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加强!OTA升级需报备, 专家: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9:16
监管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发布《意见稿》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管与宣传规范 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1] - 《意见稿》明确要求辅助驾驶不能宣传为自动驾驶 未经备案不得进行OTA升级 不得推送未充分测试软件 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 [1][4] - 要求企业在车辆App、车载系统及手册中清晰展示辅助驾驶安全提示 开发驾驶员监测功能并采取分级警示措施 严禁虚假夸大宣传 [4] OTA升级趋势与影响 - 行业OTA升级频率从快速迭代转向稳健节奏 2024年下半年部分车企保持每两周一次升级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升级频次明显放缓 [3] - 2024年上半年74个汽车品牌累计推送290个升级版本 覆盖车型超350款 OTA头部供应商统计显示"月月OTA"甚至"周周OTA"成为新常态 [5] - 车企需在每次OTA升级后向监管机构提交完整软件包和功能说明 通过与OTA厂商规范软件升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3][5] -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30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达85% 超95%联网新车具备OTA能力 [5] 企业应对措施 - 蔚来汽车表示将根据政策要求调整OTA升级安排 通过官方渠道向用户通报更新 [8] - 特斯拉称OTA升级服务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关团队正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备案事宜确保符合法规 [8]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50%位居世界第一 泊车辅助驾驶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20% [8] - 2025年被视为智驾技术普及关键转折点 行业加速推进智驾功能升级迭代 "智驾等于高价"传统认知正在被打破 [8] 用户体验挑战 - J.D.Power报告显示ADAS功能存在两大障碍:用户对功能使用方法了解不足 功能易用性和稳定性影响使用信心 [9] - "不易理解/难以使用"和"不稳定/不准确"成为用户最集中痛点 技术快速发展与用户实际接受度出现明显落差 [8][9] 专家观点 - 行业专家认为新规短期将带来合规压力 提高车企在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方面的投入 可能给中小车企带来较大竞争压力 [9] - 长期来看将推动算法算力升级 促进技术成熟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 [9]
恒指收升 643 点,三日累涨 754 点
国都香港· 2025-08-14 05:14
市场表现 - 恒指昨日收涨643点至25613点 三日累计上涨754点 国指涨2.62%至9150点 科指大涨3.52%至5630点 大市成交额增至2840.41亿港元 北水净流出82.77亿港元 [3][4] - 85只蓝筹股中79只上涨 科技股领涨 腾讯(00700)涨4.7%至586港元 阿里(09988)涨6.1%至123.7港元 美团(03690)涨4.1%至124.3港元 快手(01024)反弹4.7%至74.95港元 百度(09888)涨4.1%至88.15港元 [4] - 医药生物板块表现强势 石药集团(01093)涨6.8%至10.72港元 翰森制药(03692)涨5.4%至38.06港元 药明康德(02359)涨6.2%至106.3港元 药明生物(02269)涨4.2%至30.8港元 [4] 宏观动态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 第二季末银行特定分类贷款比率为1.97% 商业房地产信贷风险主要受电子商贸和居家办公趋势影响 香港写字楼租金持续调整 但整体风险可控 [7] - 港元汇价触发弱方兑换保证 金管局在纽约汇市买入70.65亿港元 银行体系结余降至570.91亿港元 6月底以来已11次入市 累计买入1166亿港元 [8] - 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为2005年7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首7月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 企业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 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9] 行业政策 - 中国拟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监管 要求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 禁止虚假宣传自动驾驶能力 需明确告知消费者系统边界等信息 [10] 公司动态 - 兖矿能源(0117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46.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跌38% 主因煤炭价格周期性下行 但通过产能释放和成本管控部分抵消影响 [11] - 长江基建(01038)中期盈利43.48亿港元 同比增长0.86% 中期息每股0.73港元 增1.4% 营业额203.59亿港元 增6.65% 电能实业(00006)贡献溢利10.95亿港元 [12] - 电能实业(00006)中期溢利30.42亿港元 增1.2% 中期息维持0.78港元 英国业务贡献17.24亿港元溢利 增11.23% 澳洲业务贡献6.52亿港元 降4.26% [13] - 理想汽车(02015)创始人李想表示 9月目标交付理想i8超8000辆 挑战1万辆 产品定位结合越野车、豪华轿车和MPV特性 已简化配置以优化供应链 [14]
严禁夸大宣传、诱导脱管 智驾迎“最严监管”
中国经营报· 2025-04-19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智驾行业迎来转折点,“强监管”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转向安全可控新阶段,当前智驾安全问题突出,需规范营销宣传,明确各方责任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安全 [1][2][5] 行业现状 - 智驾行业迎来转折点,“强监管”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安全可控新阶段 [1] - 我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进入市场规模化应用阶段,NOA等功能应用快速普及,但技术成熟度与市场热度存在偏离,感知系统有局限性,车企宣传边界模糊、用户认知偏差问题凸显 [2] 会议要求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领会《通知》要求,开展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措施,不得虚假宣传,担负主体责任,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1] 规范营销宣传 - 《通知》提出加强OTA升级活动监督管理,企业实施需备案,确保升级后产品符合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评估与检查,规范应用方式 [3] -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明确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企业提供信息应真实全面,不得虚假夸大,命名及宣传不得暗示可作自动驾驶系统使用 [3] - 国内很多车企提出误导性概念,试驾演示不规范操作,未明确告知关键信息,导致用户高估产品能力,引发安全隐患 [4] - 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存在技术局限,部分车企虚假夸大宣传,包装成“完美方案”,模糊技术本质、回避功能局限,消费者易过度依赖,产品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存在误用滥用风险 [4][5] 虚假宣传法律责任 - 若车企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功能,市场监管部门可处广告费用5 - 10倍罚款,情节严重吊销营业执照;造成严重后果,责任人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7] - 生产销售“智驾神器”不符合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生产者和销售者可能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50%至2倍罚金;后果特别严重,刑期可至5年以上有期徒刑;若诱导驾驶人脱离监管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可能被认定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可判处死刑 [7] 销售平台责任 -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商品或服务不符合安全要求或侵害消费者权益,未采取措施,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未尽审核或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损害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8] 驾驶人责任 - 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认知不到位,开启功能后有危险行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威胁他人安全 [8] - 机动车驾驶人对车辆运行安全负主体责任,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需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及时接管义务 [8] - 驾驶人在辅助驾驶激活期间未尽义务,存在“脱手脱眼”行为,将被认定妨碍安全驾驶,依法罚款记分;引发事故承担主要责任,需民事赔偿;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