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览 - 行业:全球制药与生物科技行业,重点关注日本制药企业[1][2] - 涉及公司: - 国际药企:AbbVie、Biogen、Bristol Myers Squibb、Bio-Rad Laboratories、Neurocrine Biosciences - 日本药企:武田制药(Takeda Pharmaceutical)、中外制药(Chugai Pharmaceutical)、PeptiDream、小野药品(Ono Pharmaceutical)、Nxera Pharma、Takara Bio[2][6][7][9][1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AbbVie业绩与产品动态 1. Humira销售下滑:因生物类似药竞争,Humira销售额同比下降58.1%,但被新产品抵消[1] 2. Skyrizi与Rinvoq增长: - Skyrizi(IL-23抑制剂)销售额增长62.2%至44亿美元,在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IBD)领域份额持续扩大 - 患者从Humira转向Skyrizi和Rinvoq(JAK抑制剂)而非生物类似药[1] 3. 肥胖治疗研发:与Gubra合作开发的ABBV-295(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可能解决肌肉/骨质流失问题[1] 对日本药企的影响 1. 武田制药的Entyvio: - 在溃疡性结肠炎一线治疗中保持领先份额,但克罗恩病二线市场份额受竞品广告冲击 - 临床缓解率仍具优势[2] 2. GLP-1受体激动剂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流失,中外制药与PeptiDream正在开发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剂(如Scholar Rock的apitegromab、礼来的bimagrumab)[2] Biogen与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eqembi 1. 市场策略:通过提升PET检测量(同比增5倍)和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比增3倍)推动诊断与治疗[3] 2. 市场份额:Leqembi当前市占率70%,但面临礼来Kisunla的竞争[3] 3. 皮下制剂进展:PDUFA(审评完成目标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4] Eisai的Leqembi全球收入 - 2025年4-6月收入231亿日元(同比增57.1%),中国市场增长显著(77亿日元,占33%),部分因经销商囤货应对关税风险[4] Bristol Myers Squibb产品表现 1. Opdivo皮下制剂Qvantig:销售额同比增7%至3000万美元,静脉制剂销售额25.6亿美元(同比增7%)[6] 2. 精神分裂症药物Cobenfy:销售额3500万美元,周处方量超2000次,医生因疗效对比转向该药[6] 3. 直接销售模式:抗凝药Eliquis以低于标价50%的价格直接向患者销售,可能推广至其他产品[6] 对日本药企的影响 1. 小野药品的Opdivo:皮下制剂Qvantig对专利到期后的患者转换至关重要[7] 2. Nxera Pharma的NBI-570:同为M1/M4受体激动剂,但处于Phase 1阶段,落后于Cobenfy[7] 3. 直接销售模式:日本药企尚未明确表态[7] Bio-Rad Laboratories与Takara Bio 1. Bio-Rad业绩:销售额6.52亿美元(同比增2%),运营利润7700万美元(同比降24%),生物科技与学术市场需求疲软[8] 2. 对Takara Bio的影响:高端PCR设备需求弱,但低端产品或因交叉销售表现强劲[9] Neurocrine Biosciences的研发进展 1. M4激动剂NBI-568:Phase 3研究数据预计2027-2028年公布[10] 2. NBI-570:2025年下半年启动Phase 2研究,并计划公布NBI-567(M1激动剂)和NBI-569(M4激动剂)的Phase 1数据[10] 3. 差异化机会:直接激动剂疗法可能更适合老年患者(无需附加治疗)[10] 对Nxera Pharma的潜在利好 - Neurocrine对M受体激动剂的持续投入可能支撑Nxera股价,但需等待NBI-568的Phase 3结果[11] --- 其他重要细节 - 市场动态:中国市场的增长与关税风险影响经销商行为(如Leqembi囤货)[4] - 技术趋势:数字PCR技术(Bio-Rad收购Stilla Technologies)与低端设备需求分化[8][9] - 政策影响:美国药企直接销售模式可能应对“最惠国”定价政策[6][7]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Skyrizi销售额:44亿美元(62.2%增长)[1] - Leqembi收入:231亿日元(中国占77亿日元)[4] - Opdivo销售额:静脉制剂25.6亿美元,皮下制剂3000万美元[6] - Bio-Rad销售额:6.52亿美元(+2% y-y)[8]
制药与生物技术板块_截至 7 月 31 日的海外公司收益发布-Pharmaceuticals and biotech sectors_ Overseas companies‘ earnings releases through 31 Ju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