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

搜索文档
本周聚焦:三阶段视角:银行资产质量及拨备计提力度如何?
国盛证券· 2025-09-21 10:34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核心观点 - 银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第三阶段贷款拨备计提比例达70.8%,未来对利润影响有限 [2] - 顺周期主线下关注基本面改善的银行,红利策略下关注高股息银行,另关注可转债转股预期银行 [12] - 政策催化下银行板块受益,经济托底政策加速落地支撑行业基本面 [12] 三阶段占比及拨备计提分析 贷款资产质量 - 第三阶段贷款占比低的银行包括成都银行(0.66%)、宁波银行(0.76%)、杭州银行(0.76%)、无锡银行(0.81%)、江苏银行(0.83%) [1] - 第三阶段贷款占比改善明显的银行:重庆银行(-61bp)、贵阳银行(-48bp)、西安银行(-42bp)、青农商行(-41bp)、上海银行(-21bp) [1] - 贷款拨备计提比例高的银行:青农商行(4.35%)、渝农商行(4.16%)、杭州银行(3.95%)、招商银行(3.87%)、贵阳银行(3.85%) [2] - 第一阶段拨备计提比例高的银行:齐鲁银行(2.90%)、无锡银行(2.79%)、杭州银行(2.71%)、农业银行(2.66%)、常熟银行(2.64%) [2] - 第一阶段拨备计提比例提升明显的银行:重庆银行(+19bp)、张家港行(+16bp)、瑞丰银行(+15bp)、西安银行(+14bp)、建设银行(+11bp) [3] 金融资产质量 - 第三阶段金融资产占比多数银行不高于0.05%,资产质量压力较小 [4] - 第三阶段金融资产占比改善明显的银行:北京银行(-67bp)、贵阳银行(-30bp)、浦发银行(-29bp)、瑞丰银行(-27bp)、青岛银行(-25bp) [4][7] - 金融投资拨备计提比例高的银行:浙商银行(3.16%)、青岛银行(2.85%)、贵阳银行(2.68%)、西安银行(2.16%)、北京银行(2.12%) [8] - 第一阶段金融资产拨备计提比例高的银行:杭州银行(1.44%)、张家港行(1.10%)、无锡银行(1.03%)、常熟银行(0.74%)、瑞丰银行(0.69%) [8] - 第一阶段金融资产拨备计提比例提升明显的银行:瑞丰银行(+13bp)、江阴银行(+10bp)、青岛银行(+10bp)、无锡银行(+6bp)、常熟银行(+4bp) [8] 综合计提能力 - 第一阶段贷款和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2025E净利润比值高的银行:兰州银行(261%)、农业银行(250%)、无锡银行(224%)、齐鲁银行(203%)、杭州银行(194%)、苏州银行(193%) [8] 板块观点 - 关税政策短期冲击出口,中长期扩政策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 [12] - 顺周期策略推荐宁波银行,红利策略推荐江苏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 [12] - 可转债转股预期关注上海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 [12]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 - 股票日均成交额25180.34亿元,环比增加1914.08亿元 [13] - 两融余额2.39万亿元,环比增加2.66% [13] - 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748.28亿元,环比增加530.34亿元 [13] - 9月股票型基金发行441.84亿元,同比增加190.34亿元;混合型基金发行217.19亿元,同比增加192.15亿元 [13] 利率市场 - 同业存单发行规模9836.10亿元,环比增加1997.50亿元 [14] - 同业存单余额20.29万亿元,较8月末减少682.40亿元 [14] -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64%,环比增加1bp [15] - 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利率0.82%,环比提升5bp [15]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6%,环比减少1bp [15]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978.23亿元,环比减少340.46亿元 [15]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213.58亿元,平均利率2.39% [15]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35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99.86万元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688万元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转回88.14万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资产减值损失4,237.41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合计6,905.80万元 其中第一季度2,068.53万元 第二季度4,837.27万元 [2] 信用减值损失详情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达12,430.66万元 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比例18.22% [2]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余额1,398.73万元 占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比例25.60% [2] -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量减值 按金融资产分类进行差异化处理 [2] 资产减值损失详情 - 存货跌价准备余额8,047.73万元 占存货账面余额比例6.44% [2] - 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产成品按预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及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 [2] - 需加工存货按产成品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及销售费用确定可变现净值 [2] 财务影响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减值减少利润总额4,837.27万元 [4] - 未导致公司盈亏状况发生变化 [4] - 计提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 不涉及会计方法变更 [4]
华禧控股发盈警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减少至约200万至3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6 08:50
业绩预期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预计从上一期间的2100万港元收窄至本期间的200-300万港元之间 [1] 亏损减少原因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上一期间的公平值亏损净额1097万港元转为公平值收益净额 [2] - 环境治理业务由上一期间的毛损748万港元转为毛利 [2] 业务表现改善驱动因素 - 香港及中国证券市场回稳推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回升 [2] - 环境治理业务已完工建设项目进入结算阶段 无需再为维护项目产生额外成本 [2]
REGAL INT‘L(00078)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6.78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4:42
核心财务表现 - 预期2025年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港币6.78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港币15.992亿元大幅收窄57.6% [1] - 减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经营业务盈利约港币850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港币7.34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亏损收窄驱动因素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2024年中期亏损港币9.326亿元转为2025年中期收益约港币700万元,主要因对Cosmopolit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投资已撇减至相对不重大价值 [1]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自2024年5月中旬显著下降,导致2025年前六个月融资成本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 [1] 酒店业务影响 - 香港酒店组合2025年中期折旧费用约港币2.90亿元,与2024年同期港币2.913亿元基本持平 [2] - 折旧费用对现金流无即时影响,但对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
信控国际资本(00993)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亏损2.9亿至3.1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30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录得净亏损2.9亿至3.1亿港元 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约1.43亿港元 [1] - 业绩由盈转亏主要因大额减损损失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 [1] 亏损原因 - 本期间计提大额减损损失 主要因一项贷款的预期可收回金额大幅减少 [1] - 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取得净亏损 [1] 去年同期对比 - 去年同期净利润1.43亿港元主要因贷款抵押品公允价值增加导致减值拨备回拨 [1] - 去年同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实现收益净额 [1]
信控国际资本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亏损2.9亿至3.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28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录得净亏损2.9亿至3.1亿港元 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约1.43亿港元 [1] - 业绩由盈转亏主要因大额减损损失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 [1] 亏损原因 - 计提大额减损损失 主要由于一项贷款的预期可收回金额大幅减少 [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录得净亏损 [1] 去年同期对比 - 去年同期净利润1.43亿港元主要因贷款抵押品公允价值上升导致减值拨备回拨 [1] - 去年同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实现收益净额 [1]
105万亿定存到期潮来袭!“存款搬家”入市趋势增强,能否催生慢牛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8-15 01:23
存款结构变化 - 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 同比多增1.3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1] - 1-7月非银存款累计多增4.69万亿元 同比多增1.73万亿元 显示资金向金融产品转移趋势持续强化[1] - 居民存款减少与非银存款大增反映存款搬家入市趋势增强 资金正加速向金融资产转移[1] 资金转移驱动因素 - 资本市场慢牛行情与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推动居民降低低收益存款配置意愿 转而寻求更高回报金融资产[1] - 证券公司交易活跃度提升导致保证金存款上升 对非银存款形成支撑[1] - 2025年约105万亿元存量定期存款到期 若部分转向股市债市将带来可观增量资金[2] 货币供应指标 - 7月M2增速回升至8.8%超预期 M1增速升至5.6%连续三个月改善[1] -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 表明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企业和居民更倾向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用于投资或消费[1] - 房地产市场调整期制约企业活期存款扩张 导致M1增速绝对水平仍偏低[1] 趋势发展与挑战 - 财富向金融资产转移是长期方向 但目前含权益类理财占比仍较低 居民风险偏好未根本性改善[2] - 提前还贷行为分流部分资金 若资金情绪驱动集中入市可能加剧市场波动[2] - 7月信贷数据出现罕见负增长 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 与经济指标回升形成反差[2] 政策环境 - 财政贴息政策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主提供1个百分点年贴息 相当于定向降息[3] - 结构性政策更利于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避免资金空转 央行在总量宽松上趋于谨慎[3] - 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 但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3] 市场前景 - 庞大到期存款规模为资金入市提供潜在基础 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居民储蓄外溢主要方向[2] - 资金活化程度提升为资本市场注入积极信号 有助于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与估值弹性[2] - 需通过市场制度完善和产品丰富引导居民从被动搬家转向主动配置 实现储蓄向投资平稳转化[3]
四海国际集团 :通过一般授权配售新股募资约 1080 万港元 减债及提升流动性
新浪财经· 2025-07-31 23:27
融资方案 - 公司通过一般授权配售最多100,000,000股新股 募集资金约1080万港元 扣除费用后净得约1030万港元 [1] - 配售代理为宝新证券 配售价0.108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0.126港元折让14.3% 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18.6%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8.07% 完成后占扩大股本7.46% 预计完成时间不迟于2025年8月21日 [1]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30万港元将全部用于减少公司债务 [1]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 主要在中国境内开展 同时涉及金融资产等其他投资业务 [1]
雅戈尔41.75亿元抛售金融资产 投资业务年赚22亿元占净利97.7%
长江商报· 2025-06-26 23:32
金融资产出售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23日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博迁新材、上美股份等金融资产,成交金额达41.75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0.13% [1] - 2024年公司减持或退出三亚长浙等财务投资项目,收回现金17.96亿元,投资业务实现净利润22.09亿元,同比增长5.43%,占公司全部净利润的97.7% [2] - 2024年公司出售中信银行、博迁新材、中际联合、百隆东方、上美股份等股票,合计金额6.22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88亿元,同比增长3.19%,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下降19.41%,扣非净利润27.03亿元,同比下降15.13% [1] - 自2021年以来公司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负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7.95亿元,同比下降15.6%,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下降13.33% [3] 投资业务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规模达113.88亿元,其中股票投资规模88.29亿元 [2] - 2024年公司持有中信股份、中信银行、上美股份等H股及博迁新材、中际联合、百隆东方等A股股票 [2] - 2024年中信股份股票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4.33亿元,博迁新材1.13亿元,上美股份6599.48万元 [2] - 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合计29.54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23.36亿元,同比增长6.12% [2] 主营业务 - 2024年时尚板块营业收入67.99亿元,同比下降6.94%,净利润4.31亿元,同比下降43.9% [3] - 主品牌YOUNGOR 2024年营业收入51.87亿元,占时尚板块营收的90.46% [3] - 2024年地产业务预售收入33.31亿元,同比下降69.03%,结转收入74.71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73.23% [3]
雅戈尔: 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出售金融资产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6:19
公司金融资产处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经营管理层处置金融资产的议案》,授权管理层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资结构,授权期限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止 [1]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公司累计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银行、博迁新材、上美股份等金融资产,连续十二个月内成交金额达到上交所信息披露标准(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且绝对金额超1000万元) [1]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中信股份等金融资产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 - 该类金融资产的价值波动及处置不影响当期损益,仅分红收入可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