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分享:从反内卷到全球出清石化行业的结构性机遇
2025-09-26 02:29
专家分享:从反内卷到全球出清石化行业的结构性机遇 20250924 摘要 中国石化行业面临炼油能力接近上限、乙烯供应过剩等问题,需通过反 内卷政策调整供应端,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新炼油项目落地需 等量置换,乙烯项目审批严格,小型煤制甲醇项目审批难度增加。 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仅少数具资源优势产品盈利良好。炼油和 乙烯是重点整治领域,丙烷脱氢装置投资减少。乙烯产能投放受管制, 行业盈利相对合理。未来政策将严控炼油装置新增,限制油头烯烃/芳烃 项目,收紧煤制烯烃/乙烷裂解审批,淘汰老旧装置。 企业申报新项目需具备高端材料技术,如阿尔法西丁或 POE。老旧小型 炼油和乙烯装置面临淘汰,各地园区需设定能耗总额度,高能耗、高污 染、低附加值产业可能关停。工信部已责成地方统计园区化工装置数量 及能耗。 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进行大规模炼油行业整改,重点是时间超过 20 年 且规模不到 200 万吨的小型老旧炼油厂,总计约 6,000 万吨。两桶油等 大型企业仍需进行设备升级以降低能耗和排放。 Q&A 反内卷政策对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反内卷政策实际上是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调整供应端来促进高质 量 ...
亚洲苯市场贸易格局演变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历史数据显示,苯与石脑油价差峰值曾突破500美元/吨,Lee认为美国汽油需求激增是主因:"2022至 2023年间,乙苯、异丙苯等苯下游产品作为汽油调合组分被大量消耗,同期美国汽油裂解价差创历史新 高。"2025年一季度该价差维持在400美元,但二季度因对美出口锐减,这一价差骤降至150美元。展望 后市,预计2026年底前苯与石脑油价差将维持在160至250美元区间。"这属于合理波动范围,但市场震 荡仍将持续。"Lee预测,年内韩国至美国套利窗口基本保持关闭状态。 东北亚虽仍是最大苯出口地,但韩国、日本等地裂解装置关停加速产能整合。当前来自欧洲和韩国的苯 进口关税不低于15%,这将严重制约韩国苯进入美国市场,从而支撑价差。Lee总结称,苯市场正经历 深刻变革,虽然短期价差收窄,但长期谨慎乐观。 中化新网讯 近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芳烃产品副总监Kate Lee在2025年APPEC会议上表示,尽管短期波 动存在,但长期来看,苯与石脑油价差将回归合理区间。"只要美国苯库存维持低位,跨区套利窗口就 将重新开启。"Lee表示。她补充道,东南亚因新增产能投产可能成为苯主要出口来源地,这将对东北亚 传统出口地位形成挑战。 ...
欧洲苯市场需求疲软持续承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6:15
市场基本面疲软 - 欧洲苯市场面临结构性需求疲软与本土供应过剩双重压力 [1] - 原料苯需求疲软成为2025年市场主基调 关键衍生物异丙苯/苯乙烯/环己烷全年采购量持续萎缩 [2] - 生产商通过调整产业链开工率应对下游进口波动 但欧洲市场苯供应仍保持充裕 [2] 价格表现与经济性 - 欧洲苯现货ARA均价763.95美元/吨 较2024年下半年下跌19% 较2024年均价下跌27% [2] - 8月价格低位导致苯生产经济性持续恶化 本土供应出现小幅收紧 [2] 贸易与地缘政治影响 - 俄乌和中东冲突引发原油价格波动 美国加征15%关税加剧欧洲本土苯供应过剩 [3] - 跨大西洋价差收窄使出口无利可图 欧洲对美苯出口每吨亏损5至15美元 [3] - 关税政策持续影响全球苯贸易流 欧洲套利机会有限 传统欧对美苯出口/美对欧苯乙烯进口模式难以持续 [3] 行业需求与前景 - 欧洲汽车和建筑行业持续低迷 相关化工品需求复苏渺茫 [2][3] - 市场参与者对苯市前景持悲观态度 普遍预期今年四季度难有转机 [3] - 春季现货需求已显疲态 市场需求端未见实质性改善迹象 [3] 竞争与结构调整 - 中国苯乙烯及衍生物对欧出口竞争加剧 [4] - 市场普遍认为只有进一步削减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才能推动市场复苏 [4] - 产能关闭对市场实质性影响需数年后显现 在实质性产能整合完成前欧洲苯市场维持过剩格局 [4]
欧洲苯市场需求疲软持续承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6:07
市场基本面疲软 - 欧洲苯市场面临结构性需求疲软与本土供应过剩双重压力 [1] - 原料苯需求疲软成为2025年市场主基调 关键衍生物异丙苯/苯乙烯/环己烷全年采购量持续萎缩 [2] - 生产商通过调整产业链开工率应对下游进口波动 但欧洲市场苯供应仍保持充裕 [2] 价格表现 - 截至8月15日欧洲苯现货ARA均价为763.95美元/吨 较2024年下半年下跌19% 较2024年均价下跌27% [2] - 8月价格低位导致苯生产经济性持续恶化 本土供应出现小幅收紧 [2] 贸易环境影响 - 俄乌和中东冲突引发原油价格波动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跨大西洋贸易受阻 [3] - 美国对欧盟产品全面加征15%关税加剧欧洲本土苯供应过剩 [3] - 当前价位欧洲对美苯出口每吨亏损5至15美元 套利机会有限 [3] - 传统欧对美苯出口/美对欧苯乙烯进口模式难以持续 [3] 行业需求状况 - 欧洲汽车和建筑行业持续低迷使相关化工品需求复苏渺茫 [3] - 春季现货需求已显疲态 市场需求端未见实质性改善迹象 [3] - 市场期待9月需求回暖但参与者多持谨慎态度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苯乙烯及衍生物对欧出口竞争加剧 [4] - 市场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削减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才能推动市场复苏 [4] - 产能关闭对市场的实质性影响需数年后方能显现 [4] 市场前景预期 - 地缘政治动荡与欧洲化工行业疲软双重压力下 市场参与者对苯市前景持悲观态度 [3] - 普遍预期今年四季度难有转机 关注焦点已转向2026年 [3] - 在实质性产能整合完成之前 欧洲苯市场仍将维持过剩格局 [4]
BPCL计划建炼油石化综合体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53
公司战略规划 - 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计划评估在安得拉邦拉马亚帕特南港附近新建炼石化综合体的可行性 该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 旨在增强公司石化业务组合[1] - 公司未透露新建综合体的具体产能及投资估算[1] 现有项目进展 - 公司在比纳和科钦的两个重大石化项目正按预定计划顺利推进 工程进度和资金筹措均处于受控状态[1] - 比纳基地将建设年产120万吨乙烯的蒸汽裂解装置 下游产品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装置和苯单元[1] - 计划将比纳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从780万吨/年提升至1100万吨/年[1] 行业发展趋势 - 印度炼油行业正经历转型发展阶段 与石化产业的融合日益成为增长驱动力[1] - 公司投资计划与印度成为全球炼油和石化中心的愿景高度契合[1]
华鲁恒升(600426) - 华鲁恒升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8-22 10:16
产品产销及收入 -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生产量230.19万吨、销售量140.38万吨、收入76.20亿元[2] - 化学肥料生产量293.85万吨、销售量288.40万吨、收入38.79亿元[2] - 有机胺系列产品生产量26.92万吨、销售量28.11万吨、收入11.55亿元[2] - 醋酸及衍生品生产量75.78万吨、销售量74.04万吨、收入17.06亿元[2] 产品价格 - 尿素价格(不含税)1450 - 2060元/吨,国内价格先扬后抑[1] - 异辛醇价格(不含税)6280 - 7080元/吨,价格震荡下行[1] - 尼龙6价格(不含税)7970 - 10310元/吨,价格震荡下行[1] - 己二酸价格(不含税)6000 - 7700元/吨,价格震荡下行[1] - 己内酰胺价格(不含税)7610 - 9960元/吨,价格震荡下行[1] - 醋酸价格(不含税)2120 - 2630元/吨,价格走势整体下滑[1]
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粗苯加氢项目,中交!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08:53
项目概况 -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公司承建的广西自贸区宏坤新材料粗苯加氢项目已中交 该项目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华南地区唯一的粗苯加氢项目 投产后将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并为钦州石化园区提供苯、甲苯等产品[1] - 项目占地8.21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20万吨/年粗苯加氢装置 包含20万吨/年粗苯加氢单元和18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1] 技术工艺与资源利用 - 项目利用周边省市焦化企业副产的粗苯资源和园区内大型石化企业副产的氢气资源 对粗苯进行加氢精制生产纯苯、甲苯、重芳烃等产品[1] - 产品可供应至园区企业作为原料 驱动苯酚丙酮、己内酰胺等产业的协同发展[1] 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 - 项目部构建"全时域穿透式"安全网格管理体系 以物理区域与作业流程双维度划分5个安全责任区 实现人员、设备、工序三重100%覆盖[1] - 累计整改高处作业防护缺失、临时用电违规等隐患320项 整改率达100%[1] - 创新推行"党建+工程"融合机制 设立4个党员责任区、3个党员先锋岗 组建2支党员突击队、1支青年突击队开展"大干80天 冲刺关键点"活动[2] 工程难点与质量管控 - 攻克复杂地质、大跨度钢结构吊装精度控制难等技术难题[2] - 面对广西雨季长、台风多、高温湿热等气候挑战 项目团队以144小时连续奋战精准完成3台大型设备吊装[2] - 采用"遮阳棚+雾炮降温"组合措施保障17.6万吋管道焊接质量 焊接合格率达98.05%[2] - 顺利完成29座储罐安装和20座单体建筑施工[2] 战略意义 - 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华南地区粗苯精制产业空白 并与园区周边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 延长和完善园区石化产业链[2]
中国化学四化建承建的国内单套最大粗苯加氢项目中交 为华南地区石化产业添强劲引擎
环球网· 2025-08-15 11:35
项目概况 - 中国化学四化建华北公司承建的广西宏坤粗苯加氢项目正式中交 该项目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且华南地区唯一的粗苯精制装置 [1] - 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 为钦州石化园区提供苯和甲苯等产品 并驱动苯酚丙酮和己内酰胺等产业协同发展 [1] - 项目自2023年7月开工 通过周密计划和科学组织稳步推进施工生产 [3] 技术与管理创新 - 创新推行党建+工程融合机制 设立4个党员责任区和3个党员先锋岗 组建2支党员突击队和1支青年突击队 开展大干80天活动破解项目堵点 [3] - 成功攻克复杂地质和大跨度钢结构吊装精度控制难等技术难题 确保项目按期中交 [3] - 构建全时域穿透式安全网格管理体系 划分5个安全责任区 实现人员设备和工序三重100%覆盖 累计整改隐患320项且整改率达100% [3] - 建立周保月季促年目标管控机制 通过每日协调会实时跟踪关键工序并闭环管理 [3] 施工成果与挑战应对 - 面对广西雨季长台风多和高温湿热等气候挑战 项目团队以144小时连续奋战精准完成3台大型设备吊装 [5] - 采取遮阳棚加雾炮降温组合措施 保障17.6万吋管道焊接质量 焊接合格率达98.05% [5] - 顺利完成29座储罐安装和20座单体建筑施工 业主对公司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予以高度赞扬 [5] 战略意义与后续计划 - 项目中交是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粗苯加氢装置的阶段性胜利 更是保障华南地区高端新材料产业链安全的新起点 [5] - 公司将全力投身投产攻坚战 确保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5]
上海石化(600688) - 上海石化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7-14 09:45
产量与销量 - 2025年上半年柴油产量119.87万吨、销量118.62万吨[1] - 2025年上半年汽油产量166.81万吨、销量167.58万吨[1] - 2025年上半年航空煤油产量112.61万吨、销量68.69万吨[1] - 2025年上半年乙二醇产量1.27万吨、销量1.21万吨[2] 销售收入 - 2025年上半年柴油销售收入77.06亿人民币[1] - 2025年上半年汽油销售收入134.96亿人民币[1] - 2025年上半年航空煤油销售收入33.16亿人民币[1] - 2025年上半年乙二醇销售收入4829万人民币[2] 价格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柴油均价6496元/吨,同比降6.21%,环比降2.43%[3] - 2025年上半年汽油均价8054元/吨,同比降7.59%,环比降6.19%[3] - 2025年上半年航空煤油均价4828元/吨,同比降15.05%,环比降10.30%[3] - 2025年上半年对二甲苯均价6026元/吨,同比降19.24%,环比降5.91%[3] - 2025年上半年苯均价5926元/吨,同比降21.07%,环比降17.18%[3] 成本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原油平均加工成本4002元/吨,同比降8.67%,环比降3.18%[4]
炼化创新考卷如何答?
中国化工报· 2025-07-14 02:02
行业转型方向 - 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 减油增特 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以解决低端偏多高端偏少的结构性矛盾 [1] - 减油增化需从催化裂解等技术入手增加化工品生产比例 减油增特需增加特种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减油增材需增加针状焦等高附加值材料比重 [1] - 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不能再增 应在产品差异化高端化上下功夫 重点发展高性能材料高端膜材料和专用化学品 [2] - 企业需适应成品油消费下降趋势 增强高端润滑油及其基础油低硫船燃特种油品等短缺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2] 绿色低碳发展 - 绿色低碳发展对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先进性标准加快装置升级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 为先进企业腾出市场空间 [3] - 通过循环经济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废催化剂有效回收 废弃塑料物理循环与化学循环 [3] - 需从源头加快能源转型构建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现代能源体系 从过程利用新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从尾端发展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CCUS技术体系 [3] - 能源系统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型 资源利用从油气拓展到二氧化碳生物质及废弃物 年非粮生物质资源超35亿吨 秸秆利用率提升至50%可制千万吨级生物基化学品 [4] - 过程降碳需增加电能应用提升电气化率减少其他能耗 [4] 科技创新应用 - 低碳智慧炼化成为必然趋势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开发工业装置模型提升计算速度 [5] - 采用分子炼油策略从分子水平解析石油加工过程 准确预测产品性质优化工艺提升每个分子价值 实现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的生产理念 [5] - 开发分子级反应网络生成技术 在催化重整阶段通过300多个反应路径建模 利用AI快速预测产品分布优化工艺参数 该模型在湖南石化上线使企业效益显著提升 [5][6] - 通过灵活炼油增强产业链柔性实现低成本炼油 采用轻烃转化制乙烷丙烷等技术灵活生产低碳烯烃芳烃等化工原料 [6] - 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灵活度 关注技术路线中间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高值化开发 [6] 行业现状数据 - 中国石化和化工行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 炼油乙烯聚乙烯产能居世界第一位 [1] - 2024年炼油开工率不足80% 化工产品将进入供大于求状态 [1]