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结构件
icon
搜索文档
永达股份(001239) - 001239永达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00:46
业务布局与战略发展 - 未直接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额约1.2万亿元)但具备为国内主流盾构机提供金属结构件的能力 [2] - 控股子公司江苏金源部分产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但业务规模尚小未深入布局 [2] 财务与股东回报 - 已制定上市后三年内股东回报规划将严格执行分红政策 [2][3] - 当前经营状况稳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2] - 并购重组后营收增长但利润未增长主要因并购重组费用影响短期利润 [3] 订单与信息披露 - 大额合同订单若达披露标准将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恒铭达(002947)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09: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32.18%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2020年对智能终端、数通及新能源三大领域的战略布局 [2] 战略规划 - 以"研发驱动+制造赋能"为核心双引擎 [2] - 技术适配与客户拓展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2] - 构建"一点突破、多点辐射"的业务格局 [2] - 通过智能生产设备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控制 [2] 业务布局 - 精密柔性结构件和金属结构件覆盖智能终端、数通设备等高景气领域 [3] - 已成为知名通信品牌合格供应商,专注高端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 [5] - 产品应用于算力服务器等数通设备 [5] - 消费电子领域覆盖智能手机、折叠手机、AI PC、笔记本电脑及VR/AR设备 [6] 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智能生产设备,整合金属加工环节为自动化流程 [5] - 构建从产品定义到量产交付的全周期技术协同体系 [5] - 形成"研发-量产-迭代"闭环体系 [3] 行业展望 - 智能终端领域受AI技术、政策激励和消费需求多元化驱动呈现复苏 [7] - 数通与算力基建领域受益于AI技术发展和数据中心建设浪潮 [7] - AI驱动的智能终端创新为精密结构件带来附加值提升 [7]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计划基于长期战略、经营状况和人才策略综合制定 [4] - 未来将根据战略规划考虑新激励计划 [4]
蓝思科技20250827
2025-08-27 15:19
蓝思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汽车与座舱行业、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及机器人行业 [2] * 纪要核心公司为蓝思科技 一家主营玻璃、金属、陶瓷等外观结构件的上市公司 [2] 核心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营收从2020年370亿元增长至2024年近700亿元 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3% [2][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6亿元 同比增长近20% [2][8]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公司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突破 [2][8] 主要产品线业务表现 智能手机和电脑类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578亿元 占总营收83% 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10] * 业务毛利率约15% 表现相对稳健 [2][10] * 涵盖防护面板、触控模组、盖板玻璃、背板玻璃及金属、蓝宝石、陶瓷等零部件 [7] 智能汽车和座舱类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59亿元 占总营收8.5% 同比增长18.7% [2][4][17] * 业务毛利率约10% 主要受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影响 [2][11][17] * 产品包括中控模组、仪表面板、充电桩、车载电子玻璃组件、智能B柱等 [7][17] * 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2][4] 智能头显和穿戴类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35亿元 [2][11] * 产品涵盖外观件、结构件及光学镜片 应用于高端AI眼镜及头显产品 [7] * 毛利率接近20% [2][11]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14亿元 [2][11] * 为智能家居行业提供零部件配套生产 包括音箱、视频监控及门锁等 [7] * 毛利率接近20% [2][11] 核心竞争优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06年起与苹果深入合作 是其玻璃盖板的核心结构件主力供应商 建立了深厚护城河 [3] * 在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方面有广泛应用 [3] * 通过收购可成可利(后更名为蓝思旺精密与蓝思精密)拓展了金属结构件业务 [3][13] * 2024年蓝思精密台州全年营收达102亿元 净利润为4亿元 [13] * 拥有9大研发生产基地 包括湖南、广东、江苏以及越南等地 实现了全球化产能布局 [9]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发展详情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740亿元增长到2025年1,000多亿元 [2][4] * 2023年中国智能座舱渗透率在55%-67%区间 2024年底已提升至75.6% [14] * 10万元以下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低于50% 3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率增长较快是普及主要推动力 [15] * 车载显示屏呈现大屏化、多屏化和高清化趋势 [15][16] * 2023年10~15英寸中控屏占比达65%并呈上升趋势 [16] * 15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在2024年同比增长111% [16] * 10英寸以下中控屏占比从2023年27%下降到2024年17% [16] * 2K以上分辨率显示器占比从2023年28%增加到2024年45% [16] * 公司在超薄夹层玻璃方面取得突破 预计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 将提升单车价值量 [4][5] * 公司自2015年起布局 已与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宝马、奔驰等30多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 [17] 新兴领域布局与未来增长点 智能穿戴设备 * 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234万台 其中Meta眼镜销量为225万台 [18] * 预计2025年是AI眼镜元年 Meta眼镜上半年出货量约120万副 全年度备货指引上修至1,200万副(2024年指引仅为300万副) [18][19] * 公司与临盼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为其全系AI眼镜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6][19] 机器人领域 * 公司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自2016年以来已成功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及其他核心零部件 [19] * 自主研发多款工业用机器人 如六轴机器人及AOI视觉检测机器人 [19] * 2025年1月 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全球首款远征A1 并深度参与其关键模组生产 [19] 折叠屏与UTG技术 * 预计苹果2026年发布首款折叠屏产品(20周年纪念款手机) 公司作为其核心视窗玻璃供应商将在UTG领域迎来突破 [3][12] * 公司积极参与折叠屏幕技术研发 与三星合作 并独家研发UTG技术 [4][12] 未来业绩预期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21亿元、1,155亿元和1,377亿元 [4][2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65亿元和78亿元 [4][20]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20]
鸿日达股价下跌3.06% 上半年亏损714万元
金融界· 2025-08-26 19:04
股价表现 - 股价报49.3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6元,跌幅3.06% [1] - 盘中最高触及50.50元,最低下探48.00元 [1] - 成交量为73552手,成交金额3.62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2.4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714.17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607.74万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属于电子元件行业,主要从事精密电子连接器及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光缆、光纤、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的制造与销售业务 [1] - 在汽车连接器产品方面取得突破,开始批量供货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4.0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861.1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22% [1]
美国加征407类钢铝衍生品关税,中国钢企上半年利润显著修复
华夏时报· 2025-08-20 13:46
美国钢铝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8月15日宣布将407个钢铝衍生产品类别纳入关税清单 相关产品钢铁和铝成分将征收50%关税 8月18日正式生效[1][2] - 关税范围扩大主要涉及两类产品:含有钢铁和铝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如钢坯、板坯) 以及钢铁和铝制成的金属结构件、容器、紧固件等[2] - 此次关税政策针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 与"对等关税"不叠加 此前中美贸易谈判协议不适用于钢铁和铝产品[2] 对中国钢材出口的直接影响 - 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89万吨 占出口总量0.8% 2025年上半年出口美国钢材48万吨 占出口总量0.7%[3] - 业内分析认为美国并非中国钢铁企业主要出口国 此次关税范围扩大对钢材直接出口影响有限[1][3] - 中信特钢表示在美国业务占比"非常非常小" 徐工机械强调美国业务占比不到1% "可以忽略不计"[1] 对下游用钢密集型行业的影响 - 关税政策可能更多影响工程机械、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用钢密集型产品出口[3] - 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528.59亿美元 其中对美国出口40.55亿美元 占比7.7%[4] - 中联重科、柳工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表示对美出口销售占比很小 对整体经营影响"极为有限"[4] - 造船业作为用钢大户可能受到冲击 建议船企增强自身实力和韧性应对国际经贸斗争[4] 国内钢铁行业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1483万吨 同比下降3.0%[5] - 原材料价格明显下降:62%澳粉指数报93.55美元/干吨 较年初100.9美元/干吨下跌7.28% 焦炭价格指数跌幅达31.46% 低硫主焦煤下跌19.70%[5] - 1-6月重点统计钢企营业收入29985亿元 同比下降5.79% 营业成本28055亿元 同比下降6.83%[5] - 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 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5] 上市钢企业绩改善情况 - 华菱钢铁上半年净利润17.48亿元 同比增加31.31%[6] - 中信特钢上半年净利润约27.98亿元 同比增加2.67%[6] - 南钢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4.63亿元 同比上升18.63%[6] - 新钢股份、山东钢铁、三钢闽光、安阳钢铁等企业预告上半年扭亏为盈[6] - 鞍钢股份、马钢股份、本钢板材等预告上半年亏损减少[6] 行业应对策略与发展建议 - 面对美国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 钢铁行业需要在产品、市场、技术、供应链等多方面进行调整[6] -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策略 开发高端差异化产品 提升出口竞争力[6] - 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等出口市场 实现出口目的地国家多元化发展[6]
蓝思科技(300433):消费电子基本盘创新潮涌 多引擎驱动新成长级
新浪财经· 2025-08-19 00:4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1.8亿元/1155.1亿元/1377.9亿元,同比增速+31.9%/+25.3%/+19.3%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亿元/65.0亿元/78.3亿元,同比增速+45.3%/+23.5%/+20.4% [1] 业务布局 - 以消费电子为基点,多元布局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机器人等业务 [1] - 消费电子业务稳中有进,受益于大客户产品创新及AI硬件落地 [1]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持续放量,已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 消费电子业务 - 玻璃盖板业务护城河深厚,自2006年起与苹果深入合作,成为其核心结构件主力供应商 [1] - 通过收购可胜可利拓展金属结构件业务,进军手机中框中高端市场 [1] - 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有望受益于AI硬件催化 [1] - 苹果入局折叠屏手机,公司作为核心视窗玻璃供应商有望在UTG新领域突破 [1] 智能汽车及座舱业务 - 2024年汽车业务占总营收8.49%,已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2]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739亿元增长至2025年1030亿元 [2] - 智能座舱加速向低价车型渗透,汽车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2] 可穿戴及机器人业务 - 与灵伴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智能穿戴类业务潜力有望释放 [3] - 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深度参与关键环节 [3] - 2025年AI眼镜"百镜齐放",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 [3]
雪祺电气拟取得盛邦电器控股权 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智通财经· 2025-08-13 22:4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4745万元受让合肥盛邦电器65%股权,并以1216.6667万元认购416.6667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标的公司7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1]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主营制冷件、管路件、金属结构件等家用电器专用配件及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领域,以及展示柜、橱柜、饮料柜、制冰机等轻商领域 [1] 战略协同 - 标的公司是公司合作多年的供应商,交易旨在推动公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1] - 通过上下游联动配合可提高零部件稳定性与可靠性 [1] - 预计可降低采购成本并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1] 业务互补性 - 公司主要生产400L以上大容积冰箱和商用展示柜,与标的公司产品线形成互补 [1]
祥鑫科技股价下跌2.80% 公司回应未布局谐波磁场电机技术
金融界· 2025-08-12 17:33
股价表现 - 祥鑫科技股价报41 6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20元 跌幅2 80% [1] - 盘中最高触及43 23元 最低下探41 42元 [1] - 成交量为234187手 成交金额达9 83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设备、电子电器等领域 [1] - 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 [1] 投资者互动 - 目前暂未布局谐波磁场电机技术 但会持续关注该技术发展趋势 [1] - 暂无计划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 [1] - 基于保密要求不便透露客户具体情况 [1] 资金流向 - 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716 68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1 05%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1876 39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1 43% [1]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1.57% 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新进展
金融界· 2025-08-06 17: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蓝思科技股价报23.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7%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15.05亿元,成交量651178手,振幅4.37%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1] - 产品包括玻璃盖板、触控模组、金属结构件等 [1]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已为智元机器人等合作伙伴交付数百台整机 [1] - 与北美机器人头部客户确定了头部模组和结构件份额 [1] AI眼镜领域 - 公司是Rokid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1] 折叠屏手机领域 - 作为超薄柔性玻璃的全球核心供应商 [1] - 深度配合多个国际客户开发和量产相关产品 [1]
长华集团获超亿元碳陶刹车盘订单 飞行汽车业务版图再扩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9 12:45
公司订单与业务进展 - 公司近期获得国内碳陶刹车盘客户购销合同 产品终端应用于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 项目生命周期5年 预计总销售金额超1亿元 2026年第二季度逐步开始量产 [1] - 2024年12月公司获得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定点开发通知书 定点产品为紧固件和金属结构件 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9100万元 [1] - 2024年12月后一个多月内再度获得同一客户超1亿元定点开发通知书 定点产品为关键结构件 截至目前累计获得飞行汽车领域订单超3亿元 [1]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产品从紧固件和金属结构件扩展到关键结构件和碳陶刹车盘 在飞行汽车零部件供应领域不断拓展边界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且技术含量提升 [2] - 公司拥有独立研发中心 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 具备从原材料改制到产品试验性能评价的全工艺链内制化能力 [2] - 研发团队与客户紧密联系参与开发过程 正与其他多家飞行器公司进行业务洽谈与对接 积极拓展业务规模 [3] 行业机遇与竞争优势 - 飞行汽车作为未来出行重要发展方向 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公司紧抓低空经济蓝海市场发展机遇 [1] -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能有效迁移至飞行汽车领域 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并降低研发成本 [2] - 低空经济领域技术要求与汽车领域既有相似又有独特之处 通过与飞行汽车企业合作可接触前沿技术理念和研发思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