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专用设备

搜索文档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证券时报· 2025-09-28 22:37
中信证券: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依然是最重要的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的是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 行业配置框架,除此之外,值得博弈的方向有限。 对于科技竞争,中企正从战略隐忍走向战略进取,中美科技竞争走向白热化,未来AI竞争从云端蔓延 至端侧,AI Agent在端侧设备普及,已经固化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壁垒可能再次重构,带来不亚于移动 互联应用初始爆发期的巨大商业机会,一旦这个产业趋势实现,中企在科技领域就正式进入战略反攻 期。 招商证券:关注三季度业绩有望改善或持续高增的细分领域 受低基数、扩内需等政策提振、叠加反内卷和降息预期催化下PPI止跌回暖,8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 转正。考虑到出口韧性增长,反内卷背景下PPI止跌回暖,但低基数效应或逐步减弱,盈利有望震荡修 复。 对于资源板块,行情的本质驱动力还是传统资源行业在全球高利率环境下持续投资不足带来的供给受 限,复杂的地缘环境和各国的安全自主主张导致此类供给波动更加频繁。对于企业出海,市场会逐步意 识到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本轮行情最核心但又相对隐晦的基本面和行情线索,贸易环境的稳定以及中国 反内卷是维系行情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条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券商中国· 2025-09-28 15:09
资源安全与企业出海 - 资源板块行情核心驱动力为全球高利率环境下传统资源行业投资不足导致供给受限 地缘环境复杂化和各国安全自主主张加剧供给波动频率 [2] - 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当前行情最核心但相对隐晦的基本面线索 贸易环境稳定及中国反内卷政策是维系行情关键条件 中美相互制衡的微妙平衡对行情至关重要 中企在全球市场才能突破市值天花板 [2] - 10月APEC会议和二十届四中全会是重要验证节点 [2] 科技竞争与产业趋势 - 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推动中企从战略隐忍转向战略进取 AI竞争从云端向端侧蔓延 AI Agent端侧普及可能重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 带来堪比移动互联初期的商业机会 [2] - 科技成长板块趋势性占优 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效果优于成长价值切换 海外算力、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特斯拉机器人及光刻机等已累积涨幅的板块仍有中期空间 [8] - TMT板块存在产业趋势进展、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等多重催化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易成主线 近期板块轮动已显现优势 [7] 三季度业绩与景气领域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转正 受益于低基数、扩内需政策及反内卷和降息预期催化下PPI止跌回暖 出口韧性增长支撑盈利震荡修复 [3] - 三季度业绩改善或高增领域集中在中高端制造业(蓄电池及其他电池、印刷包装机械、锂电专用设备、军工电子、风电零部件)、AI产业链(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模拟芯片设计、游戏)及供需改善的资源品(氟化工、铜、黄金、焦炭、农药、玻纤制造) [3] - 三季报交易窗口将带动市场聚焦景气线索 成为市场破局重要抓手 [11] 市场走势与节后展望 - 国庆节前流动性收缩属情绪性缩量 节后开门红特征显著 牛市中节后涨幅更持久 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6] - 节后市场风险偏好传统性抬升 叠加三季报窗口和重磅会议密集催化 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11] - 悲观情景下若市场继续调整 回调低点或至上证指数3600点附近 但支撑股市上涨逻辑未变 估值合理未透支 节后大概率重回上行区间 [7] 行业配置与结构性机会 - 新质生产力、反内卷、大消费及"两重"领域是四大配置主题 [5] - 科技赛道主线不变 10月景气投资与主题投资并存 成长内部轮动加快(AI中下游应用、固态电池、储能、算力、创新药) 非科技板块中关注化工、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景气向好领域 [12] - 实物资产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经营改善及海外降息后制造业修复 包括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钢铁) [13] 中长期市场格局 - 牛市呈现体量创新高、热度未极端、驱动力不均衡、结构性鲜明特征 未出现泡沫明确信号 [9] - 水牛向基本面牛定价过渡或在11月验证 历史显示三季度至四季度风格切换明显 三季度涨幅靠前品种四季度多难延续 [10] - 成长投资逐步从科技驱动转向出口出海 实物消耗与中国实体经济盈利修复推动脱虚入实 带来资源品新一轮行情 [13]
中科电气: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暂不涉及核聚变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7:4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涵盖电磁冶金专用设备 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 制造 销售及服务 [2] - 公司暂不涉及核聚变领域 [2]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磁电技术在核聚变领域的开发应用情况 [2]
中科电气(300035.SZ):暂不涉及核聚变领域
格隆汇· 2025-09-25 07:4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涵盖电磁冶金专用设备 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 制造 销售及服务 [1] 技术领域澄清 - 公司业务暂不涉及核聚变领域 [1]
机械行业周报:终端需求保持高景气,关注半导体设备和锂电设备-20250914
湘财证券· 2025-09-14 09:26
根据湘财证券研究所2025年9月14日发布的机械行业周报,总结关键要点如下: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买入”评级 [1][5][130] 核心观点 - 终端需求保持高景气,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和锂电设备 [1] - 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4%,生产、新订单、在手订单等主要分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反映制造业供需两端有所好转 [5][130] - 随着国内政策持续发力及“反内卷”等措施推进,制造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景气度逐渐回升,带动上游机械设备总体需求持续好转 [5][130] 市场表现 - 近一周(2025.09.08-2025.09.12)机械行业上涨3.5%,跑赢沪深300指数(上涨1.4%) [7] - 年初至今(截至2025.09.12)机械行业累计上涨33.1%,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上涨14.9%) [8] - 子板块中,锂电专用设备(108.4%)、激光设备(64.1%)、印刷包装机械(58.6%)涨幅居前;轨交设备Ⅲ(1.5%)、光伏加工设备(17.8%)、工程机械整机(19.0%)表现靠后 [8] - 当前机械行业PE(TTM)为37.1倍,位于2012年至今73.0%分位数;PB(LF)约3.0倍,位于2012年至今84.6%分位数,估值水平总体处于历史偏高位置 [11] 细分行业数据与观点 半导体设备 - 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增速较前值回升1.0个百分点 [3] - 7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前值下降2.7个百分点 [3] - 7月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额约4109.5亿日元,同比增长18.1%,增速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印证下游终端需求高景气 [3] - 受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出货量改善及人工智能对相关芯片需求快速增长驱动,全球半导体终端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3] -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3] 锂电专用设备 - 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39.5万辆,同比增长26.8%;1-8月总销量约962.0万辆,同比增长36.7% [4] - 在终端需求高速增长带动下,8月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7.3%至139.6GWh;1-8月总产量增长54.3%至970.7GWh [4] - 2025年Q2锂电池行业资本支出同比增长36.6%,锂电设备行业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1.4%,二者增速均自去年四季度开始持续回升,表明锂电池行业或已开启新一轮资本支出 [4] - 随着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渗透率持续提升,动力电池产销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叠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逐渐成熟并得以应用,上游锂电专用设备需求有望持续复苏 [4] 其他子板块市场表现 - 近一周涨幅靠前的子板块为:激光设备(10.1%)、机器人(7.1%)、工控设备(6.1%) [7] - 近一周涨幅靠后的子板块为:光伏加工设备(-2.7%)、工程机械器件(-1.2%)、工程机械整机(0.7%) [7] 重点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板块中的中微公司,以及锂电专用设备板块中的先导智能、杭可科技等 [5][130] - 列出了多家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与评级,包括汇川技术(买入)、三一重工(买入)、恒立液压(买入)、徐工机械(买入)、先导智能(买入)、中联重科(增持)等 [18]
中科电气(300035):业绩符合预期 产能布局加速海外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8-31 06: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13亿元 同比增长59.60%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293.13% 扣非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增长219.04%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0.15亿元 同比增长68.20% 环比增长26.10%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增长206.67% 环比增长2.99%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20.36% 同比提升0.5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15个百分点 净利率9.38% 同比提升2.5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9.26% 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8%/2.31%/3.65%/1.92% 同比分别下降0.46/0.66/0.64/0.86个百分点 [1] 锂电负极业务 - 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15.70万吨 同比增长70.47% 对应营收34.46亿元 同比增长65.79% [2] - 阿曼规划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 分两部分建设 每部分产能规划10万吨/年 [2] - 硅碳负极材料适配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 已完成中试产线建设 进入客户测评阶段 [2] - 硬碳负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已在行业头部客户处于量产导入阶段 [2] 磁电装备业务 - 上半年磁电装备业务营收1.67亿元 同比下降9.95% [2] - 锂电专用设备领域优化自动化电气控制 除磁设备 立式高温反应釜及智能石墨化炉等产品研发 [3] - 获得发明专利4项 实用新型专利8项 国际专利1项 [3] - 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60% 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及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建立稳定合作 [3] 产能与技术布局 - 阿曼项目投产后将扩大海外业务规模 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2] - 锂金属负极材料针对固态电池需求进行开发与产品布局 [2] - 磁电装备业务纵向延伸应用领域 横向拓展应用市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