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舌

搜索文档
卤味生意,真的不好做了
虎嗅APP· 2025-09-26 14:56
行业整体表现 - 卤味行业面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绝味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 净利润2.27亿元缩水34.04% 周黑鸭收入24.51亿元同比下滑10.7% 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同比减少9.44% [7][8] - 2025年上半年三大巨头持续承压 绝味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下降40.71%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下降2.9% [13][14] - 门店数量大幅缩减 截至2025年8月绝味门店10838家较2023年峰值15950家减少5112家降幅32%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门店2898家同比减少1154家降幅30% 周黑鸭门店2864家减少600家降幅17% [15] 成本与定价策略 -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0%-80% 对上游价格波动极其敏感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原材料成本构成主要部分 [19] - 终端产品定价显著上涨 鸭脖约6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舌200元/斤 周黑鸭锁鲜装鸭脖2023年售价60元/斤较2012年45元/斤上涨33% [17][19] - 毛利率逆势提升 绝味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至33.96% 周黑鸭毛利率达56.8%增加4.4个百分点 企业通过维持高价保障利润而非薄利多销 [15] 市场竞争与消费变化 - 同质化竞争严重 商品结构相似度达70%以上 行业平均净利率仅3%-5% 部分门店通过8折促销加剧内卷 [9][26] - 消费渠道多元化分流 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和量贩零食店以更低价格提供同类产品 传统门店客流被严重分流 [22][26] - 消费观念转变 47.2%消费者因涨价超10%减少购买 44%消费者因口味重不符合健康需求减少购买 近60%消费者倾向性价比更高替代产品 [18][24][26] 企业经营案例 - 单店经营压力凸显 北京加盟店案例显示日均营业额从1500元降至800元 月净利润从8000元以上降至3000元 房租从5500元涨至8000元涨幅45% [6][9] - 头部企业采取关店止损 煌上煌通过大规模关店实现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周黑鸭通过原材料成本下降和门店优化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增长228% [13][14] - 新兴渠道与模式冲击 消费者转向大超市购买熟食卤味 线上卤味制作教程普及推动DIY趋势 社交平台"卤味自由"话题讨论增多 [10][26]
卤味行业困境:“卖得少、店变少”
36氪· 2025-09-26 03:0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绝味营收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 净利润2.27亿元缩水34.04% [3] - 周黑鸭2024年收入24.51亿元同比下滑10.7% 净利润9820万元下降15.03% [3] - 煌上煌2024年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减少9.44% 净利润4033万元锐减42.86% [3] - 2025年上半年绝味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下降40.71% [7] - 2025年上半年煌上煌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 [7][9] 门店规模变化 - 绝味2025年8月在营门店10838家较2023年峰值15950家减少5112家降幅32% [9]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专卖店2898家同比减少1154家降幅近30% 其中加盟店减少1120家 [9] - 周黑鸭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2864家同比减少近600家降幅17% 华中地区净减少273家 [9] - 2024年三大巨头合计关店数量超5000家 [11] 成本与定价结构 - 卤味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比70%-80% 极易受上游价格波动影响 [17] - 绝味2022年初提价5% 同年7月再次对鸭掌等产品提价7%-10% [15] - 周黑鸭锁鲜装鸭脖售价从2012年45元/斤升至2023年60元/斤 [15] - 当前鸭脖类产品终端售价约6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舌200元/斤 [1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47.2%消费者因涨价超10%减少购买 44%因口味重不符合健康需求减少消费 [14] - 近60%消费者因价格过高减少消费频次 45%转向性价比更高替代品 [20] - 消费者称卤味为"卤味刺客" 社交媒体多次出现"卤味太贵"热搜话题 [12][14] 竞争格局演变 - 单店500米范围内出现20余家卤味店 包括传统巨头与新兴品牌同质化竞争 [4] - 行业平均净利率仅3%-5% 价格战导致利润率持续下降 [22] - 电商/社区团购/量贩零食店等新渠道以更低价格分流传统门店客流 [22] 企业战略调整 - 煌上煌通过关店实现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7] - 周黑鸭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主要受益原材料成本下降与门店优化 [9] - 绝味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至33.96% 周黑鸭毛利率达56.8%增加4.4个百分点 [11] - 企业选择维持高价保证利润而非薄利多销 被业内视为饮鸩止渴策略 [11] 行业挑战分析 - 房租与人工成本年均增长8%-10% 冷链物流要求高推高供应链成本 [22] - 商品结构相似度达70%以上 线上DIY教程普及削弱线下消费需求 [22] - 头部企业过度扩张后进入消化期 单店收入下滑与市场饱和并存 [19]
卤味生意,真的不好做了
虎嗅· 2025-09-26 02:48
行业整体表现 - 卤味行业面临营收和利润下滑 绝味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 净利润2.27亿元缩水34.04% 周黑鸭收入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 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减少9.44%[4] - 2025年上半年三大巨头持续承压 绝味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下降40.71%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下降2.9%[12][13][14] - 门店数量大幅收缩 绝味较2023年峰值减少5112家至10838家降幅32% 煌上煌同比减少1154家至2898家降幅近30% 周黑鸭减少600家至2864家降幅17%[16][17][18] 成本与定价结构 - 经营成本持续上升 房租从2018年5500元涨至8000元 人工水电等成本年均增长8%-10% 原材料占成本结构70%-80%[5][27][41] - 终端产品定价高企 鸭舌约20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脖60元/斤 周黑鸭锁鲜装鸭脖从2012年45元/斤涨至2023年60元/斤[23][27][28] - 毛利率逆势提升 绝味毛利率33.96%上升6.1个百分点 周黑鸭毛利率56.8%增加4.4个百分点 企业通过维持高价保障利润[20][21] 市场竞争格局 - 同质化竞争加剧 商品结构相似度超70% 行业净利率仅3%-5% 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压缩[42][5] - 新兴渠道分流严重 电商平台/社区团购/量贩零食店以更低价格分流客源 传统门店流量优势被削弱[43][34] - 新品牌逆势增长 佐餐卤制品企业表现稳定 紫燕百味鸡/久久丫/王小卤等品牌加入竞争[37][5] 消费行为变化 - 价格敏感度提升 47.2%消费者因涨价超10%减少购买 44%消费者因口味重不符合健康需求减少消费[25][38] - 消费渠道多元化 消费者转向大超市购买熟食 线上教程普及推动DIY趋势 社交平台"卤味自由"话题升温[8][44] - 性价比成为核心诉求 60%消费者因价格过高减少频次 45%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替代产品[38][45] 商业模式挑战 - 旧有扩张模式失效 过度扩张导致单店收入下滑 线上消费习惯削弱线下门店价值[34][35] - 产品创新不足 传统"鸭脖三件套"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需开发健康化/年轻化新品[45] - 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需回归"好吃不贵"本质 加强电商/社区团购等新渠道渗透[45][47]
“鸭脖大王”陷入至暗时刻
36氪· 2025-09-23 03:05
公司财务与监管事件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 - 五年间少计营业收入合计7.24亿元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 3.79%(2018年) 2.20%(2019年) 2.39%(2020年) 1.64%(2021年) [2] - 湖南监管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罚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被罚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罚100万元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5]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高峰降至2025年8月15日的10838家 较2024年中减少4131家 [5] - 2023年门店增长874家但鲜货类产品销量同比下降4.36% 其中禽类和蔬菜制品销量双双下滑 [5] 行业竞争格局 - 卤味行业三大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均下滑:绝味食品28.20亿元(-15.57%) 煌上煌9.84亿元(-7.19%) 周黑鸭12.22亿元(-2.9%) [11] - 2024年卤味品类市场规模1573亿元 同比增速仅3.7% 预计2025年微增至1620亿元 增速进一步放缓 [11] - 行业集中度较低 2022年卤制品CR3仅为3.89% 门店数50家及以下品牌占比85.6% 500家以上仅占1.4% [12] 业务模式与战略调整 - 加盟模式存在财务漏洞 总部与加盟商利益博弈导致信任裂痕 [2][4] - 推出"绝味Plus"店型尝试转型 增加堂食空间和产品创新 但效果有限未能扭转下滑趋势 [8] - 产品定价被消费者称为"价格刺客":鸭脖6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舌200元/斤 近八成消费者减少购买频次 [10] 市场环境与消费趋势 - 消费降级背景下人均消费金额下探 25元以下门店占比持续升高 [12] - 健康意识提升使年轻人减少高盐高油卤味消费 Z世代需求与社交、情绪、场景深度绑定 [12][13] - 热卤品牌(如盛香亭热卤、研卤堂)凭借现制新鲜体验与正餐化场景延伸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同业对比表现 - 周黑鸭通过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带动平均单店销售额增长 控制收入降幅 [6] - 煌上煌在原材料价格低位时加大采购力度 拉低加权平均成本 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 [8] 市值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股价报15.25元/股 总市值92.42亿元 较高点蒸发约537亿元 [15] - 较2021年2月超630亿元市值蒸发近85% 四年多时间市值缩水速度远超门店关闭速度 [15]
小烧烤里有大门道
经济日报· 2025-09-18 00:06
行业概况 - 烧烤行业现存相关企业59.6万余家 正经历从路边摊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变迁 [2] - 行业连锁化成为发展大趋势 各地已出现区域性头部品牌 [2] 消费偏好 - 牛肉与羊肉为最受欢迎烧烤食材 羊肉成交额最高 牛肉在前十大食材中上榜数量最多 [1] - 鸭肉 鹿肉 鸽杂等小众食材成交量实现数倍增长 反映尝新需求提升 [1] - 南方消费者偏好禽类食材 广东偏好鹅掌 江苏上海偏好鸭肠鸭血鸭舌等鸭类产品 [1] - 北方消费者偏好畜类食材 北京山东前五大偏好食材中均包含猪肉产品 [1] 技术发展 - 烧烤相关专利申请超万项 其中烧烤装备相关专利占多数 [2]
出圈海外!端午时令商品交了不少“新朋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3 06:28
端午时令商品海外市场表现 - 浙江嘉兴某粽子生产企业开发纯植物馅料素食粽子和低糖粽等细分品类 今年累计出口250余万只粽子 [1] - 粽子主要出口东南亚市场 同时开拓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澳大利亚市场粽子出口额达240万元 增长明显 [1] - 义乌某工艺品企业香囊订单从前年15万个增至去年30万个 今年订单继续增长 [2] - 香囊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 越南等地区需求明显增加 [2] 企业国际化策略 - 嘉兴粽子生产企业通过直播展示制作过程 食品溯源和科普习俗 提升国外消费者认知 [11] - 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 结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本土化改进 [11] - 粽子出口柬埔寨商超和网购平台 韩国市场大枣粽和豆沙粽受欢迎 [11] - 衢州某食品公司获得国外客户5年合作订单 金额达数百万元 计划向欧盟 东盟出口江南点心 [4] 产品创新与设计 - 义乌香囊企业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祝福元素 设计立体葫芦 柿子等款式 [13] - 葫芦形状寓意福禄 柿子寓意事事如意 成为今年爆款 [13] 政府支持与行业数据 - 杭州海关联合多部门开展"老字号开拓大市场"专项行动 支持传统食品出口 [15] - 浙江五香干 酱油 鸭舌等10多种老字号产品实现出口零突破 [17] - 17家黄酒等企业开拓秘鲁 新加坡 越南 马来西亚等新市场 [17] - 26家老字号开辟新出口渠道 [17] - 今年前4个月浙江食品出口132.8亿元 同比增长24.3% [17]
端午时令商品海外“圈粉”:粽子、香囊受青睐,“老字号”拓展新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37
端午时令商品国际市场拓展 - 浙江嘉兴某粽子生产企业通过手工包制、蒸煮、灭菌等多道工序生产粽子并出口全球,平均不到30秒完成一只粽子包制 [3] - 该企业联合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端午文化日"活动,通过社交媒体推广粽子文化 [3] - 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结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本土化改进,2023年累计出口粽子超250万只 [5] 传统工艺品海外需求增长 - 浙江义乌某工艺品企业的香囊产品吸引外国客商关注,产品绣有"纳福""喜乐"等字样并散发独特香味 [7] - 该企业香囊出口量从2021年15万个增长至2022年30万个,2023年订单继续增长,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 [9] 老字号食品出口突破 - 杭州海关联合多部门开展"老字号开拓大市场"专项行动,推动地方特色食品出口 [11] - 浙江五香干、酱油、鸭舌等10余种老字号产品实现首次出口,17家生产企业开拓秘鲁、新加坡等新市场 [13] - 26家老字号企业开辟新出口渠道,2023年前4个月浙江食品出口额达1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 [13]
一年关店超3600家!月入过万,啃不起“零食爱马仕”
商业洞察· 2025-04-21 09:01
核心观点 - 卤味三巨头(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面临营收和利润双跌,门店大幅关闭,消费者对高价不满,旧有模式失效 [5][6][7][13] 财务表现 - 周黑鸭2024年营收24.5亿元同比下滑10.7%,净利润9820万元同比下滑15% [6] - 煌上煌2024年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净利润4033万元同比下滑42.86% [6] - 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 [6] - 2024年Q1绝味食品营收同比下跌11.47%至15.0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27.29%至1.20亿元 [12] 价格问题 - 鸭脖、鸭翅约60元/斤,鸭肠约130元/斤,鸭舌约200元/斤 [8] - 周黑鸭锁鲜装鸭脖售价从2012年45元/斤升至2023年60元/斤 [8] - 绝味食品2022年两次提价,幅度分别为5%和7%-10% [8] - 原材料成本占卤味企业总成本70%-80% [8] 门店收缩 - 2024年上半年三巨头门店净关闭超1700家 [9] - 绝味食品门店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4年6月底14969家,再降至2025年4月12129家 [9] - 周黑鸭2024年门店净减少785家至3031家 [10] - 煌上煌2024年门店净减少837家至3660家 [10] - 预计2024年绝味食品净闭店约2000家 [10] 模式问题 - 过度依赖线下扩张模式失效,线上转型不成功 [14][16] - 绝味食品2024年线上营收仅5113.25万元 [16] - 周黑鸭2024年线上营收3.34亿元 [16] - 煌上煌2024年线上销售3.69亿元 [16] - 产品创新不足,仍以经典鸭脖鸭翅为主 [16] 竞争格局 - 新兴品牌如盛香亭、王小卤、火号、热卤食光通过差异化单品抢占市场 [16] - 跨界尝试(椰子水、奶茶、糖果)效果不佳 [17][18] - 年轻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健康值和社交属性 [19]
月入过万,啃不起“零食爱马仕”
凤凰网财经· 2025-04-19 13:44
卤味三巨头现状分析 - 卤味三巨头因价格过高被消费者吐槽,网友称其为"零食界爱马仕"和"卤味金铺",相关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讨论量1.1万 [1][4] - 2024年上半年三巨头营收和利润双降:周黑鸭营收24.5亿元(同比-10.7%)、净利润9820万元(同比-15%);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同比-9.44%)、净利润4033万元(同比-42.86%);绝味食品营收62.57亿元(同比-13.84%)、净利润2.27亿元(同比-34.04%)[2] - 产品单价高企:鸭脖/鸭翅约60元/斤、鸭肠130元/斤、鸭舌200元/斤,周黑鸭锁鲜装鸭脖从2012年45元/斤涨至2023年60元/斤,绝味2022年两次提价(5%和7%-10%)[2] 门店收缩情况 - 2024年三巨头净关店超1700家,预计全年绝味关店2000家:绝味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4年6月14969家(半年-981家),窄门餐眼显示当前仅12129家(10个月再-2840家);周黑鸭2024年门店3031家(同比-785家);煌上煌3660家(较2023年-837家)[5][6][7] - 2025年Q1绝味业绩持续下滑:营收15.01亿元(同比-11.47%)、净利润1.20亿元(同比-27.29%)[7] 商业模式困境 - 传统连锁拓店模式失效:2012-2017年通过快速拓店完成上市,但当前线上消费削弱线下流量,电商布局不足(绝味线上营收仅5113万元、周黑鸭3.34亿元、煌上煌3.69亿元)[10] - 产品创新乏力:长期依赖鸭脖/鸭翅等经典单品,周黑鸭推出干煸辣子鸡、煌上煌开发"独椒戏"猪蹄品牌但未成气候 [10][11] - 跨界尝试效果不佳:周黑鸭推椰子水品牌、绝味试水奶茶业务、煌上煌尝试糖果赛道均未形成突破 [13][14] 新兴品牌冲击 - 盛香亭、王小卤、火号、热卤食光等新兴品牌通过差异化单品(如去骨鸡爪、卤味零食)快速抢占市场并获融资 [12] - 年轻消费者转向关注"性价比/健康值/社交属性",传统卤味品牌形象固化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