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升级

搜索文档
今年已有166万辆,汽车OTA升级,为什么也能叫召回?
36氪· 2025-09-22 01:46
19日,小米汽车召回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引发关注。 因本次召回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即Over the air的缩写)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不少网友对召回形式感到疑惑,为什么这种OTA 升级也属于汽车召回? 何为汽车召回? 公开资料显示,OTA为空中下载技术,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无线系统升级,汽车行业一般称为远程升级。 汽车OTA升级,则是车企通过OTA技术,依托无线通信网络,对车辆软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来达到修复缺陷、性能提升、功能扩展的目的。 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月末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OTA升级分 为四类管理,即非技术参数变更(如UI优化)、涉及主要技术参数变更、涉及自动驾驶功能,以及用于缺陷召回。 工信部在3月初对《通知》作了进一步的解读,不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的OTA升级活动,企业在完成备案后,即可实施升级;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 数变更的,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并完成备案后,方可实施升级。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OTA升级活动,应当按照准入管理有关规定,取得相应 许可。 上述《通知》还指出, ...
“不是OTA你就删了吧”,极氪官微“画饼”抽奖,遭用户集体吐槽
凤凰网财经· 2025-08-21 09:55
公司营销策略 - 公司于8月21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预告引发用户对OTA升级的期待但实际内容为抽取球赛门票活动[1][3] - 该营销活动导致大量用户负面反馈评论区出现大规模负面舆论[3][5][6] 用户反馈与舆论 - 用户明确表达对非OTA内容的不满并要求删除非相关营销内容[3] - 用户批评抽奖活动与预期不符并使用强烈负面语言表达失望情绪[5][6] - 部分用户直接指责营销部门和新媒体团队的工作能力[6] 社交媒体互动数据 - 负面评论在17:00至17:07期间密集出现最高单条评论互动量达94次[6] - 地域分布上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河南等地用户均参与负面评论[6]
机构预测:车企OTA升级策略正发生显著转变,2030年车联网渗透率或达8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7:45
车联网市场发展 - 预计到2030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总量将增长到7700万辆,渗透率将上升到85% [1] - 未来预计95%的联网新车具有OTA升级能力,整车OTA升级聚焦座舱和智驾 [1] - 车企OTA升级策略从快速迭代转向稳健节奏,2024年下半年部分车企保持每两周一次升级,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升级频次明显放缓 [1] - 车企在每次OTA升级后需整合软件版本并向监管机构提交完整软件包和功能说明以确保合规性 [1] 三电系统技术创新 - 三电系统正经历从单一性能竞争向系统集成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2] - 中国厂商在电驱动技术上已进入高集成化阶段,从3合一系统进化到12合一,整合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等核心部件 [2] - 集成化提升功率密度与效率,缩短适配周期并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同时有利于车企出海 [2] 中国汽车市场调整 - 2017年至2018年国内汽车产能达到峰值,随着产业优胜劣汰,大批造车新势力退出,总体产能明显下降 [2] - 当前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低水平,但未来几年出口市场持续增长及国内消费复苏预计将推动产能利用率回归80%的健康水平 [2] 中国车企全球化机遇 - 中国车企面临全球化机遇窗口期,需在电驱与充电集成化、海外本地化生产、差异化座舱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 [3] - 智能座舱、三电系统和中重卡领域的发展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分工中的位置 [3]
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上升到85%
新京报· 2025-08-15 03:25
车联网市场发展 - 预计到2030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总量将增长到7700万辆,渗透率将上升到85% [1] - 未来超过95%联网新车将具有OTA升级能力 [1] 车企软件服务现状 - 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车企软件服务的接受度还处于前期状态 [1] - OTA监管趋严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软件升级流程 [1] 中国车企出海布局 - 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的趋势不可阻挡,短期障碍可以克服 [1] - 车企需充分了解当地市场,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 [2] - 全球电动化趋势下,中国车企的电动化优势可助力出海 [2] -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势明显,长期将依赖智能化发展 [2]
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加强!OTA升级需报备, 专家: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9:16
监管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发布《意见稿》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管与宣传规范 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1] - 《意见稿》明确要求辅助驾驶不能宣传为自动驾驶 未经备案不得进行OTA升级 不得推送未充分测试软件 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 [1][4] - 要求企业在车辆App、车载系统及手册中清晰展示辅助驾驶安全提示 开发驾驶员监测功能并采取分级警示措施 严禁虚假夸大宣传 [4] OTA升级趋势与影响 - 行业OTA升级频率从快速迭代转向稳健节奏 2024年下半年部分车企保持每两周一次升级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升级频次明显放缓 [3] - 2024年上半年74个汽车品牌累计推送290个升级版本 覆盖车型超350款 OTA头部供应商统计显示"月月OTA"甚至"周周OTA"成为新常态 [5] - 车企需在每次OTA升级后向监管机构提交完整软件包和功能说明 通过与OTA厂商规范软件升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3][5] -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30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达85% 超95%联网新车具备OTA能力 [5] 企业应对措施 - 蔚来汽车表示将根据政策要求调整OTA升级安排 通过官方渠道向用户通报更新 [8] - 特斯拉称OTA升级服务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关团队正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备案事宜确保符合法规 [8]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50%位居世界第一 泊车辅助驾驶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20% [8] - 2025年被视为智驾技术普及关键转折点 行业加速推进智驾功能升级迭代 "智驾等于高价"传统认知正在被打破 [8] 用户体验挑战 - J.D.Power报告显示ADAS功能存在两大障碍:用户对功能使用方法了解不足 功能易用性和稳定性影响使用信心 [9] - "不易理解/难以使用"和"不稳定/不准确"成为用户最集中痛点 技术快速发展与用户实际接受度出现明显落差 [8][9] 专家观点 - 行业专家认为新规短期将带来合规压力 提高车企在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方面的投入 可能给中小车企带来较大竞争压力 [9] - 长期来看将推动算法算力升级 促进技术成熟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 [9]
市场监管总局征求意见: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 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财经网· 2025-08-14 07:21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 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1] - 企业需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 [1] - 严格执行软件OTA升级分类管理要求 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1] - 禁止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 禁止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1] - 确保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 企业需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1] 监管执行措施 - 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协调管理 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处理 [1] - 重点监管未按要求补充报送技术参数及验证材料的情况 [1] - 监管车辆性能与报送技术参数不一致的情况 [1] - 监管未经备案开展OTA升级活动或实际升级与备案不一致的情况 [1] - 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1]
事关汽车OTA升级和召回!两部门再发文征求消费者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8-13 15:51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 - 核心观点: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缺陷召回、生产一致性、广告宣传和事故报告方面的监管要求,短期增加行业压力但长期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3][4][5] 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 - 企业需加强安全提示和缺陷信息监测,减少网络攻击和漏洞引发的车辆事故风险 [3]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驾驶员监测、警示功能不足的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必要时纳入缺陷分析与召回 [3] OTA升级规范 - 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不得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版本或通过OTA隐瞒缺陷 [4] - 频繁进行OTA升级的企业将面临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4] 广告宣传监督 - 企业不得虚假或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工信部开展专项调查和技术认定 [4] 事件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 - 企业需按要求报告事故信息,隐瞒重大事实将面临专项核查和公开通报 [5] 行业影响与长期发展 - 新规短期增加企业合规成本和管理压力,但倒逼技术升级和测试体系完善 [5] - 监管加速行业标准形成,推动L3级以上自动驾驶合规发展,淘汰不成熟技术企业 [5]
事关汽车OTA升级和召回!两部门再发文征求消费者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8-13 13:58
监管要求强化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发布征求意见稿 大幅强化对企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监管要求 涵盖产品召回 生产一致性监督 宣传规范及事故报告四个方面 [1] - 相较于3月1日相关通知 本次意见稿对企业提出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 短期带来合规压力但长期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 - 企业需加强安全提示和开发中的主动提示动作 强化缺陷信息监测 减少网络攻击和漏洞引发的车辆事故风险 [2]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安全提示不完善 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开展缺陷调查 必要时督促企业通过召回改进 [2] - 针对驾驶员监测 警示和处置功能不足的问题将开展专项调查 必要时纳入缺陷分析与调查工作 [2] OTA升级监管 - 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不得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 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2] - 企业需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 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2] - 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2] 宣传行为监督 - 企业不得虚假宣传或夸大宣传以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3]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组织技术机构开展过度宣传问题的技术认定 并会同工信部开展专项联合调查 [3] 事故报告与调查 - 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件事故的报告和深度调查 对未按要求报告事故信息的企业将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 [3] - 对隐瞒或遗漏重大事实的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将进行专项核查 [3] 行业影响 - 新规要求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完善测试体系 增加合规成本和管理压力 但有利于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4] - 监管将加速行业标准形成 推动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合规发展 遏制不成熟功能和技术忽悠消费者的现象 [4]
两部门:新能源汽车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第一财经· 2025-08-13 11:45
监管政策核心要求 - 企业需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及储能装置单体与总成等关键信息 [1] -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软件在线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 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1] - 禁止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 禁止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1] 企业生产一致性责任 - 确保生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 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1] - 车辆性能需与报送技术参数保持一致 [1] 监管执行措施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协调管理 对违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1]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