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PU加速器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芯片战,中国大反击
虎嗅APP· 2025-09-16 14:05
中美芯片战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在9月13日至15日期间连续发起三项反制措施 包括对美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 对美集成电路领域反歧视调查 以及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并启动进一步调查[4] - 反制措施直接导火索为9月12日美国将23家中国芯片相关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4] - 反制行动同时为中美经贸会谈增加谈判筹码 体现"边打边谈 以打促谈"策略[5][6] 英伟达反垄断调查详情 - 英伟达被认定违反2019年收购迈络思时附加的反垄断条件 涉及69亿美元收购案[9][11][12] - 具体违规行为包括未依据公平合理原则向中国市场供应GPU加速器 例如H20芯片算力仅为H200的六分之一 带宽仅为五分之一[16] - 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全球市场份额达90%-95% 中国市场达95%-100% 迈络思在专用网络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达55%-60% 中国市场达80%-85%[12] 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 - 调查针对美国40nm及以上工艺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12月[26] - 美国企业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对华出口相关产品期间数量累计增长37% 但价格累计下降52%[28] - 倾销幅度加权平均达340.10%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458.51%[25] 产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国模拟芯片倾销导致中国国内产业2023年以来处于大幅亏损状态 开工率低迷[31] - 中国模拟芯片厂商股价全线上升 圣邦股份 纳芯微 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 赛微微电涨幅超7%[33] - 美股德州仪器开盘大跌超3% 安森美跌1% 英伟达9月15日开盘跌1.5%[23][33] 反制措施的战略意义 - 反倾销和反歧视调查成立后可能采取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出口等措施[35] - 英伟达向美国政府缴纳对华销售H20芯片销售额15%的"出口税" 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21] - 终极反制依赖于自主研发能力 中国已具备类似高端芯片生产能力[37][38]
反倾销反歧视反垄断:中国还击美国芯片战
虎嗅· 2025-09-16 04:05
中国芯片产业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并于同一天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1] 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5日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并启动进一步调查[1][8] 这标志着中国在芯片战中首次对美国采取系统性反制行动[1] 反倾销调查核心内容 - 反倾销调查针对美国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33] 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12月 产业损害调查期覆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32] - 美国企业德州仪器 ADI 博通和安森美被指控在对华销售中累计增长37% 但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严重压制国内产品价格[36] 倾销幅度加权平均达340.10%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30] - 国内产业因价格压制导致2023年以来处于大幅亏损状态 毛利率和开工率持续低迷[39] 若调查成立 可能对四家美国公司征收反倾销税 其在华收入合计超百亿美元[41] 英伟达反垄断违规详情 - 英伟达被认定违反2019年收购迈络思时市场监管总局附加的七项限制性条件[15] 具体违反第二条"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供应GPU加速器"[17] - 英伟达向中国市场提供性能阉割版GPU 如H20芯片算力仅为H200芯片的六分之一 带宽仅为五分之一[18] 且此前因H20芯片安全漏洞问题于2025年7月31日被国家网信办约谈[20][21] - 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市场全球份额达90%-95% 中国份额95%-100% 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市场全球份额55%-60% 中国份额80%-85%[13] 该收购案于2020年4月16日被附条件批准[15] 市场反应与影响 - 中国模拟芯片厂商股价全线大涨 圣邦股份 纳芯微 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 赛微微电涨超7%[42] 美股德州仪器开盘跌超3% 安森美和博通跌约1%[43] - 英伟达股价在9月15日美股开盘一度跌1.5%[28] 公司自愿上交对华销售H20芯片15%的销售额给美国政府[25] 且CEO黄仁勋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26] 调查策略与背景 - 反制措施直接回应美国商务部9月12日将23家中国芯片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行动[2] 并为中美经贸会谈增加谈判筹码[3] 体现"边打边谈 以打促谈"策略[4] - 反歧视调查若成立可能导致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出口[45] 所有调查可能随中美经贸会谈进展而调整[47] 终极反制依赖于自研能力提升[48]
中美芯片战:中国大反击,上了 3 个反制手段,直戳美国痛处
36氪· 2025-09-16 01:19
中国对美芯片产业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同时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1]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5日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并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4] - 这些行动被视为中国在芯片战中对美国限制措施的反击 导火索包括美国商务部于9月12日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1] 英伟达反垄断调查详情 - 英伟达被调查涉及违反2019年收购迈络思(Mellanox)交易中附加的限制性条件 该收购价值69亿美元[8][11] - 在GPU加速器市场 英伟达全球份额为90-95% 中国份额为95-100% 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市场全球份额为55-60% 中国份额为80-85%[9] - 英伟达被指控未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 例如H20芯片算力仅为H200芯片的六分之一 带宽仅为五分之一[13][14] - 英伟达投资者反应负面 股价在9月15日开盘一度下跌1.5%[21] 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 - 调查针对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12月[23][24] - 美国公司德州仪器、ADI、博通和安森美被指控在对华出口中累计增长37% 但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压制中国国内产业[26] - 初步计算显示倾销幅度加权平均为340.10%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458.51%[23] - 中国模拟芯片公司股价上涨 圣邦股份、纳芯微、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和赛微微电涨超7% 而美股德州仪器开盘跌超3% 安森美和博通跌约1%[28] 反歧视调查与贸易影响 - 反歧视调查针对美国政府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出口限制措施 如果成立可能导致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出口[32] - 德州仪器、ADI、博通和安森美在华收入合计超过百亿美元 反制措施可能对它们造成重大打击[31] - 这些调查被视为贸易谈判的筹码 可能随中美经贸会谈进展而变化[32] 行业背景与长期影响 - 英伟达向美国政府上缴对中国销售H20芯片销售额的15% 作为实质出口税[19] - 中国强调自研自制能力的重要性 特朗普曾表示中国和华为已拥有类似芯片[33][34] - 英伟达此前在7月被中国网信办约谈 要求就H20芯片安全风险进行说明[16]
英伟达69亿美元收购案遭反垄断调查,或面临最高85亿美元罚款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51
反垄断调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收购迈络思案限制性条件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2] - 调查措辞从涉嫌违反变为违反 表明公司基本被认定违反经营者集中审查条件[6] - 调查涉及2019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件[7] 收购案背景 - 英伟达2019年以每股125美元现金收购迈络思 总价69亿美元 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7] - 迈络思主营网络互联产品 2018年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其高速以太网卡和网络互联设备市场排名第一 应用于全球超一半最快超级计算机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7] - 收购使英伟达获得从AI计算到网络的端到端技术 形成CUDA生态和NVLink互联技术两大护城河[7] 市场支配地位 - 监管认定收购案中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全球市场份额90-95% 中国95-100% 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全球份额55-60% 中国80-85% 在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全球份额60-65% 中国65-70%[8] - 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收购 要求履行七项义务包括不得强制搭售 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继续供应相关产品[9] - 限制性条件有效期6年 期间市场监管总局有权监督履行情况[10] 潜在处罚影响 - 违反反垄断法可能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10%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可处2-5倍罚款[11] - 若按中国区销售额计算 英伟达2025财年中国营收约171亿美元 最高罚款可达85.5亿美元[12] - 公司因出口管制导致二季度损失40亿美元 中国区收入占比从12.5%降至低个位数百分比[12] 业务现状 -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安全问题 遭网信办约谈要求说明漏洞后门风险[12] - 公司称H20已获部分出口许可 但尚未发货 预计三季度潜在收入20-50亿美元[14] - 正在为中国市场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定制版AI芯片 性能将超过H20[14]
突发!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涉违反迈络思收购限制性条件!股价盘前直线跳水!
美股IPO· 2025-09-15 09:24
监管调查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英伟达公司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 指控该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及此前收购迈络思时设定的限制性条件[1][3] - 监管机构已于2023年12月9日对英伟达开展立案调查 经过初步调查后认定存在违法行为[4][6] - 调查聚焦英伟达2020年完成的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交易 该交易当时获得中国政府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4][8] 涉嫌违规内容 - 英伟达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第16号公告中设定的限制性条件[4][6] - 监管机构认为英伟达未能遵守收购迈络思时作出的相关承诺[4] - 该项经营者集中对相关市场"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涉及GPU加速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和高速以太网适配器三个关键市场领域[8] 交易历史与影响 - 英伟达于2019年3月10日签署协议拟收购迈络思全部股份 经过漫长审查于2020年4月获得中国政府附条件批准[8] - 69亿美元收购使英伟达正式进军"网卡"市场 标志着公司从GPU制造商向数据中心公司的重要转型[8] - 申报方曾在2020年2月9日申请撤回案件 随后于2月12日再次申报并获得立案审查[8] 市场反应与影响 - 消息发布后英伟达美股盘前跌超2%[4] - 进一步调查的实施将对英伟达在华业务前景产生不确定性影响[4] - 监管审查升级表明对AI芯片巨头的监管正在深化[3][6]
英伟达突发!中国出手 股价直线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9:20
反垄断调查 -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及2020年收购迈络思交易相关承诺的行为启动进一步调查 [1][3] - 调查针对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的交易 该交易曾被附加"继续向中国市场公平供应GPU加速器和网络互联设备"等限制性条件 [3] - 英伟达以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为由停止多款GPU加速器对华供应 被指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3] 市场反应 - 消息导致英伟达盘前股价直线下跌约2% [4] - 纳斯达克指数期货受拖累盘前跳水转跌 [4] 地缘政治背景 - 中美正在马德里会谈 议题包括美国滥用出口管制及单边关税措施 [7] - 中国外交部反对美方以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推动对华加征关税 指责其破坏国际经贸规则和供应链安全 [7] - 中方表明若正当权益受损将坚决反制 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7]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涉违反迈络思收购限制性条件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08:55
核心观点 -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英伟达公司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 指控其违反反垄断法及收购迈络思时设定的限制性条件 标志着监管审查升级 [1] - 英伟达美股盘前跌超2% 调查结果将对公司在华业务前景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1] 监管调查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于去年12月9日对英伟达开展立案调查 经初步调查认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相关监管决定 [1] - 调查聚焦英伟达2020年完成的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交易 指控公司未能遵守当时批准交易时设定的限制性条件 [1][3] - 监管审查正在深化 从立案调查阶段进入进一步调查程序 [3] 收购案背景与影响 - 英伟达2019年3月签署协议 以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全部股份 交易于2020年4月获得中国政府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 [4] - 该收购使英伟达正式进军网卡市场 标志着公司从GPU制造商向数据中心公司转型 迈络思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4] - 市场监管总局当年评估认为 收购对GPU加速器 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和高速以太网适配器三个关键技术市场具有排除 限制竞争效果 [4] - 申报方曾在2020年2月9日申请撤回案件 随后于2月12日再次申报并获得立案审查 显示审批过程曲折 [4]
英伟达突发!刚刚,中国出手,直线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8:42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关注一下英伟达的突发消息。 9月15日盘后,据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 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导读】 英伟达,被进一步调查! 2024年 12月9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消息称,近日,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 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 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此次调查是针对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的交易。 2020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收购迈络思。 英伟达提交了解决该交易带来竞争问题的措施,作出了 明确承诺,其中就包括"交易双方和集中后实体应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继续供应英伟达GPU加速器、迈络思高速网络互 联设备和相关软件、配件"等。 而近年来,英伟达以美国政府不断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为 ...
英伟达,被进一步调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5 08:28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因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及2020年收购迈络思交易附加的限制性条件,正面临市场监管总局的进一步调查 [2][4] - 英伟达对迈络思的收购显著强化了其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生态控制力,通过整合GPU加速器与高速网络互联技术,大幅提升行业竞争门槛 [6][8][10] 反垄断调查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12月对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及2020年收购案限制性条件立案调查 [4] - 涉事交易为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该交易被列为当年中国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4] - 限制性条件要求英伟达不得强制搭售产品、不得歧视单独购买客户,但具体违规细节尚未公开 [4] 迈络思技术地位与收购意义 - 迈络思是全球高性能互联技术领导者,其InfiniBand和高速以太网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过半超级计算机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5] - 收购形成上下游整合:英伟达GPU绑定迈络思网络技术,构建从人工智能训练到数据交换的完整生态 [6][8] - 结合迈络思旗下Titan IC的网络安全加速技术,英伟达形成横跨AI、数据互联、安全加速的综合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9] 技术生态与行业竞争影响 - 英伟达CUDA软件生态和NCCL通信接口已成为分布式训练标准,其他AI芯片公司难以复制其软硬件协同优势 [7][8] - 分布式训练依赖高速数据交换(如RDMA技术),迈络思的InfiniBand和以太网方案是该领域主流选择 [8] - 收购后竞争门槛显著提高:其他企业需自主掌握RDMA等核心技术才能参与竞争,例如Habana因集成RDMA技术被高价收购 [9] 市场垄断与竞争分析 - 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全球市场份额达90-95%,中国市场份额95-100%;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全球份额55-60%,中国份额80-85% [28] - 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市场迈络思全球份额60-65%,中国份额65-70%,两者均居行业首位 [28] - 市场监管总局认定收购可能通过搭售、降低互操作性、利用竞争敏感信息等方式排除限制竞争 [31][32] 限制性条件与监管要求 - 英伟达被要求不得搭售GPU加速器与网络互联设备,需保证第三方设备互操作性,并继续开源通信软件 [34][35][36] - 公司需公平供应产品并保护第三方制造商信息,限制性条件有效期6年,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可监督执行 [38]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英伟达通过收购拓展至基因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结合GPU、RDMA、CUDA形成全方位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0] - 收购强化了对云端AI训练和分布式计算市场的控制,潜在长期统治高性能计算加速市场 [8][10]
Techlnsights:5月半导体行业整体展现韧性 保持预期增长态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07:52
人工智能半导体行业 - 英伟达因出口管制限制报告45亿美元资产减记 但半导体行业整体保持韧性并维持预期增长态势 [1] - 预计2030年全球AI处理器芯片和加速器市场规模将达457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3% [1] - GPU加速器有望引领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 ASIC加速器在谷歌亚马逊等云服务商推动下获关注 [2] - 行业短期挑战包括提升内存容量 改进连接协议 解决功耗问题 [2] 自动驾驶AI技术 - 端到端AI是自动驾驶主流方法 但Mobileye推广的CAIS模型提供更高效安全替代方案 [4] - CAIS架构将AI任务分为Primary Guardian Fallback三组件 丰田Guardian系统已采用该技术 [4] - 大众和北极星等车企已采用CAIS 但多数OEM仍倾向开发自有端到端AI模型 [4] 先进封装技术 - HPC和AI市场推动2.5D/3D封装技术发展 核心是高密度互连解决方案 [5] - 超低间距微凸点(1微米)和混合键合技术成为主流 TSV垂直互连广泛应用 TIV替代方案正在开发 [5] 半导体资本支出 - 台积电联发科日月光等厂商Q1收入增长强劲 主因HPC和AI应用对3nm/5nm制程需求旺盛 [6] - 半导体设备销售预测呈积极趋势 行业有望克服关税和宏观经济压力实现目标 [6] 数据中心电力架构 - AI工作负载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 现有54V系统接近极限 英伟达探索±400V/800V HVDC架构 [7] - 800V HVDC可直接提高效率并减少布线 功率半导体供应商需开发WBG技术应对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