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卤制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消费龙头突遭ST
格隆汇· 2025-09-28 10:37
线下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今年,可谓是绝味食品的多事之秋。 今年年初,绝味鸭脖门店员工被发现违法使用伪造健康证明,被立案调查。 最近,绝味又被湖南省证监局发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至于虚减的营收到底流向何方,又有何目的,我们不得而知。 9月22日绝味食品停牌,9月23日,绝味食品被实施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此后,绝味食品股价接连大跌,几次跌停。 作为曾经的"鸭脖茅",疫情期间,绝味食品的股价曾在一年内飙涨3倍,市值达到650亿元。 但此后,绝味食品股价连续下跌,累计暴跌近90%,多次创下历史新低。 01 9月19日晚,复旦复华、思科瑞、绝味食品和创意信息4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因财务造假同日戴帽。 在这个卤味贵到越来越吃不起的时代,卤味龙头们,却混不下去了。 而这,也并不只是卤味行业的困境。 其中,绝味食品格外引人注目。 其他公司基本都是因为虚增利润而财务造假,而绝味食品却是虚减营收。 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 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这五年间,绝味食 ...
一个消费龙头突遭ST
格隆汇APP· 2025-09-28 10:21
绝味食品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实施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 [5] - 2017至2021年期间虚减营业收入合计约7.23亿元 占对应年度营收比例最高达5.48% [14][1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暴跌40.71% [19] - 核心业务卤制食品营收占比84.88% 上半年收入23.40亿元同比减少16.67% [21] - 门店数量从2023年末近1.6万家峰值锐减至10725家 缩减幅度达32.3% [25][2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卤味四巨头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约65亿元同比下滑超10% 归母净利润合计4.65亿元同比下降超20% [30] - 新入局企业持续增加 2023年卤味相关企业注册量约1.5万家 2024年预计达1.9万家 [32][33] - 竞争对手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 周黑鸭净利润逆势上涨228%达1.08亿元 [61] - 行业门槛低导致品牌差异化程度低 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便宜的小品牌门店 [34][44] 线下扩张模式困境 - 依赖资本驱动和线下拓店的规模扩张模式面临边际效益递减 [40][49] - 万店规模不等于万店盈利 门店快速扩张后往往出现业绩下滑 [41][43] - 三只松鼠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降至2.47%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45] - 量贩零食店代表万辰集团虽然股价翻十倍 但2024年净利率不足2% [54] 资本市场监管影响 - 因公募基金合规要求必须清仓ST股票 导致股价非理性下跌 [58] - 公司表示将追溯调整财务报表并加强内控整改 满12个月后可申请撤销ST [59]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0次 近12个月股息率达到4.72% [60] - 公司投资廖记棒棒鸡、和府捞面等企业 可能带来可观回报 [60] 消费行业整体趋势 - 疫情后线下消费品牌普遍面临经营压力 三只松鼠股价较2020年高峰下跌超70% 呷哺呷哺几近脚踝斩 [36] - 消费者需求规模仍在增长 但头部企业达到天花板后迅速下滑 [40][41] - 行业利润率微薄 品牌议价能力较弱且受原料成本上涨冲击 [47] - 真正竞争力在于建立护城河而非单纯规模扩张 如蜜雪冰城在茶饮行业中表现突出 [52][53]
市值缩水500亿的“鸭脖大王”,又因违法“藏富”变身“ST绝味”
观察者网· 2025-09-26 02:29
公司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湖南证监局处以85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罚款400万元 董事长戴文军罚款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罚款150万元 彭刚毅罚款100万元 [3][9] - 2017-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少计营业收入占各年度营收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累计隐瞒收入达7.24亿元 [8] - 通过员工个人账户走账进行财务违规操作 且资金最终流向未明 [8][12] 资本市场反应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绝味" 复牌后连续两日一字跌停 [7] - 此次违规触发机构减仓和散户抛售 再融资通道收窄 并揭示内控及治理结构深层隐患 [10] 门店规模与经营业绩 - 门店数量从2023年末的15950家锐减至10725家 减少超5200家 相较于2024年6月末减少超4200家 [1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 扣非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52.6% [16] - 核心卤制品业务收入23.40亿元同比下降16.67% 鲜货类产品营收下滑19.15% [16] 行业竞争与战略对比 - 卤味行业整体面临消费疲软挑战 上半年四大巨头营收均下滑 [18] - 周黑鸭通过提升直营比例实现净利润1.08亿元逆势增长228% 煌上煌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 [18] - 公司高度依赖加盟模式抗风险能力不足 当前总市值约83.75亿元 [20] 历史发展与治理问题 - 公司曾通过员工个人账户收取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合计2107.07万元 构成资金占用 2023年才追回 [11] - 2022年因关联交易问题收到上交所监管函 2023年因信息披露问题被湖南证监局警示 2024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1]
“鸭脖大王”再次跌停,前一日股票变更为ST绝味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24
股价表现与监管处罚 - 公司股票连续两日跌停 9月24日股价报13.77元/股 市值83.45亿元[1] - 因涉嫌信披违规被实施ST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3] - 证监会处以公司400万元罚款 并对三名高管合计罚款450万元[3] 财务造假细节 - 2017-2021年连续五年虚减营业收入 少计收入占比分别为5.48%/3.79%/2.20%/2.39%/1.64%[3] - 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失真[3] 经营业绩恶化 - 2023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暴跌40.71%[5] - 核心卤制品业务收入23.40亿元同比下降16.67% 占比营收84.88%[5] - 鲜货类产品营收下滑19.15% 反映终端消费疲软与单店效率下降[5] 同业对比表现 - 煌上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 受益原材料价格低位[5][6] - 周黑鸭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228% 主要因门店提效与供应链优化[5][6] - 公司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9.81% 但难以对冲主业颓势[5]
紫燕食品:约3.44亿股限售股9月26日解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0:39
限售股解禁 - 公司约3.44亿股限售股份将于2025年9月26日解禁上市流通 [1] - 解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83.17% [1] 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卤制食品销售占比93.14%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33% [1] - 加盟商管理收入占比2.02%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5% [1] 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86亿元 [1]
绝味食品: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47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六届第四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卤制食品销售占比83.49% [1] - 供应链物流占比7.82% [1] - 集采业务占比5.1% [1] - 其他业务占比2.25% [1] - 加盟商管理占比0.98% [1]
绝味食品:财务总监王志华离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5:29
公司人事变动 - 绝味食品财务总监王志华因个人原因辞职 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 - 延江股份聘任刘培源为新任财务总监 [2] - 通富微电聘任廖洪森为新任财务总监 [2] - 飞马国际聘任钟晓雷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2] 公司经营数据 - 绝味食品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卤制食品销售占比83.49% 供应链物流占比7.82% 集采业务占比5.1% 其他业务占比2.25% 加盟商管理占比0.98% [1] - 截至公告发布时 绝味食品市值为94亿元 [1]
市值蒸发近500亿,卤味一哥,困境已至
36氪· 2025-04-22 14:11
行业现状与公司困境 - 卤味行业整体面临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的压力 三大头部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双降 其中绝味食品营收62.57亿元(同比-13.84%) 净利润2.27亿元(同比-34.04%) [4][9] - 行业门店数量显著收缩 全国卤制品门店近一年净关店2.3万家 三大品牌2024年上半年闭店超1700家 绝味食品2024年中期门店较2023年末减少981家至14969家 [10][12]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鸭脖单价从2021年12元/kg飙升至2023年27元/kg(涨幅125%) 2023年下半年又回落至10元/kg(跌幅63%) 但成本传导存在1-2季度滞后性 导致2023年实际使用成本仍达19元/kg [10][11] - 价格策略失效 多次提价后终端价格维持高位(200克产品售价24.8元) 但需求显著下滑 2024年上半年单店收入16.9万元/家(同比-11%) [11][13] 商业模式挑战 - 加盟模式遭遇瓶颈 加盟店占比超90%的门店扩张策略失效 2024年首次停止披露门店数量 经营策略转向单店营收提升 但单店收入持续下滑 [12][13] - 投资业务连续亏损 网聚资本投资的餐饮及冷链企业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2024年投资收益亏损1.6亿元(同比-34.65%) [14] 历史对比与市值表现 - 高速扩张期(2017-2020年)门店从9053家增至12399家 营收从38.5亿增至52.76亿 2021年市值突破600亿 [3] - 当前市值105亿较峰值缩水超80% 股价从105.83元/股跌至17.28元/股 总资产81.98亿元(同比-11.97%) [4][6]
绝味食品(603517):24年经营有所承压 25年积极探索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4-16 08: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 6亿元同比-13 8% 归母净利润2 3亿元同比-34 0%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 0亿元同比-49 4%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5 0亿元同比-11 5% 归母净利润1 2亿元同比-27 3% [1] - 2024年毛利率30 5%(+5 8pp) 2025Q1毛利率30 8%(+0 8pp) 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及供应链优化 [2] - 2024年净利率3 3%(-1 1pp) 2025Q1净利率7 7%(-1 7pp) 受联营企业投资收益-1 6亿元拖累 [2] 业务结构 - 2024年卤制食品销售52 2亿元同比-13 7% 加盟商管理/集采业务/供应链物流收入分别同比-26 3%/-38 5%/+10 3% [1] - 分地区收入:西南-4 9% 西北-45 1% 华中-10 6% 华南-18 1% 华东-15 3% 华北-14 1% 港澳台及海外-22 2% [1] - 2024年关闭经营不善门店 转向精耕细作策略提升单店坪效 [1] 费用与成本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0 7%(+3 2pp) 管理费用率7 2%(+0 8pp) 2025Q1销售费用率9 7%(+1 8pp) 管理费用率7 6%(+1 4pp) 因市场竞争加剧 [2] 战略调整 - 构建"品牌升级+数字驱动+精益运营"三位一体发展框架 短期受消费环境压制 [3] - 卤制品行业需求稳定 公司为行业领军者 2025年政策刺激下需求有望改善 [3] - 2025年门店数量或企稳 单店盈利修复 低基数下增长可期 [3]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 30元(含税)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 9亿/5 5亿/6 1亿 EPS 0 81元/0 91元/1 01元 对应PE 20倍/18倍/16倍 [3] - 给予2025年25倍PE 目标价20 25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