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模式风险

搜索文档
“鸭脖大王”陷入至暗时刻
36氪· 2025-09-23 03:05
公司财务与监管事件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 - 五年间少计营业收入合计7.24亿元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 3.79%(2018年) 2.20%(2019年) 2.39%(2020年) 1.64%(2021年) [2] - 湖南监管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罚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被罚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罚100万元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5]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高峰降至2025年8月15日的10838家 较2024年中减少4131家 [5] - 2023年门店增长874家但鲜货类产品销量同比下降4.36% 其中禽类和蔬菜制品销量双双下滑 [5] 行业竞争格局 - 卤味行业三大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均下滑:绝味食品28.20亿元(-15.57%) 煌上煌9.84亿元(-7.19%) 周黑鸭12.22亿元(-2.9%) [11] - 2024年卤味品类市场规模1573亿元 同比增速仅3.7% 预计2025年微增至1620亿元 增速进一步放缓 [11] - 行业集中度较低 2022年卤制品CR3仅为3.89% 门店数50家及以下品牌占比85.6% 500家以上仅占1.4% [12] 业务模式与战略调整 - 加盟模式存在财务漏洞 总部与加盟商利益博弈导致信任裂痕 [2][4] - 推出"绝味Plus"店型尝试转型 增加堂食空间和产品创新 但效果有限未能扭转下滑趋势 [8] - 产品定价被消费者称为"价格刺客":鸭脖6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舌200元/斤 近八成消费者减少购买频次 [10] 市场环境与消费趋势 - 消费降级背景下人均消费金额下探 25元以下门店占比持续升高 [12] - 健康意识提升使年轻人减少高盐高油卤味消费 Z世代需求与社交、情绪、场景深度绑定 [12][13] - 热卤品牌(如盛香亭热卤、研卤堂)凭借现制新鲜体验与正餐化场景延伸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同业对比表现 - 周黑鸭通过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带动平均单店销售额增长 控制收入降幅 [6] - 煌上煌在原材料价格低位时加大采购力度 拉低加权平均成本 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 [8] 市值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股价报15.25元/股 总市值92.42亿元 较高点蒸发约537亿元 [15] - 较2021年2月超630亿元市值蒸发近85% 四年多时间市值缩水速度远超门店关闭速度 [15]
曾经的“鸭脖大王”,栽在财务合规上
36氪· 2025-09-23 01:28
核心观点 - 公司因财务造假和信任危机被实施ST 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缩至5% [1] - 五年财务造假隐匿营收超7亿元 被处以850万元罚款 [2][5] - 加盟模式系统性风险爆发 一年多关闭超5000家门店闭店率32.3% [1][14] 财务造假事件 - 2017-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各年度少计营收占比1.64%-5.48% [5] -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 导致财务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 [5] - 被处以400万元公司罚款 时任董事长200万、财务总监150万、董秘100万罚款 [5] - 装修收入通过加盟商委员会共管账户体外循环 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7][8] - 2017年未计入装修收入达2.11亿元(占营收5.48%)五年累计未申报收入与逃税规模惊人 [8] 信任危机与管理问题 - 2023年3.15期间门店被曝22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伪造 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 [10][12] - 香港公司鸭翅产品受李斯特菌污染被要求停售 加拿大公司因同类问题召回产品 [13] - 消费者投诉食品存在变质、异物等问题 包括异味和活虫 [13] - 90%门店为加盟店 总部管控依赖合同约束 突击检查频率低 [12] - 加盟商毛利率仅30% 存在篡改保质期、以次充好等违规操作 [12] 门店与经营状况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近1.6万家降至2025年9月10838家 减少超5000家 [14] - 闭店率高达32.3% 加盟商因持续亏损集体出逃 [14] - 下沉市场定价过高 250克鸭脖售27元(每斤54元)鸭舌每斤198元 [14] - 加盟商盈利困境突出 一线城市投资回报期14个月难以实现 [14] - 原材料成本上升压缩毛利率 加盟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 [12] 行业与模式分析 - 采用"直营连锁为引领 加盟连锁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12] - 加盟模式粗放扩张导致食品安全隐患、财务数据失真、终端价格失控等多重问题 [15] - 要求加盟商每四年强制装修一次 但装修收入被长期隐藏 [7] - 二线以下城市店铺分布比例远高于同行 乡镇店比重显著更大 [14] - 高成本、高定价、低客流的恶性循环压垮加盟商 [14] 资本市场影响 - 被实施ST后融资能力受严重影响 增加银行贷款难度 [15] - 需通过持续业绩改善和合规运营才能摘帽 [15] - 尚未披露具体整改措施或战略调整计划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