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平台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剪刀差”扩大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3 10:33
"斑马智行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近日一则智能座舱赛道的高管变动消息, 让外界将眼光投向递表不久的斑马智行。 "斑马智行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近日一则智能座舱赛道的高管变动消息, 让外界将眼光投向递表不久的斑马智行。尽管斑马智行尚未就此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但通过招股书, 这家拿到阿里、上汽投资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营收下降、净亏损扩大等问题被一览无余。 2022—2024年,斑马智行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2025年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跌至1.36亿 元。作为斑马智行的最大客户,上汽贡献的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54.7%、47.4%、38.8%及47.8%。三年 间,斑马智行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 38.9%,营收增幅与毛利率降幅形成的"剪刀差"越来越大。此外,递表之前斑马智行涉及的一起软件著 作权许可合同纠纷败诉,被要求支付1555万元。智能座舱赛道,各背景对手云集,斑马智行在豪华投资 方之外,还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下降的里程碑数据 "我们预计,随着业务的持续增长 ...
“剪刀差”扩大、下降的里程碑数据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3 02:05
"斑马智行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近日一则智能座舱赛道的高管变动消息, 让外界将眼光投向递表不久的斑马智行。尽管斑马智行尚未就此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但通过招股书, 这家拿到阿里、上汽投资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营收下降、净亏损扩大等问题被一览无余。 2022—2024年,斑马智行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2025年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跌至1.36亿 元。作为斑马智行的最大客户,上汽贡献的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54.7%、47.4%、38.8%及47.8%。三年 间,斑马智行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 38.9%,营收增幅与毛利率降幅形成的"剪刀差"越来越大。此外,递表之前斑马智行涉及的一起软件著 作权许可合同纠纷败诉,被要求支付1555万元。智能座舱赛道,各背景对手云集,斑马智行在豪华投资 方之外,还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剪刀差"扩大 "我在2025年4月底帮这家公司做完股改后已经离开。"今年8月下旬,一则备注为"夏莲—斑马"的社交平 台截图在坊间流传。据报道,这是斑马智行CFO夏莲所发,她称"不看 ...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2 16:18
核心观点 - 斑马智行面临营收增长乏力、亏损扩大、毛利率下降及客户集中度高等问题 同时遭遇高管离职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 [1][2][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从1.68亿元降至1.36亿元 [1][2] - 三年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从1.96亿元扩大至2.01亿元 [1][2] - 毛利率从2022年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38.9% [1]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占营收超80% 2025年一季度占比达89.7% [3] - 车载平台服务毛利率45.2% 显著高于系统级解决方案的37.6% [4] 客户与供应商 - 上汽系持股34.34% 2022-2025年一季度贡献营收占比54.7%-47.8% [7] - 阿里系持股44.72% 连续三年为最大供应商 2022年曾位列五大客户 [7][8] - 来自上汽的营收从2022年4.41亿元降至2024年3.19亿元 [7] 运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定点数量从37个降至30个 主因客户审批流程延迟 [5] - 研发费用同比降22.6%至1.96亿元 管理及销售费用分别增18.1%和7.4% [6] 业务结构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销售成本率达91.7% 车载平台服务仅6.7% [4]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营收占比始终为个位数 [3] - 公司预计车载平台服务将成未来增长动力 [4] 行业竞争 - 智能座舱领域技术门槛较低 主机厂自研趋势加剧竞争 [9] - 公司优势在于与阿里合作提供的智能化体验 [9] - 招股书重点提示行业竞争激烈风险 [10]
高管变动、官司败诉,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2 11:38
"斑马智行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近日一则智能座舱赛道的高管变动消息,让外界将眼光投向递表不久的斑马智行。尽管斑马智 行尚未就此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 到了2025年一季度,斑马智行营收继续下降,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下滑19.5%至1.3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则从上年同期的1.96亿元扩大2.5%到2.01亿元。 在离职说明中,夏莲言辞犀利地提及公司营收:"过去三年也许斑马(智行)业绩不达预期,但对比未来三年,很可能是斑马最好的三年。" 但通过招股书,这家拿到阿里、上汽投资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营收下降、净亏损扩大等问题被一览无余。 2022—2024年,斑马智行营收从8.05亿元涨到8.24亿元;2025年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跌至1.36亿元。作为斑马智行的最大客户,上汽贡献的营收分别 占总营收的54.7%、47.4%、38.8%及47.8%。三年间,斑马智行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53.9%降到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38.9%, 营收增幅与毛利率降幅形成的剪刀差越来越大。此外,递表之前斑马智行涉及的一起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纠纷败诉,被要 ...
220亿独角兽斑马网络冲击港股IPO,遭前CFO公开“吐槽”上市圈钱
搜狐财经· 2025-09-10 08:53
公司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自9月初至今上涨23% [1] 斑马网络分拆上市 - 阿里巴巴计划分拆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2]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递表 由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前CFO夏莲在IPO关键节点公开表示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 称"不愿意为上市圈钱再委曲求全" [2] 公司基本情况 - 斑马网络成立于2015年11月 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合发起设立 [4][5] - 总部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 2025年3月完成股改 [4] - 截至2025年8月15日 阿里巴巴间接持股44.72% 控制投票权40.17% [5] - 上汽集团间接持股34.34% 持有投票权37.16% [6] - 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达220亿元人民币 位列全球第320名 [7] 融资历史 - 2018-2023年完成多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先进制造基金二期、云锋基金、国寿科创、中国一汽集团等 [7][8] - 2018年11月融资12.1875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 2021年5月融资3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 2023年4月融资4.5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 2023年9月融资2.5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业务模式 - 专注于汽车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科技领域 核心业务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8] - 业务分为三大板块: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车载平台服务 [9]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作为底层软件平台支持智能座舱功能 [9]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依托专有元神AI软件栈和System Agent技术 [9] - 车载平台服务连接车主与第三方内容及服务 支持外卖、流媒体、导航等功能 [9] 股东支持 - 阿里巴巴提供AI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应用生态 包括千问、高德地图、支付宝、钉钉等 [11] - 上汽集团提供大规模车辆量产工程经验 帮助覆盖多车型和实际道路场景 [11] - 与紫光展锐、黑芝麻智能建立芯片合作关系 [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1.36亿元 [1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15.82亿元 累计亏损41.84亿元 [14] - 毛利率呈下滑趋势:53.9%(2022)、46.4%(2023)、38.9%(2024)、38.9%(2025Q1) [14] - 2025年1-3月亏损扩大主要因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8.41亿元 [14] 收入构成 - 2025年1-3月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占比89.7% [16]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2.9% [16] - 车载平台服务收入占比7.4% [16] 研发投入 - 研发团队819人 占员工总数67.2% 其中算法团队180人 [17] -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亿元、1.96亿元 [18] -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37.9%、128.8%、118.9%、144.7% [18] 客户集中度 - 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47.8% [20] - 向阿里巴巴采购金额占比超过50% 阿里巴巴为2022年五大客户之一 [20] 财务风险 - 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分别为4.31亿元、3.96亿元、3.89亿元、3.75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53.54%、45.41%、47.21%、275.74% [21] - 经营现金流量持续为负:-5.85亿元(2022)、-4.17亿元(2023)、-4.87亿元(2024)、-1.99亿元(2025Q1) [22]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5800万辆 中国销量2070万辆占35.8% [24]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27]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27] 市场竞争 - 2024年配备第三方提供商软件的乘用车占比达90%以上 [30] - 按收入计斑马网络在中国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市占率7.8% [30] - 前五名提供商合计市场份额26.9% 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30]
斑马智行IPO:前CFO指控“圈钱”,三年半累亏41亿,关联交易占比超六成难言独立
搜狐财经· 2025-09-04 03:21
上市申请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8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在香港主板独立上市 [1]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26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15.82亿元 [9][10] - 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5% 收入规模在8.05亿元至8.72亿元间停滞 [9]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共同控制公司 分别持有40.17%和37.16%投票权 [4] - 股权高度集中 前五大股东均由阿里和上汽控制 [2][4] - 董事会12名董事中 8名执行及非执行董事有5名来自阿里、3名来自上汽 [5] 业务运营与客户依赖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贡献超80%收入 为绝对主力业务 [9] - 2024年来自上汽集团收入占比38.8% 2025年第一季度反弹至47.8% [1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0% 阿里巴巴同时扮演最大供应商和客户角色 [14] 研发投入与效率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 均超过同期营业收入 [12] - 研发团队819人占员工总数67.2% 公司计划继续增加研发支出 [13] - 高研发投入未带来收入增长 技术优势未能转化为商业成果 [12]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53.9%降至2024年38.9% [12] - 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2022-2024年分别流出5.85亿元、4.17亿元和4.87亿元 [15] - 截至2025年6月末即期借款3.3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3.16亿元不能覆盖借款 [15] 战略转型与市场竞争 - 公司战略重心从操作系统转向AI驱动业务 发布"元神AI"技术品牌 [20] - 智能座舱市场份额从2021年1.99%下滑至2024年0.95% [19] - 面临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竞争 车企自研趋势加剧市场竞争 [17][19] 融资与上市背景 - 2018年至2023年9月完成4轮融资 募集资金49.19亿元 [4] - 近两年未获新融资 上市募资将重点投向AI座舱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 [4][21] - 分拆上市是阿里巴巴"1+6+N"战略延续 可释放科技资产价值并移出亏损 [6][8]
斑马智行新CEO管财务,IPO前边借钱边理财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40
公司治理与高管变动 - 前CFO夏莲在朋友圈质疑公司上市动机并指责高管人品 于2025年4月底离职[1] - 执行董事及CEO戴玮同时管理财务 原CEO张春晖于2023年7月辞任[1][5][6] - 董事会成员全部来自控股股东 6名非执行董事中3人来自上汽、3人来自阿里[6] 股权结构与融资情况 - 上汽与阿里为共同控股股东 分别控制37.16%和40.17%投票权[3] - 累计完成4轮融资共募集49.19亿元 最近一轮融资在2023年9月[2] - 主要融资来源为阿里和上汽 二者合计出资至少27.13亿元[2][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近三年营收保持稳定但未盈利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8]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15.82亿元 主因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1亿元[17] - 经调整后亏损额仍较高 2022-2025Q1分别为7.26亿元、7.92亿元、7.57亿元、2.01亿元[18] 业务运营与客户集中度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收入占比持续超83%[8] - 预装车辆数量持续增长 累计搭载量从2022年250.7万台增至2025Q1的745.7万台[8][10] - 客户集中度极高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8% 关联方收入占比达67.57%[10][11][12] 供应链与采购关系 - 阿里始终为最大供应商 采购金额占比超50%[1][12] - 2022-2025Q1向五大供应商采购比例维持在67.5%-73.7%[12]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53.9%降至2025Q1的38.9%[14] - 核心业务毛利率下降明显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从54.4%降至37.6%[14][15] - 研发开支超过营收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亿元[15]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2022-2025Q1流出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1.99亿元[21] - 应收账款占比营收超45% 周转天数从155.9天增至187.7天[19][20] - 一边购买理财一边借款 金融资产达10.03亿元同时借款增至8.06亿元[21][22]
阿里巴巴和上汽热捧!这家独角兽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8-28 02:30
公司分拆与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 联合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1] - 分拆上市有助于更好反映斑马网络价值 提高运营及财务透明度 并使其能够独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18]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5] - 中国智能汽车中大语言模型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0%提升至2030年40% [5]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5]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5] - 中国车载平台服务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147亿元 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64.8% [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主要从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开发 提供系统级OS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 [4]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 [11] - 中国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11] - 大语言模型能力在九家中国顶级汽车AI公司中排名第一 [11] - 车载平台服务涵盖180多个品类的座舱原生应用 覆盖范围在中国所有智能座舱提供商中最广 [1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4年收入略有下滑 [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滑19.53% [6]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7]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5.82亿元 同比增长6.75倍 [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持续净流出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1.99亿元 [8]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过100% [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2亿元 [14] 市场地位与成长性 - 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67.2%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 覆盖超过14个国家 [11] - 最新估值达220亿元 市销率约26.7倍 显著高于德赛西威的3倍和华阳集团的3.8倍 [14] 股东背景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通过多家子公司拥有斑马网络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4.72%份额 控制40.17%投票权 [17]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约34.34%份额和37.16%投票权 [17] - 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始终在90%左右 [17] - 最大客户上汽带来的收入累计达12.38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54.7%、47.4%、38.8% [17] - 阿里巴巴是最大供应商 报告期内累计采购额达7.7亿元 采购占比超50% [17] 融资历程与估值 - 2018年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16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突破60亿元 [12] - 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百亿元 [12] - 2023年9月最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220亿元(约30亿美元) [12] - 以220亿元估值位列《2025全球独角兽榜》全球第331位 [13]
前CFO炮轰「上市圈钱」,斑马智行IPO蒙阴影
凤凰网· 2025-08-27 08:42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斑马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估值达220亿元人民币[1] - 阿里巴巴持有公司44.72%股权 分拆后仍将保留30%以上持股[1] - 公司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于2015年[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合计25亿元 其中2024年收入8.24亿元同比下降5.5%[4] - 连续三年亏损总额26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8.78亿元 2023年8.76亿元 2024年8.47亿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扩大至15.8亿元 主因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亿元[4] - 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53.9%降至2023年46.4% 2024年进一步降至38.9%[5] - 研发投入持续超过营收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32.14亿元 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37.9%/128.8%/118.9%[6] 业务结构 - 按2024年收入计算为中国最大软件为核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2]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贡献近九成收入 2024年占比83.4%[2][3]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2年2.0%提升至2024年6.6%[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高位 2022-2024年分别为93.0%/89.9%/88.5%[7] - 上汽集团为最大客户 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54.7%/47.4%/38.8%[7] - 阿里巴巴为主要供应商 采购占比2022-2024年达53.5%/58.4%/50.5%[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头部车企加速自研智能座舱系统 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被压缩[8] - 行业技术同质化趋势明显 被指"技术含量不高"[8] - 公司面临战略转型 重点发展AI业务并对传统操作系统资产进行减值[4] 管理层与融资情况 - 前CFO公开质疑公司发展前景 称"不看好业务发展"[9] - 2019年曾出现高管离职潮 涉及CEO/CTO/CFO等多位核心管理人员[9] - 依赖外部融资 2018年获16亿元首轮融资 2021年获四大股东联合增资30亿元[9] 上市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10] - 扩大中国市场并拓展全球业务[10] - 支持收购扩张计划[10] - 补充营运资金[10]
阿里巴巴和上汽热捧!这家独角兽要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07:53
公司分拆与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 联合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1] - 分拆上市有助于更好反映斑马网络价值 提高运营及财务透明度 使其能够独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11]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4]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4]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4] - 中国车载平台服务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147亿元 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64.8%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4年收入略有下滑 [5]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滑19.53% [5]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5]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5.82亿元 同比增长6.75倍 [5]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持续净流出 分别为-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1.99亿元 [5] 公司业务优势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 [6] - 中国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6] - 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无缝整合的供应商 [6] - 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67.2%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 覆盖超过14个国家 [6] - 车载平台服务涵盖180多个品类的座舱原生应用 覆盖范围在中国所有智能座舱提供商中最广 [7] 估值与融资情况 - 最新估值达220亿元(约30亿美元) 位列2025全球独角兽榜第331位 [7] - 累计完成六轮融资 融资额超过百亿元 其中2018年阿里巴巴领投16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突破60亿元 [7] - 以220亿元估值计算 市销率约为26.7倍 显著高于德赛西威的3倍和华阳集团的3.8倍 [8]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过100%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2亿元 [7] 股东结构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通过多家子公司拥有斑马网络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4.72%份额 控制40.17%投票权 [10]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约34.34%份额和37.16%投票权 [10] -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始终在90%左右 [10] - 最大客户上汽带来的收入分别为4.41亿元、4.13亿元、3.19亿元、6490万元 占比54.7%、47.4%、38.8%及47.8% [10] - 阿里巴巴是最大供应商 报告期内采购额分别为1.79亿元、2.81亿元、2.57亿元、5430万元 占采购总额53.5%、58.4%、50.5%及54.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