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制品

搜索文档
ESG解读|被罚“戴帽”绝味股价跌停,“反向造假”少计7亿装修收入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25
事件概述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7.24亿元 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3][5][9] - 公司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及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等高管合计被罚450万元 [5] - 公司股票于9月23日复牌后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5] 财务操作细节 -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接收装修款项 完全绕开上市公司核算体系 [3][7] - 装修款通过加盟商委员会账户流转 存在"多付给供应商 供应商回流到内部人士"的套利空间理论可能 [7] - 公司未按2020年新收入准则要求切换口径 仍将装修业务作为"代垫成本"或"代收代付"处理 未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8] 收入影响程度 - 各年度少计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3] - 装修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不足5% [7]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 市值较2024年高点蒸发超70% [5] - 9月23日至24日期间股价连续跌停 收于13.77元/股 市值蒸发近9亿元 [11] 公司治理问题 - 时任董事长戴文军知悉公司实际管理加盟门店装修业务 但未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经营与核算体系 [7] - 公司2023年4月和2024年8月均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证监会文件 显示问题屡禁不止 [9] - 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公司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重大漏洞 与年报中宣称的规范治理形象不符 [10][13] 行业背景 - 卤制品行业竞争加剧且增长放缓 [7] - 公司采用"总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指定供应商"的加盟店装修模式 [7]
20年全国布局万店 绝味鸭脖依靠供应链打造品牌护城河
全景网· 2025-09-24 05:25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公司从2005年长沙街边小店发展至2025年全国门店超万家 完成20年餐饮连锁品牌进阶突破 [1] 供应链体系核心优势 - 供应链以中央工厂 冷链物流 数字调度为核心底盘 支撑标准化产品输出与高速门店复制 [1] - 全国设立21个中央工厂 覆盖383个地级市和443个县镇 形成300-500公里半径生产供应体系 [3] - 拥有2000多台冷链物流车辆 通过智能温控维持4℃低温环境 实现当日生产当日配送 [4] 品质控制与生产工艺 - 采用4℃恒温冷柜和50%湿度标准 从采购到加工全程冷链保鲜 每批原材料经过二次校验 [2] - 生产环节包含39道复杂工序 由经验丰富师傅把控 实现每日鲜卤高品质输出 [3] - 工厂引入前沿AI技术 进一步把控产品质量并提升运营效率 [3] 配送与销售网络 - 冷链配送确保产品清晨9点前送达门店 24小时内进入销售环节 保留卤味原汁原味 [4] -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应对路况 实现覆盖全国的高效响应配送体系 [4] 未来战略方向 - 供应链全链条建设进入深水区 从源头工厂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高效协同 [4] - 在保持鲜辣口感领先优势基础上 持续突破供应体系建设 打造国民餐饮基业 [4]
曾经的“鸭脖大王”,栽在财务合规上
36氪· 2025-09-23 01:28
核心观点 - 公司因财务造假和信任危机被实施ST 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缩至5% [1] - 五年财务造假隐匿营收超7亿元 被处以850万元罚款 [2][5] - 加盟模式系统性风险爆发 一年多关闭超5000家门店闭店率32.3% [1][14] 财务造假事件 - 2017-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各年度少计营收占比1.64%-5.48% [5] -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 导致财务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 [5] - 被处以400万元公司罚款 时任董事长200万、财务总监150万、董秘100万罚款 [5] - 装修收入通过加盟商委员会共管账户体外循环 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7][8] - 2017年未计入装修收入达2.11亿元(占营收5.48%)五年累计未申报收入与逃税规模惊人 [8] 信任危机与管理问题 - 2023年3.15期间门店被曝22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伪造 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 [10][12] - 香港公司鸭翅产品受李斯特菌污染被要求停售 加拿大公司因同类问题召回产品 [13] - 消费者投诉食品存在变质、异物等问题 包括异味和活虫 [13] - 90%门店为加盟店 总部管控依赖合同约束 突击检查频率低 [12] - 加盟商毛利率仅30% 存在篡改保质期、以次充好等违规操作 [12] 门店与经营状况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近1.6万家降至2025年9月10838家 减少超5000家 [14] - 闭店率高达32.3% 加盟商因持续亏损集体出逃 [14] - 下沉市场定价过高 250克鸭脖售27元(每斤54元)鸭舌每斤198元 [14] - 加盟商盈利困境突出 一线城市投资回报期14个月难以实现 [14] - 原材料成本上升压缩毛利率 加盟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 [12] 行业与模式分析 - 采用"直营连锁为引领 加盟连锁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12] - 加盟模式粗放扩张导致食品安全隐患、财务数据失真、终端价格失控等多重问题 [15] - 要求加盟商每四年强制装修一次 但装修收入被长期隐藏 [7] - 二线以下城市店铺分布比例远高于同行 乡镇店比重显著更大 [14] - 高成本、高定价、低客流的恶性循环压垮加盟商 [14] 资本市场影响 - 被实施ST后融资能力受严重影响 增加银行贷款难度 [15] - 需通过持续业绩改善和合规运营才能摘帽 [15] - 尚未披露具体整改措施或战略调整计划 [15]
鸭脖大王被罚!绝味食品将被“ST”!|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1 04:10
绝味食品监管处罚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处罚款 [2] 银行业大额存单市场动态 - 部分民营银行提供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产品 但额度紧俏且存在客户所在地限制 [3] - 大额存单在二手转让市场中备受青睐 认购门槛较高 [3] 药品集采政策更新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4] - 要求中选企业作为供应保障第一责任人 及时响应医疗机构订单并完成配送 [4] - 医疗机构需优先采购中选产品 按协议完成约定采购量并履行及时结算货款义务 [4] 网络平台监管处罚 - 快手平台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问题被网信部门约谈并责令限期改正 [5][6] - 网信部门要求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6] 电影市场表现 - 影片《731》总票房突破8亿元 [7] 谷歌成本削减措施 - 公司终止对《金融时报》的企业版订阅服务 反映更大规模成本削减行动 [8] - 自2025年起推行成本削减措施 包括裁减35%负责管理三人及以下团队的管理人员 [8] 华为生态战略投入 - 公司将投入150亿生态发展费用 提供1500PFLOPS开源社区算力支持及15000人生态平台开发与支持 [9] - 开源鸿蒙已有超过13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 搭载鸿蒙5的终端设备数量突破1700万 [9] - 开源欧拉累计部署超1260万 华为云开发者达到850万 [9] 公共卫生事件响应 - 广东江门市因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10] 旅游消费刺激措施 - 海口市将发放1000万元旅游消费券 单人"机票+酒店"最高可省1800元 [11] - 消费券通过携程、同程、飞猪等平台发放 实现"立减"和"满减"优惠 [11]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Neuralink计划于10月启动脑机接口植入试验 目标人群为失去说话能力人士 [12] 消费电子制造合作 - 立讯精密获得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组装合同 [12] - OpenAI与歌尔股份接洽 希望为其未来产品供应扬声器模块等组件 [12] 家电行业服务升级 - 小米空调推出10年免费包修服务 覆盖挂机、柜机、中央空调 [13] - 服务内容包括整机包修、上门服务免费、人工免费、检测免费、更换配件免费、加氟免费 [13]
“鸭脖大王” 股票将被ST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2:16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被湖南证监局处以合计85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被罚400万元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罚200万元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被罚150万元 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罚100万元 [2][9] - 虚假记载具体表现为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少计营业收入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8]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1天 并于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2][5][11] - 实施风险警示后 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日涨跌幅限制为5% [1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14] - 截至9月3日 在营门店数量为10838家 较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超5000家 [16] 业务转型举措 - 公司推出全新门店形态"绝味plus" 定位为新式卤味休闲小吃店 产品涵盖炸卤、小吃、甜品等近30个SKU [16] - 堂食模式被视为应对行业增长瓶颈的重要尝试 但实际效果仍需市场检验 [16][17] 市场数据 - 截至9月19日 公司股价报收15.25元/股 总市值92.42亿元 [17] - 当前市盈率(TTM)86.63倍 市净率1.48倍 毛利率29.92% 净利率5.85% [17]
“鸭脖大王” 股票将被ST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1:57
行政处罚与风险警示 - 公司因2017-2021年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虚假记载被湖南证监局处以合计850万元罚款,其中公司被罚400万元、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罚200万元、财务总监彭才刚被罚150万元、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罚100万元[2][9][10] - 虚假记载具体表现为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少计营业收入占公开披露营收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9] -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一天,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2][5][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15] - 业绩下滑主要源于门店数量大幅减少,截至2025年9月3日在营门店10838家,较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超5000家[18] - 毛利率为29.92%,净利率为5.85%,ROE为2.77%,负债率26.29%[20] 战略转型举措 - 公司推出全新门店形态"绝味plus",定位为新式卤味休闲小吃店,产品涵盖炸卤、小吃、甜品等近30个SKU,尝试通过堂食模式突破增长瓶颈[18] - 当前总市值92.42亿元,股价报收15.25元/股(截至9月19日),PE TTM为86.63倍,PB为1.48倍[19][20]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表示将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并争取尽快申请撤销风险警示[12][13] - 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公司对事件影响向投资者致歉,承诺加强法律法规及财务规范培训[13]
两年关店上万家,加盟模式大败退,这个行业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36氪· 2025-09-18 02:30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四家卤味上市企业合计营收65.07亿元,同比下滑11.25%,净利润合计4.65亿元,同比下滑20.78% [2] - 绝味食品营收下滑15.57%至28.20亿元,净利润缩水40.71%至1.75亿元,紫燕食品营收缩水11.46%,净利润几近腰斩至1.05亿元 [2][3] - 周黑鸭净利润同比增长228%至1.08亿元,煌上煌净利润增长26.9%至0.77亿元,但增长主要因2023年业绩基数较低,周黑鸭净利润仍仅为2021年同期2.3亿元的一半水平 [3] 企业历史业绩轨迹 - 绝味食品2021年净利润达9.81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2023年净利润降至2.33亿元和3.44亿元,但营收持续增长至2023年72.61亿元顶峰,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3.84%至62.57亿元 [4] - 周黑鸭与煌上煌在2021年达到近五年业绩峰值后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集体性大幅下滑 [6] - 绝味食品加盟商批发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5%至45.99亿元,加盟商管理收入从2023年8304.98万元降至6122.02万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0.28% [9][10] 门店规模变化 - 绝味食品在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4年9月10725家,净减少5225家 [10] - 周黑鸭门店数量从2023年3816家降至2024年6月2864家,其中加盟店减少934家 [10] - 煌上煌门店从2023年4497家降至2024年上半年2898家,紫燕食品门店从2024年6月6308家降至最新5315家 [12] - 四家上市企业2023年以来累计减少门店超8700家,全行业闭店总数超万家 [13] 行业困境核心原因 - 消费者价值感不足导致购买意愿下降,产品被贴上"价格刺客"标签,休闲卤味作为可选消费品类面临激烈替代竞争 [6][8] - 同质化竞争与新兴渠道分流加剧行业压力,频繁促销未能扭转高价认知反而侵蚀利润 [6][8] - 依赖加盟扩张的旧增长模式失效,门店规模收缩与单店营收下滑形成负向循环 [9][10][12] 企业战略调整 - 绝味食品推出"绝味Plus"新店型拓展休闲餐饮业态,投资策略转向谨慎 [14] - 周黑鸭启动品牌升级与散称产品回归,关闭低效门店聚焦高势能渠道,跨界拓展椰子水、复合调味料及方便速食 [14] - 煌上煌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推行品类多元化布局 [14] - 行业需进行渠道、产品与组织的深层重构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消费意愿走低 [14]
卤制品巨头煌上煌斥资近5亿入局宠物赛道
每日商报· 2025-09-10 23:12
收购交易 - 煌上煌斥资4.947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51%股权 交易完成后立兴食品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2]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 年产能包括冻干产品近6000吨及植物萃取粉和浓缩液近10000吨 产能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2] 战略动机 - 煌上煌认为立兴食品的冻干产品与消费场景具有互补性 可借助其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进入新兴市场并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 [2] - 公司寻求业绩新增量 因卤味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且主业承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7.19%至9.84亿元 尽管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0.77亿元 但营收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下跌 2021年下跌4.01%至23.39亿元 2022年下跌16.46%至19.54亿元 2023年下跌1.70%至19.21亿元 2024年下跌9.44%至17.39亿元 [3] 宠物业务布局 - 立兴食品已有部分冻干产品如冻干益生菌酸奶块、冻干果蔬和冻干肉类应用于宠物食品品牌企业 但相关业务收入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 [3] - 冻干食品凭借高营养价值、适口性和储存便捷性在宠物食品赛道颇受追捧 被市场解读为煌上煌有意拓展新方向 [2] 行业进入者 - 除煌上煌外 三只松鼠、来伊份、巴比食品、伊利股份、贝因美等数十家上市公司已通过设立子公司或对外投资方式布局宠物赛道 [1][4] - 三只松鼠在2025年1月和6月分别投资设立安徽三只松鼠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饿了个喵宠物食品有限公司 前者注册资本500万元用于孵化子品牌"金牌奶爸" 该品牌已入驻天猫和抖音平台 天猫旗舰店有近1.3万粉丝 销量最高产品为全价冻干夹心烘焙猫粮 历史成交量超过6000单 [4] - 巴比食品在2025年1月成立全资子公司贝雅福(上海)宠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贝因美通过间接持股的贝因美(杭州)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主打宠物分阶乳制品系列 [4] - 来伊份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投资宿迁中宠汇英资产管理合伙企业 后者投资标的包括帅克宠物、帕特诺尔、豆柴和小壳等宠物食品和用品品牌 [6]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宠物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70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到270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5.5% [7]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 较2023年增长7.5% 预计2027年达4042亿元 [7] 企业业绩 - 乖宝宠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21亿元 同比增幅32.72% 净利润3.78亿元 同比增长22.55% 公司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2579.75%、25.82%、90.26%、60.68%和45.68% [7] 行业趋势 - 宠物赛道保持高景气度 功能化和精细化趋势兴起 企业针对不同生命周期宠物推出细分产品 如幼宠粮注重促进发育 老年宠粮针对代谢减缓和关节退化等问题 [8] - 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激烈 企业需不断创新与差异化竞争以构建核心竞争力 [8]
“卤味三巨头”上半年:门店缩减超千家,探索新业务寻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9-01 14:32
核心业绩表现 - 绝味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 为唯一营收净利双下滑企业 [2] - 煌上煌同期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呈现增利不增收 [2] - 周黑鸭同期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同样增利不增收 [2] 门店动态与影响 - 煌上煌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3660家减少762家至2898家 周黑鸭较3031家减少167家至2864家 [3] - 绝味食品未披露最新门店数 但2024年6月底内地门店14969家较年初减少981家 [3][7] - 门店缩减主因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下降 以及优化关闭低效门店 [3] 产品销售状况 - 煌上煌酱卤肉制品销量同比下滑15.69% 库存量同比增长27.2% [4] - 周黑鸭总销量1.44万吨同比下滑1.61% [4] - 绝味鲜货类产品收入21.12亿元同比下滑19.15% 其中禽类制品收入下滑20.79% [4] 历史扩张对比 - 2023年绝味食品净新增874家门店达15950家 营收72.61亿元同比增长9.64% [5] - 周黑鸭2023年门店总数3816家净增387家 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17.1% [5] - 煌上煌2023年门店4497家净增572家 营收19.21亿元同比微降1.7% [5] 2024年业绩转折 - 周黑鸭2024年门店3031家同比净减少785家 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 [7] - 煌上煌2024年闭店837家 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 [7] - 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 [7] 战略转型举措 - 周黑鸭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销售 自营门店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15% 拓展夜宵时段实现外卖销售额3.8亿元 新增会员245万 [8] - 煌上煌通过增设多元场景、搭建会员体系等四大策略提升单店业绩 [8] - 绝味食品战略调整为"聚焦卤味赛道 深耕细分需求" 加强渠道协同和即时零售场景 [8] 新业务布局 -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 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 与山姆会员店推出卤料包 [9] - 煌上煌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进入冻干食品赛道 [9] - 绝味食品在长沙开设绝味Plus店拓展炸卤、甜品、果酒等休闲餐饮品类 [10] 投资表现 - 绝味食品通过网聚资本进行产业投资 2022-2024年投资收益分别亏损9421.85万元、1.16亿元、1.6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10]
卤味销售瓶颈难破,煌上煌以近5亿元收购入局冻干赛道
贝壳财经· 2025-08-30 09:04
公司业绩与收购背景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降至17.39亿元,净利润缩水至4032.99万元,仅为2020年巅峰期2.82亿元的七分之一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19%至9.84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7691.99万元,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控制及毛利率提升2.23% [5][6] - 公司拟以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承诺净利润2.64亿元 [1][3] 主营业务表现 - 鲜货产品营收占比超六成,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94%,包装产品同比下降29.20%,检测业务同比下降51.50% [6] - 肉制品销量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产量同比下降16.07%至1万吨;米制品销量同比下降12.20%至1.56万吨,产量同比下降18.46%至1.43万吨 [6] - 库存同比上涨超20%,肉制品加工营收同比下降11.65%,米制品营收同比下降1.36% [6] 收购标的详情 - 立兴食品为冻干食品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万吨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79.41万元,净利润4221.75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75.35万元,净利润4188.3万元 [3] - 产品覆盖水果、蔬菜、速食、咖啡、茶、乳制品等系列,采用OEM/ODM模式并注重自有品牌建设 [2] 战略转型与行业背景 - 公司通过收购米制品企业真真老老实现业务多元化,该业务营收占比从2015年13.4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1.67% [7] - 全球冻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8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5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35%;中国市场预计从2024年38亿元增长至2030年88亿元,复合增长率15% [11] - 公司计划通过冻干技术开发卤味保鲜应用,并拓展健康食品、银发经济及单身经济市场 [9][1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冻干食品行业存在好想你等强势竞争者,公司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方面面临挑战 [12] - 专家建议公司加强低盐低脂健康卤味产品创新,优化线上渠道建设,通过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 [12] - 公司已提出"数字化全产业链升级"战略,重点打造智慧门店与智慧工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