价格有望下降 [5] 跨国巨头的应对策略 - 礼来替尔泊肽新增OSA适应症,覆盖中国近2亿患者 [7] - 诺和诺德更新司美格鲁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结局试验结果(风险降低20%) [7] - 更高剂量司美格鲁肽(7.2mg)临床试验显示平均减重21%,1/3受试者减重超25% [7] - 诺和诺德收购联邦生物"三重受体激动剂"UBT251,潜在交易价值20亿美元 [7] - 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产能,扩大糖尿病和肥胖药物生产规模 [8] 产品创新与研发方向 - 目前GLP-1减重药均为注射液,口服剂型成为研发重点 [11] - 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orforglipron在40周实现平均减重8% [11] - 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在三期临床中实现13.6%减重,降糖适应症已在中国获批 [11] - 恒瑞医药、诚益生物、华东医药等国内企业已布局口服小分子GLP-1减重药 [12] - 现有减重药存在肌肉流失问题(40%减重来自非脂肪组织),药企正开发肌肉保护药物 [12][13] 市场潜力与慢病管理 - GLP-1减重药被建议长期使用以保持体重和控制血糖 [16] - 中国已将GLP-1类药物纳入《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16] - 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优先使用GLP-1减重药降低心脏病风险 [16]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一季度销售额84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销售额61.5亿美元 [18] - 预计2030年中国将有9亿肥胖或超重人群,市场规模远超美国 [18]
海外消费周报:新东方4QFY25业绩前瞻:教育业务利润率回升,常态化回购或将提振估值-202506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7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教育、医药、社服行业均为看好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新东方4QFY25收入11.86亿美元同比增长4.4%,Non - GAAP净利润0.51亿美元同比增长39.2%,教育业务利润率回升,常态化回购或提振估值;海外医药公司有多项数据公布和合作进展;海外社服可关注茶饮新股和出行链机会 [4][5][20] 各行业总结 海外教育 - **市场回顾**:本周(6/20 - 6/26)教育指数上涨6.4%,跑赢恒生国企指数1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0.87%,跑输恒生国企指数9.89个百分点 [7] - **业绩前瞻**:预计4QFY25新东方收入11.86亿美元同比增4.4%,教育业务收入10.34亿美元同比增13.3%,其他业务收入1.52亿美元同比降32.1%;归属母公司Non - GAAP净利润0.51亿美元同比增39.2%,净利率4.3%同比扩张1.1个百分点;留学业务增速触底,新业务增长强劲,经营利润率改善 [4][8][9] - **数据更新**:本周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抖音GMV约1.1亿元,日均GMV1556万元,GMV环比上周降39.8%,并给出各直播间场均SKU和GMV构成情况 [10][11] - **投资分析意见**:建议关注中概教培公司、港股职教公司和港股高教公司,如新东方、好未来、中国东方教育、东软睿新集团等 [11] 海外医药 - **市场回顾**: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4.08%,跑输恒生指数0.60个百分点 [13] - **重点事件**:国内信达拟配售新股,荣昌与Vor Bio达成泰它西普授权合作等;海外礼来公布bimagrumab数据,启动瑞他鲁肽三期临床,吉利德与Kymera达成许可协议等 [14][15][16] - **建议关注**:创新药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Pharma关注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等 [17] 海外社服 - **投资策略**:现制茶饮板块比拼供应链,蜜雪和古茗有竞争壁垒;在线旅游国内竞争改善,布局出境和海外;澳门博彩收入有韧性,估值处底部 [20] - **重点关注**:古茗、蜜雪集团、携程集团、美高梅中国 [21] 盈利预测预估值 - **海外教育**:给出新东方、好未来等公司市值、PE、利润预测及复合增速等数据 [25] - **海外医药**:给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公司市值、PE、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等数据 [26] - **海外社服**:给出携程集团、同程旅行等公司市值、P/E、收入、净利润等数据 [27] 东方甄选数据 - 展示东方甄选GMV(日)、SKU、月度总GMV、6月日均GMV、6月SKU、直播商品情况、累计粉丝数、粉丝年龄和性别分布等数据图表 [2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