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楼机

搜索文档
新科技打造建设“利器”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新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02:11
智能建造技术展示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第二代装配式造楼机 集成施工装备及建筑机器人 实现数据驱动作业 共用支点同步顶升 覆盖4.5层高度 承载力达数千吨 抗14级飓风 施工速度达三天一个结构层[2] - 展示多类智能建造装备 包括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 智能振捣机器人 布料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实现建筑施工全面智能化升级[1] - 北京建工推出工程建造机器人6S店模式 提供买卖租赁定制培训一站式服务 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误差控制0.1毫米内 3D打印设备72小时完成异形构件制作[3] 数字技术应用 - 慧筑云平台展示智慧看板系统 包含经营劳务材料机械设备质量安全监控检测区域 支持数据穿透寻源 实现可交互可追溯的经营分析[3]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通过检测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通讯卫星 构建从风险识别到处置闭环的一体化防控体系[1]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实现节能减排和精细化管理[1] 行业生态发展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着力构建政策产业体系 引导智能建造企业集聚发展 涌现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新业态[4] - 北京建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打造政研学企用生态链 通过6S店模式推广智能装备 预计有效降低首都重点项目用工成本[3]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系列智能建造技术 包括桥梁造桥机住宅造楼机智能造井机磁力缓降安全逃生装置等黑科技[2]
陕西建筑业加速“智”变
陕西日报· 2025-09-12 00:37
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展 - 机器人施工效率提升2倍至3倍 人工成本节约60%以上[1] - AI安全隐患识别系统使隐患识别效率提高50% 事故率降低20%[4] - 空腔墙技术应用节约总成本119.13万元 免去钢筋绑扎环节[2] 装配式建筑技术突破 - 竖向构件核心技术实现工厂化预制 避免天气因素影响作业效率[2] - 装配式混凝土生产基地年产能40余万立方米 钢结构生产基地年产能10万吨[3] - 竖向缓粘结预应力等14项国家专利申报 取得国家级BIM成果4项[5] 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果 - BIM+GIS技术搭建云平台实现施工状态可视化预演 规避设计问题[4] - 智慧工地应用造楼机/无人塔吊等设备 提升施工效率与检测精度[4] - 17项智能建造技术列入省级重大专项 给予科研资金奖补[5] 典型项目实践成效 -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后接待观众41万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4] - 西咸新区十里雅望小区项目采用空腔墙技术 3栋住宅楼主体封顶[2] - 榆林棚改项目综合运用AI识别与机器人技术 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