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肉制品

搜索文档
煌上煌跌2.02%,成交额5998.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08.5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2: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2%至13.11元/股 成交额5998.82万元 换手率0.89% 总市值73.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08.5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21.85万元 大单净卖出886.73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5.70% 近5日下跌7.22% 近20日上涨1.00% 近60日上涨40.51% [1] - 8月12日龙虎榜净卖出3698.35万元 买入总额3300.14万元(占总成交7.73%) 卖出总额6998.48万元(占总成交16.39%)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开发生产销售 鲜货产品占比60.71% 米制品业务占比31.6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 同比下降7.19%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 同比增长26.9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9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44.52万股 [3] 股东结构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4.12万户 较上期增加13.74% [2] - 人均流通股12396股 较上期减少12.08% [2]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 [2] - 概念板块涵盖预制菜 小盘 新零售 休闲食品 社区团购 [2]
煌上煌控股“冻干大师”福建立兴 拓展健康多元化市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7 03:25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冻干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830亿元 预计2030年突破1074亿元 中国市场以13.5%的复合增长率领先 2025年规模将达42亿元 [1] - 冻干食品因"无添加"和"原生态"属性契合健康消费需求 应用场景从航天食品扩展到户外探险、婴童辅食及代餐领域 [1] 战略合作与交易进展 - 煌上煌集团已完成对福建立兴食品的首期款项支付及工商变更登记 正式进军冻干食品领域 [2][12] - 交易包含业绩承诺条款:福建立兴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 三年累计承诺2.64亿元 [18] 收购方业务基础 - 煌上煌为深交所上市卤味企业 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具备年屠宰3000万羽家禽和4.2万吨肉制品加工能力 [5] - 公司拥有六大系列100多种酱卤产品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6810万元(同比+40.27%) 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同比+26.90%) [7][10] - 此前通过收购真真老老食品拓展米制品业务 该业务目前贡献31.67%的半年度收入 [15] 标的公司核心竞争力 - 福建立兴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及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 年产能达冻干产品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10000吨 [10] - 产品覆盖冻干水果、速食、咖啡、婴童食品等全品类 客户包括山姆、雀巢、伊利、迪士尼等国际品牌 [11] - 2024年营业收入4.15亿元 净利润4221.75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1亿元(达2024全年60.48%) 净利润4188.30万元(接近2024全年水平) [13] 协同效应与战略价值 - 双方渠道形成互补:煌上煌全国门店可作为C端销售入口 福建立兴的B端客户资源可提供定制化订单 [17] - 冻干技术可延长卤味、米制品保质期 拓展航天、医疗、宠物食品等新消费场景 [13][15] - 此次收购基于"健康+便捷+情绪价值"消费逻辑 有助于构建"酱卤+冻干+其他"多品类增长极 [15][18]
煌上煌涨2.08%,成交额4375.8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1.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12.28元/股,成交额4375.80万元,换手率0.70%,总市值68.7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1.0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02.35万元(占比2.34%),大单买入1146.16万元(占比23.7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5.84%,但近5日下跌2.46%,近20日下跌15.54%,近60日上涨25.95% [1] - 8月12日龙虎榜显示净卖出3698.35万元,买入总额3300.14万元(占比7.73%),卖出总额6998.48万元(占比16.39%)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鲜货产品占比60.71%,米制品业务占比31.6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休闲食品、新零售、冷链物流及预制菜 [2] - 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1日,2012年9月5日上市,注册地址为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减少7.19%,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9亿元 [3]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3.63万户,较上期增加0.59%,人均流通股14099股,较上期减少0.59% [2] 股东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股144.52万股,为新进股东 [3]
“卤味三巨头”上半年:门店缩减超千家,探索新业务寻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9-01 14:32
核心业绩表现 - 绝味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 为唯一营收净利双下滑企业 [2] - 煌上煌同期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呈现增利不增收 [2] - 周黑鸭同期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同样增利不增收 [2] 门店动态与影响 - 煌上煌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3660家减少762家至2898家 周黑鸭较3031家减少167家至2864家 [3] - 绝味食品未披露最新门店数 但2024年6月底内地门店14969家较年初减少981家 [3][7] - 门店缩减主因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下降 以及优化关闭低效门店 [3] 产品销售状况 - 煌上煌酱卤肉制品销量同比下滑15.69% 库存量同比增长27.2% [4] - 周黑鸭总销量1.44万吨同比下滑1.61% [4] - 绝味鲜货类产品收入21.12亿元同比下滑19.15% 其中禽类制品收入下滑20.79% [4] 历史扩张对比 - 2023年绝味食品净新增874家门店达15950家 营收72.61亿元同比增长9.64% [5] - 周黑鸭2023年门店总数3816家净增387家 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17.1% [5] - 煌上煌2023年门店4497家净增572家 营收19.21亿元同比微降1.7% [5] 2024年业绩转折 - 周黑鸭2024年门店3031家同比净减少785家 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 [7] - 煌上煌2024年闭店837家 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 [7] - 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 [7] 战略转型举措 - 周黑鸭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销售 自营门店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15% 拓展夜宵时段实现外卖销售额3.8亿元 新增会员245万 [8] - 煌上煌通过增设多元场景、搭建会员体系等四大策略提升单店业绩 [8] - 绝味食品战略调整为"聚焦卤味赛道 深耕细分需求" 加强渠道协同和即时零售场景 [8] 新业务布局 -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 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 与山姆会员店推出卤料包 [9] - 煌上煌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进入冻干食品赛道 [9] - 绝味食品在长沙开设绝味Plus店拓展炸卤、甜品、果酒等休闲餐饮品类 [10] 投资表现 - 绝味食品通过网聚资本进行产业投资 2022-2024年投资收益分别亏损9421.85万元、1.16亿元、1.6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10]
煌上煌十年后再度东进 拟4.95亿元收购冻干食品龙头补上关键”拼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3:59
收购交易概述 - 煌上煌拟以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51%股权 [1] - 此次收购是公司继2015年收购嘉兴市真真老老67%股权后的第二次东进行动 [1] - 福建立兴食品是国内冻干食品制造龙头企业 产品涵盖水果、蔬菜、速食方便食品和婴童食品等系列 [1] 标的公司业务与产能 - 福建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 [3] - 年产能达冻干产品近6000吨 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3] - 产能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3] 业绩承诺与回购条款 - 原股东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 累计2.64亿元 [3] - 若未完成业绩承诺 承诺方需进行业绩补偿 先冲抵当期股份转让款 [3] - 若三年累计净利润低于承诺值的55% 煌上煌有权要求原股东回购股份 [3] 战略协同效应 - 冻干食品具有高营养、高复水性、高保鲜特性 且保质期长、易储存、便携带 [2] - 通过收购可借助福建立兴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 进入新兴市场并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 [2] - 实现传统酱卤食品与冻干食品在消费群体和渠道上的互补协同 [2][3] 历史收购表现 - 2015年收购的嘉兴市真真老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 净利润2900.28万元 [1] - 截至2024年末 煌上煌持有嘉兴市真真老老94%股权 [1]
煌上煌再度进行外延式并购:自身收入连续萎缩产能利用率低至23% 并购能否帮助公司脱困
新浪财经· 2025-08-18 10:04
收购交易概述 - 煌上煌拟以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整体估值达9.71亿元 [1] - 立兴食品主营冻干食品研发生产及OEM/ODM代工 产品涵盖水果蔬菜速食饮品乳制品等 [1] - 交易对方承诺立兴食品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10000万元 累计2.64亿元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立兴食品2024年营收4.15亿元 净利润4221.75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1亿元 净利润4188.3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并归母净资产2.77亿元 评估价值9.78亿元 评估增值率252.58% [2] - 按2024年业绩估算并购市盈率23倍 业绩承诺要求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达78% [2] 公司并购历史 - 2024年12月曾计划收购展翠食品控股权 后因条款未达成一致终止 展翠食品2022年销售额5.53亿元 [3] - 2023年3月以1.11亿元收购真真老老食品27%股权 持股增至94% 但2024年真真老老亏损2900万元并计提商誉减值1074.99万元 [3] 公司经营状况 - 营收连续四年下滑 从2020年24.36亿元降至2024年17.39亿元 净利润从2.82亿元下滑至4032.99万元 [3] - 主营业务中酱卤肉制品占比72% 米制品占比20% 两者销量从2020年4.01万吨/3.23万吨降至2024年2.28万吨/2.56万吨 分别下滑43%和21% [4] - 门店数量从2020年4627家降至2024年3660家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2898家 [4] 产能利用情况 - 2022年酱卤肉制品产能6.3万吨 产量2.95万吨 产能利用率46.76% [5] - 2024年酱卤食品加工产能近10万吨 肉制品产量仅2.28万吨 产能利用率低至23% [5] - 固定资产从2021年7.11亿元增至2024年9.17亿元 在建工程1.67亿元 新增产能面临闲置风险 [5] 盈利能力变化 - 2024年净利率降至2.17% 受销量下滑和产能闲置影响显著 [6]
卤味不好卖 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5 02:57
收购交易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1]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2] - 立兴食品净资产2.77亿元,评估价值9.78亿元,增值率252.58%,协商确定100%股权估值9.7亿元[2]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4188.3万元[2]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2] 战略动机 - 公司坚持产品多元化战略,立兴食品产品与消费场景具有互补性[3] - 冻干食品应用于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领域,可帮助公司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3] - 此前2021年公司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3] - 行业专家认为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3] 主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4]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1%、16.46%、1.7%、9.44%[4]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5]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1.6万吨同比下降12.2%[5]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5] 行业背景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加4.8%,2018-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6.4%,行业增速明显放缓[6] - 专家认为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6]
卤味卖不动,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4 13:29
煌上煌跨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3]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4221.75万元、4188.30万元 [3]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 [3]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图 - 公司主营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近年主业销量持续低迷,门店规模不断收缩 [2] - 2021年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 [4] - 公司表示收购有助于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4] - 此前2024年12月计划收购展翠食品未果,2015年、2023年合计斥资近1.9亿元控股真真老老进入米制品赛道 [5] 主业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5]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持续下降 [5]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 [6]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20%至1.6万吨 [6]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 [6] 行业环境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4.8%,低于2018-2023年6.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6] - 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 [6] 专家观点 - 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双方"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 [4] - 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 [7]
营收持续下跌门店收缩!煌上煌再跨界收购,这次盯上冻干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0:49
煌上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立兴食品是国内冻干食品制造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8]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立兴食品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和4188.30万元 [9] - 立兴食品净资产为2.77亿元,第三方评估股值为9.78亿元 [9]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拓展消费场景和群体 [10] 收购背景与战略考量 - 公司主业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跌7.19%,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0.77亿元 [14] - 门店数量持续缩减,2025年6月底较2024年底净减少762家,18个月累计净减少1599家 [14] - 收购旨在实现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10] - 此前2024年12月曾尝试收购展翠食品未果 [12] - 行业整体面临挑战,2024年三大卤制品上市公司均出现营收净利润双跌 [15] 立兴食品业务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坚持OEM和自有品牌双轨发展 [2] - 产品涵盖水果、蔬菜、速食、咖啡、茶、饮品、乳制品、巧克力、婴童食品等多个系列 [2] - 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5.05亿元,负债2.28亿元,应收账款9730万元 [10] - 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00亿元 [11] 行业竞争态势 - 卤制品行业面临营收下滑困境,各企业寻求跨界突破 [1] - 周黑鸭布局饮料和复合调味品,进驻山姆、开市客等渠道 [15] - 绝味食品尝试炸卤小吃和果酒业务 [15] - 冻干食品赛道已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入局 [17] - 分析师认为立兴食品B端优势明显但零售布局偏弱,煌上煌扭转颓势难度较大 [17]
【煌上煌(002695.SZ)】经营调整,静待改善——2025年中报点评(叶倩瑜/董博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2 23: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滑7.19% [4] -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6.90%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40.27% [4] - 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5.38亿元,同比下滑10.72% [4] - 25Q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6.08% [4]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30.57% [4] 业务分项表现 - 米制品业务25H1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下滑1.36% [5] - 酱卤肉制品25H1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下滑11.65% [5] - 鲜货产品收入5.97亿元,同比下滑10.94% [5] - 包装产品收入0.19亿元,同比下滑29.20% [5] - 截至2025年6月底终端门店数量2898家,较年初减少762家 [5] - 直营门店194家,较年初减少47家 [5] - 加盟门店2704家,较年初减少715家 [5] 区域市场表现 - 江西区域25H1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下滑7.13% [5] - 广东区域25H1营业收入0.85亿元,同比下滑27.03% [5] - 浙江区域25H1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下滑2.56% [5]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毛利率31.96%,25Q2毛利率29.27% [6] - 25Q2毛利率同比下滑0.75个百分点,环比下滑5.94个百分点 [6] - 酱卤肉制品25H1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6] - 25H1销售费用率10.97%,25Q2销售费用率11.05% [6] - 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 [6] - 25H1管理费用率8.54%,25Q2管理费用率7.97% [6] - 25Q2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6] - 25H1归母净利率7.82%,25Q2归母净利率6.05% [6] - 25Q2归母净利率同比上升1.40个百分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