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功能

搜索文档
海外投资者关注点汇总: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2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9 10: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汽车行业整体持乐观态度 重点推荐具备强α主机厂、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国央企整合标的及具备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 [2] 核心观点 - 海外投资者更关注中国车企的长期全球竞争力而非短期国内市场波动 将其投资作为对本土汽车产业的对冲 [2][3] - 海外资金介入使比亚迪股价展现韧性 其市值下限预计在7500亿人民币以上 [2][3]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智能驾驶和机器人技术兴趣浓厚 体验小鹏、理想等品牌后给予积极反馈 [2][4] - 具备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能力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有望获得新估值潜力 [2][4] 重点公司分析 整车企业 - 比亚迪:海外投资者重点关注对象 市值韧性显著 [2][3] -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获海外投资者积极反馈 [2][4] - 理想汽车:辅助驾驶功能受海外市场认可 [2][4] - 上汽集团:位列国央企整合推荐标的 [2] - 吉利汽车:推荐为强α主机厂 [2] - 蔚来: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为-96.9亿元 [6] - 零跑汽车: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增速达692% [6] - 长安汽车: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96.0亿元 [6] - 长城汽车: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70.5亿元 [6] - 赛力斯: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43% [6] 零部件企业 - 地平线:具备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能力 [2][4] - 科博达:推荐为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 [2] - 德赛西威:推荐为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 [2] - 经纬恒润:推荐为智能化趋势受益企业 [2] - 福耀玻璃: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11.4亿元 [6] - 新泉股份: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9.6亿元 [6] - 银轮股份: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6] - 双环传动:推荐具备机器人布局的零部件企业 [2] - 拓普集团: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33.8亿元 [6] - 敏实集团: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26.8亿元 [6]
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车ETF(515700)盘中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18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82.6% [1] - 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1] - 技术跃进式提升叠加硬件软件成本下降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搭载率提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 [1] 行业ETF产品 - 新能车ETF(515700)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1]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012698)、C(012699)、E(024504) [2] - 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保持高增长 [1]
新华社评懂车帝科普节目:辅助驾驶不等于无人驾驶,必须守牢底线
财富在线· 2025-08-05 08:24
辅助驾驶可以让驾驶变得更轻松,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由于夸大宣传及消费者认知不够等原 因,由辅助驾驶诱发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引起各方重视。近日,新华社发表文章《辅助驾驶不等于无 人驾驶,必须守牢底线》,根据懂车帝辅助驾驶科普节目、专家观点和相关政策,解读辅助驾驶正确的 使用方式,以及辅助驾驶夸大宣传带来的危害。 文章介绍,懂车帝辅助驾驶科普节目选取了市场畅销的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通过模拟高速、城区道 路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进行科普实验,探索合理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边界。结果显示,当前的辅助 驾驶功能确实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的交通场景。一些激烈的碰撞场景,令人感到揪心。 文章强调,对于很多事故来说,不在于99%的安全,而是在于1%的风险;1%的风险一旦发生,就会酿 成100%的伤亡。在此背景下,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异常重要。 文章还提及了相关部门对于辅助驾驶的表态。在新近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局长王强明确表示,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 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执行一 ...
都市车界|实测结果惊人!近40款热门车型辅助驾驶遭遇“生死考验”
齐鲁晚报· 2025-07-28 07:04
测试概况与核心发现 - 懂车帝联合央视对36款主流车型进行216次辅助驾驶碰撞测试 模拟15项高风险场景 [1] - 测试结果显示高速场景通过率仅24% 城市场景通过率44.2% [1] - 夜间施工区卡车避让测试中仅47%车辆成功避让 儿童横穿测试中58%车辆未能有效刹停 [1] 技术性能表现 - 超过70%车型在"高速消失前车"测试中未能避免碰撞静止事故车辆 [2] - 53%测试车辆在夜间施工区卡车避让测试中失败 暴露感知系统在复杂光线条件下的不足 [2] - 部分依赖激光雷达车型因假车模型反射模式差异导致识别失败 特斯拉纯视觉方案表现相对稳定 [2] - 多款车型违背"让速不让道"原则 变道避让行为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3] - 问界M9以64km/h速度追尾前车 成为测试争议焦点 [3] 企业回应与行业立场 - 华为系采取回避态度 不予置评测结果 但同步发布辅助驾驶报告显示用户活跃度94.8% 总里程16.7亿公里 累计主动避险200万次 [4] -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称在中国取得最高成绩 强调法律限制下无本地训练数据的挑战 [6] -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不关注排名 强调安全要求没有上限 [8] - 岚图汽车倡议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行业强制标准 包括碰撞自动解锁和夜间施工区误判率等指标 [10] - 广汽丰田宣传铂智3X在城区测试中78%的通过率 强调14万级唯一达成车型 [10] 测试方法争议 - 变量控制受质疑 不同车型测试时速存在差异(130km/h vs 120km/h)跟车距离差异显著(60米 vs 135米) [11] - 人为干预争议持续 问界M9被指方向盘强制回正导致撞车 懂车帝澄清为AEB触发抑制NCA功能 [12] - 场景设计合理性受挑战 "消失的前车"测试被批评超出L2系统安全边界 [13] - 结果呈现方式遭质疑 特斯拉测试视频中SR界面车速与外部测速仪不一致 [13] 行业深度分析 - 超过80%辅助驾驶事故发生在白天 揭示用户在"看似安全"环境中更容易放松警惕 [17] - 高速公路是事故数量最多场景(21起) 城市道路次之(15起) 追尾碰撞占比39% [18] - 感知系统识别失效占比34.1% 动态目标误判或漏判占29.3% 路径规划与控制策略失效占26.8% [18] - 公安部明确市场上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驾驶人脱手脱眼将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18] - 工信部拟禁用"自动驾驶"宣传词 改用"组合辅助驾驶" 推动行业转向失效兜底能力建设 [18] 用户安全准则 - 保持法定跟车距离 时速100km/h需预留100米缓冲距离 [19] - 高风险场景主动接管 包括夜间 施工区 儿童出没区等复杂场景 [19] - 警惕系统降级风险 AEB触发后辅助功能可能临时锁死 [19] - 防御性认知建设 分辨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概念 正视技术局限 [19]
辅助驾驶测试争议升温,马斯克转发测试结果,懂车帝回应排名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1:15
节目内容与争议 - 懂车帝回应称大量账号截取某车型视频内容批量制作图片并广泛发布与事实不符的内容该车型在测试中不存在人为干预方向的情况[1] - 节目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该车辆的碰撞结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辅助驾驶场景下的表现[1] - 马斯克转发测试结果并表示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正在添加来自世界模拟器和测试轨道的训练数据以实现满分[1][3] - 懂车帝相关负责人表示节目未给车型做出官方排名[1][3] 测试场景与结果 - 节目选取20多个品牌的近40款车型模拟城区和高速两大道路环境的15个真实事故场景[2] - 城区道路场景通过率超过5成的有"转盘内汇入"(77%)"过马路四小学生"(58%)"刹停电瓶&斑马线上的儿童"(58%)"开进大转盘"场景通过率最低(23%)[2] - 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最高为"施工路遇卡车"(47%)最低为"消失的前车"(14%)和"莽撞横穿的猪"(5%)[2] - 中国品牌如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的城区和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均超过50%合资与海外品牌中仅特斯拉Model 3Model X表现亮眼[3] - 方程豹豹5阿维塔07阿维塔12在城区道路场景通过率均在七成左右小鹏G6魏牌蓝山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超过城区道路场景[3]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高速事故场景模拟中通过率均为5/6仅有"莽撞横穿的猪"未通过媒体总结通过率均为第一[3] 行业现状与提醒 - 当前辅助驾驶功能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的交通场景驾驶员需随时准备接管车辆[4] - 国内市面上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智能驾驶产品现有车辆均为L2级要求驾驶人全程接管如发生事故除非证明产品缺陷否则为驾驶人全部责任[4]
马斯克:特斯拉在中国测试第一!懂车帝:没有排名
金十数据· 2025-07-25 06:49
测试背景与目的 - 懂车帝推出《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 [1] - 测试场景包括城区9类和高速6类共15种高危事故场景,采用真实道路环境与模拟障碍物结合的方式 [1] - 节目旨在提醒公众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平均通过率仅为35.74% [1] 测试结果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6项测试中通过5项,位列前两名 [2] - 其他品牌车型最高仅通过3项测试,包括111 2025款四驱 Max、The Ge 2025款 625长续航Max旗舰版等 [3] - 部分车型表现较差,如ZEEKR 001 2025款、宝骏享境PHEV 2025款等6款车型未能通过任何测试 [4] 行业反响 - 马斯克转发测试视频并称特斯拉在中国测试中取得最高成绩,强调是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实现 [5] - 部分网友和博主对测试提出质疑,认为存在漏洞且过程不严谨 [6] - 懂车帝回应称测试数据均为自动驾驶系统表现,未有人为干预方向盘 [6] - 专家认为此类测试有助于消费者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 [7]
36款热门车高危智驾场景测试,“团灭”!
第一财经· 2025-07-25 04:50
辅助驾驶测试表现 - 36款测试车型在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中无一全部通过,整体通过率偏低 [1] - 城区道路场景中3类场景通过率超50%("转盘内汇入"77%,"过马路四小学生"58%,"刹停电瓶&斑马线上的儿童"58%),"开进大转盘"通过率最低仅23% [6] - 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更低,"施工路遇卡车"最高47%,"消失的前车"14%,"莽撞横穿的猪"仅5% [7]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表现最佳,分别通过5/6和5/6高速场景测试 [10] - 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在城/高速场景通过率均超50%,价格区间30-50万 [10] - 方程豹豹5、阿维塔07、阿维塔12城区通过率约70%,价格30万左右 [10] 价格与性能关联性 - 辅助驾驶能力与车价无正相关,最便宜车型(比亚迪海鸥7.28万)和最贵车型(Model X超70万)表现差异显著 [3][11] - 高速场景测试前10名包含15万以下车型(广汽AION RT、广汽丰田铂智3X)和20万级车型(小鹏G6) [11] - 52.99万的小米SU7 Ultra仅通过1项测试,7.28万比亚迪海鸥通过"施工路遇卡车"测试 [11] - 垫底15款车价格横跨10-40万,包含比亚迪宋Pro DM(10万出头)和极氪001(30多万) [11] 行业现状与监管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但存在宣传夸大和消费者认知不足问题 [15] - 官方明确现阶段"智驾"系统均属辅助驾驶,驾驶人需全程接管并承担事故责任 [16] - 科技部要求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可追溯算法和风险应对策略,关键数据需接受监管审查 [17] - 国内尚无认证L3级产品,L2级事故责任归属驾驶人(除非证明产品缺陷) [16] 测试方法论 - 测试覆盖20多个品牌近40款量产车,包含问界、小米、特斯拉等热门车型 [6] - 场景设计基于真实事故案例,包含城区9类/高速6类危险场景 [6][8] - 所有车型为4S店随机自购,测试前升级至最新OTA版本,流程标准化且全程影像记录 [7]
高价≠安全,36款热门车高危智驾场景测试“团灭”
第一财经· 2025-07-25 04:32
辅助驾驶性能测试结果 - 36款测试车型无一能全部通过15类高危事故场景模拟测试,城区道路3类场景综合通过率超50%,其余12类场景通过率均低于50% [1][2] - 高速场景通过率显著低于城区,其中"施工路遇卡车"通过率47%,"消失的前车"和"莽撞横穿的猪"通过率分别仅14%和5% [2][5] - 测试包含20多个品牌近40款量产车型,覆盖比亚迪海鸥(7.28万元)至特斯拉Model X(超70万元)全价格段 [1][4] 价格与性能相关性 - 辅助驾驶能力与车价无正相关,表现最佳车型包括15万元级的广汽AION RT和20万元级的小鹏G6,而52.9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仅通过1项测试 [4][5] - 30-50万元区间的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在城/高速场景通过率均超50%,但同价位问界M9未能通过"施工路遇卡车"测试 [4][5] - 7.28万元的比亚迪海鸥通过部分高速测试,表现优于部分30万元以上车型 [5] 行业技术现状 - 国内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但所有市售系统均未达到自动驾驶标准,需驾驶员全程接管 [6][7] - 测试采用真实事故场景模拟,包含城区大转盘(通过率23%)、高速消失前车等15类高风险场景,所有车型均升级至最新OTA版本 [2][3] - 现行法规明确辅助驾驶事故责任主体为驾驶人,除非能证明产品缺陷 [7] 技术发展要求 - 科技部要求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可追溯的决策机制,关键算法变更需记录备查,消除算法偏见 [7] - 系统设计需内置风险应对策略,该策略将作为事故追责重要依据 [7] - 测试方强调当前技术无法应对复杂危险场景,驾驶员必须保持随时接管状态 [1][5]
马斯克转发辅助驾驶测试 懂车帝回应:未做过任何官方排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3:18
测试背景 - 懂车帝推出辅助驾驶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涵盖问界、智界、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阿维塔、特斯拉等 [1][3] - 测试场景包括城区和高速的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城区9个场景,高速6个场景 [3] 测试结果 - 15个场景中,近40款车型的平均通过率仅为35.74% [3] - 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测试视频,称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最高成绩 [1] 节目内容 - 已发布两期视频,包括高速公路场景测试视频,时长一个半小时,测试车型包含特斯拉Model X等 [3] - 节目旨在提醒公众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和安全边界,增强安全驾驶意识,未做官方排名 [3]
懂车帝上线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 助力提升公众安全驾驶理念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03:10
节目内容与测试方法 - 懂车帝推出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热门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 [1] - 测试模拟15类城区和高速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探索功能使用边界并科普相关知识 [1] - 测试车型均为市场在售量产车,在全国4S店随机自购,保证与消费者体验一致 [1] - 所有测试车辆在统一道路环境下进行,测试前升级至最新OTA版本,全程影像记录可追溯 [1] 测试结果分析 - 15个模拟场景中仅3类城区场景综合通过率超过50%,其余12类场景通过率均低于50% [1] - 高速路遇故障车、施工场景、野生动物等场景表现不佳,显示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存在安全隐患 [1] - 整体上辅助驾驶功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交通场景 [2] 行业专家观点 - 目前国内市场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智能驾驶产品,均为L2级要求驾驶员全程接管 [2] - 发生事故时除非证明是产品缺陷,否则责任仍归驾驶人 [2] - 此类测试对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和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公司后续计划 - 希望联合更多行业从业者共同科普辅助驾驶使用方法和安全风险 [2] - 持续提高公众安全驾驶意识,促进行业更好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