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因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及2020年收购迈络思交易附加的限制性条件,正面临市场监管总局的进一步调查 [2][4] - 英伟达对迈络思的收购显著强化了其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生态控制力,通过整合GPU加速器与高速网络互联技术,大幅提升行业竞争门槛 [6][8][10] 反垄断调查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12月对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及2020年收购案限制性条件立案调查 [4] - 涉事交易为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该交易被列为当年中国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4] - 限制性条件要求英伟达不得强制搭售产品、不得歧视单独购买客户,但具体违规细节尚未公开 [4] 迈络思技术地位与收购意义 - 迈络思是全球高性能互联技术领导者,其InfiniBand和高速以太网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过半超级计算机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5] - 收购形成上下游整合:英伟达GPU绑定迈络思网络技术,构建从人工智能训练到数据交换的完整生态 [6][8] - 结合迈络思旗下Titan IC的网络安全加速技术,英伟达形成横跨AI、数据互联、安全加速的综合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9] 技术生态与行业竞争影响 - 英伟达CUDA软件生态和NCCL通信接口已成为分布式训练标准,其他AI芯片公司难以复制其软硬件协同优势 [7][8] - 分布式训练依赖高速数据交换(如RDMA技术),迈络思的InfiniBand和以太网方案是该领域主流选择 [8] - 收购后竞争门槛显著提高:其他企业需自主掌握RDMA等核心技术才能参与竞争,例如Habana因集成RDMA技术被高价收购 [9] 市场垄断与竞争分析 - 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全球市场份额达90-95%,中国市场份额95-100%;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全球份额55-60%,中国份额80-85% [28] - 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市场迈络思全球份额60-65%,中国份额65-70%,两者均居行业首位 [28] - 市场监管总局认定收购可能通过搭售、降低互操作性、利用竞争敏感信息等方式排除限制竞争 [31][32] 限制性条件与监管要求 - 英伟达被要求不得搭售GPU加速器与网络互联设备,需保证第三方设备互操作性,并继续开源通信软件 [34][35][36] - 公司需公平供应产品并保护第三方制造商信息,限制性条件有效期6年,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可监督执行 [38]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英伟达通过收购拓展至基因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结合GPU、RDMA、CUDA形成全方位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0] - 收购强化了对云端AI训练和分布式计算市场的控制,潜在长期统治高性能计算加速市场 [8][10]
英伟达,被进一步调查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9-15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