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well架构产品

搜索文档
无视中国业务不确定性,英伟达(NVDA.US)获多家大行上调目标价
智通财经· 2025-08-28 12:43
业绩表现与指引 - 英伟达财报与业绩指引显示人工智能支出热潮仍在加速[1] - 公司单季营收指引实现70亿美元增量创下企业单季美元营收增长纪录[1] - 不含中国市场的季度营收指引达54亿美元印证AI真实需求[1] 市场需求分析 - Hopper架构产品持续强势客户甚至采购三年前产品满足算力短缺[1] - GPU投资300万美元可产生3000万美元token收入的回报率提升[2] - 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加速主权AI预计今年贡献200亿美元收入[2] - Hopper与Blackwell全线产品持续售罄非受限客户采购H20芯片[2]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AI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到2030年总规模达3-4万亿美元[2] - 芯片领域由英伟达主导其他玩家只能缴纳租金[2] - 更多主权实体与企业正排队等候全球最先进芯片[2] 财务估值与预期 - 市场共识预期从500亿美元升至530亿美元含部分中国预期[1] - 按2028财年25倍市盈率计算该股仍属便宜[2] - 目标股价从205美元微调至210美元[1]从200美元上调至205美元[2]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市场H20芯片存在不确定性管理层态度谨慎[1] - 中国业务前景难以预测未在指引中体现[1] - 随着中国局势逐步解决计算与网络业务仍有充足增长空间[2]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增长56%,数据中心业务成核心支柱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3:13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6% [1]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八成 [1]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毛利率72.4%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毛利率72.7% [2] - 稀释后每股收益1.05美元 扣除一次性因素后每股收益1.04美元 [2] - 营收高于分析师预测的460.6亿美元 但超预期幅度创近数个季度新低 [2] 业务板块 - 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5% Blackwell架构相关数据中心收入环比涨幅达17% [1] - 未向中国客户销售H20产品 向中国以外不受限市场销售6.5亿美元H20产品 [1] - 同步释放1.8亿美元预留库存 库存结构与市场供应节奏优化 [1] -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对推理和训练性能需求快速增长 Blackwell架构产品成为支撑全球AI平台运行核心力量 [1] 股东回报 - 2026财年上半年通过股票回购与现金分红向股东返还资金243亿美元 [2] - 截至财季末股票回购授权余额147亿美元 [2] - 董事会批准新增600亿美元股票回购额度且无到期限制 [2] - 宣布下一季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股0.01美元 将于10月2日发放 [2]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波动 盘中一度下跌4% 最终跌幅扩大至3.5% [3] - 部分投资者担忧人工智能软件企业因高性能GPU采购成本较高可能面临投资回报有限问题 [3] - 数据中心收入411.9亿美元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 导致华尔街反应相对冷淡 [2] 产品规划 - 即将推出新一代Rubin GPU产品 在人工智能推理与推断性能上预计实现明显提升 [3] - Rubin产品有望巩固公司在AI硬件领域技术优势 为后续市场需求增长提供新支撑点 [3]
盘后跌超3%!英伟达二季度Blackwell提速,数据中心稳居核心,为何股价还会跳水?(附Q2财报详情)
美股IPO· 2025-08-27 23:46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467.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62.3亿美元[9][18] - 非GAAP调整后每股收益1.05美元 同比增长54%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1美元[9][19] - 调整后毛利率72.7%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但高于公司指引及分析师预期[10] 业务分部表现 - 数据中心营收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2.9亿美元[10][22] - 游戏和AI PC业务营收43亿美元 同比增长49% 创历史新高且远超分析师预期[11][25] - 专业可视化营收6.01亿美元 同比增长32% 高于分析师预期[12] - 汽车和机器人营收5.86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13][26] 产品与技术动态 - Blackwell架构产品营收环比增长17% 需求非常旺盛[2][24] - 数据中心计算营收338亿美元 同比增长50%但环比下降1% 主要因H20销售收入减少40亿美元[25] - 数据中心网络营收73亿美元 同比增长98% 受益于GB200/GB300系统和InfiniBand产品增长[25] 中国市场影响 - 当季未向中国客户出售任何H20芯片 但释放了1.8亿美元预留库存[2][20] - 向中国以外地区客户出售H20获得6.5亿美元收入[21] - 公司表示第三季度营收指引未考虑对华出口H20芯片[27][28] - CEO预计中国市场今年可能带来500亿美元商机 年增长率约50%[28] 资本管理 - 上半年通过回购和股息向股东返利243亿美元[31] - 董事会批准新增60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无截止期限[30][32] - 截至二季度末剩余股票回购授权金额为147亿美元[31] 业绩展望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中值540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中值534.6亿美元[15][27] - 预计第三季度调整后毛利率73.5% 高于分析师预期[16] - 预计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费用42亿美元[17]
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上缴对华出口收入的15%
日经中文网· 2025-08-12 02:48
英伟达对华出口AI半导体政策调整 - 英伟达重启对华出口的AI半导体"H20"是基于"Hopper"架构的产品 针对中国大幅降低了性能 Hopper是英伟达最新型"Blackwell"的上一代产品 与尖端产品相比性能较差 [2][6] - 特朗普表示如果是劣化版交易是可能的 暗示如果和Hopper一样降低性能将允许向中国出口 [2][6] - 英伟达和AMD将向美国政府上缴面向中国销售的AI半导体收入的15% 最初特朗普提出上缴20% 后经协商降至15% [4][5][6] 美国政府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动态 - 美国政府从2022年起围绕AI芯片实施严格对华出口管制 声称中国在尖端军事产品开发中利用美国产品 [6] - 管制启动后英伟达和AMD通过推出性能下降的产品绕过管制标准 特朗普政府4月将这些产品也纳入管制 但7月转而允许出口 [6] - 此次对政府的"上缴金"属于作为持续放宽管制的代价 [6] 美国国内对政策的反应 - 美国企业研究所专家批评征收销售收入的15%与税金没有区别 认为这是违宪的且不具有可持续性 [7] - 伯恩斯坦分析师指出这可能会成为不好的先例 类似措施可能会扩展到其他产品和企业 [7] -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议员表示此举会向中国和同盟国发出错误信号 表明安全原则可以通过"手续费"进行谈判 [7] 中国方面的反应 - 中国表示特朗普政府允许供应的英伟达半导体存在安全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出H20存在漏洞 约谈英伟达要求对"后门"功能进行说明 [9] - 英伟达方面否认后门的存在 [10] 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英伟达表示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将遵循美国政府制定的规则 认为即使将部分收入上缴美国政府也比因停止出口而失去中国业务更容易接受 [8] - 特朗普介入美国企业经营的事例正在增加 包括与英特尔CEO的会面和要求其辞职的威胁 [8]
连续套现14亿元,黄仁勋急着“下车”?
36氪· 2025-07-23 12:01
黄仁勋减持行为 - 黄仁勋在7月18日减持英伟达7.5万股股票,套现1294万美元(约9267万人民币),当日英伟达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至174.25美元/股[2] - 两月内连续减持约20次,累计减持135万股,套现超过2亿美元(约14.35亿元人民币)[3][5] - 7月份分12次减持90万股,套现约1.5亿美元[6] - 减持后仍直接持有8000万股,通过信托等间接持有9亿股(占总股本3.77%),保持绝对话语权[5] 英伟达市场表现 - 7月9日英伟达总市值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约28.7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公司[3] - 2025年第一季度占据独立显卡市场92%份额,环比增长8.5个百分点,AMD份额下降7.3个百分点至8%[8] - 数据中心业务订单排期已至2026财年第二财季,Blackwell架构产品发布提振市场信心[8] - 美国政府解禁H20芯片后,中国客户大批订单推动股价在7月中旬创历史新高[8] 公司经营环境 - 美国政策限制导致正常经营受阻,欧盟提出AI安全标准、合规及伦理审查要求[10] - 2025年4月7日股价曾跌破87美元(较1月初153美元接近腰斩),4月9日H20芯片出口许可消息带来转机[10] - 生成式AI和大模型训练需求扩张使GPU成为稀缺产品,但面临华为等竞争对手追赶[11]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在独立显卡市场形成绝对优势,与AMD和英特尔差距持续拉大[8] - 黄仁勋承认华为AI芯片替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11]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有所走弱-20250717
国信证券· 2025-07-17 11:43
周度观察 - 截至2025年7月12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4,指数B为50.6且较上期下降[1][12] 高技术制造业跟踪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220元/千克,较上周降10元/千克;丙烯腈价格8150元/吨,较上周降50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4.98万元/吨,较上周降0.08万元/吨[2][14]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1.5080美元,较上周升0.059美元;晶圆价格2.68美元/片,与上周持平;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报91.04,与上周持平[2][14] - 7月16日上海印发方案,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高技术船型比例达80%[2][14] -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第三次访华,H20芯片已重新获批销售,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2][14]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或致指标失灵;经济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3][25] 基础数据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8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4.80%;出口当月同比5.80%;M2为8.30%[5]
英伟达重登全球市值第一 超越微软和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07:18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英伟达股价上涨2.8%至141.22美元 总市值达3.45万亿美元 重回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之位 [2] - 英伟达超越微软(3.44万亿美元)和苹果(3.03万亿美元) 成为"三万亿美元俱乐部"榜首 [2] - 过去一个月累计涨幅超过24% 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美股科技股普涨 博通上涨3.27%创收盘新高 AMD上涨2.34% 英特尔上涨2.79% 微软和苹果微涨 [2] - 科技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 [2] - 全球贸易政策缓和有助于经济成长 投资者对AI狂热追逐趋于理性 [3] - 中美科技博弈持续 但出口限制对英伟达影响好于预期 [3] 业务与财务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第一财季实现391亿美元营收 同比增长73% 占总营收比例接近90% [3] - Blackwell架构产品占数据中心收入近70% 从Hopper架构过渡基本完成 [4] - 第二财季预计因H20芯片出口受限损失约80亿美元收入 整体营收预计为450亿美元(上下浮动2%)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Blackwell NVL72 AI超级计算机在系统制造商和云服务提供商中全面投入生产 [4] - 制造良率显著提高 机架出货量快速向终端客户交付 [5] - 微软已部署数万个Blackwell GPU 预计与OpenAI扩大至数十万个GB200 [5] - 分析师预计Blackwell芯片将推动毛利率从61%上升至70%-80% [5] 市场需求与客户拓展 - AI大模型快速迭代推动推理需求上升 市场重新重视AI基础设施实际需求 [3] - 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等大模型与AI数据中心均依赖英伟达GPU芯片和AI基础设施 [3] -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 英伟达成为数据中心合作方 [5] - 英伟达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旗下AI企业提供1.8万张最先进AI芯片 [5] 战略调整与风险应对 - 公司强调继续服务中国市场 产品策略正在调整中 [3] - 收入来源多元化 降低对单一市场或客户的依赖风险 [5] - AI发展从训练阶段迈入推理阶段 推理芯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5]
“算力之王”的软肋:187.8亿美元利润 难解英伟达的中国市场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3:32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440.62亿美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12% [2] - 净利润187.75亿美元,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15%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0.81美元,同比增长33%,调整后毛利率61%,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6] - 营业费用35.8亿美元,同比增长43% [6] 业务分项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总营收89%,Blackwell架构产品占数据中心收入近70% [4][6] - 游戏和AI PC业务营收3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2% [5][6] - 汽车业务营收5.67亿美元,同比增长72%,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 [5][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Blackwell NVL72 AI超级计算机已全面投产,微软部署数万个Blackwell GPU并计划扩展至数十万个GB200 [4] - GB300系统样品已提供给云厂商,预计本季度末量产,三季度将升级至GB300版本 [4] - 游戏业务增长得益于GeForce RTX 5060/5060 Ti新品发布,首次将Blackwell架构引入笔记本电脑 [5] 中国市场影响 - 中国客户抢购H20芯片贡献46亿美元收入,占当季营收12.5%,但计提45亿美元库存减值 [7] - 美国出口管制导致中国GPU市场份额从95%降至50%,损失25亿美元潜在销售额 [7] - 公司预计第二财季将因H20禁令损失80亿美元营收,但毛利率有望回升至72% [8] 行业趋势与战略 - AI推理需求呈指数级增长,token生成量一年内激增十倍,全球超800个AI工厂处于规划中 [3][5] - 公司转型为AI基建公司,推出NVLink Fusion技术以兼容非英伟达硬件 [8] - 创始人黄仁勋强调中国AI技术发展不受限,出口管制或刺激中国自主创新 [8]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上涨近5%至134.81美元/股,市值达3.288万亿美元 [3] - 机构普遍上调目标股价,市场对增速预期趋于理性 [3]
【招商电子】英伟达(NVDA.O)FY26Q1跟踪报告:本季H20禁令影响弱于预期,Q2营收指引为450亿美元
招商电子· 2025-05-29 06:51
英伟达FY26Q1季报核心分析 财务表现 - FY26Q1营收440.62亿美元,同比+69.18%/环比+12.03%,超430亿美元指引预期 [1] - 剔除H20相关费用影响后毛利率为71.3%,同比-2.2pcts/环比-7.6pcts [1] - H20产品库存过剩和采购义务产生45亿美元费用,低于预期 [1] - FY26Q1 H20产品营收46亿美元,无法交付约25亿美元产品 [1] 业务部门表现 数据中心 - 营收390亿美元,同比+73%/环比+10% [3] -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占营收约50% [3] - 计算产品营收342亿美元,同比+76%/环比+5% [3] - 网络产品营收50亿美元,同比+56%/环比+64% [3] 游戏和AI PC - 营收38亿美元,同比+42%/环比+48% [3] - GeForce拥有1亿用户安装基础 [3] - 新增支持微软Copilot Plus的AI PC产品 [3] 专业可视化 - 营收5.09亿美元,同比+19%/环比持平 [3] - 人工智能工作站需求强劲 [3] 汽车和机器人 - 营收5.67亿美元,同比+72%/环比-1% [3] - 推出NV Halos安全系统和Isaac GROOT N1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 [3] 未来展望 - FY26Q2营收指引中值450亿美元(±2%),同比+49.8%/环比+2.13% [4] - 预计H20收入损失约80亿美元 [4] - 毛利率指引72%(±0.5pct),目标年底达75% [4]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GB200系统获主要云服务商每周部署近1000个NVL72机架 [5] - 微软已部署数万Blackwell GPU,计划提升至数十万 [5] - GB300系统本季度将向商业客户发货 [5] - B300较B200 HBM容量+50%,FP4推理性能+50% [5] 制造与供应链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6个晶圆厂和2个先进封装厂预计年底量产 [5] - 与富士康合作建造百万平方英尺AI超级计算机工厂 [5] - 目标一年内实现从芯片到超级计算机的美国制造 [5] 市场与竞争 - H20出口禁令结束中国Hopper数据中心业务 [5] - 无法进一步降低Hopper规格以遵守规定 [5] - 中国AI市场将增长至近500亿美元 [11] 行业趋势 - 从生成式AI向代理式AI转变 [15] - 推理需求呈阶梯式跃升 [13] - 全球近100个NVIDIA驱动AI工厂在建 [14] - 主权AI成为新增长引擎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